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的报应,涉及整个人生的问题,就是安危、得失、得救与灭亡。人所当尽的本分,诸如:重道义、奉公守法、重视信仰、亲邻善邦、敬畏神……,这些都是至善,唯一蒙福的的关键;本文作者另外提出了「耶稣是至善的神」、「离弃神者必遭殃」、「不信主的受永刑」来告诉我们,神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凡恒心行善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
善恶的报应,乃涉及整个人生的问题,就是安危、得失、得救与灭亡。为使人能结出义果,享美福,故不但圣经提醒我们要及时行善不可作恶(雅各书四章17节),连被誉为万人师表的孔子,也勗勉谓:「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不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乃吾之忧也。」又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这正与箴言四章二十五节至二十七节所记:「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你的眼睛当向前直观。要修平你脚下的路,坚定你一切的道。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脚离开邪恶。」大致相同。例如:夫唱妇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婆媳相爱、妯娌相顾,此乃「齐家旺门之道」。重道义、广施德政、改善民生、互相互惠、亲邻善邦、奉公守法、效忠国家、重视信仰、敬畏神,此为吾人之本分(传道书十二章13节),也是至善,唯一蒙福关键(约伯记二十二章21节)。否则难免遭到恶报,受神威严之审判(希伯来书九章27节),饮恨一生,无法翻身,悔不当初(路加福音十六章19-31节)。兹举出下列三项以资互勉:
一、耶稣是至善的神
耶稣便是救人出死入生至善的神,从以赛亚和弥迦两位先知的预言可以证明(以赛亚书七章13、14节;弥迦书五章2节)。后来果然应验(路加福音二章8-14节)。由于祂能行出神迹奇事,顶天立地,使死人复活、哑子开口、瞎子得看见、顽病获痊愈,最后又在十字架上流血舍身担当世人的罪(加拉太书三章13节)。废掉神、人之间的隔阂(以弗所书二章13-17节),故凡相信的人,都因祂的名得救(马可福音十六章15、16节)。
这位耶稣不但是至善至尊的神,天下独一之救主(使徒行传四章12节),而且掌管生死祸福和赏罚(撒母耳记上二章6节),按着各人所作所行的施行报应(耶利米哀歌三章64节)。国家兴亡,废王立王都出祂,由于祂超乎万名之上(腓立比书三章9节)。是故吾人当慎思明辨,作明智抉择,认清善恶,以恐惧战兢作成得救的工夫(腓立比书二章12节)。不可事奉假神,否则,必定灭亡(申命记八章19节)。
二、离弃神者必遭殃
亚哈王,因被妻子耶洗别引诱离弃神的诫命,去随从假神「巴力」则遭神谴责,导致三年半不下雨,全国大飢荒,百姓叫苦(列王记上十八章1-6节)。扫罗王由于不守本位,擅自献祭(撒母耳记上十三章13、14节),与亚玛力人交锋时违命留下亚甲和上好的牛羊等没有将之灭尽(撒母耳记上十五章18、19节);及嫉妒同工大卫(撒母耳记上十八章6、7节),不但导致王位被废,同时父子四人同日阵亡之惨(撒母耳记上三十一章1-10节)。
夫妻、兄弟、婆媳、朋友不能相处,闹到天翻地覆,国家内讧外忧,大欺小、强吞弱、民攻民、国打国,辣手摧花、打家劫舍、走私贩毒……,这些都是由「嫉妒」和「私欲」而来的。盖「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雅各书一章15节),使人不由自主,甘愿堕落,走死亡之路(罗马书七章22、23节)。而「嫉妒」则生恨(马太福音二十七章18节),恨生杀(创世记四章8节),为了争权夺利,显峥嵘,竟不顾后果,犹如布下天罗地网,搞到满城风雨,惨无宁日(雅各书三章16节)。
所以圣经特别提出警告:「忿怒为残忍,怒气为狂澜,惟有『嫉妒』谁能敌得住呢?」(箴言二十七章4节),实非过言。但是杀人者必偿命,迟早难逃法网,神要把他处死,拜偶像亦然(启示录二十一章8节)。但以理书五章一至三十一节记载一段有关伯沙撒王,为一千大臣设盛宴之惨败史。当伯沙撒举觞欢饮,觥筹交错,酩酊大醉之时,即谕令将圣殿的器皿,拿来与皇后嫔妃共饮取乐;同时赞美用金银铜铁所造的偶像。
可惜此时贵为一国之君的伯沙撒,竟失去常态,狂妄自大,圣俗不察,以假乱真,不把神放在心目中,连偶像也当作神敬拜。忘却神曾将国位荣耀赐其先父尼布甲尼撒,因此神的忿怒临到,使王于一夕之间,国亡民散,走投无路,惨遭诛戮。巴比伦国从此便沦陷,不见复起,由此可知离弃神拜偶像,乃肇祸致死之因,这是神从创世以来对付恶人,古今不渝之法则,以示警惕。
三、不信主的受永刑
所谓「永刑」就是设在地狱为恶人预备,虫不死、火不灭、最残酷可怕、令人难受之一种「刑罚」。也许有些朋友,对父母已负起赡养责任,尽了孝道,不致曲从陷亲于不义,或家贫亲老,不能仕禄,同时舍私济公,有慈善作风。原来儿女孝敬父母,也是圣经记载任何人不可忽略有关人对人的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以弗所书六章1-3节)。解囊賙济穷人也是不可推辞的任务(箴言十九章17节)。
但是,有无想到敬畏神是人所当尽的本分(传道书十二章13节)。不信耶稣者都死在罪里(约翰福音三章16-18节)。请注意「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约翰福音五章29节)。所谓「作恶」并非单指「奸淫邪盗」败坏德行的人而言,也是指不肯服从「真理」──无神论硬心的人(启示录二十一章8节)。英译:Faithless即无信仰,或(Without Faith)不信的,亦即失信的。人与人之间若有失信尚且受到非议,何况不信那「命立就立,要有就有广大无际之神乎?」(创世记一章1-25节)。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凡在我里面的,也要称赞祂的名(诗篇一百零三篇1节)。大卫王明乎此,故不断地提醒自己的心,自作勉励,盖心、志若混沌,就会轻举妄动,不择手段,做出伤天害理,崇邪恨善之事,祇能享受罪中之乐,一到时过境迁要回头时,则噬脐莫及矣(诗篇一百零二篇3节)。因此王以极沉痛之语气叹息,主阿!如今我等待甚么呢?我的指望在乎祢(诗篇三十九篇7节)。
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九节又记载耶稣再来时,要向那不认识耶稣基督福音的人施行报应,就是永远的沉沦。可见不信耶稣的人就算占有普天下的财富,也是得不偿失,难免受神最后之审判(马太福音十六章26节)。故吾人必须下定决心,攻克己身,认清至宝(腓立比书三章8节)。离开邪恶(启示录十八章4节),要及时悔改投靠耶稣(使徒行传二章38节)。
虽然有些不敬畏神的人,未立即倾倒,此并非神不施行责罚,乃由于给他们悔改或缓刑。例如: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的财主,神就是向他施缓刑之明证(路加福音十六章19-31节)。关于恶人遭恶报之事,不只圣经记载得很详细,中国历史也有明记,如:迫害忠良的严嵩、秦桧等,亦不过一时得意,后来竟四面楚歌走投无路。连施酷刑,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的女霸王武则天,亦不过二十一年天下便告结束。可见「恶人」迟早必遭殃。
四、蒙受赏赐之方法
希西家王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消除嫉妒不求己荣,废除偶像,神便赏赐他的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列王记下十八章5-7节)。所以说,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诗篇三十三篇12节)。保罗能辨善恶明是非,知曲直,晓得神的旨意,做人的真谛,为教会甘心,费财费力,攻克己身,传福音救人,如马不停蹄不分昼夜,登山涉水,风餐露宿,甚至遭囚禁,被人用鞭笞历尽沧桑,不但毫无埋怨,反而觉得喜乐,认为这是主所交托的使命「责无旁贷」,基督徒唯一的任务。祇有这样做生存始有价值,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终于获得神赏赐不朽之冠冕,无与伦比永生大福气。圣经又记载以诺和以利亚之所以被神接上天,不见死,乃由于他们与神同行,有美好的灵性。
综观上述,凡是心中无神,祇有自己,目空一切,放荡不羁的人;迟早必难逃正法,落在神的手中。反之对神的道一味顺服遵行到底,洁身自守,而有义行和爱心的人,至终必蒙神赐厚福,日增月盛(创世记二十六章12、13节),愿共勉之。
「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就以永生报应他们。」(罗马书二章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