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蒙神祝福的雅各,到晚年时,感觉自己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保罗也曾因为无法胜过私欲的辖制,由衷地说:「我真是苦阿!」人生在世,所遇到的困苦急难真如火星飞腾,不管是现实生活所遭遇的难题或灵修上的痛苦,人们可以靠着什么超越这一切呢?主耶稣曾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你知道答案了吗?
雅各在一三O岁时说:「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创世记四十七章9节)。摩西说:「我们一生的年月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九十篇10节)。约伯说:「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约伯记十四章1、2节)。古人到年老时对人生的感触是又「短」又「苦」。现代人可能不再嫌「短」而只怕「苦」。最近听某姊妹说,她的六岁大的小女儿竟然会说,人活在这世界太苦,不如没有生出来。人生真是一个苦海。到底人生有什么痛苦?笔者认为人生的痛苦可分为三大类:
一、现实生活上的痛苦
1、病痛:
现代的医学非常发达,无论医术,医疗设备,医药以及有关医疗的社会福利制度均有惊人的进步,但仍有许多「难症」甚至还有些「绝症」。许多病人在有完善的医疗设备的医院中,接受过良好的训练的医师与护士的照顾,但仍有些病人却如马可福音所记载的那位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在好些医生手里,受了许多的苦;又花尽了她所有的,一点也不见好,病势反倒更重了」(马可福音五章25、26节)。
2、鬼附:
在这复杂而痛苦的社会里,产生许多精神病患,虽然随着精神医学的发达,许多病患获得适当的照顾,但仍有许多病了数十年而未得愈者。更有些病人根本不是患精神病,是被污鬼附身而受苦,如马可福音所记载的,格拉森地方一个被污鬼附着的人:「那人常住在坟墓里,没有人能捆能他,就是用铁鍊也不能;……他画夜常在坟墓里和山中喊叫,又用石头砍自己」(马可福音五章1-5节)。又如一个被哑吧鬼附着的孩子:「无论在那里,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齿,身体枯干,……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绝他」(马可福音九章14-22节)。
3、经济:
在这经济突飞猛进的工商业社会里,看到别人大发财,人人都羡慕高楼大厦、轿车、华衣、佳肴,如提摩太前书所记载的:「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六章9、10节)。
4、色情:
在这淫乱的末世,许多男女不尊重婚姻,随便苟合行淫,乐过生悲,受了许多苦,如箴言所说:「一个无知的少年人,从街上经过,走近淫妇的巷口,直往通她家的路去,……淫妇用许多巧言诱他随从她,用谄媚的嘴逼他同行。少年人立刻跟随她,好像牛往宰杀之地,又像愚昧人带锁鍊,去受刑罚;直等箭穿他的肝,如同雀鸟急入网罗,却不知是自己丧命」(箴言七章6-23节)。
5、赌博:
有些不法之徒,利用人性贪财的弱点设置种种骗局,使世人陷入无法自拔,不但自己痛苦不堪,更使父母、妻子、儿女也蒙受了甚大的痛苦、甚至家破人亡。这就是箴言所说的:「起初速得的产业,终久却不为福」(箴言二十章21节):「不劳而得之财,必然消耗;勤劳积蓄的,必见加增」(箴言十三章11节)。
6、家庭不和睦:
在这忙碌的工商业社会,许多夫妇不能同心,各有各的理想,不能互相体贴、互相尊重,甚至专顾自己,忘恩负义,撇弃配偶,另娶另嫁。在这人人有钱的社会里,大家都应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才对,但事实却非如此,难怪箴言上记着:「少有财宝,敬畏耶和华,强如多有财宝,烦乱不安。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箴言十五章16、17节);「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箴言十七章1节)。
7、儿女不肯受管教:
「问题少年」出于「问题家庭」这是现代的社会公认的事实。父母疏于管教,儿女就容易走上歧途。但在这混乱的末世,有些父母虽然很关心儿女,儿女却不肯接受父母的教训,因为他们年轻的一代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其实这是「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提摩太后书四章3、4节)。
二、灵修上的痛苦
1、为自己的灵修不长进而痛心:
在这黑暗的末世,虽然大部分的人,看重物质享受,力争今生的荣华富贵,但仍有不少人,用尽办法,求灵修上的长进,结果获得心安的到底有多少人?是否都像保罗说出绝望的话呢?「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马书七章18-24节)。
2、为社会的败坏而痛心:
这末世的日子是败坏而可怕的日子。保罗说:「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纔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摩太后书三章1-5节)。这是保罗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写的,但不正是现代社会的写照吗?虽然大部分的人都麻木了,但笔者相信,仍有不少人像罗得为此败坏的社会而痛心。彼得说:「神只搭救那常为恶人淫行忧伤的义人罗得;因为那义人住在他们中间,看见听见他们不法的事,他的义心就天天伤痛」(彼得后书二章7、8节)。
三、今生的虚空
世人在今生任凭有多大的成就,总比不上所罗门王。他曾向神求得最高的「智慧」,也求得丰富的「知识」,结论却「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道书一章16-18节)。他又求过「喜乐」,结论是「我指嬉笑说,这是狂妄;论喜乐说,有何功效呢?」(传道书二章1、2节)。他又为自己动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种果树,买了仆婢、牛羊,又为自己积蓄金银、财宝和世人所喜爱之物,并许多的妃嫔。他说:「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他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但其结论却「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道书二章4-11节)。所罗门王,一生努力求智慧、知识并致力于工作及享受,古今中外无人能与他相比,但他对人生的看法却是「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传道书一章2、3节)。更何况,短短的七十年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且转眼成空,便如飞而去(诗篇九十篇10节),又赤身而来,赤身而去,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传道书五章15节)。这种虚空感,实在是一生的一大痛苦。
为何这些痛苦要临到世人呢?
因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背逆神,犯了罪,罪就入了世界,众人也都被定罪,与神失和,失去了属灵的生命,被私欲辖制,继续犯罪,受苦以致于死(罗马书五章)。
那么,我们当如何脱离罪与私欲呢?
自古以来有许多人想尽办法要脱离罪的辖制,以便脱离痛苦与死亡,但都没有成功。保罗说:「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罗马书三章20节)。又说:「不能藉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希伯来书十章1节)。
感谢神,神爱世人,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将祂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我们,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至于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三章16节)。彼得被圣灵(神的灵)感动说:「除祂(耶稣)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四章12节)。无罪的主耶稣替我们众罪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祂的这一次义行,使我们这些相信的人脱离罪的辖制,与神和好,进入永生(罗马书五章)。
主耶稣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马可福音九章23节)。只要主耶稣肯,我们能相信,任何难症,甚至绝症也能得到医治。又信主的人能从主获得喜乐,而「喜乐的心乃是良药」(箴言十七章22节)。至于主不肯医治的时候,有信心的人,仍说:「至于我,我必在义中见祢的面,我醒了的时候(复活)得见祢的形像就心满意足了」(诗篇十七篇15节),而平平安安地进入安息。
主又说,你们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你们所需要的吃、喝、穿,神都会给你们(马太福音六章33节)。何况有信心的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像保罗说:「我知道怎么处卑贱,也知道怎么处丰富,或饱足或飢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立比书四章12节)。
保罗在未能信主之前由于不能胜过私欲的辖制说:「我真是苦阿!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但信主后却说:「感谢神,靠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罗马书七章24、25节)。
主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十一章28节)。彼得说:「神差遣祂(耶稣)到你们这里来,赐福给你们,叫你们各人回转,离开罪恶」(使徒行传三章26节)。又说:「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使徒行传三章19节)。
但愿在人生苦海中浮沉的困苦人,早日明白真理,选择这一条唯一得救的门路──悔改、受浸、受圣灵(使徒行传二章38节),进入主所赐的平安。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