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弗他在对抗亚扪人前,向神许愿,只要赢得胜利归回时,无论是谁,先出来迎接,就将他归与神献为燔祭;神也祝福他得胜,而最先出来迎接的是耶弗他的女儿。她表现充足的信心,乐意献上自己,舍弃弥赛亚先祖的机会,实行父亲所说的话。她的信心、顺服及牺牲,留下极美的信仰见证。
经文:士师记十一章34-40节
前言:耶弗他要对抗亚扪人之前,向神许愿,要是神将亚扪人交在他手中,且让他平安回来,则无论是谁,只要先出来迎接,就将他归与神献为燔祭;结果神祝福他得胜。
想不到,回去时,最先出来迎接的竟是他的「独生女儿」……。更奇特的是,他的女儿竟落落大方地安慰父亲,甘愿照誓愿而行。今就介绍这位特殊的女孩吧!
看这段圣经,心头似乎浮现了耶弗他女儿,那种活泼、充满喜悦的朝气、又面容姣好的脸庞。由于她父亲所领导的同胞,打败了仇敌,凯旋归来,她万分雀跃,就率先出来迎接父亲,让我们真正体会到舐犊情深的意境,也相信这对父女间的亲情,实在太美妙了。
她真能「与喜乐的人同乐」(罗马书十二章15节),更何况是与父同乐呢!
然而她更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表现,就是当她知道父亲因许愿一事愁苦时,那种非常人的反应。
她说:「父啊,你既向耶和华开口,就当照你口中所说的向我行,因耶和华已经在仇敌亚扪人身上为你报仇。」(36节)。
于她的言谈中,可发现几项特质:
一、信心
当父亲缺乏信心去还愿的时候,她却表现充足的信心。虽然听到父亲的话,宛若晴天霹雳,可是她却不反抗或埋怨,反而安慰父亲要照愿而行。
她看见父亲能够得胜回来,皆系真神的帮助,假如没有神的恩赐祝福,他们也没有任何平安荣耀可言。自己微弱的生命,与大胜利来比较根本算不得什么,因此,她愿意将自己献上(哥林多后书四章16-18节)。
神的恩,应当报答;她为了顺服神,而比「作难」(35节)的父亲,更有信心去实行所说的话。
二、顺服
她的顺服,极其完美,乃是乐意献上自己,毫无保留。若以奉献的角度来论,这是完全的奉献、无保留的奉献,能发出宝贵的馨香之气。
耶稣所留下顺服的最好榜样,祂的标准是:
「神啊,我来了,为要照祢的旨意行。」(希伯来书十章7节)。
在神的大恩大爱中,她已经不再生存于「自我」的观念中……
三、舍弃
以色列的妇人,都期盼弥赛亚将会由她们而出,这是最大的喜乐与荣耀;可是耶弗他的女儿,将丧失了这种机会和福分。这是何等大的牺牲与希望之破灭啊!
难怪,她要求父亲一件事,就是:
「容我去两个月,与同伴在山上,好哀哭我终为处女。」(37节)。
不管她如何坚强,如何牺牲,这总是一个「心结」,她必须放弃弥赛亚先祖的机会。
主耶稣岂不也一样吗?为了救恩,舍弃一切荣耀,而甘愿受尽藐视苦痛,只为了完成天上神的旨意(腓立比书二章6-8节)。
她的信心、顺服及牺牲,留下极美的信仰见证;表面看起来,她牺牲了,可是实质上,她是活在众人心中:「此后以色列中有个规矩,每年以色列的女子去为基列人耶弗他的女儿哀哭四天。」(40节)。
主耶稣也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十二章24节)。
让我们因查考耶弗他女儿的事迹后,了解她顺服牺牲的伟大,想起主耶稣本身,也是这般走过世途的;更能鞭策自己,如何用信心顺服的态度,来遵行主旨,由今生一路摆渡到天国彼岸,而永活众人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