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圣经中的以弗得

引言

人带有肉体,思维常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神是永恒的、广大的,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正如经云:「神在天上,你在地下」(传五2),天壤之别,人无法接近神,因此不易了解神。在旧约时期,神传达其意旨时,除藉先知说明外,也藉祭司使用「以弗得」求问神的旨意。

何谓以弗得?为何以弗得能求问神的旨意?为何非祭司也穿以弗得?为何以弗得后来竟成为偶像?以下拟根据《圣经》来探讨这些问题。

、大祭司穿戴的以弗得

(一)以弗得与胸牌

「以弗得」希伯来文的音译是ephod,是指以色列大祭司所穿戴的衣服。以弗得是神圣的衣服,只有大祭司方可穿上。它是一件外袍,要用金线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并编织的细麻来制作。以弗得形状类似围裙,有前后两幅,用两条肩带将前后两幅连起来。两条肩带各镶上一块红玛瑙,上面雕刻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一方面,大祭司在神面前纪念以色列民;一方面,神也以此纪念以色列民(出二八6-14)。

以弗得上面有胸牌,它的上面镶上十二颗宝石,刻上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胸牌用金鍊子与以弗得相连,成为以弗得的一部分。大祭司进入圣所的时候,将胸牌带在胸前,上面有以色列众子的名字,在神面前常作纪念,也就是要常为百姓代祷(出二八15-28)。

(二)用乌陵与土明求问神

大祭司进入圣所的时候,要穿以弗得,上面有胸牌。要将乌陵和土明放在胸牌里,这是祭司求问神的工具,因此称为「决断的胸牌」。「乌陵」希伯来文的音译是uwriym,是光明的意思;而「土明」希伯来文的音译是thummim,是完美的意思。由于乌陵和土明放在胸牌内,而胸牌又与以弗得连在一起,所以都成为以弗得的一部分(出二八29-30)。大祭司常在重大的事情,如军事、分地、选举等事上,藉用乌陵与土明求问神的旨意。《圣经》在描述用以弗得求问神时,都会使用「到耶和华面前」(出二八30;士二十27),因为这是在神的面前求问神的旨意。

例如大卫逃避扫罗王追杀时,曾叫大祭司亚比亚他拿以弗得来,祷告求问神(撒上二三9-11)。后来,大卫要与亚玛力人争战时,也叫大祭司将以弗得拿来,求问神是否可以追赶敌军(撒上三十7-8)。因为以弗得上面的胸牌里有乌陵和土明,可以求问神的意思,因而以弗得要世世代代传承给大祭司(民二十26-28)。

一般人认为,乌陵与土明可能是两块石块,是大祭司决断事情的工具。乌陵与土明分别代表是或否,用抽签的方式来求问神的指示。此种见解其最主要的根据,是《七十士译本圣经.撒母耳记上》第十四章41节的经文翻译:「扫罗祷告说:『雅威以色列的神啊!祢今日为何不回答祢的仆人呢?若我或我的儿子约拿单有罪,雅威以色列的神啊,就抽出乌陵;若祢的人民以色列有罪,就抽出土明。』于是抽中了约拿单和扫罗,众民都没事。扫罗说:『你们再抽签,看是我,或是我的儿子约拿单。』结果抽中约拿单。」1在王国时期,乌陵与土明渐渐失去效用,因为神兴起先知来传达祂的旨意(王上二二7;王下三11)。

、圣经中其他的以弗得

(一)祭司或相关人士穿的以弗得

原本,以弗得是大祭司所穿戴的华丽背心,色彩鲜艳,原料相当讲究,而且用巧工来制作(出二八1-14)。后来,有些人士不是大祭司,也穿戴以弗得;它只是一件朴素的背心,与大祭司所穿戴的华丽背心并不相同。例如祭司住在挪伯城中,有八十五人都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撒上二二18)。又如撒母耳还是小孩的时候,就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撒上二18)。再如大卫将约柜运入耶路撒冷城的时候,他也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在神面前极力跳舞(撒下六14)。

(二)制造以弗得的偶像

一般以色列人认为,圣殿中最神圣物品有二个,就是约柜和以弗得。原本,约柜一直放在至圣所,直到主前586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圣殿被毁,约柜下落不明(王下二五8-9、13-17)。耶利米先知曾预言,当那些日子,人必不再提说约柜(耶三16)。因为百姓有偶像崇拜的习惯(民二一9;王下十八4),所以神使约柜失踪。原本,以弗得是大祭司穿戴的袍子,其中有乌陵与土明,可以求问神的旨意;后来,以弗得竟然变为偶像,成为百姓敬拜的对象。

(1)基甸造以弗得

士师基甸带领以色列人战胜米甸人,百姓为了感谢基甸,想拥戴他作王,但是基甸口头上拒绝,他说惟有神能管理你们(士八22-23)。基甸是士师,是政治与军事的领袖;虽然他是玛拿西支派(士六15),却想成为宗教领袖。因而基甸向百姓要战利品,其中有金耳环、月环、耳坠及金鍊子(士八26)。基甸以此制造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本来,以弗得应该用细麻布制成;但基甸用金子制造了更华丽的以弗得(士八24-26)。本来,以弗得应放在示罗的会幕中,2那里有大祭司,该地是百姓的敬拜中心。但基甸有野心,想成为宗教领袖,将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想取得祭司的职分。当百姓至该城探望英雄时,顺便拜以弗得,求问神的旨意,使俄弗拉成为敬拜的中心。这样,他使百姓再一次陷入拜偶像的大罪中,因为将以弗得当作圣物来敬拜。当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拜巴力行邪淫(士八33)。

基甸原是百姓的领袖,曾亲手拆除巴力的偶像(士六27);但后来又制作以弗得的偶像,让百姓敬拜,使他们陷入罪恶之中。或许是基甸对真理认识不清楚,他误认为拜以弗得是拜圣物,不是拜偶像。今日我们在教会中服事神,要以基甸作为鉴诫,不要「以人为中心」,归荣耀给自己,把人带到自己的面前;而是要「以神为中心」,将荣耀归给神,把人带到神的面前。当我们愿意敬畏神,得神的喜悦,祂会将美好的天国赐给我们。

(2)米迦造以弗得

原本示罗是百姓的敬拜中心,那里有世袭的大祭司,他要穿戴以弗得。但在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迦,他却在自家私设神堂,将宗教祭祀私有化;他私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立以弗得的偶像来替代神;而且私立儿子作祭司,他是以法莲人,不是利未支派亚伦的后裔,不可以作祭司(出二九9)。后来又私立利未人作祭司,他也不是亚伦的后裔。米迦完全随心中的所爱任意而行,使信仰成为个人的工具(士十七1-13)。

表面上,米迦很敬虔,很热心拜神;但实质上,他完全不知道神的心意。因为他用自己的方式来拜神,不愿遵行神的诫命。我们是否也与米迦一样?也用自己的方式来拜神?认为只要经常参加聚会,热心参与圣工,就可以得到神的喜悦。倘若我们的思想与言行,还是与外邦人一样,无法遵照《圣经》的道理来行,结果会造成信仰的堕落。

结语

在旧约时期,只有大祭司可以穿上以弗得,能够进入「至圣所」(利十六32-33),替百姓祷告代求,求问神的旨意。但在新约时期,耶稣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使我们都能坦然进入「至圣所」(来十19-20);可以随时来到「施恩的宝座」前,向神祷告,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6)。

经云:「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今日教会所有信徒都要作祭司,所以我们要明白神的旨意。在新约时期,不再借以弗得、乌陵与土明来求问神的旨意。神的话语都写在《圣经》中,只要我们能努力读经,相信藉由圣灵的引导,能使我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十六13)。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6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