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圣经中的禧年

引言

在中华古典经籍《礼记.礼运大同篇》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描述一个理想社会的情形,也是儒家文化所乐道。

《圣经》中记载「禧年」,也是理想社会的描述。何谓「禧年」?「禧年」有何规定?「禧年」是否曾经实施?在新约时期,「禧年」有何意义?以下拟根据《圣经》内容来探讨这些问题。

、禧年的意义

「禧年」希伯来文的意思是公羊角、号角。在赎罪日(犹太教历的七月初十日),要大发角声,宣告禧年的临到(利二五9)。「吹角」是要宣告神的恩典临到,而「赎罪日」是要使人的罪得赦免,可以获得新生。所以「禧年」要从「赎罪日」开始,而且要「吹角」,就是要宣告神的恩典,向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利二五10)。「自由」希伯来文的英译为derore,意思是释放、豁免,是一专门术语,指在禧年时要使以色列人的土地能无偿取回,而身为奴仆的人能重获「自由」,可以过新生活。

因为禧年的精神是向万民宣告「自由」,所以在美国费城(Philadelphia)有「自由钟」,是1776年发布《独立宣言》时所鸣的钟。钟上刻有《旧约圣经》的一句话: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利二五10)。1这与反对奴隶制度,要使人获得「自由」有所关联。

「禧年」有二种计算法:(1)指第五十年,也就是第七个安息年的次年(利二五11)。(2)指第四十九年,也就是第七个安息年。因为禧年以吹角宣告开始,而吹角日是第四十九年的七月初十日(利二五9)。2

、禧年的规定

禧年的意涵就是要彰显神的主权。神是宇宙的主宰,祂对禧年中有关土地与奴仆的命令,神的子民要服从,祂就会赐下恩典与福气。有关禧年的命令如下:

(1)土地要休息,不可耕种

禧年不可耕种,在这一年,地要守圣安息。地中自长的,不可收割;没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给仆人、婢女、雇工人,并寄居的外人,以及牲畜和地上的走兽当食物(利二五4-7、11)。

禧年是第七个安息年的次年。在禧年的时候,神要使人从耕种的劳苦中获得释放,可以享受安息。虽然没有耕种,让土地休息,但神必赐福,使地生出土产,百姓就要吃饱,在那地上安然居住。神必在第六年将祂所命的福赐给百姓,地便生三年的土产;也就是可供应安息年(第七年)、禧年(第八年),以及第九年耕种还来不及出产之需用(利二五18-22)。禧年是要藉由休耕,来感受神丰厚的爱与恩典,但人不知是否有信心来领受神的恩典?

(2)卖出的土地要赎回

神是造物主,万国、万物都是属神所有,都是「神的产业」(诗八二8)。神与亚伯拉罕立约,要将迦南全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永远为业(创十七8),所以迦南地是属神所有,土地不可以永久出卖(利二五23)。拿伯知道神的吩咐,所以亚哈王要买他的葡萄园时,他对王说:我敬畏神,万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王上二一3)。

因为神规定地不可永卖,所以要准人将地赎回(利二五23-24)。倘若有弟兄渐渐穷乏,卖了几分地业,他至近的亲属就要来把弟兄所卖的赎回。若没有亲属能给他赎回,他自己渐渐富足,就要自己赎回。赎回的价格是以禧年作为计算的基准,把余剩年数的价值还给买主。倘若不能取回所卖的土地,到了禧年,地业要无偿归回卖主的手(利二五23-28)。

人若卖城内的住宅,卖了以后,一年之内可以赎回;若在一整年之内不赎回,这城内的房屋就定准永归买主,世世代代为业;在禧年也不得出买主的手。但房屋若在无城墙的村庄里,可以赎回;到了禧年,都要出买主的手(利二五29-31)。这例外的规定是城内的住宅,可能因转手多次,要实施物归原主的制度会有困难,所以将可赎回的期限改为一年。

禧年是宣告被卖的土地可无条件赎回,各人要归回自己的地业(利二五23-28)。古人说:有土斯有财,有了土地就可以种植大麦,可以解决吃的问题,使穷人可以重新过新的人生,他们将能感受到神与买主的爱心,使他们可以再度过新的生活。

(3)奴仆要得自由,要各归本家

神专爱以色列百姓,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他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申七6-7)。当百姓在埃及受欺压,神将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因而「以色列百姓」是属于「神的产业」(出三四9),是「神的子民」(申四20),是「神的仆人」,所以不可卖为奴仆(利二五42)。

在当时的社会,政府没有救助的制度。因战争或饥荒的发生,人们为了免于飢饿,常自卖为奴。所以神命令在以色列民中,若有弟兄渐渐穷乏,将自己卖给你作奴仆,以便取得食物、衣服,不可叫他像奴仆服事你。他要在你那里像雇工人和寄居的一样,要服事你直到禧年。到了禧年,他和他儿女要离开你,一同出去归回本家,到他祖宗的地业那里去(利二五39-41)。若有弟兄卖给在以色列中的外国人或是寄居者,要与卖给以色列人一样,到了禧年,奴仆要得自由(利二五47-54)。

所以禧年是彰显神的主权,强调土地与人都是属神的。在禧年除了宣告卖出的土地要无偿赎回以外,也要宣告奴仆要得自由,要各归本家(利二五10)。就如同出埃及一样,神除去法老的束缚;如今神除去奴仆的束缚,使百姓能重新获得自由,又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耕种,可以再度过着新的生活。

、禧年是否曾经实施?

禧年的目的是要保护个人的土地与自由,使得家族能够延续。但在《圣经》或以色列人的历史中,都没有记载曾经实施过禧年。或许是战乱的因素,或是君王拜偶像,因而无法遵守神的命令。在《圣经》中有记载释放奴仆、归还田地的措施,但都与禧年无关。兹举数例说明如下。

例如西底家王(主前589-587)与耶路撒冷的众民立约,要向他们宣告自由,叫各人任他(希伯来的仆人和婢女)自由出去,谁也不可使他的一个犹大弟兄作奴仆。所有立约的首领和众民就任他的仆人婢女自由出去,谁也不再叫他们作奴仆。大家都顺从,将他们释放了;后来却又反悔,叫所任去自由的仆人婢女回来,勉强他们仍为仆婢(耶三四8-11)。这里的释放奴仆不是依据《利未记》的禧年规定,而是根据《申命记》的律法规定(申十五12;耶三四14)。

又如律法规定向弟兄借款不可收取利息(利二五36),因为利息太高,常无法偿还,造成债主要抓人为奴来抵债的结果(王下四1)。在百姓被掳归回耶路撒冷以后,因天旱而无收成,为了要得粮食充飢,或为了筹款缴税,只好典了田地、葡萄园、房屋,甚至使女儿作别人的奴仆、婢女。尼希米先知知道贵冑和官长向弟兄取利,就招聚大会攻击他们,并且劝他们要取消所有的债务,归还典当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房屋(尼五1-13)。这里的免除债务,归还田地,与禧年无关。

、新约时期禧年的意义

虽然禧年在旧约时期并未实施,但禧年的「好消息」成为百姓的盼望。因而以赛亚先知预言「好信息」说:「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或译: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赛六一1-2)。「释放」希伯来文的英译为derore,意思是自由,与《利未记》论禧年的「自由」(利二五10)是同一个希伯来文;而「恩年」是喜悦、高兴、盼望的年,是指悦纳与拯救之日(赛四九8)、救赎之日(赛六三4),也就是指「禧年」。先知预言弥赛亚蒙圣灵所膏,受神差遣,要传「好信息」,也就是神的救恩(赛五二7)。原本是物质上归还土地、奴仆得释放的禧年,现在成为贫穷人、伤心人、被掳之人、被囚之人的盼望,在神统治的时期,人们心灵上都可以得到安慰。

到了新约时期,耶稣第一次讲道的时候,也引用上述《以赛亚书》中的经文,宣告末日神统治的时候已经开始了。那是当耶稣在安息日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有人把《以赛亚书》这个经卷交给他,他就找到一处写着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而且耶稣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四16-21)。藉由耶稣的降生,神宣告禧年已经临到世上,要使人得自由、得释放。一方面,藉由耶稣的宝血,使我们的罪蒙赦免,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受罪的辖制(罗六6);一方面,藉由耶稣的能力,使我们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二六18)。

结语

禧年是要彰显神的主权,在禧年除了宣告卖出的土地要无偿赎回以外,也要宣告奴仆要得自由,要各归本家。禧年使奴仆重新获得自由,又可取回土地耕种,可以再度过着新的生活。但这理想从未在世上实施。

禧年的精神,是要向万民宣告可以得自由、得释放的好消息,这救恩是藉由耶稣基督表现出来。藉由耶稣的降生,使我们的罪蒙赦免,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不再受罪的辖制,能够进入永恒的天国。

耶稣要在地上实现禧年,是藉由教会来施行。所以教会要广传福音,使更多人来归入主的名下,使他们不再受罪的辖制,并且能有新的盼望,就是可以进入永恒的天国。

(0)
上一篇 2020年9月26日
下一篇 2020年9月26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