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主啊!求祢赐我宁静的甘露

因为宁静,才能体会真;因为宁静,才能实行善;因为宁静,才能发现美。在一个心思宁静的人眼中,万物呈现的都是其先天的本性,蕴含着真、善、美,无论外在环境如何改变,都能够心领神会、怡然自得。表面的光辉与浮华太过刺眼,因为它挡住了真实;夸张的色彩与线条太过喧闹,因为它只折射出炫目的光彩,隐藏了致命的暗伤。唯有睁开心底的那双自省的眼,从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出发来观察我们的生活,才能享受我们的人生。

兴亡千古繁华梦、天涯倦,横歌探紫微。

一走出台北车站,我又陷入了由文明气息所织成的巨网。一阵阵的人潮车浪,在高楼与高楼的夹缝里穿梭不息,充满了一氧化碳的空气,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我不得不承认,另外一场无情的追逐又开始了。两个月来满室静寂,满鼻清新,满心喜乐的乡居生活已离我远去,如今繁嚣混浊,利锁名繮,相迫而至,真是苦呀!「主啊!求你保守眷顾,使我在充满爱恶恩怨的染缸中得以保持澄明莹澈;求你把一滴甘露灌在我的头上,使我能保持心中的安宁,而漠然于一切世俗的得失。」

我永远记得在往观音瀑布的途中,那位牵着我的手指引我去路的小女孩,我曾开玩笑地指着几只在地上追逐觅食的土鸡,问她说:让我们抓只去烤了吃好吗?她把头一摆,皱一下眉头说:那些鸡不是我们的。喔!多纯朴的样子,多沉重的声音!在眉目之间,她好像还告诉我:可惜我们没有鸡,否则我是愿意给你的;又好像告诉我:这个贪心的家伙,尽想要些别人的东西。

我也还记得在归途中,又有一个小男孩右手提着一壶茶水,左手拿着一个茶杯,喊着要我们停下来喝茶,我大声问他:要钱吗?他先一楞,然后说:不要的。我感到很难为情,这对他是多大的侮辱啊!和他相比之下,我真是充满了市尘气息,他也许想着:要钱干甚么?怎么每一个路过的人都问我要不要钱呢?

喔!这些属于山的小孩,他们不曾沾染凡尘的名心利欲,他们的心中清静淡泊,安闲宁静,对大人们每天为名利奔波感到莫名其妙;在他们的心目中,一枚银币实在不如一瓢甘泉,不如一颗松子。但当他们长大,介入世俗,陷入层层密密的烦恼焦虑,患得患失的心情将取代以往安宁的心境。假使又不幸未蒙神之恩召拣选,则除了名利的纷扰外,他们又将担负着惶恐迷失的重担,最后丢下无法带走的利,抽象空洞的名,归于他所轻贱的尘土,进入苦痛的地狱。

一来到世上,我们便卷入了一场竞争激烈的漩涡,我们不能也不必躲开这一场混战,因为「你必汗流满面纔得餬口」(创世记三章19节)。也因为如此,「安宁的心境」是每一位领受真理的人所必须追求的修养,要能介入而不为所扰,只有感谢而没有怨尤,以坚定的盼望领受神恩,以坚强的信心接受训练,就像在狱中安睡的彼得,像站立在红海边安慰百姓的摩西。

且让我们静观一切生物的成长,神不断的给予光和热,也时常给予风和雨,偶而给予闪电和雷轰,它们都默默地接受了,而一切也都变得对它们有益;可是有多少人能受得了风雨的锻鍊?又有几个人抵挡得了闪电和雷轰?在温暖舒畅焕然灿烂的光中夸耀自己,而在风雨雷鸣中却只要稍受其摧残压迫,便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那天,道、嘉和我到嘉义去,嘉义教会的弟兄邀我们去看观音瀑布,在山中我们饱尝了同灵相聚的喜悦,尤其那道瀑布更给了我无数的启示。只见一抹巨大的小柱从崖上倾泻而下,有如万马奔腾一泻千里,是积极而勇敢的,但一落到瀑底湖中却能随遇而安,一付悠闲安宁清凉爽人的样子,完全不理会后面的吵嚷与推挤;而在奔泻之间那种稳重的气势,使人不禁生出一股崇高的敬意。为理想而奔驰要稳重而正直,要有接受打击的勇气,要有忍耐的工夫,而时时的宁静正是忍耐的起点;我想。

我提醒自己:信靠真神心存盼望是获得心中安宁、心胸淡泊、任重致远的唯一要件。有「我倚靠真神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诗篇五十六篇11节)的信心,才能像保罗一样,被关在腓立比的狱中,仍能唱诗祷告赞美神;有永生的盼望,才能视死如归,不斤斤计较世上的得失,安渡重重的患难,因为「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马书八章18节)。

主啊!求你赐我一滴甘露,当平安顺利我愿满心感谢,当患难临身我亦默默无愁,因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0)
上一篇 2020年9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