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意思是指在信仰中与神结合,教导人归向真神。人类与生俱来就有宗教观念,并有良心与道德观念;无论是文明人或野蛮民族,都有拜神的本性,好比人饥饿思饮食、寒冷思衣物的自然倾向。由于人在生存过程中,常会遭遇困挫患难,在自己能力、智能有限之情况下,就想找一位比自己能力更大的神,藉以取得帮助、安慰,避祸求福;同时,人都有永生的祈盼,比如那些自杀者在遗言上常写:「来世再见吧!」可见人相信自己有灵魂,并有永生的企求。因着上列的各种因素,人就生出敬拜神的心情,并将崇拜神加以仪式化与组织化,因而产生了宗教。
一、宗教的本质
1.宗教非迷信
迷信是没有理智与经验的根据而盲目相信。有人说:宗教是感情的,它本身缺少理智,因此越是无知的人,对宗教越热衷。
事实上,正确的宗教是由神启示而来的,并有神的默示,藉先知、使徒所写的圣经作为行事为人的准则。凡事照圣经的教训去遵行,都能体验到神的大能与大爱,就像有圣灵与神迹奇事的体验。因此,从古至今,有许多的知识分子都信奉真神、查考圣经,成为虔诚的基督徒。
二千多年前,有一位使徒名叫保罗,他对所信仰的宗教充满了热诚、牺牲、奉献的精神,他的感情完全根据他的理智,他说:「因为我知道自己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所以,宗教的本质是理性又富于感情,是合乎中道的行为,并非乏理智的狂热、偏激的行为。
2.宗教非主义
主义是人对于事物、政治或问题的一种见解、主张与理想,目的是要促进国家社会制度法规的完善与增进人类属世生活的福址。其主张与见解常随时代环境而改变或修正,不是永远绝对的真理。
宗教的本质是寻求神的旨意,以神的方法解决、改善人生问题,并建立神与人良好关系,借着神的启示指引,使人明白人生的意义与方向,开创更丰富充实的人生。
3.宗教非只劝善
有人说,宗教的目的无非劝人为善,所以不论信仰什么宗教,其结局仍然殊途同归。
行善是人的本分,任何宗教虽都是劝人行善,但真的宗教才有能力改变人心,使人弃恶从善。宗教的本质是要解决人生最渴望与最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使徒行传十六章30节),因为宗教信仰若只注重今生,没有来生的指望与把握,就算是比众人更可怜。
4.宗教非只精神寄托
中国人有句话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人的身体从物质得饱足后,就进入精神层面,需要有荣誉感与成就感。因此,借着读书求知及艺术、音乐的创作与欣赏,成为陶冶性情、变化气质的精神粮食,提高了精神生活;然而,却无法令人心灵深处得到真正的饱足。
宗教的本质要提供人灵性的需求,就是神所赐的粮食,是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圣经说:「主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必命饥荒降在地上;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因此,神的话就是生命的粮,使人心灵得满足与喜乐;神的话也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听从神的话,就不在黑暗中徘徊、摸索、迷惘。
5.宗教非落伍消极思想
有人认为宗教乃科学发达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随着科学的进步,宗教迟早总要被淘汰。
其实,科学与宗教并不相冲突,因宗教是帮助人认识真神,而科学的研究,也可以从发现宇宙的奥秘里间接认识、证明神的存在。今天,科学的发达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人们更需要以宗教的力量,导正自己的生活规范,远离恶事,使社会更安定和谐。所以,科学与宗教是相辅相成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消极的人生观。圣经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是积极主动进取的人生观,所以,正确的宗教并非悲观消极的思想,乃是积极乐观、满有盼望的人生。
二、正确的宗教信仰的功能
1.有正确的宇宙观
古今中外,有许多人对宇宙的来源模糊不清,因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唯物论者认为宇宙是由一股盲目的力量作机械式的运转与偶然凑合的结果;一般哲学家则认为宇宙是自然形成,还有相信进化论。另外,泛神论者把神与宇宙混为一谈,不信神是造物主,而是宇宙的总和。
事实上,从宇宙范畴之广袤浩瀚来看,它那复杂奇妙、井然有序的构造,绝非偶然凑成或自然演变形成。进化论非但不能解释和证明宇宙的来源,而且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基督教的宇宙观乃相信独有一位自有永有、全智全能的真神创造宇宙万物,基督教也反对泛神论的主张。圣经说:神起初创造天地;万有都是依乎祂,靠祂而立。因此,宇宙万物在神的创造、安排、掌管、统治之下,都有其目的。静观万物皆自得,使我们认识神的伟大、权能、智能与慈爱。
2.有正确的人生观
正确的宗教信仰如船之舵。人的信仰是什么,他的趋向也是什么。错误的信仰导致错误的人生观,因此,信仰关系人生至大。比如:有人对人生的看法是「及时行乐」,那么他就会过着逢场作戏、玩世不恭的生活;有些老人相信,人生在世全靠「八字」,因而胡涂迷信终生;有人主张人生应「清静无为」,遂懵懂迷糊,漫无目的的悠哉度日。
正确的宗教信仰,是信有一位创造宇宙万物的真神;人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神,人生的最大目的是寻求事奉真神,生活以神为中心。
自十五世纪人文主义兴起,这些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文艺思想要在短暂的今生建立一种完善的人生观;以后又有哲学上的理性主义、乐观主义与近几十年来兴起的存在主义,但他们研究的结果,都使本身的幻梦破灭,而觉得人生是荒谬、虚无、绝望。因为没有正确的宗教信仰,远离神的人,便会感觉人生的努力毫无意义,生存没有价值;有正确的宗教信仰,才能有更崇高的人生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凡事上荣神益人。
3.使人生有依靠与帮助
有些年轻人以为,宗教都是讲来生的好处,而自己现在正年轻,对于将来进天国的事,可以等几年以后再谈。
然而,正确的宗教信仰不仅强调来世得永生,亦应许今世得百倍,所以人应该趁着年少相信神。笔者曾在「读者文摘」上见到一篇论「长寿秘诀」的文章,说宗教信仰亦能影响寿命,其中有一段这样写着:「你有宗教信仰吗?宗教问题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年轻时忽略了宗教信仰的人,到老年就很难得到宗教的真正安慰。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的信心能在日常生活遭遇困苦时,经常地支持他们,使他们的生命更加充实。」
在人生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困苦挫折、疾病忧愁和内心挣扎的痛苦,所以都需要有所倚靠与安慰。俗云:「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但父母、朋友的帮助有限,因人有时是靠不住的,惟有正确宗教信仰的人,神才会作他随时的帮助。
4.有灵魂的归宿
人从那里来?在世上的目的何在?人死后将往何处去?这些一直都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前清才子金圣叹临刑时曾说:「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这是没有正确宗教信仰的人,临终时因不知身后的归宿而惶恐不安。相反的,有正确宗教信仰的人,有神作他的倚靠,便能视死如归。因此,圣经说:「义人临死,有所投靠;在耶和华的眼中,看圣民之死极其宝贵。」
由路加福音十六章22~23节中可以看到,人死后灵魂所到之处有两地:一是亚伯拉罕的怀里──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在他怀里是指一切相信耶稣基督的人安息的乐园;另一处是那个财主所在的阴间,那里充满了火焰、黑暗,灵魂在那里极其痛苦。
人生变幻无常,找不到一件真实永恒的东西。摩西说:「我们度尽的年岁好象一声的叹息,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人往往在年轻的时候,只顾努力求学、工作,追求知识、财富、地位,一旦面临死亡时,就感到惊惧后悔,毫无保障。面对人生的虚空与死亡的威胁,摩西找到了灵魂的归宿,他说:「主啊!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是神。」
有正确宗教信仰的人,知道人生如客旅,因而懂得时常仰望真神为他所预备那在天上更美的家乡。
人生不能没有宗教信仰,但需要选择正确的宗教,才能引导我们到神面前,达到事奉神的效果,使人生充满幸福。因此,主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三、想驳倒传道者,反而成为神的俘虏–谢顺道
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我姓谢,名东璧,圣名顺道,是台湾真耶稣教会现任的传道者。1946年六月,大姐告诉我说:「耶稣是宇宙的主宰,是我们世人当敬拜的真神。」这种见解,难免叫人怀疑她的学识。我说:「你读过了外国历史没有?耶稣明明是犹太人,妳为什么硬说他是宇宙的主宰呢?先有宇宙万物,还是先有耶稣呢?」我看她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时,又趁机给她一个难堪:「好,就算有一位统治宇宙的神吧!那么,请你告诉我,那位神多高多胖?或矮或瘦?」她说:「神是以人的肉眼所看不见的,我怎能说出祂的形像呢?」于是,我以哲学家的口吻教训她说:「宇宙中根本没有神,因为凡是不能以科学证实的事物,都不足取信;如果一定要说有神,那么,各人的良心便是他自己的神了。因此,我否认神的存在,我惟信我自己!」辩论至此结束,我自己宣判我是胜利者。我很愉快,因为我以独到的见解击倒了一个可怜的迷信家──我的大姐。
数日后,大姐告诉我说:「我求道不久,缺乏圣经的知识,不知如何解决你的疑问;教堂那里有传道者,今晚你同我去参加聚会,他必能给你满意的答覆。」我想:这倒很有趣,如果他们的传道者也不能答覆我的问题,我岂不是会更快乐吗?因为难倒一切迷信家,使之不愉快,就是我唯一的愉快。我实时允诺。是晚,我从头到尾认真的听着,为的是要抓住讲道者的话柄。结果我落空了,因为他讲的全是圣经,而对于圣经,我是外行的,只好暂时认识。从此,为要搜集驳倒那位传道者的资料,我每晚都去参加聚会。
感谢神的慈爱!在这段时期,祂一直藉着圣灵启导我,使我不但扫除了辩驳的念头,而且觉得愈听愈有兴趣,以致完全投降在祂的脚前了。这是退步或是进步,我一时不能断定;我只知我的观念确实变了,我的无神论被推翻了,我已经成为神的俘虏了。当我冷静思索的时候,这种一百八十度的大转移,往往叫我不得不怀疑我自己。如果说这是糊涂,但我的意识却很清楚;如果说这是轻佻,但我的态度却很庄重;如果说这是脆弱,但我的个性却很倔强;如果说这是妥协,但我所主张的却是无神论。为什么我有如此的大转移,我委实不能解释,我想我也不必勉强加以解解;我只得承认这是奇迹,这是神的慈爱,这是主耶稣的恩惠,这是圣灵的感动!至此,我以前所怀疑的问题,也就是借以驳倒了大姐的问题,已经获得圆满的答案了:
第一、耶稣基督有人性,也有神性。就人性而言,祂是犹太人,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也是大卫王的子孙;就神性而言,祂在万有之上,也在万有之先,万有靠祂而造,也靠祂而立,祂是永远可称颂的神。
第二、神是灵,不是物质,人眼看不见,人手摸不到(约翰福音四章第24节);大而可以充满宇宙,小而可以住在人里头(诗篇一百三十九篇第7~10节;以弗所书四章第6节)。因此,世人不能确定祂多高多胖,或矮或瘦。
第三、易经击辞记载:「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圣经记载:「道就是神。」(约翰福音一章第1节)。科学所要解决的是形而下的问题,则属乎有形的物质界;宗教所要解决的是形而上的问题,则属乎无形的灵界。因此,科学虽然无法证实神的存在,但神的存在却是不能否认的事实(罗马书一章第19~20节)。
第四、良心是神的灯,可以代替神鋻察人的心腹(箴言二十章第27节),也能叫人分辨是非(罗马书二章第14~15节);但良心并不是神,而且也没有帮助人弃恶从善的能力(罗马书七章第18~20节)。我一向认为可靠的良心,谁知竟如此不可靠(罗马书七章第21~24节)!
此外,最能引起我的兴趣,也最令我觉得头痛的问题,就是他们祷告的情形。我想,他们既不是疯狂,又不是虚伪,为什么一跪下就全身颤抖,并且满口说出令人听不懂的语言来呢?我不能解释,因为我当时还没有这种体验;我也不能否认,因为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他们告诉我说:「这是人被圣灵充满的状态;圣灵是神的灵,受圣灵是得天国基业的凭据;受圣灵的人,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快乐。」
七月五日,虎尾教会举行浸礼。这次受浸归主的人,连我一共有十二人。施浸前,大家先站立祷告,求圣灵亲自带领;然后在齐唱赞美诗「赎罪妙恩」的歌声中,一个一个下水去受浸,场面相当严肃。受浸后,我觉得满心轻松舒适,心里洋溢着意外的快乐;我自觉,从今天起,我就是基督徒了,我的新生活就此开始了。归途中,有一位伯母说她受浸时看见了血,有人解释那是主耶稣的宝血;这件异象,又增添了我信心不小,如今记忆犹新。
从这天开始,或在教堂,或在家里,我一直不断的祈求着圣灵的浸,有时甚至禁食祷告;为的是要得着承受天国基业的凭据(以弗所书一章第14节),并且获得从上头来的能力(路加福音二十四章第49节)。如此一连继续几天,虽然同班受浸的人已有好几位受过圣灵了,我却始终求不到,以致几乎绝望;但圣经明说神是公义慈爱的神,祂必不偏待人,也不辜负人,于是我再接再厉的祈求下去。七月十四日晚上聚会后,多数的灵胞都已经回去,只剩两三位执事和弟兄在教堂里等我。我独自一个人走到祷告室,虔诚的跪在神前,合掌祷告说:「哈利路亚,赞美主耶稣,求主赐圣灵充满我心。」我如此一直不停的反覆祈求着,并且决心今晚若求不到圣灵,必定跪到天亮也不起来。约略经过了一两个钟头,两腿已经麻木的时候,忽然有一种压力从上头压下来,心里火热,全身颤抖,舌头也不自主的转动着,我就被圣灵充满了。他们看见这情形都说:「东璧受圣灵了!」其中的一位执事上前来给我按手,于是圣灵加倍充满了我,说方言的声音很大,身体也颤抖得很剧烈;并且有一道闪光(荣光),一晃一晃的从眼前掠过。
当我受圣灵的时候,我觉得心里空无一物,意识清楚,一种以笔墨无法形容的喜乐,一直从里头涌上来;我领悟这就是所谓「内在的平安」,是属灵的喜乐,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的经历。本会黄以利沙长老归真后,在「由怀疑到信仰」一文中说:「我本想由理性进入信仰,到了这时才明悟信仰是由体验而来的。」这句话可为我这次的经历作一个最好的注释。主耶稣曾在「借饼的比喻」中说:「我告诉你们,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但因他情词迫切的直求,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么?」(路加福音十一章第8~13节)。我这次受圣灵的体验,完全证实了主的话──只要情词迫切的直求,就必领受神所应许的圣灵。但愿尚未受圣灵的人都不要丧志,凭着信心再接再厉的直求,以致被圣灵充满,与我同享圣灵中的喜乐;愿荣耀归与主耶稣的圣名,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