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拾穗》是法国画家米勒(Millet Jean Francois,1814-1875)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绘于1857年,目前存放在巴黎的奥塞美术馆。《拾穗》画作的故事灵感,源自《旧约圣经.路得记》的记载。路得是穷人,在富人波阿斯田里捡麦穗,以供养她的婆婆拿俄米。该画作除了描绘三名妇人在金黄色麦田捡拾麦穗的情景外,也充分将农民农忙的景致呈现出来。
「五旬节」是《圣经》中的三大节期之一,为了要庆祝收割的季节。「五旬节」的精神是爱的实践,正如同波阿斯将田角的麦穗留给穷人捡拾,是值得百姓来效法。「五旬节」的由来为何?「五旬节」应遵守哪些规定?为何「应许的圣灵」在「五旬节」降临,其有何神学意涵?以下拟根据《圣经》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五旬节的由来
以色列人有三大节期,就是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一切的男丁要到圣殿朝见神,而且不可空手朝见(申十六16)。这三大节期都与农业活动有关。除酵节与逾越节的时间相近而合并举行,是在早春收割季节开始时,向神献上感恩;七七节是在春末夏初之际,要庆祝收割的季节;住棚节是在秋天,要感谢神赏赐在秋天仍有收成。
(一)逾越节、无酵节与初熟节
在所有的节期中,「逾越节」排列最先,是在犹太历正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通常是在阳历的四月。「逾越节」是为了记念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中得到救赎(出十二1-14)。正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也就是正月十五日的开始,这亦是向耶和华守的「无酵节」,要吃无酵饼七日。所以「无酵节」是由「逾越节」之夜的次日开始,为期七天。正月十五日,是「安息日」,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利二三5-7)。这里的「安息日」不是指「诫命的安息日」,不是指星期六;而是指「节期的安息日」。
「逾越节」是一个农业节期,是春天大麦收成的时候。而「安息日的次日」,也就是正月十六日,是「初熟节」,在收割庄稼的时候,要将初熟的庄稼一捆带给祭司。祭司要在「节期的安息日」的次日,把这一捆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利二三10-11)。这些初熟的庄稼是作摇祭,是献与耶和华为圣物归给祭司的(利二三20)。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为了感谢神的恩典,要先将初熟的大麦献给神,然后其余的收成方可自己享用。
(二)五旬节
「你们要从安息日的次日,献禾捆为摇祭的那日算起,要满了七个安息日」(利二三15)。这就是七七节。这里的「安息日」是指「节期的安息日」,就是正月十五日;而「安息日的次日」,就是正月十六日,也就是「初熟节」,是大祭司献禾捆为摇祭的那日。「要满了七个安息日」,一共是四十九天。「到第七个安息日的次日,共计五十天,又要将新素祭献给耶和华」(利二三16)。所以从正月十六日起算,第五十天这一天就是「七七节」,这是《旧约圣经》希伯来文的称呼。在《新约圣经》希腊文的名称是「五旬节」(徒二1)。因为一旬为十天,五旬就是五十天,是初熟节后的第五十天。「五旬节」是在阳历的五月底或六月初。
「逾越节」之后的七个星期,来到春末夏初,所以「五旬节」也就是小麦收割的时候。「五旬节」也是葡萄与其他果实采收的时候,所以又称为「收割节」(出二三16)。「五旬节」是要庆祝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进入迦南地,开始农业生活。当农作物收成时,为了感念神的丰盛恩典,要先将初熟之物献给神。
二、五旬节应遵守的规定
在《利未记》中记载,五旬节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要向神献祭
向神献祭的主要目的是赎罪和感恩。在五旬节中,要将「新素祭」献给神。要取出细面伊法十分之二,加「酵」,烤成两个摇祭的饼,当作初熟之物献给神,这圣物是要归给祭司的(利二三16-17、20)。相对于「无酵节」时所献的「素祭」为「大麦」磨成的面粉(利二三13),「新素祭」是指「五旬节」收割的「小麦」,要将它献给神,感谢神使五谷丰收。将初熟之物献给神,是表示要将最好的献上。
「有酵饼」是以色列人的主食(何七4),而「五旬节」献上的饼要归给祭司食用,所以要加「酵」。「有酵饼」也可以献给神作为初熟的供物,只是不可在坛上献为馨香的火祭(利二12)。在《旧约圣经》中,并未提到酵的属灵意涵;一直到《新约圣经》中,方提到酵的属灵意涵,「酵」预表恶毒、邪恶(林前五7-8),以及错误的教训(太十六12)。
又要将一岁、没有残疾的羊羔七只、公牛犊一只、公绵羊两只,要作为燔祭献给神。此外,还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两只一岁的公绵羊羔为平安祭(利二三18-19)。
(二)要参加圣会
经云:「当这日,你们要宣告圣会;甚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这在你们一切的住处作为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利二三21)。在五旬节的时候,一方面,要向会众宣告有圣会,要聚集在圣所敬拜神;一方面,要宣读圣言,使会众能聆听神的话语,并记念他们曾在埃及作过奴仆,神用大能的手将他们拯救出来(申十六12)。要将此日分别为圣,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要与神相会,享受神的祝福,能在神面前欢乐(申十六11)。
(三)要照顾穷人
五旬节的庆祝活动是在犹太会堂举行,当天犹太人会读《路得记》。因为《路得记》的故事发生在收割的季节,而且与爱心照顾穷人有关。《利未记》在叙述五旬节时记载神的吩咐:「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二三22)。神订定保护穷人的律法,其精神就是要百姓在丰收的季节,能用爱心来关照穷人与寄居的人,使他们能获取食物。在《路得记》中记载,波阿斯遵行律法的规定来照顾穷人,使路得能拾取许多麦穗(得二8-17)。后来,波阿斯娶路得为妻,结果蒙神祝福,成为大卫的祖先(得四13-17)。
四、应许的圣灵在五旬节降临的神学意涵
(一)旧约五旬节的历史
当神宣布五旬节的律法以后,以色列百姓在旷野四十年,并未遵守此圣日。因为百姓并未耕作,在旷野过着漂流的生活。是神在养活百姓,祂行大神迹,从天上降下吗哪给百姓作食物(出十六14-15、31);并且使水从磐石里流出来,使百姓可以喝(出十七6)。这四十年,神常与百姓同在,故此他们一无所缺(申二7)。
当以色列百姓进入迦南地,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的平原守逾越节。逾越节的次日,他们就吃了那地的出产;第二日吗哪就止住了,以色列人也不再有吗哪了(书五10-12)。从此以色列百姓进入农业社会,必须藉由耕作,方能有食物吃。迦南地是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从山谷中流出水来。那地有小麦、大麦、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树、橄榄树和蜜(申八7-8)。
五旬节代表「旷野漂流时期」的结束,进入「新」的「农耕时期」。此时必须藉由亲自努力耕作,以及神帮助按时降下雨水,方能有所收成,可以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所以百姓在五旬节这天到圣所朝见神时,要将最好的土产,也就是初熟之物奉献给神(出二三14-17)。一方面,记念神的带领,使他们能进入流奶与蜜的迦南美地;另一方面,记念神的眷顾,能够赐与各种土产给他们(申二六1-11)。一直到所罗门王的时代,以色列百姓仍然遵守五旬节(代下八13)。
(二)新约应许的圣灵在五旬节降临的神学意涵
「应许的圣灵」在「五旬节」这天降临(徒二1-4),不是意外事件,而是有其特殊的意涵,是为了表达「新时代」的来临。耶稣降生在世上,预备的工作完成以后,祂离世升天,「应许的圣灵」降临在门徒身上,让他们得着能力,开启了「新」的「圣灵的时代」,也就是「教会时代」的来临。耶稣将传福音的使命托付给门徒,让他们来接续耶稣的工作,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为耶稣作见证(徒一8;太二八18-20)。
当「应许的圣灵」降临在门徒身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而且得着能力。一方面,勇敢的为耶稣作见证;一方面,行了许多奇事神迹。结果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徒二1-43)。
「应许的圣灵」降临的对象具有「普遍性」,是要赐给每一位神的儿女,不论犹太人或外邦人。正如《旧约圣经.约珥书》第二章中,神预言说:「以后,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做异梦,少年人要见异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应许的圣灵」是要赐给「儿女」、「老年人」、「少年人」、「仆人」、「使女」,是所有神的儿女都可以领受的。使徒彼得也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并一切在远方的人,就是主──我们神所召来的」(徒二38-39)。所以凡在基督里的人,不分年龄、性别、阶级、种族,都能领受「应许的圣灵」。
「应许的圣灵」停留的时间具有「永久性」,祂要永远与信徒同在。所以耶稣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祂,也不认识祂。你们却认识祂,因祂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约十四16-18)。虽然「应许的圣灵」的特性是「永久同住」;但信徒得到救恩后,若是离弃道理,是将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圣洁的「应许的圣灵」将离开,不再与信徒同住(来六4-6)。
神从来没有将「圣灵」赐给「每个人」,神也从来没有赐下「圣灵」与人「永久同住」。但在新约五旬节的时候,神却应许要将「应许的圣灵」赐给「每个人」,「应许的圣灵」也要与人「永久同住」。新约五旬节是进入一个「新时代」,正如以西结先知预言说:「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结三六26-27)。
结语
在旧约时代,五旬节是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由「旷野漂流时期」进入「农耕时期」。为了感念神的丰盛恩典,在农作物收成时,要先将初熟之物献给神。而且要有圣会,要宣读神的话语,使百姓能记念他们曾在埃及作过奴仆,神施恩将他们拯救出来。
在新约时代,五旬节也是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是进入「应许的圣灵时期」。在圣灵的运行下,祂随己意将属灵的恩赐分给各人。无论是犹太人、外邦人,大家都能尽力参与神国的建设,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