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耶稣的福音

引言

主耶稣所传的道理,被称为「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路加福音二章10节)所以也称是「福音」,是因要使人得喜乐的恩典和盼望。前面介绍了主耶稣的工作,使我们能有了些认识,而信仰不单是一种体验,且是要有道理作为根据,才能有一致的看法,也才不致因个人的体验不同,形成另一种迷信,反而能以道理分辨是非,藉各种不同的信仰体验,更深认识主耶稣的大能和大爱。因此这一课,让我们一起来查考耶稣的福音,能更进一步明白:耶稣是可信的,且是可佩服的。

一、福音的性质

主耶稣传道理期间,就有人以怀疑的态度说:「祢是为自己作见证,祢的见证就不真。」也就是质问耶稣所传的,是从哪里来的呢?若只是耶稣自己的见解,就不值得采信为应当敬拜的神。主耶稣就回答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约翰福音七章16节)福音是从神来的,和人生的经验不同。主的福音有哪些性质呢?

1. 生命之道:

有一次,主耶稣讲完了道理,「众人很希奇祂的教训,因为祂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马可福音一章22节)文士是当时社会的知识分子,负责教导一般百姓。主的教训满有权柄,因为主的道理是有生命的。一方面主的福音谈论到永生之事,要带给人盼望,指引人走上得救之路。二方面,主的道理要带给人生命的更新,如经上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哥林多后书五章17节),所以圣经记载,许多人因听信福音,而改变了价值观、个性、行为。如路加福音十九章记载,有一位名叫撒该的人,他原本是一位众人唾弃的税吏(向当时帝国政府承包收税金业务之人),专门剥削百姓钱财,但当他见了耶稣,领受了教训,立即站起来说:「主阿,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未信耶稣前,他只知夺取而成为财主,信了主之后,宁愿散尽家财帮助别人,这就是生命的更新。

2. 能力之道: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罗马书一章16节)因此,一方面有人希奇耶稣没有上过高级学府(约翰福音七章15节),却从来没有像祂那样说话的(约翰福音七章46节)充满智慧、能力。而主耶稣的学生亦使众人希奇说:「他们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只是跟过耶稣。」(使徒行传四章13节)但所传讲的道理,却是句句带有能力。二方面,主传福音时,行了许多神迹奇事,显明这是出于神的,有能力的道理,如有一次主医治一位被鬼附的人,众人都惊讶说:「这是什么事,是个新道理阿,祂用权柄吩咐污鬼,连污鬼也听从了祂。」(马可福音一章27节)而且主耶稣应许,要用神迹奇事和门徒随着,证实他们所传的真道,所以主的门徒四处作见证,虽有许多阻挡,却因神的大能彰显,引领许多人信主。今日我们亦可领受这能力的道,使我们有体验、有信心。

3. 圣洁之道:

神是圣洁的,主所传的福音也是完全圣洁的。真理是不可随从潮流,是拒绝俗化妥协,且是完全表达神的标准和理念。如有一次,人以婚姻问题质问主耶稣,主的回答,把神看重圣洁的心意完全表达出来,祂说:「神造人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马太福音十九章3~6节)主不与当时人的观念、作法妥协。因此主的福音,要求人要弃绝不好的事,如淫乱、污秽、邪情、贪心、恼恨、忿怒、恶毒、污秽的言语、毁谤、说谎……等等,使自己在真理上进步,成为一个好人(歌罗西书三章5~10节)。

4. 和平之道:

主耶稣所传的福音,又称为和平的福音(使徒行传十章36节),一是这福音要使人与神之间再次和睦,使人重回神的怀抱中,得蒙神的恩眷,如经上说:「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但如今借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歌罗西书一章21~22节)二是主的道理,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因借着真理的教导和劝勉,人可以弃绝仇恨、自私,进而不分任何种族、社会阶层、贫富、智愚,能彼此接纳,互相关怀、协助,化解许多误会、冲突,社会自然日渐和谐。三是使人内心充满平静安稳,如主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十一章28节)在劳苦愁烦生活中,因主的道,使人心中有依靠,有原则,不会因环境而自暴自弃,也不会因羡慕恶人发达,内心失去平衡,而陷在罪恶之中。心中有主的平安作主(歌罗西书三章15节),凡事照真理而行。

5. 荣耀之道:

主的福音,既是生命之道,谈论永生之事,这道就是要人有荣耀的盼望;主的道又是圣洁的道,要求人过圣洁的生活,那人就是活出有意义、价值的荣耀和尊严的生活,因此这是荣耀的道,如圣经上描写基督徒应是:「叫我们主耶稣的名,在你们身上得荣耀(即有美好的见证),你们也在祂身上得荣耀(永生的盼望)。」(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12节)。

6. 试验人的道:

主耶稣是天上的真神,这信仰本身对人而言就是一大考试,主刚降生尚是婴孩时,一位敬畏神的人,看见祂,便预言道:「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路加福音二章35节),「因此作恶的便恨光(耶稣和道理),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翰福音三章20~21节)人是否愿意改变不好的心思、行为,接受真理的光照(以弗所书五章13~14节)?人是否愿意坚持信仰的原则,不随波逐流,持住永生的盼望?都是很实际的考验,求主帮助我们,能经得起真理的考验。

二、福音的印证

以上所述,福音是何等美好,但可信吗?有什么可以印证呢?

1. 神迹奇事的证明:

福音是有能力的道理,因此能力就是其证明,主传福音时行了许多神迹,证明从神来的,祂也以神迹,证实门徒所传的道,使人能够亲身体验而接受主的救恩。

2. 道理本身的证明:

主耶稣说:「人若立志遵着神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约翰福音七章17节)也就是道理本身就是可以证明的,人可以试着行看看,道理是可行的,且是经得起时间、环境和价值观、道德观的考验。主应许说:人听了神的道理,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各书一章25节)。

3. 圣灵的证明:

圣灵就是真神的灵,人有灵魂,是看不见的,人却很清楚它的存在,因人的灵魂在人身上,灵魂若离开,人就死了。而主耶稣答应要将圣灵赐下,人得到圣灵,自己是很清楚,借着圣灵的体验,明白主的道理是可信的,且圣灵会帮助我们,更加明白主的福音(约翰福音十六章13节),因此每个人均可向主耶稣求这一证据。

主耶稣的道理,是如此美好,犹如一颗种子,要种在每个人的心田中,期望它能成长,结出更多的果实来,使您、我享受主恩甜美的滋味。

三、神言小品—放下重担,努力走完天国路

「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言第十四章第12节);「有些道路看来正直,却是导向死亡之途。」(现代中文译本)。

1.信主耶稣,才能享受自由平安

耶稣在世传扬福音时,曾在加利利海边山上对会众指示得救的门路,祂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七章13~14节)。离弃偶像归向真神,离开罪恶顺从真理,相信基督切实悔改,领受洗礼分别为圣,祈求圣灵守道行道,以致完成得救工夫,进入永生天国,此等永远的福音,有如进窄门一般;叫人放弃属世的缠累诚然不易,就如圣经所云:「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希伯来书十二章1~2节)。

信主耶稣,受洗罪得赦免,脱离魔鬼的辖制,不再忌讳冲犯到鬼神,婚丧喜庆不必再看时择日,看风水地理,一切交托真神,顺其自然,自由平安;信主后,已将生命交托主来管理,不必再担忧未来的命运,不必去抽签卜卦、相命看八字,农历七月也不必有所忌惮而诸事不宜;信主后,一切生活自由、平安,恩惠临到基督徒,何其喜乐幸福!

2.放下重担,才能奔走永生天路

智者重视内在永远的灵命,有深远的眼光,去寻找一条通往永生天国的道路;庸者眼光短浅,只看到现实的世界,只顾惜肉体的生命,盲从大多数人的喜好和抉择,跟随潮流随波逐流而无定见。有一条路人以为正,就跟随别人行走,至终却走到灭亡的地狱去。有些道路看来似乎正直,却内藏玄机,越走越入迷途,至终却是引向死亡之路。是故,人生不可无宗教信仰,但不可有世俗之迷信。选择永生之路,理当慎思明辨,只有真宗教真信仰,才能引领人至天国面见神。

携带世上的钱财、名利、地位、权势、享乐,背负坏习性、恶行为、罪心思,想挤进得救窄门是万万办不到的;要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人的罪,免去一切的贪心,才能轻省灵活地奔走天国小路,否则必会半路因走不动而停顿,因踢到绊脚石而跌倒,或因受世界情欲引诱而偏离正路,迷失方向。

3.遵照圣经,努力走完得救正路

耶稣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马太福音十一章12节)。为考上理想的学校,尚且要花几年工夫努力用功,经历无数的考试,战胜失败的挫折,方能如愿以偿;何况是进天国享受真神的福乐和荣耀,更是要遵照圣经的指示,战战兢兢,一丝不茍的作灵修,服事真神,爱人行道,以完成得救的功夫。

结语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罗马书一章16节)。此得救正路记载圣经:「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因为这应许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使徒行传二章38~39节)。「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篇廿五章12节)。

(1)
上一篇 2020年7月31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