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圣经中的拈阄

引言

「抽签」的意义为何?在旧约时代,人们如何用「抽签」的方式来寻求神的意思?为何到了新约时代,不再用「抽签」的方式来寻求神的意思?以下拟根据《圣经》来探讨这些问题。

、拈阄的意义

在旧约时代,真神传达意旨的方式有许多,除了藉由先知传达外,也采用异梦(创四一1-41)、乌陵与土明(出二八30;民二七21),来寻求神的指引。此外,还透过「拈阄」的方式来寻求神的心意。「拈阄」的希伯来文意思是「抽签」。

《箴言》记载说:「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箴十六33)。「拈阄」可以除去徇私的弊病,根据神的指引来作决定。有人认为「拈阄」是与「小鹅卵石」有关,将石头从上往下抛出,可以决定是或非。但在《圣经》中从未解释使用何物来进行拈阄,也未说明拈阄的过程为何,而且没有提及它与乌陵和土明的关系。

大卫作诗说:「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祢为我持守」(诗十六5)。「我所得的,祢为我持守」希伯来文意思是「祢持守我所得的签」。产业、杯中的分、签,都是代表神要赐给百姓的应许和福分。只要我们敬畏神,成为忠心的仆人,就可以享受神所要赐给的恩典。

、外邦人拈阄的实例

在旧约时代,外邦人常藉由「拈阄」的方式来寻求神明的意思。以下拟举《圣经》中的数例说明之。

例如巴比伦王要攻打耶路撒冷的时候,他站在岔路那里,在两条路口上要占卜。他摇签(原文是箭)求问神像,察看牺牲的肝,要寻求神明的意思(结二一21)。

又如在以斯帖的时代,犹太人的敌人哈曼,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后来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要杀尽灭绝犹太人(斯三7,九24)。

再如神吩咐先知约拿去尼尼微城传警告,但他却不愿遵从神的命令,上了船,往他施去。然而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船上的人彼此说:「来吧,我们掣签,看看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于是他们掣签,掣出约拿来(拿一7)。

还有,当以色列人被列国掳去的时候,列国人是惨无人道,用拈阄的方式分配俘虏作为奴隶,而且将以色列人的小孩卖了,得钱用来嫖妓,以及买酒饮乐(珥三3;俄11)。

此外,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后,罗马兵丁就拿祂的衣服分为四份,每兵一份;又拿祂的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他们就彼此说:「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拈阄,看谁得着。」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们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约十九23-24;诗二二18)。

、以色列人拈阄的实例

在旧约时期,以色列人也常采用「拈阄」的方式来寻求神的意思,以下拟举例说明之。

(一)决定山羊的归属

《圣经》中第一次出现「拈阄」,是记载在《利未记》的赎罪日中,亚伦要「为那两只羊拈阄,一阄归与耶和华,一阄归与阿撒泻勒」(利十六8)。归与耶和华的羊要献为赎罪祭,是为百姓来赎罪(利十六9、15);至于归与阿撒泻勒的羊,「要活着安置在耶和华面前,用以赎罪,打发人送到旷野去」(利十六10)。「阿撒泻勒」是希伯来文的音译,原意不能确定。亚伦要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把这罪都归在羊的头上,藉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这羊要担当他们一切的罪孽,带到无人之地(利十六21-22)。这羊是替罪羊,要送到旷野去,永远不再见牠;好像牠要担当百姓的罪过,使罪过永远不再被神记念。这羊是预表耶稣,如同以赛亚先知说: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赛五三6)。又如施洗约翰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译:背负)世人罪孽的(约一29)。所以耶稣是完美无瑕的替罪羊。

此外,还要献上另一只羊为作赎罪祭,也是预表耶稣。藉由耶稣在十字架的受死,我们靠着祂的血能赎罪与称义,就能免去神的忿怒(罗五9)。所以耶稣是完美无瑕的赎罪祭牲。

(二)分配迦南地的土地

「一般的产业」是属于人所拥有,可以由儿女来继承,采平均分配的方式,继承人可以自由将产业出售。但「迦南地的产业」是属于神所拥有,以色列人蒙受神的恩典,可以取得迦南地,所以它与「一般的产业」不同,神规定要用拈阄的方式来分配土地,表示各支派的土地是由神来分配的。

神对摩西说:「你们要按家室拈阄,承受那地;人多的,要把产业多分给他们;人少的,要把产业少分给他们。拈出何地给何人,就要归何人。你们要按宗族的支派承受」(民三三54)。所以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将约但河西的土地,按神吩咐拈阄给九个半支派承受为业(民三四13;书十三6-十九51)。至于约但河东的土地,原非神要赐给百姓的产业,是他们自求的,所以不必用拈阄的方式分配。摩西答应百姓的请求,将约但河东的土地分给迦得、流便和玛拿西半个支派(民三二33-42;书十三8)。

此外,虽然利未支派要在神面前专一的服事祂,所以在他弟兄中无分无业,耶和华是他的产业(申十8-9)。但是利未人仍需要城邑居住,并需城邑的郊野来牧养牲畜,因此以色列十二支派要照神所吩咐的,从自己的地业中,用拈阄的方式,分配土地给利未人(书二一3-45)。例如利未人的祭司、亚伦的子孙,从犹大支派、西缅支派、便雅悯支派的地业中,按阄得了十三座城(书二一4)。

(三)分配圣殿的工作

在大卫作王的时期,有二位大祭司,就是以利亚撒、以他玛。他们的同族弟兄要分成班次,用掣签的方式分配工作。祭司有二十四班次,都是用掣签的方式安排,要照神藉他们祖宗亚伦所吩咐的条例进入殿中办理事务。利未其余子孙的工作分配也是一样,他们在大卫王和撒督,并亚希米勒与祭司利未人的族长面前掣签,正如他们弟兄亚伦的子孙一般,各族的长者与兄弟没有分别(代上二四1-31)。

此外,大卫和众首领分派亚萨、希幔,并耶杜顿的子孙弹琴、鼓瑟、敲钹、唱歌。这些人无论大小,为师的、为徒的,都一同掣签分了班次。共分为二十四班次(代上二五1-31)。而守门的利未人,与他们的弟兄一同在耶和华殿里按班供职。他们无论大小,都按着宗族掣签分守各门(代上二六1-19)。

(四)其他事项的决定

例如当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去攻打艾城的时候,因为有人违背神的命令,取了当灭的物,祂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结果百姓竟然在敌人面前逃跑。神指示约书亚要按着支派近前来;神所取的支派,要按着宗族近前来;神所取的宗族,要按着家室近前来;神所取的家室,要按着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就取出犹大支派的人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书七14-18)。「取出」的希伯来文意思是藉由抽签取得。

又如当便雅悯的基比亚人强暴利未人的妾致死,以色列人就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准备打仗,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万。首先,他们要求将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交出来,好治死他们,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但是便雅悯人却不肯听从他们弟兄以色列人的话,于是以色列众人就照所掣的签去攻击基比亚人(士二十9)。

再如在以色列人被掳归回的初期,人口稀少。若要圣城耶路撒冷繁荣与发展,人口一定要增加。尼希米先知使用什一奉献的原则,采行掣签的方式,每十人中使一人来住在圣城耶路撒冷,其余九人则住在别的城邑(尼十一1)。而且物资缺乏,不但每年各人要捐银一舍客勒三分之一,作为神殿的维护与敬拜的费用,还要用掣签的方式决定,看每年是哪一族按定期将献祭的柴奉到神的殿里(尼十33-34)。

在新约时期,耶稣拣选使徒的数目是十二,十二是完全数,代表以色列十二支派。当耶稣的门徒犹大自杀以后,只剩十一个人。为了维持使徒职分十二的完整性,使用「摇签」的方式,拣选马提亚递补为使徒,目的是一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徒一15-26)。后来圣灵降临,不再使用「摇签」的方法,而且使徒雅各又被杀害,保持十二的数目已不必要,所以就不再递补使徒。

结语

「拈阄」的主要目的是寻求神的意旨,但在现今的世界,我们已经不再使用「拈阄」的方式来明白神的意旨。神已经赐给我们祂的话语,是记载在《圣经》中。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是我们路上的光(诗一一九105),它会指引我们所作的决定。此外,神赐下圣灵与我们同在,祂要将一切的事指教我们(约十四26;徒十三1-2,十六6-7)。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林前二10)。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8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8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