世上最美的画会有褪色的一天;最美的人也会有死去的一天,美景的出现也许只是须臾,这世界瞬息万变,我们很难永远拥有什么,但回忆藏在我们的心坎里,任谁也无法轻易把它抹灭。回忆,是每个人生命中珍贵又独一无二的礼物。在人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可以偶尔停下脚步,重新咀嚼以往的回忆,往往会有不同的感觉,一次又一次我们回忆过去的回忆,便会发现:回忆真的很美!
依松涧,结草庐,读书声翠微深处
人间自晴还自雨,恋青山白云不去
第一次踏入这栋带有前后庭院的二层楼房是在十年前的一个夏日;天天,淡水查经班的前身──近十位的青年同灵,大伙相约在X弟兄家查经。午后炙热的气温燠闷难耐,虽令人只想蛰居家中,却阻止不了我们这年轻的一群奔向真道的热忱。
那实在是段极美好的时光──我们都年轻活泼,我们都单纯善良,我们都同心协力,我们更携手仰头,齐向标竿直跑!当时,虽然没有完善的会堂让我们尽情宣泄对主的恋慕,我们却不徬徨也不迷失;虽然尚缺乏传道者日日分粮,我们却仍不感疲弱亦不觉贫乏。在圣灵的激励下,我们向往主园中翠绿的青草地;我们渴慕伊甸园中清冽的活水。
在神的带领下,我们推心置腹,休戚与共,充分发挥手足之情,尽情享受同灵之乐!多少次聚会后的夜晚,即兴而起的诗颂,带来了无比的喜乐;多少次斗室烛光下殷殷的话语,抚慰了孤寂忧伤的情怀;多少次黄昏夕阳下的漫游,引导我们更加认识造物主的奇妙作为;多少次的执壶品茗、促膝谈心,更确定了我们的人生观与努力的方向。
虽然,会堂尚无着落,具体的青年团契更尚无踪迹;但──主像个大磁场,爱的引力将这群来自四面八方的心紧紧集合在一起,在地如天,泄泄融融,甜甜蜜蜜!实在是切身领受到的喜乐!
当年的我,甫踏出大学之门,爱洗归主名下虽已四年,却因住宿学校地处偏僻郊区,聚会不便,更无同灵团契相激励,日日醉生梦死,道理根基更幼稚可笑;一周一次的安息日聚会,聊对自己、对神有个交待而已,毫无内心的喜乐,真是虽生犹死。然,感谢神的保守,冷心至此,外邦环绕,竟不致离道。
而神的安排意外的美好,祂知道我这空虚的心经不起社会五花八门的诱惑,就在我刚向社会迈出一步时,祂及时安排了好些北上就学的弟兄姊妹在淡水相聚。很自然地,在主的臂膀下,我初尝属灵之乐,也深切体会主的绝对权能;其浩瀚深广的道理值得我一生一世追寻与依恋。
查经地点是在二楼的客厅,数张书桌围成同心圆,颇有肃穆气氛,大伙就在此钻研神的话语。累了,就唱唱诗,或步出阳台远眺。观音山、淡水河、黄昏的彩霞、归巢的鸟群、变化无穷的浮云,在此一览无遗。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再咀嚼着萦系于脑髓的道理,感觉上似乎更亲近主,与主联为一体。
不禁想到要是能经年长居于斯,永久保有这美好的时刻是多美妙的事!而后,意外地享受到一碗冰凉可口的绿豆汤,在炎炎夏日里,其清冽宛如甘霖沛然而下,沁入心脾,连带地,我也咽下了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刻入心版,永难忘怀。
蒙神配合,事隔二年,我居然成为这老屋中的一员。当新婚夜,在星光闪烁的夜空下,立身阳台远眺蒙矓的山水与渔帆点点时,我心中有着无限的讶异与赞叹──神是多么无所不知的神,祂鉴察我的心思意念,一点一滴,巨细无遗;虽只是查经时一闪即逝、无意识的念头,居然为神所捕捉,为神所纪念,而果真让我常年居于此。这实在是始料未及的事。神的眼目遍察全地,刺透人心,谁说不是呢?
由于占尽地利,我们这老屋不时有机会接待各地到此就学就业的青年同灵;或在此地包水饺、或家庭特别聚会、或深夜联袂到访观赏各种球类电视转播赛。欢笑心声不时充塞荡漾在这屋宇的一角一落,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由于本地信徒不多,许多圣工的推展,诸如帮助领会、儿童宗教教育、教会的杂事,都落在这批青年的肩上。感谢神,青年们也都尽心尽力尽性为主作工,因此也更奠定各自的信仰根基。毕业后,他们虽各奔东西,却都能在各所属教会全力奉献,成为教会的柱石;甚至,有多位毅然献身,让淡水这个不起眼的小教会在青年们的心中闪烁不已。
做为本地信徒的我,颇兴起与有荣焉之感。不是吗?神一而再、再而三地由这小教会里拣选祂的器皿,我们不感到光荣吗?我们能不谨慎戒惧地为教会的蓬勃发展尽一份心力吗?十年来,早期青年同灵们培植起来的良好风范,在代代相传后,接棒者在直的方面,不但能沿习传统,保守先辈们的优点;在横的方面,更因教会的成立,团契的出现,每个人都能发挥运用自己的恩赐,使得教会充满活泼的朝气。
老屋的历史顶多只有十五年,如今,却因道路拓宽的计划,即将面临被拆除的命运。我有太多的感伤与缅怀。固然,老屋的宽敞让我这职业妇女在清理打扫方面颇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免有时嘀咕不已;但毕竟这儿孕育了太多难忘的人与事。
它看着我由茫然无知的少女步入独立自主的主妇;它领受到我的喜怒哀乐、我的软弱、我的刚强、我的孤寂、我的欢笑,了解我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挣扎与奋斗。另方面,年年复年年,它送走了一批批满怀离情别绪的一群,也迎进了羞怯怯的一张张新面孔。
多少热情可爱的青年,曾在此分享过粗茶淡饭;多少传道者当年未献身时,是这儿的座上常客,甚至把老屋列为蜜月之旅的一站。随着教会的发展,老屋多多少少也记下了珍贵的历史;人事虽变,老屋依旧,真有「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份超然与独特。
然而,此情此景何再?随着老屋的消失,这美好的一切只能在记忆中追寻。但求主再赏赐我上好的福份,在将来的新居里仍能有机会享受接待的福气,造就自己,更温暖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