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神是全然圣洁的,而人是有罪的。当以赛亚先知在圣殿中见到神时,他听见天使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祂的荣光充满全地!」此时以赛亚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赛一1-5)。当我们面对圣洁的神时,才会察觉自己里面的罪。同样的,耶稣是神的儿子,当彼得见到祂所行的神迹后,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我是个罪人!(路五8)
在「马太、马可、约翰福音」中,论及罪人的次数都只有四或五次;但在《路加福音》中,谈论罪人的次数却高达十六次,可见「罪人」在《路加福音》中有特殊的意涵。何谓罪人?罪人可以分为几类?我们当如何行,方能被神称为义人?耶稣如何因应法利赛人的批评?以下拟根据《路加福音》作为主轴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罪人的意义
「罪」是指射不中目标、达不到标准,或不服从权柄;而犯罪之人称为「罪人」。在旧约圣经中,「罪人」是指不愿意遵从神的律法的人,他们的结局是灭亡和沉沦(诗一1-6)。例如以色列人在旷野犯罪行恶,被神视为罪人。神使他们在旷野飘流四十年,等到他们都被消灭了。谁知,起来接续先祖的百姓,增添罪人的数目,使耶和华向以色列大发烈怒(民三十二14)。
在新约圣经中,「罪人」的用法比较广泛,兹说明如下。
1.指不遵守摩西律法的人
例如娼妓和税吏,他们违反摩西律法,被犹太人视为罪人(路十九7;太二十一32)。但是耶稣却常与税吏和罪人一同吃饭,因为祂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祂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太九10-13)。
2.指违反法利赛人对于律法解释的人
例如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一个生来是瞎眼的人。法利赛人说:耶稣不是从神来的,因为他不守安息日。法利赛人对于律法的解释,是在安息日不可以医病;因为耶稣违反守安息日的规定,他们认为耶稣是个罪人。但被医治的瞎子却说:我们知道神不听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祂旨意的人,神才听他(约九16、24、31)。
3.指神的子民以外的人
例如耶稣到客西马尼园祷告,见到门徒睡着了。耶稣对他们说: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吗?够了,时候到了。看哪,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罪人」是指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可十四41-43),他们不愿意接受耶稣为救主,是神的子民以外的人。
4.指与神隔绝,不相信耶稣的人
罪是从亚当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五12)。人蒙神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加二16)。外邦人尚未相信耶稣,在神的眼中,他们被视为罪人。藉由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死,使我们靠着祂的血称义,就免去神的忿怒,可以被神视为义人(罗五8-9、19)。所以基督耶稣的降世,是为了要拯救罪人,使他们能成为义人(提前一15)。末日的时候,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那不信从神福音的人,以及不虔敬和犯罪的人,他们都是随从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而行,将会遭受神严厉的惩罚(彼前四18;犹15-19)。
《路加福音》中对罪人的描述可以分为二类,就是「自称是罪人」,以及「被他人称为罪人」,兹论述如下。
二、自称是罪人
1.彼得
耶稣在革尼撒勒湖边,众人要听神的道。西门有一只船,他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甚么。他把船借给耶稣,祂在船上教训众人。耶稣讲完了,对西门说:把船开到水深之处,下网打鱼;结果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耶稣对西门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后来西门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路五1-11)。面对圣洁的耶稣,西门自觉是个「罪人」,不配得着救恩。他原先称呼耶稣为「夫子」(路五5),看见神迹后称呼耶稣为「主」(路五8);他原先的名字是「西门」,现在耶稣选召他,给他改名叫「彼得」(路六14)。可见人在经历耶稣的大能后,属灵的生命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2.税吏
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的祷告说:神啊,我感谢祢,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十八9-14)。
法利赛人的生活严谨,他们遵守律法,因此在一般百姓的眼中,他们应该是义人,因为有义行;而税吏效忠罗马帝国,勒索犹太人,他们应该是罪人,因为没有义行。但是在耶稣的眼中,税吏反而比法利赛人倒算为义,这是出乎大家的意料。耶稣在此不是强调「义行」,而是强调「自以为义」。一个在神面前「自以为义」的人,就是「自高」的人、「不义」的人,也就是「罪人」;而在神面前「自称是罪人」的人,就是「自卑」的人、「谦卑」的人,也就是「义人」。税吏是被神称为义的「义人」,而不是行为上的「义人」。
「罪人」与「义人」是相对的。事实上,只有神是绝对的完全,祂是纯全、无瑕疵;而人因为犯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只能达到相对完全的地步。所以在神的眼中,世界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法利赛人的行为好,在神的眼中是「罪人」;税吏的行为不好,在神的眼中也是「罪人」。但因为税吏谦卑向神祷告,神的恩典临到他身上,使他能白白的称义,被神称为「义人」。
三、被他人称为罪人
在《路加福音》中,法利赛人和文士等宗教领袖,他们常称呼税吏、妓女为罪人(路五30);甚至一般的百姓也是一样,他们也称呼税吏为罪人(路十九7)。但耶稣虽然承认人都会犯罪(路五32),他也曾赦免人的罪,但却没有称呼人为罪人。兹略举犹太人常称呼的罪人如下。
1.税吏
在罗马统治的犹太地区,有关税捐的征收分为两类:(1)人头税与土地税:由地区长官和犹太公会负责征收。(2)关税与销售税:由地方税官雇用税吏来收取。一方面税吏替外来政权工作,一方面税吏常超额征税,远远超过政府所定的税额。所以在百姓的眼中,他们是欺压人民的强盗,是十恶不赦的罪人。
耶稣看见一个税吏,名叫利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撇下所有的财富,跟从了耶稣。利未在自己家里为耶稣大摆筵席,有许多税吏与他们一同坐席。法利赛人和文士就向耶稣的门徒发怨言说:你们为甚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呢?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27-32)。法利赛人和文士自认是义人,将税吏视为罪人。他们不但自己不愿意跟随耶稣,而且阻止别人相信耶稣,因而无法得着救恩。税吏利未自认是罪人,他不但愿意悔改,且撇下所有的财富跟从耶稣;而且愿意为耶稣作见证,邀请许多人与耶稣一同坐席。最后税吏反而得到耶稣的选召,可以进入救恩的国度。
2.膏耶稣的女人
耶稣在法利赛人西门家里坐席时,有一个女人拿香膏抹耶稣的脚,她在城里是公认的罪人(路七37),因为她犯了许多的罪(路七47)。「是」的希腊文是动词过去未完成式,代表过去曾是罪人,可能现在已经改善了。有人推测她可能是娼妓(太二十一32),但在《路加福音》中并未说明罪的内容。西门看见这事,心里说:「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乃是个罪人。」耶稣告诉西门:这女人许多的罪都赦免了,因为她的爱多;而且耶稣对那女人说:「妳的信救了妳;平平安安的回去吧!」(路七48、50)
同席的人认为耶稣是人的儿子,他没有赦罪的权柄;只有神方有赦罪的权柄。故当耶稣说他能赦罪,众人以为这是说僭妄的话,乃将自己与神当作平等(路五21)。事实上,耶稣是神的儿子,祂有赦罪的权柄。祂对这女人说:妳的罪赦免了。一方面显示祂有赦罪的大能,一方面代表祂有怜悯的心肠,要把百姓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使他们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路一77-79)。
虽然这女人犯了许多的罪,却因为她的谦卑悔改,因而罪蒙耶稣赦免,成为义人;而且她对耶稣有信心,以致得着了福音带来的平安。法利赛人西门所犯的罪比较少,但却缺少谦卑悔改的心,因而无法得到耶稣赦罪的恩典,仍旧是罪人,活在罪恶过犯之中。
四、耶稣如何面对法利赛人的批评
税吏被犹太人视为罪人,但耶稣却常与税吏和罪人一同吃饭,讲道给他们听,希望他们能悔改(路十五1-2)。法利赛人看见了,就发怨言说:你们为甚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呢?耶稣对他们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32)。
面对法利赛人和文士的质疑,耶稣就说了「失羊的比喻」、「失钱的比喻」和「浪子的比喻」(路十五4-32)。「比喻」的希腊文是名词「单数」(路十五3),代表这是「一个」比喻,叙述着失去与寻回的事迹。「失羊的比喻」叙述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牧人会撇下这九十九只羊,努力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就欢欢喜喜的扛在肩上,回到家里,请朋友邻舍来一同欢喜(路十五4-7)。
失去一只羊寻回,代表一个罪人的悔改,连天上的使者也要一同欢喜。「失钱的比喻」叙述一个妇人有十块钱,她若失落一块钱,会仔细的找,直到找着,而且会请朋友邻舍来一同欢喜(路十五8-10)。失落一块钱找回,代表一个罪人的悔改,连神的使者也要为他欢喜。「浪子的比喻」叙述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要求父亲分家业,后来他往远方去,在那里任意放荡,耗尽了一切所有的。他自认不配称为父亲的儿子,只是一个雇工。
但当他回家后,父亲却将那上好的袍子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吃喝庆祝儿子的归回。因为小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当他知道这些事,就生气,不肯进去屋内和朋友一同快乐(路十五11-32)。小儿子曾经放荡,离家出走,现在已经返回,进入父亲的家中;而大儿子循规蹈矩,努力工作,现在却不愿意进入父亲的家里。小儿子代表罪人的悔改,而大儿子则象征法利赛人和文士,倘若他们不愿意悔改,将处于在屋外失落的危机中。
结语
经云:「因此,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诗一5-6)。人常自认是「义人」,这是所有罪恶的根源,常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当我们愿意自认是「罪人」,这是得着恩典的开始。只要我们愿意认罪、悔改,相信耶稣基督,祂会赐给我们救恩,使我们从「罪人」变为「义人」,将来能进入永恒的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