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圣经》中记载,有一小城,人数稀少。有大君王来攻击,将城围困。城中有一个贫穷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拯救了那城(传九13-16)。这位贫穷的智慧人成为该城的「拯救者」,也就是「救主」。
除了「人」可成为「救主」,「神」是否也是百姓的「救主」?「救主」的意义为何?《旧约圣经》与《新约圣经》的「救主」有何不同?为何在《彼得后书》中,将「主」与「救主」连结在一起?以下拟根据《圣经》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救主」的意义与拯救的类别
(一)救主的意义
「救主」的意思是拯救者、保护者。拯救与危难有关。当个人或国家遭遇敌人、天灾,以及疾病攻击时,需要靠着拯救使危难消除,带来拯救的人称为「拯救者」。
在《旧约圣经》中,「救主」经常指神,所以祂被称为「拯救我们的神」(诗六八19)。有时,「救主」也指神所差派的人。但在《新约圣经》中,「救主」只用在神与耶稣身上,而且主要指罪的赦免,也就是神打败撒但,将人从罪的权势中救出。
(二)拯救的类别
神对人的拯救有两类,兹说明如下。
(1)攻击性的拯救:以色列人认为神是战士(出十五3),所以当他们遭受敌人攻击的时候,会呼求神的帮助。因为他们坚信战争的胜败全在乎神(撒上十七47)。例如当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法老带领军兵追赶。以色列人就甚惧怕,向神哀求。当摩西举手向海伸杖,把水分开,以色列人就走干地。当埃及人追赶他们,法老一切军兵都跟着下到海中。摩西又举手向海伸杖,神就使海水仍旧复原,水就淹没了埃及的军兵。神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手(出十四5-31)。
(2)防御性的拯救:面对敌人攻击的时候,人可以退到避难所,以求安全,而神就是以色列人的避难所(诗六二7)。例如,神对耶利米先知说:你不要惧怕他们,因为我与你同在,要拯救你(耶一8)。所以后来耶利米被囚,多次陷入险境,敌人都无法将他置于死地。
神的拯救,不仅是战场上的短暂胜利,也是恒久的安全与稳固保障,使人能无惧于危险。所以《诗篇》中记载:「耶和华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诗十八2)。因为坚心倚赖耶和华的,祂必保守我们十分平安。所以我们当倚靠耶和华直到永远,因为耶和华是永久的磐石(赛二六3-4)。
二、《旧约圣经》的「救主」
在《旧约圣经》中,「救主」常指神,有时也指人。兹说明如下。
(一)指神
在旧约时期,以色列百姓明白神是他们的「救主」,所以会在诗歌或求助的呼求中,宣扬这个信息。例如大卫向神祈祷说:耶和华啊,求祢不要远离我!我的「救主」啊,求祢快来帮助我!求祢救我的灵魂脱离刀剑,救我的生命脱离犬类(诗二二19-20)。又如当百姓犯罪得罪神的时候,神要追讨他们的罪恶,就降下干旱之灾。百姓祈求神说:以色列所盼望、在患难时作她「救主」的啊,祢为何像受惊的人,像不能救人的勇士呢?耶和华啊,祢仍在我们中间;我们也称为祢名下的人,求祢不要离开我们(耶十四1-10)。同时,真神也明白的向百姓宣告说:惟有我是耶和华;除我以外没有「救主」(赛四三11)。这是宣示神的独一性,与外邦的偶像相比,只有神方是「救主」。
以色列百姓在旷野干旱之地,在难以生存的环境中呼求神,神就施恩照顾他们,不仅使他们能存活,而且可以强壮。但百姓进入迦南美地以后,因为得以饱足无缺,心就高傲,忘记了神。对于不知感恩的百姓,神要向他们如狮子,又如豹伏在道旁;也就是神的报应异常可怕,是人无法阻止的(何十三5-8)。
(二)指人
例如摩西为了躲避法老的追杀,逃往米甸地居住。一日,他在井旁坐下。米甸的祭司有七个女儿;她们来打水,打满了槽,要饮父亲的群羊。有牧羊的人来,把她们赶走了,摩西却起来帮助她们,又饮了她们的群羊(出二17)。「帮助」希伯来文的意思是拯救、解救,摩西成为祭司女儿的「拯救者」,就是「救主」。
又如以色列人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忘记他们的神,去事奉诸巴力和亚舍拉。所以神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的手中。以色列人服事古珊‧利萨田八年。以色列人呼求神的时候,神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就是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神的灵降在他身上,他就作了以色列的士师,出去争战。神将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交在他手中,他便胜了古珊‧利萨田。于是国中太平四十年(士三7-11)。士师是神所差派的「拯救者」,就是「救主」。
三、《新约圣经》的「救主」
「救主」在希腊文的意思,是指拯救者、保护者、救世主。按古希腊文,「救主」可以指神,也可以指人。例如医生能救急扶危,他便是「救主」。但是在《新约圣经》中,「救主」只用在神与耶稣身上,兹说明如下。
(一)指神
在《路加福音》中记载,以利沙伯被圣灵充满,对马利亚说: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马利亚回答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路一47)。这里的「救主」是指神。
使徒保罗也多次提及神是「救主」。例如在《提摩太前书》中,保罗提到永生的神是万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提前四10)。在《提多书》中,保罗三次提到神是「救主」(多一3,二10,三4)。
(二)指耶稣基督
虽然耶稣自己从未提及祂是「救主」,但神曾应许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罗十一26;赛五九20),这位「救主」就是耶稣。在耶稣降生的时候,有天使对牧羊人宣告祂是「救主」(路二10-11)。马利亚生一个儿子,将祂起名叫耶稣,意思是「耶和华是拯救」,因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那些听见耶稣话的人,相信耶稣是「救世主」(约四42)。「救世主」希腊文的意思是「救主」。早期教会也宣称耶稣是「救主」(徒五31)。
耶稣基督在创世以前是预先被神知道,却在这末世才为我们显现(彼前一20),祂接续着神在旧约时期的拯救工作,不但救助在苦难中的百姓,更用「自己的血」赦免世人的罪(弗一7),把陷在罪恶中的世人救赎出来(徒二十28)。
耶稣基督是独一的「救主」(腓三20),并且是「独一的神」(犹24);祂也是「永生的神;万人的救主」(提前四10);祂是教会的头,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弗五23)。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12)。所以只要信祂的,就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18)。
四、《彼得后书》中的「救主」
(一)「救主耶稣」与「主耶稣」的意涵
在《新约圣经》中,「救主耶稣」这名称出现了25次,而「主耶稣」却出现了500多次。所以神要我们接受耶稣为「救主」,更要我们接受祂为「主」。「救主」的意思是拯救者,重点是强调救恩,耶稣的宝血使我们的罪得赦免,可以与神和好,使我们不至灭亡,可以进入天国。而「主」的意思原本是指主人,后来引申为神(约二十28;腓二11)。「主」的重点是强调主权,我们原本是在魔鬼的权下,作罪的奴仆,结局是死亡;但现今是在耶稣的权下,作义的奴仆,结局是永生(罗六15-23)。
所以我们接受耶稣为「救主」,祂能拯救我们;我们也要接受耶稣为「主」,成为我们的「主人」,愿意凡事遵从祂的吩咐。我们不再自己作主人,撒但也不是我们的主人,而是让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主人。
(二)《彼得后书》中的「主──救主」的意涵
在《彼得后书》中,四次将「主」与「救主」这两个名称连结在一起,其意涵说明如下。
第一次,彼得长老说:「这样,必叫你们丰丰富富的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彼后一11)。这里彼得把耶稣的双重名称与信徒灵性的长进连结在一起。当我们愿意接受耶稣为「救主」与「主」时,就要更加殷勤追求灵性的长进。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加上知识、加上节制、加上忍耐、加上虔敬、加上爱弟兄的心,以及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后一5-7)。我们若能这样行,就永不失脚,可以丰丰富富地进入神的国。
第二次,彼得长老说:「倘若他们因认识主──救主耶稣基督,得以脱离世上的污秽,后来又在其中被缠住、制伏,他们末后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彼后二20)。「他们」是指私自引进陷害人的异端的假师傅,他们离弃真道,行邪淫的行为(彼后二1-2)。虽然他们认识主──救主耶稣基督,原本可以脱离世上的污秽,但是他们却不愿意遵守「主」的命令(彼后二21),所以他们末后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
第三次,彼得长老说:「叫你们记念圣先知预先所说的话和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使徒所传给你们的」(彼后三2)。我们要确信「主──救主」的命令,祂曾藉由先知预言,并由使徒传话,这些都是指主耶稣必再临的应许(彼后三13)。耶稣再临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祂来了要施行审判。所以我们应当追求圣洁,过敬虔的生活,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在那日,我们就可以照祂的应许,能进入新天新地中(彼后三10-12)。
第四次,彼得长老说:「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愿荣耀归给祂,从今直到永远。阿们」(彼后三18)。我们既盼望主耶稣的再临,就要积极追求,在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如此就能防备假师傅,不受他们的错谬诱惑。我们要殷勤灵修,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就能安然见主。
结语
耶稣基督是人类独一的「救主」,除祂以外,别无拯救。耶稣是慈爱的;当我们愿意接受耶稣为「救主」,祂能拯救我们,使我们进入永生的天国。耶稣也是公义的;我们要接受耶稣为「主」,成为我们的「主人」,愿意凡事遵从祂的吩咐。倘若我们要自己作主人,不愿意凡事遵从神的吩咐,祂会以忿怒、恼恨报应我们(罗二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