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圣经中的角

引言

「角」(Horn)指有蹄动物头上长出的硬突起物,只有草食性动物方会长角。例如犀牛、鹿、牛、羊都有长角。「角」主要作为武器来保护自己,例如直角羚羊的角像利剑,可以刺死来袭的狮子。「角」也是在交配竞争中的重要因素,通常角长且体型壮硕的雄性动物,方能获得雌性动物的青睐,进而可成功的进行交配。

《圣经》中是否也有「角」的记载?「角」的意义与用途为何?「角」的种类为何?为何献祭时要在「坛的四角」抹血?为何抓住「祭坛的角」可以获救?以下拟根据《圣经》来探讨这些问题。

、角的意义与用途

(1)字面的意义

「角」的字面意义,是指动物的「角」,例如公羊的角(创二二13)、公山羊的角(但八5)、公绵羊的角(但八6)、野公牛的角(申三三17)等。因为动物的角具有危险性,所以主人有责任看管动物。旧约律法规定:牛若触死人,总要用石头打死那牛,却不可吃牠的肉;牛的主人可算无罪。倘若那牛素来是触人的,牛的主人竟不把牛拴着,以致把人触死,就要用石头打死那牛,牛的主人也必治死(出二一28-29)。「触」希伯来文的意思是用「角」牴撞。

(2)象征的意义

「角」的象征意义,是指能力。「角」可指人的能力,例如国王的能力(王上二二11),义人的能力与恶人的能力(诗七五10)。「角」也可指神的能力,祂是「拯救我的角」(诗十八2)。此外,也可指魔鬼的能力,他是七头十角(启十二3)。

(3)主要的用途

「角」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膏抹仪式上盛放膏油的容器(撒上十六1;王上一39)。「角」也作为乐器,在敬拜神的时候,要用角声赞美祂(诗一五○3)。在迎接神的降临(出十九16-19),或是迎接约柜时,要欢呼吹角(撒下六15)。在吹角节要吹角作纪念,当有圣会(利二三24)。此外,在战争进行中也常吹角(书六13;士七18)。吹角也与守望者的警戒有关,例如要从本国民中选立一人为守望者,他见刀剑临到那地,就要吹角警戒众民(结三三2-3);又如要在锡安吹角,提醒百姓耶和华的日子已经临近了(珥二1);再如要扬起声来好像吹角,向百姓说明他们的过犯(赛五八1)。

以下拟列举数项「角」的象征意义,来加以说明。

、献祭时抹血在坛的四角

「血」有洁净的功效,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来九22)。所以将血抹在坛上四角的周围,可以使坛洁净(利八15)。在献赎罪祭时,要将血抹在「坛」的四角上,这「坛」有二种,兹说明如下。

(1)香坛

当受膏的祭司犯罪,要献上公牛犊为赎罪祭。祭司要取些公牛的血带到会幕,把些血抹在会幕内、耶和华面前「香坛」的四角上(利四3-7)。此外,当以色列全会众行了神所吩咐不可行的事,误犯了罪,要献一只公牛犊为赎罪祭。祭司要取些公牛的血带到会幕,把些血抹在会幕内、耶和华面前「香坛」的四角上(利四13-18)。

每年赎罪日那天,祭司要为百姓在圣所行赎罪之礼,要献上公山羊为赎罪祭。把羊的血带入幔子内,弹在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接着要到耶和华面前的「坛」那里,在「坛」上行赎罪之礼,又要取些祭牲的血,抹在「坛」上四角的周围(利十六15-19)。因为这「坛」是在圣所里,所以是「香坛」。

(2)祭坛

官长若行了神所吩咐不可行的事,误犯了罪,要献一只公山羊为赎罪祭。祭司要用指头蘸些赎罪祭牲的血,抹在「燔祭坛」的四角上,把血倒在燔祭坛的脚那里(利四22-26)。此外,当民中有人行了神所吩咐不可行的事,误犯了罪,要献上母山羊为赎罪祭。祭司要用指头蘸些羊的血,抹在「燔祭坛」的四角上,所有的血都要倒在坛的脚那里(利四27-31)。

在祭司承接圣职的就职礼中,因亚伦尚未被按立为祭司,所以就由摩西来献祭。要献公牛为赎罪祭。摩西用指头蘸血,抹在「坛」上四角的周围,使「坛」洁净,把血倒在「坛」的脚那里,使「坛」成圣,「坛」就洁净了(利八14-15)。因为《利未记》第八章16节记载,要取公牛所有的脂油,都烧在「坛」上,这是指「燔祭坛」。所以可由此推测15节记载的「坛」,也是指「燔祭坛」。

(3)抹血在「香坛」与「祭坛」四角的意涵

究竟抹血在「香坛」与「燔祭坛」的四角有何区别?血象征救赎,能使人与神更亲近。「至圣所」有约柜与「施恩座」,是神与人相会的地方。「香坛」放在「圣所」里,在法柜前的幔子外,对着法柜上的施恩座,是离「施恩座」最近的地方(出三十6)。「受膏的祭司」要进出「圣所」,他们犯罪会玷污「圣所」,所以要在「圣所」里「香坛」的四角抹血来赎罪。至于「官长」误犯了罪,因他们没有进出「圣所」,所以只要在会幕外「祭坛」的四角抹血来赎罪。

、祭坛的角

祭坛要用皂荚木制作,在坛的四拐角上要作四个角(出二七1-2)。祭司在献赎罪祭时,有时要将祭牲的血一部分抹在祭坛的四角上,另一部分倒在祭坛的脚旁(利四25、30),使人的罪得蒙赦免。所以「祭坛的角」代表神的拯救。

在王国时期,人们认为「抓住祭坛的角」就可获得保护,这并非律法的规定,而是当时被认可的作法。「抓住祭坛的角」好像逃到「逃城」一样,可以免去死亡(申十九1-13)。兹举数例说明如下。

(一)抓住祭坛的角获救

大卫的儿子亚多尼雅认为自己必作王,因而宰了许多牛羊、肥犊,请了王的众子和军长,并祭司亚比亚他。他们正在亚多尼雅面前吃喝,说:「愿亚多尼雅王万岁!」(王上一5、25)。后来,大卫王吩咐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单膏所罗门作以色列的王(王上一34)。亚多尼雅的众客听见这话就都惊惧,起来四散。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就起来,去「抓住祭坛的角」(王上一50)。

亚多尼雅是大卫的第四子(撒下三4),他在两位兄长暗嫩和押沙龙先后死去以后,亚多尼雅认为他将成为父亲王位的继承人。大卫王虽然知道他的野心,但却没有出面纠正他(王上一5-6)。或许是亚多尼雅比所罗门年长,所以大卫立所罗门为王以后,有人告诉所罗门说:「亚多尼雅惧怕所罗门王,现在抓住祭坛的角,说:『愿所罗门王今日向我起誓,必不用刀杀仆人。』」所罗门就选择饶恕,只要以后亚多尼雅愿作忠义的人,他就不杀死亚多尼雅。于是所罗门王差遣人,使亚多尼雅从坛上下来(王上一51-53)。

(二)抓住祭坛的角被杀

约押是大卫的姐姐洗鲁雅的儿子(代上二16),也就是大卫的外甥。后来,约押当了大卫军队的元帅(撒下八16)。

扫罗死后,他的元帅押尼珥归顺大卫。因为押尼珥曾杀死约押的弟弟亚撒黑(撒下二23),所以约押就将押尼珥杀死(撒下三27)。大卫对此事非常不满,大卫说:愿流他血的罪归到约押头上和他父的全家;愿耶和华照着恶人所行的恶报应他(撒下三29、39)。

过后不久,大卫改任亚玛撒为元帅,代替了约押的官职(撒下十九13),约押又用刀杀了亚玛撒(撒下二十1-10)。

大卫在世的时候,已确定他的儿子所罗门要继承王位(代上二二12)。但在大卫年纪老迈的时候,他的另一个儿子亚多尼雅却想夺取王位。那时,约押竟顺从与帮助亚多尼雅(王上一7)。

大卫临终之前,特别吩咐所罗门,叫他要惩办约押,不容他白头安然下阴间。因约押曾杀了以色列的两个元帅押尼珥和亚玛撒(王上二5-6)。

所罗门作王之后,约押听到想自立为王的亚多尼雅被杀(王上二25),帮助亚多尼雅的祭司亚比亚他被革除祭司职分(王上二27)。约押听见这些风声,就逃到耶和华的帐幕,抓住「祭坛的角」,希望得到赦免。但是所罗门仍差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上去,将约押杀死。因神必使约押流人血的罪,归到他自己和他后裔的头上,直到永远(王上二28-34)。

、人、神与魔鬼的角

神是宇宙的主宰,能力的来源是神。虽然列国起来攻击耶路撒冷,但以色列有神的帮助,靠祂就能战胜敌人,所以经云:我必使你的「角」成为铁,使你的蹄成为铜。你必打碎多国的民,将他们的财献与耶和华,将他们的货献与普天下的主(弥四13)。这里的「角」代表能力,是神所赐予的。当神使无法生育的哈拿怀孕生子,她向神感谢祷告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的口向仇敌张开;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撒上二1)。这里的「角」也具象征的意义,代表神使她有尊荣,能有多子多孙。恶人是与神敌对,不遵守神诫命的人;而义人是指敬畏神,愿遵守神诫命的人。恶人行事狂傲,但神要砍断恶人一切的「角」,也就是将恶人灭绝;唯有义人的「角」,必被高举(诗七五10)。

再者,神是「拯救的角」(诗十八2),要拯救信靠祂的人。而「大卫的角」(诗一三二17)是指神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耶二三5),也就是指弥赛亚,祂也是「拯救的角」。所以祭司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就预言说:神在祂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拯救我们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之人的手(路一69-75)。

此外,在《启示录》中,对于神的羔羊耶稣基督的描述,是有「七角」(启五6),「七」是完全数,「七角」代表无穷又至高的能力。对于魔鬼的描述,是一条大红龙,有七头「十角」(启十二3、9),「十角」代表拥有毁灭性的能力。魔鬼与羔羊争战,羔羊必胜过他们,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启十七14)。

结语

「角」代表力量,而神是力量的来源。所以《圣经》记载:耶和华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我要求告当赞美的耶和华;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诗十八2-3)。神差遣弥赛亚降世,成为「拯救的角」,使我们的罪得赦免,可以得着救恩。神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一77-79)。所以我们只要一心倚靠「拯救的角」,祂能拯救我们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而且可以和一切成圣的人一同进入永恒的天国(徒二六18)。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6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