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敬天地、拜鬼神的行为,似乎是人之常情。不管是求得心灵的寄托,或是取得实质上的利益,宗教信仰已深值人心。而被敬拜、供奉的偶像或神明更是不胜枚举。但,一个能赐下真正的福气与平安,能带领你超越死亡恐惧的宗教;你,不能不知道。因为你的态度、目的、方法与对象,将带来截然不同的结局,而这结局也关乎你的永生。「信耶稣,得永生」不是口号,不是噱头;因创造天地的这位神--默然爱你!
宇宙间到底有没有神呢?如有,神有几位呢?神是怎样的形状呢?住在那里?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呢?祂和宇宙万物的关系又是如何?……这些问题都是研究神观的人极想知道又必须知道的。
尽管有小部份自认聪明,时髦的无神论者,否认神的存在,不信灵界(形而上)的诸问题;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相信有神,并且热心的敬拜神。因为看见这伟大的穹苍,奇妙又有规律的宇宙万物,摆在人的眼前,谁能不从心里承认造物主的存在呢?(罗马书一章20节;希伯来书三章4节)。
何况拜神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婴孩出生后就晓得吃奶一样的自然。你看,世界各地,不论贫富贵贱,不分男女老幼,不限文明野蛮,都有拜神的表现;各样的庙宇、礼拜堂、寺院,充满人们居住的地方,随时随地敬拜着,这正是人性中拜神的本能所在(罗马书一章19节)。
古人说:「穷极呼天,痛极呼娘」,所以唯物论者,虽然高唱否认神;事实上,拜神的人都越发热心,越来越多;因为神永远存在,决不因人的反对而消灭;相反的,祂更将自己活活地显现于人,使人更了解,更热心地敬拜祂。
拜神虽然是合情合理的事,但是,如果我们拜错了神,那真是枉然,更是愚昧;就如吃东西是应当的,必须的,但是如果乱吃东西,吃错了东西,非但对身体无补,反而有害。所以,我们晓得拜神是聪明的事,而知道拜什么神,如何拜的人,是聪明的人。现在我们来谈谈两种拜神的人对于拜神的态度,拜神的目的,拜神的对象,拜神的方法和拜神的结局。
聪明的读者,我们是属于那一种拜神的人呢?请对照下列这两种拜神的人,择其正确的效法之,必能蒙真神的赐福。
一、两种态度
有一种人,他们拜神的态度是极其随便马虎的。他们虽然知道拜神是应当的,但是却不加以慎重辨别,妥善的选择,结果非但拜不到神,反而自招损失,成为一个愚昧的人。
使徒保罗向雅典人布道时,曾提到他们拜神的态度,说:「众位雅典人哪!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使徒行传十七章22、23节)。这里所提到的「未识之神」、「不认识而敬拜」,正说明当时贵为文化中心的雅典人,他们拜神的随便。
今日不乏此种人,不知所拜的神是谁?不知其来历,人云亦云,人拜亦拜,不加研究细考,盲目的跟着人去拜,这种拜神的态度是盲从,是迷信,到最后徒归枉然,什么也没拜到,反而为明智者所贻笑。我们岂可再存这种态度,不加选择,不经研究,随便去拜我们所不认识,与我们毫无相干的神吗?
但是另有一种人,他们拜神的态度是谨慎的。他们对于所敬拜的神,是经过详细的查考,细心的研究,和慎重的选择。他们知道所信的是谁(提摩太后书一章12节),也知道所敬拜的神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使徒行传十七章25、26节)。他们拜神是经过明智的抉择,一点不迷信,不盲从,不含糊。这是每一个聪明的人对拜神应有的态度。
庇哩亚人领受真道,敬拜神的态度,正是吾人之模范。经上说:「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查考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所以他们中间多有相信的,又有尊贵的希利尼妇女,男子也不少。」(使徒行传十七章11节)。愿所有敬拜神的人,都有这种谨慎、明智的态度。
二、两种目的
有些人只为今生的目的拜神。他们只看到眼前的某些利益,为贪图小利而热心的去拜神。有的人想发财;有的人只求平安长寿;有的人拜神求子;有的人为了谋职业;有的人为了学洋文、择偶、留学;更有些人只为了领配给物品而拜神。这种人只为些许眼前的小利,而忽略了更大更好的目的。
主耶稣告诉这种只贪图今生小利而拜神的人说:「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约翰福音六章27节上)。只为今生的目的拜神的人,都是徒劳无益的。
保罗也曾对那些信主的弟兄们说:「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9节)。
另有一种人,他们是为着来世的永福而拜神。这种人他们觉悟世界的一切都是劳苦、愁烦、虚空(诗篇九十篇10节),是令人厌烦的(传道书一章2-8节)。他们觉得人生如梦,是客旅,是寄居的(历代志上二十九章15节),一切都是暂时的,终将过去,不值得留恋(彼得前书一章24、25节;约翰壹书二章17节)。所以,他们宁可舍去世间的一切,为要得到那更美长存的家业(希伯来书十章32-34节,十一章25-26节),他们知道灵魂得到永生,胜过属世的所有财产(马太福音十六章26节),所以情愿舍去肉体的生命,为保全将来的永生大福(希伯来书十一章32-40节)。
主耶稣说:「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约翰福音六章27节下),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四章18节),我们当追求那所不见的来世永福,这才是拜神的真正目的所在。
三、两种对象
拜神的对象也有两种。有一种人是敬拜事奉「受造之物」;另一种人是敬奉那「造物的主」(罗马书一章25节)。所谓受造之物,是指着一切被造的东西,它包含很多的种类,约可归纳为五种:
1、植物(如茄苳王、XX树公、神木……等)
2、动物(如牛爷、马爷、虎爷、狮神、狐狸精……等)
3、矿物(如石头公、石圣公……等)
4、天体(如日头公、月娘娘、星神、雷公、闪电婆……等)
5、古人(如妈祖、关帝爷、天公、王爷……等)
这些都是受造之物,不是神。牠们是用金、银、铜、铁、木、石、泥、纸所造的;有口却不能言,有眼却不能看,有耳却不能听,有鼻却不能闻,有手却不能摸,有脚却不能走,有喉咙也不能出声,造牠的要和牠一样,凡靠牠的也要如此(诗篇一一五篇4-8节)。这些偶像我们不可拜牠,也不必怕牠;因为牠不能降祸,也无力降福,是虚假的,是魔鬼迷惑人的工具(耶利米书十章3-5节、14-15节)。当远避偶像,除灭偶像,如果只顾叩拜,无异「引鬼入宅」,自找麻烦,自寻苦头吃,岂不冤哉枉哉!(约翰壹书五章21节;哥林多前书十章20节)。
所谓「造物主」,就是指着创造宇宙万物的天地主宰说的(创世记一章1节;使徒行传十七章24节)。就是耶稣教所敬奉的真神。这位真神创造宇宙万物(创世记第一章;希伯来书三章4节);支配、管理、托住万有(诗篇一一九篇91节;约书亚记十章12-14节)。真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豫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人类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使徒行传十七章26、28节);祂掌管人的生、死、祸、福(撒母耳记上二章6-8节)。祂是万有之本,人类之父。所有「被造之物」都当在祂面前敬拜、赞美。受造之物,绝不许取代祂的地位,受人敬拜事奉。只有这一位又真又活的「造物之主」,才是我们应当敬拜的对象。
四、两种方法
有一种人,他们拜神的方法是用物质来事奉敬拜。他们认为神和人同样需要饮食、居住、受人服事,所以用很多祭物(如鸡、鸭、猪、羊……等)来事奉。其实,他们的神一点也没有享受,也不能享用,这不过是自欺欺神的行为,当破除而不可效法。有人为他们的神建造庙宇,在那里向神烧香、焚纸、求问,这些都是迷信的行为,他们以为神喜欢人如此做法,也认为唯有如此做才能拜神。这种错误的拜神方法,恰中魔鬼的诡计,引诱人更加迷信地去拜,如不趁早醒悟,真是徒劳无益,并将惹起真神的忿怒。
经上说:「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使徒行传十七章24-25节)。真神说:「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我若是飢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我岂吃公牛的肉呢?我岂喝山羊的血呢?」(诗篇五十篇10-13节)。明乎此,敬拜真神,切勿用祭物,因为真神不需要人这样服事祂,敬拜祂。
主耶稣说:「那真正拜父(神)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神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祂。」(约翰福音四章23、24节)。所谓用心灵和诚实拜神,就是用虔诚的态度,敬畏的心,将自己的身体,当作圣洁的活祭,在真神的面前跪拜;并用口颂赞神的恩惠、美德,将一切的荣耀、赞美,归给天上的真神的意思(参看:罗马书十二章1节;诗篇五十篇14节、15节、23节;希伯来书十三章15-16节;传道书十二章13节;哈该书二章20节)。如此敬拜的方法才是真神所喜悦,所接纳的;因为真神不看人祭物的多寡、好坏,乃要人存心诚实、虔诚事奉祂。
五、两种结局
一个人如果存着马虎的态度,只为今生的某些目的,向那些受造之物,用错了方法去拜神的话,其结局是可怜的,凄惨的。不认识真神而选错了拜神的对象,反将偶像当神拜,这种人在今生将失去平安,丧失自由;因为魔鬼利用偶像做迷惑人的工具,引诱人去犯罪反抗真神,藉此奴隶人,唆使人,在今生受牠折磨、苦楚;将来更因此下地狱和牠一同受永刑,这是何等可怕、凄惨的结局啊!(启示录二十一章8节;二十章10节)
假若我们慎重选择,得以敬拜那位又真又活的「造物之主」,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祂,那么我们的结局是幸福的。经上说:「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约伯记二十二章21节)。认识独一的真神,热心敬拜祂,今生将得到大平安、真自由,将来更要承受真神为敬爱祂的人所预备的天国(哥林多前书二章9节;马太福音二十五章34节),在那里享受永福。这真是天壤之别,我们当敬拜这位天地主宰──耶稣基督──享受今生的平安,与来生的永生大福。
朋友们!你是属于那一种拜神的人呢?聪明的人,必会选择他应当敬拜的神。朋友们!不要怕人耻笑,勇敢相信耶稣,祂要赐你今生来世的大福,不要迟延,当趁早接受真道,敬拜真神,早日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