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说:「我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可见在真教会里,救恩与审判是并行的,而现在的审判是藉着教会,把真道传给未信的人们,解决教会里的纷争,保守好信徒的信德…。
启示录第四章1节到3节里说:「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我立刻被圣灵感动,见有一宝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约翰在异象中看到天门开了,天门指的是关闭属灵奥秘的门。自从圣灵被收回后,这一千多年来,属天上、属灵的奥秘没有人能了解,因为被封住,被这门关起来。一直到末世圣灵再降下,建设了真教会,这们才被打开,让真教会的属灵信徒可以进去观看,并了解曾是隐秘的事,就是将来要发生的事。
约翰被叫上去看的时候,他立刻被圣灵感动,意思是说他在灵里或进入灵界里。他在灵界里看到的是一个宝座。宝座被安置在天上,宝座象征着整个真教会。在天上的意思就是有圣灵同在、是属灵的而不是属世的,是完全的。
有一位坐在宝座上,这一位就是基督耶稣,祂是坐在宝座上,意思是说基督耶稣坐在教会上,也就是说主耶稣与教会同在,而且在真教会里为头、为王,管理、支配我们的心灵,我们都完全归服了祂、顺从祂。因此真教会里,不再有罪或死来作我们的王管辖我们了。
为什么要以宝座象征真教会?宝座是审判者的座位,意思是说真教会要开始施行审判。真教会的信徒要与主一同掌权行审判,也就是说现在神正藉真教会施行审判(启示录二十章6节)。
主耶稣曾把审判的权利交给了教会,祂说:「我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十六章19节)。主耶稣升天时也吩咐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马可福音十六章15-16节)由此可知真教会负有传福音使人得释放,也有定罪捆绑的权柄,是施恩和严厉的审判同时并行的,所以第3节说:「看那坐着的,好像碧玉和红宝石,又有虹围着宝座,好像绿宝石。」
约翰看到有一位坐在宝座上,但没有看见其形像,而只是说那位好像碧玉和红宝石的。这不是主的形像,是象征着主的尊贵和荣耀好像贵重的宝石,有光辉灿烂的荣光,而碧色表示神充满恩惠,红色代表如火之赤,血的红,意思是带着义怒,指的是义怒的审判。又有虹围着宝座好像绿宝石。虹表示神与挪亚立约的记号,表示神的慈爱,绿宝石象征神的慈爱、怜悯。
这两节的意思是说主在真教会为王,我们与祂同掌王权审判,但在教会里不但行审判,判不信的人为有罪,表明神的义怒,同时也传福音,施行拯救,表现真神的慈爱、怜悯、恩惠。可见在真教会里,救恩与审判(恩、怒)是并行的,而现在的审判是藉着教会、藉着我们信徒行,但不是由我们赏善罚恶,必须等到末日主的审判后,才有主赏善罚恶。
末日的审判与现在教会的审判有些不相同的地方,启示录二十章11节告诉我们:「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祂面前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
这里说的是末日的审判,约翰看到的是白色的大宝座,不再有虹好像绿宝石围绕着,也没有看见好像碧玉的,只是白色。白色表示光明正义,可见末世的审判只是照神的公义审判而不是恩、怒并行,因为救人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这末日的审判是由主耶稣亲自再临来施行审判,而不是由真教会施行审判,而且所有的人,连已死的人;是要上天国的,是要下地狱的都要复活,接受审判,同时,天国、地狱都要实现,属物质天地都要被火烧毁了,从审判主面前逃避,真信徒能得救的就被分在绵羊那边,且跟主回天家(马太福音二十五章31-32节),不能上天国的人都要下地狱受刑(启示录二十章12-15节)。可见末日审判后,马上赏善罚恶。
从这两处经节也可以知道在教会里的审判和末日主的审判不相同的地方,同时也可以知道,现在真教会有施行审判之权,也有审判之责任。而教会所负的审判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审判外部的人,一是审判教会里的人。
我们常做见证给外人听,但大部分的人都硬着心不肯接受耶稣。我们教会也常有布道会,把真道传给未信的人们,他们听了,有的接受,有的仍硬着心拒绝耶稣。这两种情形都是教会为主施救恩,同时施行审判。听后信而受洗得救恩的必然得救,但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约翰福音三章18节)。这是属于对外邦人的审判。
在教会里,因为信徒不是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所以信徒必须遵守神的命令才能得救(马太福音七章21节)。可是有些信徒没儆醒自守,反而违背主的教训去放纵情欲,结果,成为魔鬼的掳物,更成为魔鬼的工具,回过头来引诱其他信徒,因此主把审判的权柄交给了教会,要教会对内也负起审判的责任施行审判,把那些对教会有害的人除掉。
教会里,对信徒审判的需要和功用大致如下:
一、解决教会里的纷争
教会里或信徒的家里有纷争,这是不致死的罪,教会需要帮助他们。要为他们和解,必须叫他们来查问清楚,审判谁对、谁不对,而且错在那里。保罗曾责备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教会里的纷争不该求外邦人审判,而且说教会里,尤其是领导者更有审判的资格。(哥林多前书六章1-7节)。
教会里也有些人给魔鬼留了地步,传似是而非的道理,有些人随从他,有些人反对,因这不同的见解而起纷争。如果教会不审判他、阻挡他,其他的信徒以为他们传的异端才对而受迷,因此保罗曾吩咐提摩太要嘱咐那几个人不可传异教(提摩太前书一章3节)。
二、为了洁净教会,保守好信徒
主耶稣说:「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约翰福音十五章1-2节)教会是主耶稣的身体,也是这真葡萄树。那些不结果子的枝子就是没有好行为又违背主命令的信徒,真神要把他剪掉,使他不再属于这真葡萄树而死。这是指着犯了罪的信徒,教会必须把他们剪掉,就是除名而不再让他们属于这真教会。
保罗也曾对哥林多教会说,关于那些犯奸淫的人,他虽不在那里,但他的心却跟哥林多教会的人同在,也已经判断了行那事的人,且奉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要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们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得救。把犯死罪的人交给撒但,在行政上就是除名,叫他不再属主耶稣和教会,而属魔鬼,成为沉沦的人。
为什么说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得救?这样看来,好像犯奸淫的人肉体虽败坏,但灵魂可得救,这么怎可能呢?这是翻译上的错误。在原文上没有「他的」,故吕译圣经加点线表示原文无此字,可见这句不是指着被交给撒但的那犯死罪者。希英对照圣经直译本是这样写的:to deliver such an one Satan fo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flesh,that the spirit may be saved in the day of the Lord Jesus.
由此可知要交给撒但的那犯奸淫的是一个。但是the flesh,不是his flesh,可见不是指那一个犯罪者的肉体。在文法上,一个单数名词加上冠词即可用来代表那一类的事物(a class of objects)。如flesh是名词,意思是肉体,也可说是属肉的。加上定冠词the而成the flesh即代表属肉的那类而不是单数的肉体,在这节的意思是指(教会里)属肉的信徒们。同样的the spirit意思不是指着灵或圣灵,而是指着教会里属灵的好信徒们。
这一节的原文的意思是:把这样犯奸淫的人(一个)交给撒但,以便使教会里那些属肉的信徒们都被败坏(也交给撒但),好让那些属灵的信徒不受那些属肉的坏信徒们之影响,得以保守,在主耶稣再来的时候可以得救。由此可知开除教会里犯罪的信徒是为了保守其他的好信徒。
保罗接着说明开除犯罪信徒的目的是要洁净教会。因此,他接着说:「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么。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哥林多前书五章6-7节)
哥林多教会的人没有把犯罪的人除掉,还自夸他们很坚强,不会受他们的影响,所以保罗责备他们,且以面酵来比喻其严重性。面酵就是罪,旧约的除酵节就是预表除罪。在这两节,面酵指的是那犯罪而该除名的脏人,如果把那罪人留在教会,将会像面酵影响别的好信徒,使得全教会都发酵(犯罪),都受其影响而败坏,所以保罗叫他们要把旧酵除净(把肮脏人除掉),成为无酵的面,就是成为圣洁的教会。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五章9-13节)也说,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这也是指着把恶人开除,从教会赶出去,使他不再属教会,而且不可以与他相交,也不可与他吃饭,免得受害。由以上所说的可知,审判教会里犯罪的恶人,又革除他们是非常重要的事,为的是保守主的身体──教会──之圣洁,也是为了保守好信徒的信德。
耶稣说:「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拯救世界。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由此可知,教会必须保守信徒免受不洁之人之引诱,以便阻挡魔鬼藉着他们鼓吹放纵情欲的恶风,也可阻挡他们成为魔鬼工具来引诱信徒走迷路或败坏信徒的信心。
三、为了警戒信徒
我们常说「杀鸡儆猴。」有些信徒故意不遵守主的话,违背教规还自夸,软弱的信徒看了,很容易被引诱,去随从那坏信徒。教会知道了,必须公开审判,使所有信徒知道是非,也较那些软弱或无知的信徒警醒过来,回头随从真道。保罗因此吩咐提摩太:「犯罪的人,当在众人面前责备他,叫其余的人也可以害怕。」(提摩太前书五章20节)
我们教会除名的时候,也常公开地在安息日,向所有信徒宣布,使得信徒有所警惕,把他们当为前车之鉴,决心战战兢兢作得救工夫,小心走天国路,而不再粗心大意。
我们也常以那些被审判,判为有罪而被除名的人为鉴戒劝导还有希望的信徒回头。有时候,真神为了警戒信徒,还没有等教会的人审判,他就先动手处罚那恶人,使得信徒们看到了,知道真教会确实有真神为王,且把他当鉴戒小心自己的脚步。
四、消灭恶魔的工作机会
我们真教会是真正能得救的教会,魔鬼当然也知道,所以魔鬼对真教会信徒的引诱是很积极的,别的教会都很少有魔鬼显明的工作,因为不太需要。魔鬼对真信徒怎么引诱呢?一是引诱人放纵情欲而败,另一个方法是以似是而非的道理引诱真信徒偏离真道。
魔鬼要是诱人去放纵情欲而败时,常使人贪爱世界,贪恋世俗的享乐而放纵,尤其使人迷醉于异性之间的属肉之爱情而导致犯第七诫的占多数。有些人放纵,又位自己恶行辩护,使得无知的青年也随从他们而迷糊下去,这是魔鬼利用那些败坏人的信徒去引诱放纵的。
保罗还在世时,魔鬼就利用信徒传异教害人,这比上述的影响更快、更大。但传异教的人还以为为神热心,却不知道他正引人到灭亡之路而自高自大,所以保罗告诉提摩太:「其中有许米乃和亚力山大,我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提摩太前书一章20节)
这是因为亚力山大已叛教又抵挡保罗(提摩太后书四章14节);许米乃也传异教说复活的事已过,败坏好些人的信心(提摩太后书二章18节)。保罗或他与教会已审判了他们,定他们为有罪,把他们的会籍开除,交给撒但。把他们这样审判定罪后除名,免得再败坏别的信徒的信心,更要使他们受惩戒和惩罚而不敢或不能再谤渎。意思是说这一类灵性死亡的人常成为魔鬼工具而败坏好信徒,教会这样审判他,又除名赶出教会,他就会失去引诱信徒的能力,因为主耶稣的大能让他不能再来为害教会。魔鬼也无法利用他们来引诱,因为主耶稣不许他们这么做。同时在信徒眼中,看他们被判罪、除名,知道他们已不再是信徒,不属神,是属魔鬼的,信徒就不会再理他们,不接近他们,不听他们说的话,听了也不再相信它,因此不容易上当,或受引诱。
由此可知,教会必须审判有罪的人,定罪的该定罪,除名的应该除名,以便阻挡魔鬼藉着他们鼓吹放纵情欲的恶风,也可阻挡他们成为魔鬼工具来引诱信徒走迷路或败坏信徒的信心。从以上所说,我们不但知道现在的审判与末日的审判不同之处,更知道现在教会审判的责任与重要性,现在让我们以一个美丽的异象比较这两种审判。
1.不同的审判
这也是在第一次大专生神学研究会第二天,那位高雄的林姐妹看的异象:他在下午祷告会中看到一大片金黄色的麦田,麦子都已长了麦穗,而且快成熟了。突然!有一位穿着雪白衣服的天使出现。他弯着腰细心查看麦穗,他若看到已生病而变黑的麦穗,他就把它拔掉。仔细一看,果然,美丽的麦田里确实有些变黑了的。
这时,在天使背后有一个穿着黑衣服的魔鬼,魔鬼的脸正向着林姐妹,牠的脸非常的难看。那魔鬼看着天使拔除已变黑的麦,非常不甘心,而且很生气。
在这异象中麦田不就是指着教会吗?变黑了的麦就是已犯死罪的信徒,天使受神差遣拔除他们,这不就是现在教会里的审判与除名吗?那些变黑了的麦常成为魔鬼的工具,可以把致死的病菌传然给其他的麦,因此神怕其他好麦受害而命天使拔除。魔鬼看到牠引诱信徒的工具,一个一个被拔除而不能再为害其他好信徒,他当然很不甘心又生气。
2.天使收割
林姐妹接着又看到一大片麦田,麦已成熟,忽然又有天使出现,但这次看见的不是一位而是成群的天使,他们排成一排一排的,非常整齐。天使们站在麦田做什么呢?他们不再是拔变黑的麦梗,而是用镰刀割麦,他们收割的动作轻快,其景象实在很美。他们不像我们的农夫那样很吃力或流汗满面辛苦地收割,他们轻轻地收割,很快的就收割完成,把割下来的捆成捆,往背上一背,所有的天使就飘然飞上天,划下一条白线。
在收割过的麦田仍遗留那些枯萎了又变黑了的麦。这时又看到那很丑的魔鬼,魔鬼看到那被留下来的脏而又坏了的麦子却仰然而笑,真可恶!不用说明,我们都知道这是末日的审判,得救的一起被收回天家,犯罪的信徒被留下,好做魔鬼下地狱的良伴。
总之,现在教会里的审判是由教会的传道与负责人替主审判,目的在于洁净教会,保护好信徒,而不是为了赏善罚恶。但末日的审判是由主耶稣亲自降临施行审判,同时要结束我们的这天地,死人活人受审判后,神要立刻赏善罚恶,将得救的信徒收回天仓──天国,得胜的圣徒将要领取公义的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