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圣经中的发怨言

引言

传统社会是重男轻女的,有些父母会对弟弟偏爱,将所有的家事交由长女来承担,因而引起长女的不满。人带有肉体,常是软弱的,所以长女会对父母「发怨言」,以宣泄内心不满的情绪。

《圣经》中是否也有「发怨言」的记载?「发怨言」的意义为何?《旧约圣经》与《新约圣经》对「发怨言」的记载有何不同?以下拟根据《圣经》来探讨这些问题。

、旧约中的「发怨言」

1.「发怨言」的意义

「发怨言」的希伯来文意思是抱怨、发牢骚。这是人外在的表现,代表内心深处对自己遭遇的不满,拒绝接受自己的现况。旧约中的「发怨言」,大多记载在《出埃及记》与《民数记》中。是描述以色列人在出埃及以后,进入旷野的期间,常对摩西「发怨言」。当他们口渴,找不到水喝(出十五22-24);飢饿,找不到食物吃(出十六1-3);发现敌人强大,自己无法战胜的时候(民十四1-3),就向摩西「发怨言」。

2.「发怨言」的实例

兹举几个「发怨言」的例子,列示如下。

(1)百姓因缺乏粮食而「发怨言」

以色列全会众从以琳起行,到了以琳和西奈中间、汛的旷野。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因缺乏粮食,向摩西、亚伦「发怨言」。百姓说:「我们宁愿在埃及地坐在肉锅旁边,吃饭吃到饱的时候,死在耶和华的手里!你们倒把我们领出来,到这旷野,是要叫这全体会众都饿死啊!」(出十六3,《新译.和合圣经》,环球圣经公会)。其实,「坐在肉锅旁边,吃饭吃到饱的时候」,是美化在埃及曾有的生活,倘若埃及地如此美好,他们就不会哀求神,求神拯救他们出埃及。

(2)可拉党想夺权而「发怨言」

利未的后代可拉,因不满只有摩西、亚伦能作百姓的领袖,于是带领以色列的首领一起聚集攻击摩西、亚伦,说:「你们擅自专权!全会众个个既是圣洁,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甚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事实上,向神所拣选的领袖「发怨言」,就是「攻击耶和华」(民十六11)。神的惩罚就临到可拉党,祂使地开口,把他们和一切属他们的都吞下去,叫他们活活地坠落阴间(民十六31-33)。此外,神再度显神迹,证明亚伦是神所拣选的领袖。神吩咐十二支派的首领各拿一根杖,放在会幕内法柜前,神所拣选的那人,他的杖必发芽。结果只有亚伦的杖发芽,证明他是神所拣选的。神吩咐摩西说:「把亚伦的杖还放在法柜前,给这些背叛之子留作记号。这样,你就使他们向我发的怨言止息,免得他们死亡」(民十七1-10)。

(3)百姓害怕敌人而「发怨言」

以色列人要进入迦南地以前,神要他们打发十二个人去窥探那地。结果探子回来报恶信,百姓听了以后,就大声喧嚷,并且哭号。他们向摩西、亚伦「发怨言」说:「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这旷野』」(民十四2)。这些人虽看见神的荣耀和祂在埃及与旷野所行的神迹,仍然不听从神的话,所以神的惩罚就临到百姓。除了迦勒与约书亚,因其专一跟从神,可以进入迦南地;凡藐视神的,一个也不得进入神所起誓应许之地,全要「死在这旷野」(民十四22-24)。

3.「发怨言」的结果

表面上,百姓是向摩西「发怨言」。事实上,摩西是神所拣选的领袖,向摩西「发怨言」,就是向神「发怨言」(出十六8)。「发怨言」是对神没有信心的表现(民十四11),他们不相信神会供应饮水,不相信神会提供食物,也不相信神会帮助他们战胜敌人。「发怨言」也是背叛神、藐视神、不愿听从神话语的表现(民十四9、11、23;诗一○六25)。面对百姓的「发怨言」,神除了采取行动解决百姓的困难以外(出十五25,十六4),神也惩罚部分的百姓,使他们死亡(民十七10)。因为「发怨言」将使人对神丧失信心,会勾引人离开神,在《申命记》中记载,要将这些人治死,使恶从百姓中除掉(申十三1-18)。

以赛亚先知预言说:「心中迷糊的必得明白;发怨言的必受训诲」(赛二九24)。这是指在神的国度中,个人的生命将改变,有属灵的判断力,心中不再迷糊,能明白神的旨意。而且能谦卑的倚靠神,不再心生不满而发怨言,可领悟真理,过着敬畏神的生活。

、新约中的「发怨言」

「发怨言」的希腊文意思是抱怨、埋怨、议论。在《新约圣经》中,比较少谈论「发怨言」。有关「发怨言」的记载,兹说明如下。

1.四福音书中的「发怨言」

「发怨言」可分为下列二类:

(1)因行动而引起的「发怨言」

例如有一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做工,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工作。后来,家主又陆续雇人进葡萄园去工作。到了晚上发薪水的时候,在下午五点才开始工作的人,领了一钱银子。最先做工的人也来了,以为会多得一些,但也是得到一钱银子。他们领到之后,就「埋怨」家主说: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吗?(太二十1-12)。这是因主人对不同工时而给同样报酬的行动,引起雇工对主人「发怨言」。

又如耶稣出去,看见一个税吏,名叫利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撇下所有的,起来跟从了耶稣。利未在自己家里为耶稣大摆筵席,有许多税吏和别人与他们一同坐席。法利赛人和文士就向耶稣的门徒「发怨言」说:你们为甚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呢?(路五27-30)。这是因耶稣与税吏一同吃喝的行动,引起法利赛人和文士向耶稣的门徒「发怨言」,认为他们沾染了不洁净。

(2)因话语而引起的「发怨言」

例如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犹太人因为耶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就私下「议论」他,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耶稣吗?他的父母我们岂不认得吗?他如今怎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约六35-42)。这是因耶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这句话,引起犹太人对祂「发怨言」。

又如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祂的门徒中有好些人听见了,就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耶稣心里知道门徒为这话「议论」,就对他们说:「这话是叫你们厌弃吗?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祂原来所在之处,怎么样呢?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只是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约六53-64)。这是因耶稣说「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这些话门徒听不懂,因而对耶稣「发怨言」。事实上,耶稣的话是灵、是生命(约六63),要消除人们的不信(约六64)。但有些人不相信耶稣的话,因而退去,不再和祂同行(约六66),其中包含犹大(约六70-71)。因犹大不相信耶稣的话,所以会对用香膏抹耶稣脚的马利亚「发怨言」,他说:「这香膏为甚么不卖三十两银子賙济穷人呢?」犹大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约十二1-6)。因犹大坚持不信,也不愿悔改,魔鬼就进入他的心里,最后将耶稣出卖了。

2.其他经卷中的「发怨言」

例如使徒时代的教会,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问题。就是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说希腊话的犹太人」的寡妇,她们就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徒六1)。十二使徒是教会的领袖,他们有属灵的眼光,认为这事应尽快处里。但使徒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应该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所以使徒就将管理饭食的事情,分派给七位执事。这是教会中第一次自由选举。候选人的资格有三: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结果选出了司提反,又拣选腓利、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进犹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徒六5)。这些名字都是希腊的名字,代表他们都是「说希腊话的犹太人」。这是从怨言最多的团体中,选出解决问题的人,因为他们最能得到「说希腊话的犹太人」的支持。现今许多的教会陷入混乱之中,因为传道人未能专注于祈祷、传道,反而专心在行政管理的事上。一个属灵的教会应重视分工合作,让传道人有较多的时间祷告与倾听神的话语,而琐碎的行政工作则交给长老与执事去处理,使教会的带领不致偏差,这才是圣经中的教会管理模式。

又如使徒保罗勉励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说: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林前十10)。这里是指以色列民经常在旷野中「发怨言」(出十五24,十六2-3,十七3;民十一1,十四2-3,十六11、41;申一27),因为保罗并未明白说出,因而不知道是指哪件事。但如可拉党想夺权而「发怨言」时,就受到神的惩罚而死亡。第二天,以色列全会众都向摩西、亚伦发怨言说:「你们杀了耶和华的百姓了。」结果神的惩罚也临到「发怨言」的百姓,他们遭瘟疫死的共有14,700人(民十六41-49)。保罗说:被「灭命的」所灭,「灭命的」是指天使(出十二23),他们听从神的吩咐去执行任务。

再如《犹大书》是主耶稣的肉身兄弟犹大所写的,目的要信徒防备异端渗入教会。犹大指出异端的错误行为,警告信徒不要被引诱走偏了道路。末日主再来的时候,祂要在众人身上施行审判,这些传异端的人,他们的结局将是永远在黑暗中哀哭。这些人是「不敬虔」的人(犹15),他们在言行上有四项错误(犹16):(1)私下议论,常「发怨言」。他们常埋怨教会领袖与神,就如昔日以色列人在旷野埋怨摩西、亚伦及真神一样。(2)随从自己的情欲而行。他们被贪婪和情欲辖制,无法结出节制的圣灵果子。(3)口中说夸大的话。他们自命不凡,因而目空一切,口说傲慢的话。(4)为得便宜谄媚人。他们是悖逆神,因而谄媚人,只要有利可图,不惜对人阿谀奉承。

结语

在旷野时期,以色列百姓常对摩西「发怨言」,因而受到神的惩罚,无法进入迦南美地(民十四29-30)。今日,我们行走天国的道路也是一样,以色列百姓的遭遇,正是要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所以使徒保罗勉励我们说: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腓二14)。我们当相信神、敬畏神,凡事顺服祂的带领,使我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我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将来可以蒙神赏赐,进入永恒的天国(腓二12-16)。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8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8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