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有如农夫,需要知道有大量的农作物正等待着被收割──我们的责任是把作物收进仓库里。耶稣曾说要收的庄稼多,但收割庄稼的最大障碍是教会不相信待收的庄稼真的存在。主不仅提醒我们,这是收割的时候,主还告诉我们,庄稼已经熟了。整个世界都是主的草场,千千万万的人,都等待牧养。但是,可以承担福音传扬大业的工人却不足。让我们一起装备自己,并祈求主的引领,努力传扬福音,收割那响动的榖实,让全世界,都成为人间天国!
你的头头们低到我的穗上了
风吹过时你又撞得我满怀价响
为什么还没有人把我们收割?
由寒风冷水中发抖的秧苗,而绿油油的稻浪,而金黄的饱穗纍纍,而收割后枯干的禾秆,一季稻榖成熟了。小秧苗令人怜爱,绿稻浪令人振奋,金黄垂穗令人欣喜,干禾秆有股令人说不出的怅然。然而,成长的本身就是一种转变。每一阶段虽各有其特色,但成长是不断地迈进,所以不必依恋于任何阶段,一季稻榖的成熟,并不表示一切永远就此结束;而是一季结束,再有一季;另一季成熟,更有另一季。
这儿信徒多半住在教会附近,所以主的小小羊儿们平日多在会堂的院子玩着闹着。
一日午后,一群小朋友又喧哗地在戏耍。突然,因着哭声而大家静下来。其中一位额头撞到墙角,鲜血滴在衣服、滴在地上,小朋友们吓呆了。一会儿有人开口了:
「有没有卫生纸?拿来塞着。」
「血一直流、一直流,流血过多会死掉的唷。」
「不会啦,信耶稣的人有主耶稣保护着,不会死的,对不对?」
一日傍晚,一位小弟气喘喘跑到传道房要找传道去帮助祷告,而传道中午回来过又走了。原来有位小朋友家里正在装潢,所以家里有一大堆直靠在墙壁待用的天花板,一群同伴们在其间玩捉迷藏倍觉有趣。没料一不小心,直立在墙边的四十多片木板全都倒下,正好打中这位小朋友,并且把他压住,(感谢神,木板倒在一堆约一尺高的麻布袋上,否则可能要把人压扁了。)待同伴们惊慌吃力地擡起那四十多片木板,压在地面与木板之间的小朋友已面目全非,前额(着地)肿了个拳大的包,后脑袋(木板打中)也一个包。这小朋友的父母都不在家,同伴们又急又怕地围在小朋友旁边流泪迫切祷告着,而其中一位跑出来找传道及附近的信徒助祷。
这儿的青年班以查经方式聚会。有一次共习的分组座谈,题目是「如何加强对教会的责任心」,平日静默的一群,座谈会中发言竟出奇地踊跃。摘取记录于下:
为何要对教会有责任心呢?一、教会是属于大家的,这属灵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必须尽点责任。二、教会是神的殿,我们爱神就当爱教会,爱教会就当对教会有责任心。
如何加强对教会的责任心?一、爱护公物。二、保持清洁。三、加强聚会。四、勇于作工。
或许,这些都是本身常犯的缺点,大家于谈论中唤醒了自己。所以有位弟兄最后意犹未尽补充说:最重要的是言出必行。以上所说的,必须确实做到才有用!
自六月,这儿实施每周二各家庭查经聚会、每周四各区域查经聚会以来,青年们成了各家各区的主干、栋梁。感谢主!
一季榖实成熟之后,更有另一季要成长要成熟。但愿在主祝福带领之下,一季又一季,季季都是响动的榖实(诗篇七十二篇16节)。
后记
阅过「响动的榖实」。晚聚后,内人洗衣服时,再提起这题目的名称,使我更深入默想这名称的含意。配合静阅诗篇第七十二篇的内容,神祝福的王国,所结的榖实要响动如利巴嫩树林;利巴嫩的树林茂密,微风吹过所发的响声将是极其浩大。榖实在微风吹过之后,能如利巴嫩树林所发极其浩大的响声,那将是何等地丰收啊!反观现今的教会,不能像初期那样给人极大的震撼,只不过是几件微不足道的「轶事」,如同几粒脆弱的榖实,何来响动?灰心之余,真想再变更题目。突然,一段有力的事迹掠过心中,「以利亚对亚哈说:『你现在可以上去吃喝,因为有多雨的响声了。』」。虽然三年半没降雨,但仅凭信心的耳朵,就已听到多雨的响声了;再经过祷告,仆人向海观看七次,第七次仅看到如人手大的一片小云,以利亚就叫亚哈赶快回去,免得被雨阻挡(列王记上十八章41-45节)。
真教会必然兴起,因为是神的旨意、是主的应许,有圣灵同在必有这种能力;虽然使徒的见证、初期的响动不复可闻;可是,因着真理的应许,让我们听到远处的响声:「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过不多时我必再一次震动天地、沧海与旱地,我必震动万国,万国的珍宝必都运来,我就使这殿满了荣耀,…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哈该书二章6-9节)何其浩大的响声!我们岂不当以信心的眼睛望见那「响动的榖实」?
或许,仍有许多信徒如软弱的仆人要看那可信的凭据。晴空万里,浮现了人手大的小云,不可再迟疑了!停滞多时的真教会,近来不时有令人安慰的见证,犹如小云的浮现,更让人深信多雨的响声不远了!我们要赶快地装备自己,以待收割那「响动的榖实」,莫让主再哀叹待收的庄稼多,工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