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甸是伟大的士师,为民族流了许多血汗、立下大功,值得大家纪念;但他个人的缺失,也值得我们引以为鉴:他在工作的成就达到巅峰时,放弃管理之责,以家居生活为中心,造了一个以弗得,使得百姓拜那以弗得…。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愿我们都能不重蹈基甸的覆辙。
经文:士师记八章22-31节
基甸虽拒绝「管理」的工作,但要求一件事,就是用所夺取的金耳环,做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俄弗拉城,使得百姓拜那以弗得,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
在工作的成就达到巅峰时,基甸犯了这样的差错,实在令人扼腕兴叹!如今,就此事实作几个角度的探讨。
一、仓促行事
研判基甸当时说话的动机:「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23节),以及他后来的行动(回去住在自己家里),我们能认为,他真的没有作王的野心,只不过这件事的方法不好罢了。
他为什么要作金以弗得,并设立在城中?当然有各种猜测;通常被认为是:①记念神的恩典②藉着所看到的以弗得,来寻求神以后更多的引导。
如果这种臆测正确的话,我们可以说,他的动机正确,只是方法欠考虑而已,他万万没想到,以后会带来这种不良的后遗症。所以他的错失提醒我们,凡事该三思而后行(箴言十四章15节)。
二、放弃管理之责(29、33节)
功成本当身退;但如果在整个事奉的领域里,尚无后继的接棒人时,我们不可推卸责任,置时代使命于不顾,而任神的儿女如没有牧者的迷羊,在山间颠沛流离!
但愿所有肩负真神事工的「事奉者」,对神所托付的圣工,皆能有明智的辨明:不眷恋属灵职份的高位,而自认「舍我其谁」;但当局势恶劣,必须贡献你那一份力量时,你也能有「鞠躬尽瘁」、「义无反顾」的豪情!
三、家居生活成中心(29节)
天伦之乐,本是神赐给人的恩典与福份,每个人皆当好好地享受。但基甸却在同胞需要他领导的时刻,回去住在家里,这节骨眼上,显明了他在权衡轻重的抉择,已经有了迷惘。
我们必须认清神托付我们的工作、神要我们扮演的角色,如此,在信仰的旅程中,才不会失落自我,也才不会辜负主恩。
基甸,领受了太多的恩赐,但是他「回去,住在自己家里」。
以色列百姓信仰的根基,并没有被扎稳,所以,当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33节)。
四、多妻的惨剧(30节)
神所安排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人若能遵行神旨,必蒙福祉。基甸娶了许多妻,还有妾;所以他总共有七十一个儿子,由于这种婚姻不是按照神所定的模式,所以后来造成了儿子间「兄弟阋墙」的惨剧。
通常,我们看到一个家族人丁兴旺,都直觉地认为是好现象,可是对于基甸的家庭,却不觉得如此;它只不过是外表的兴旺罢了,其实外表是靠不住的,反而在如此好的外表下,隐藏着祸根(因在开始,这婚姻就违背神旨),到了适当的时机,这祸根就显露出来了。
保罗说:人种的是甚么,收的也是甚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加拉太书六章7-8节)。
五、功成名就时犯的错误
基甸设立以弗得,导至以色列百姓以之为敬拜对象,这个错误,是他在成功地拯救同胞之后。让我们深自惕励的是,当你有了成就,成功了、得意了之时,要如何自处?昨日的成功,不能代表今日也成功;今日的成功,也不能代表明日将成功。
俗云:「失败为成功之母」,但如果不谨慎,恐怕:「成功反为失败之母」,当你奔驰在意气风发的得意顺境时,很快的你将发现,一切都改观了……
君不记得伟大的尼布甲尼撒王的豪语吗?
这大巴比伦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为京都,要显我威严的荣耀吗?
结果如何?
「这话在王口中『尚未说完』,有声音从天降下,说:尼布甲尼撒王啊,有话对你说,你的国位离开你了……」(但以理书四章30-31节)。
真的是:瞬间,「灰飞烟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属灵的领导者也一样!基甸是伟大的士师,为民族流了许多血汗、立下大功,诚值得大家纪念;但其个人的缺失(不论是圣工上、品德上……),皆成为我们的鉴戒。希望我们能在各方面不断趋向完全,最后臻至圆满无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