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经句:太五13~16;腓二14~16;路十25~37;彼前二9~12。
圣句: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5、16)。
社会简单来说,就是许多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教会是个比较小型的社会,社会与教会都好象人的身体一样,而每个人,有的当脚、手,有的当眼、耳、各肢体发挥他的功用,互相帮助。在社会里,每个人以他的专长服务人群,例如:有人开辟马路、有人驾驶公车、有人编制课本、有人教育下一代……如此,使我们能到学校接受教育,故社会的主要功能即是互助合作。但是,另一方面,现代的社会也是一个大染缸,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
本课的目的,即在帮助我们认清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并在互助合作上负起社会责任。
一、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人类既为群居的动物,在人际互动中,必然彼此受影响;就如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接触不少人,在交换意见、模仿行为之下,言行观念不知不觉中有了改变。通常,身边的人才会影响我们,但在今日,大众传播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录影带……),能将距离遥远的人放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在无形中也受他们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认识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力。
就正面的影响来说,社会有善良的风气,能使人受到熏陶;社会上有好人好事,使人思而效法;社会有好的措施,能导人以正,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成为品行端正的好公民。就负面的影响来说,社会风气败坏,使得人心向恶,社会上有不良的场所,容易使人误入歧途。
对于社会上不良的风气与场所,我们必须以圣经的道理来辨别,若有疑惑,应请教父母或教会的老师,不可仅以同学、亲友的意见,或大众传媒体的意见为意见。
二、基督徒对社会的责任
主耶稣所讲的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路十25~37),主要的意思是要我们爱邻舍如同自己,此与社会的主要功能互助合作相似,因此,我们就从这故事来谈论基督徒对社会的责任:
1.关心世人的灵魂与肉体:撒玛利亚人看到这位落难的路人,就同情他、照顾他,虽然他是一位陌生人,更可能是互不往来的犹太人,他也义不容辞的尽力帮助他。
今日我们能做真神的子民,我们白白得到神的恩典,也要白白舍去(太十8),我们的同学、朋友、亲戚,许多人未信主,他们的灵命亟待我们救援,我们必须努力传福音给他们。
某次,有四千人在旷野听耶稣讲道,过了三天,主耶稣说: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若打发他们饿着回家,就必在路上困乏,因为其中有从远处来的。(可八1~10),因此,我们要学习主耶稣,不只关心别人的灵命,也关心别人肉体的需要。
2.改善社会风气:在撒玛利亚人行善事前,有一个祭司、一个利未人经过此路,看见落难的人却无动于衷,惟有撒玛利亚人动了慈心。
现在的社会,人际关系冷漠,也有许多其它的不良见气,但是保罗却告诉我们: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象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二15、16),因此,我们在社会上应像撒玛利亚人发出光来,不但能使冷漠的人学习发挥爱心,也能感动接受帮助的人,在日后也发挥爱心回馈社会,如此就能逐渐改善社会风气。
3.贡献自己的才能:撒玛利亚人看到落难的路人,就赶快拿出他身上的油和酒为他裹伤,带他到店里后,也拿出二钱银子,请店主照顾他。
我们从幼年到现在,大部份的时间是在享受社会的成果,接受他人的帮助;但有时我们也可以现有的才能帮助身边的人,就像撒玛利亚人拿出身上的油、酒和银子。将来,在学业上、技艺上有所成就,更应多多贡献社会。
4.与他人互助合作:撒玛利亚人虽然有爱心,但他也必须找个地方让路人歇息养病,所以就到路边的客店;再者,他隔天也必须出外办事,只好拜托店主照顾路人;可见,撒玛利亚人需要与店主互助合作方能办好这件善事。
虽然每个人都有专长、知识、但就像身体的各肢体一样,必须互相配合,彼此支持,才能使身体发挥功用。我们在社会上,必须尽力跟同学、朋友、亲戚、邻居甚至众人保持和睦(罗十二18),如此,在社会需要我们,或我们需要社会之时,才能迅速发挥互助合作的功能。
结语
人类生活于社会,受惠于社会,所以必须回馈社会,这是人类的社会责任;但是,基督徒因着圣经的许多教训,例如保罗说: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二4),更需负起社会责任,而我们对社会的第一项责任,正是拯救世人的灵魂。求主加添我们的能力与智能,能发出生命之光,照耀黑暗中的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