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圣经中的道路

引言

英文谚语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是指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这也造成由欧亚非三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最终都能抵达罗马。这谚语后来被赋予新的含义,就是殊途同归,可以透过多种途径来达到相同之目的。

信仰的「道路」是否与一般的「道路」相同?「道路」的意义为何?旧约与新约的「道路」有何异同?《约翰福音》中的「道路」有何奇特?以下拟根据《圣经》来探讨这些问题。

、旧约中的「道路」

在古代,没有水泥路或柏油路,所以「道路」是指泥土路,乃因常行走而被踏出来的路。例如,神的使者在旷野书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见夏甲(创十六7),「路」希伯来文的意思是道路。

旧约中的「道路」也常被使用在比喻的用法,描写生与死的「道路」。人可以自己选择「道路」,但其后果则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而且这是一条「往而不返之路」(伯十六22),是无法回头与后悔的「道路」。

人生有两条「道路」:(1)生命的道路。神的道路就是祂的话语(赛二3),也就是神的律法(出十八20;申八6)。这是一条「平坦的道路」(诗二七11),是正直的路(箴二13),公平人的路、虔敬人的道(箴二8),善道(箴二9),公义的道(箴八20),以及正路(赛三十21)、圣路(赛三五8)。当我们走在这条「生命的道路」上,就能得着生命,可以有永远的福乐(诗十六11)。(2)死亡的道路。神要用洪水毁灭天下,因为神观看世界,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创六12);「行为」希伯来文的意思是道路,点明他们没有走在正路上。这是「人的道路」,因为各人任意而行,所以就引人走向罪恶之路。例如经云:「及至士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他们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别神,总不断绝顽梗的恶『行』」(士二19);「行」希伯来文的意思是道路,代表他们没有走在主的道路上。他们都是走在「黑暗的道路」(箴二13),这是假道(诗一一九104)、邪路(诗一一九101),是偏离了神所吩咐百姓的道(申九16)。当百姓走在这条道路上,其结局是悲惨的,将会被夺去生命(箴一19),这是一条「死亡之路」(箴十四12)、「灭亡之路」(诗一6)。

、新约中的「道路」

中文的「道」,可以解释为「道路」,也可以解释为「道理」。在希腊文中,「道路」与「道理」是不相同的字,但中文《圣经》却都翻译为「道」。所以为了要确实了解「道」的意义,应该要查其希腊文。例如,「救世的道」(徒十三26),「道」的希腊文意思是「言语」;又如,「救人的道」(徒十六17),「道」的希腊文意思是「道路」。

一般而言,新约道路的意义与旧约类似,可以指实质供人行走的道路。例如因希律王想杀害耶稣,博士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太二12)。

新约的道路也常作为引申的意涵。「道路」可指通往天国或地狱的道路。例如耶稣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太七13-14)。

「道路」有时指个人的行为。例如,经云:「他们离弃正路,就走差了,随从比珥之子巴兰的路。巴兰就是那贪爱不义之工价的先知」(彼后二15)。「正路」是指正直的道路,而「巴兰的路」是指弯曲的道路。当「道路」的希腊文是复数时,代表人的整体行为,例如经云:「他在从前的世代,任凭万国各行其『道』」(徒十四16)。

「道路」有时指耶稣基督的教导。例如保罗说:「因此我已打发提摩太到你们那里去。他在主里面,是我所亲爱、有忠心的儿子。他必提醒你们,记念我在基督里怎样『行事』,在各处各教会中怎样教导人」(林前四17)。「行事」希腊文的意思是道路,代表保罗是走在「基督的道路」上,他行事为人都遵照耶稣基督的教导。又如保罗说:「我现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们」(林前十二31)。「最妙的道」是指「爱的道路」(林前十三1-13)。

在《使徒行传》中,对于「道路」有独特的用法。其中常使用主的道(徒十八25)、救人的道(徒十六17)来形容得救的道路。而且使用「信奉这道的人」来形容因信仰而遭受逼迫的对象。「这道」希腊文的意思是道路、生活或行为的方式。《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用「这道」来形容基督教的信仰(徒九2,十九9、23,二二4,二四14、22)。「这道」成为一个标志,最后成为基督徒团体的称呼。基督徒热心传扬福音,甚至因见证而遭受逼迫,但他们却以此为荣,认为自己是配为这名受辱(徒五41)。例如,保罗在腓力斯大人面前分诉说:「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就是他们所称为『异端的道』,我正按着『那道』事奉我祖宗的神,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书上一切所记载的」(徒二四14)。保罗强调,他所信奉的「那道」,被反对者误解为「异端的道」。

在旧约时期,惟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独自进去至圣所,而且要带着血为自己和百姓的过错献上;所以在那时,「进入至圣所的路」还未显明(来九8)。但在新约时期,「进入至圣所的路」已经显明了。《希伯来书》的作者告诉我们,现在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经过那更大更全备的帐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属乎这世界的;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就得以成圣。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藉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来十19-20),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

、约翰福音中的「道路」

在《新约圣经》中,对于「道路」最为奇特的用法,是记载在《约翰福音》中。耶稣将离开门徒,到他们无法去的地方(约十三33),门徒因而心里忧愁。所以耶稣安慰门徒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多马对祂说:「主啊,我们不知道祢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祂,并且已经看见祂」(约十四2-7)。

面对多马不知道往父的家是哪条「道路」,耶稣回答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道路」是主体,而「真理、生命」是附属的,所以耶稣是一条「真理与生命」的「道路」。耶稣就是真理,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一17)。耶稣就是生命,信祂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祂的人必永远不死(约十一25-26)。人有了耶稣就有生命,没有耶稣就没有生命。所以我们信奉耶稣之名的人,就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五11-13)。因为耶稣是真理与生命,人若要通往父那里去,除了耶稣以外,别无其他「道路」,别无拯救(徒四12);若不藉着耶稣,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所以耶稣是往父家的唯一「道路」。

多马曾经跟从耶稣,走十字架的「道路」,但是后来多马放弃了,因他看见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他认为跟从耶稣是一条没有盼望的「绝路」。当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祂向门徒显现,多马没有和他们同在。那些门徒告诉多马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祂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总不信。」耶稣爱多马,祂为了坚固多马的信心,因而向多马显现。耶稣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当多马看见复活的耶稣,他并未触摸耶稣,但他已经相信耶稣是生命的主宰,因此多马发出信仰的告白:「我的主!我的神!」(约二十19-28)。多马除了相信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以外,他更加相信耶稣就是旧约的父神,祂是值得我们来跟从,祂是配受我们来敬拜。

结语

耶稣对拿但业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约一51)。耶稣是「道路」,是天梯,是人要通往天国的唯一「道路」。

耶稣在世上所走的「道路」,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道路」。这是一条顺服之路、受苦之路,也是一条蒙福之路、得荣之路。耶稣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二8-11)。受苦之路与蒙福之路,原是同一条「道路」。所以我们走在「受苦的道路」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我们,不要以为奇怪,倒要欢喜;因为我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我们在祂荣耀显现的时候,可以走在「蒙福的道路」上,就是能进入永恒的天国(彼前四13)。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