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论 独一真神

一、真耶稣教会教义的渊源

真耶稣教会在创立之始,初期工人蒙圣灵的启示,已经确立了「五大教义」及「独一神观」等基本教义。就历史层面而言,如上所述,该会初期的工人从「五旬节教派」中的使徒信心会得知圣灵的真理,因此无法切断与五旬节教派的关系。但就教会的本质层面而言,该会并非是五旬节灵恩运动的产物;该会的建立是要承袭使徒时代的真教会,而非另立一教派。初期教会建立于耶路撒冷,因为门徒领受「圣灵的洗」,除传扬福音外,还有神迹奇事证实所传的道,是唯一的真教会。今日该会蒙主同在,除了领受「圣灵的洗」之外,还有纯正的福音,又有神迹奇事的见证,所以是复兴使徒时代的真教会,也是唯一得救的真教会。

1900年底,五旬节运动在美国发生,大家追求圣灵的洗,说方言。当时的五旬节圣洁会、使徒信心会、神召会、神在基督里的教会、四方福音的国际联合会等教派,通称为「五旬节教派」。

一般五旬节的教派并未完全遵守圣经的教训。他们强调洗脚礼,但不是洗礼之后「典礼性的一次洗脚」。他们只遵守主日,并未遵守安息圣日。虽然实施浸礼,但不是「面向下的浸礼」;而且认为洗礼没有赦罪的功效,只是一种公开的仪式,当众承认已经接受耶稣为救主。他们注重「圣灵的洗」,而且以说方言为凭据;但认为受圣灵并非就是悔改得救,只是使人能得着事奉的能力。初期他们认为要奉耶稣基督的名洗礼,因为耶稣既是父,也是子,所以父子圣灵的名就是耶稣基督;但后期却采用三位一体的神观,认为神是独一的神,是三个位格集于一身的。因为五旬节教派压抑灵言的祷告,而且真理不完全,以致圣灵无法恒久停留在教会中,信徒无法真正经历「圣灵的洗」。

一般教会认为真耶稣教会的教义,是集合各教会的特色于一身;采用浸信会的浸礼,五旬节会的圣灵,安息日会的守安息日,长老会的长执制度。事实上,该会是神亲自设立的,完全遵守圣经的教训;教会有「应许的圣灵」同在,信徒可以真正经历「圣灵的洗」;而且有神迹奇事相随,是绝对与唯一得救的真教会。

二、真耶稣教会教义的特性

回顾真耶稣教会的教义成文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教义特性,兹叙述如下。

1.有真神的启示:诚如上述,真耶稣教会的五大教义与神观教义,都来自神向初期工人的启示,而且至今仍未变动。「启示」的希腊文是ajpokavluyi”,其字源是由「ajpov」与「kaluvptw」构成。「ajpov」原意是「离、拿走」,「kaluvptw」的原意是「盖」;ajpokavluyi”的原意是「拿掉遮掩的盖子,以显露隐藏的东西」。由于人的有限,以及神的无限,人若想认识神,须透过神向人彰显祂自己,也就是神的自我启示。该会因为有真神的启示,所以能够明白真理的奥秘,使所传的教义完全符合圣经的规定;就如同使徒保罗所说的:「弟兄们,我告诉你们,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人的意思。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也不是人教导我的,乃是从耶稣基督启示来的。」

2.完全遵照圣经:基督教是一个历史的宗教,它是建基于神的启示。而圣经就是记载神的启示,将神的旨意清楚的写下,成为教会建构教义的唯一权威性基础。任何教会的传统和人的理性、经验,都不能超越圣经而宣称它是厘定教义的标准。真耶稣教会在建构教义的时候,采用「由上而下的神学方法」(Theology from Above),认为圣经的信息是厘定教义与生活实践的绝对标准,是具有权威和不能妥协的,因此该会的教义完全遵照圣经的规定。

3.有圣灵的带领:圣经是神所默示,它是用七印封严的书卷,而「印」代表圣灵。「默示」的希腊文为qeovpneusto”,它是由「qeov”」与「pnevw」组成。「qeov”」的意思是「神」,「pnevw」意思是「呼气、吹气」,所以「默示」的意思是「神吹气」,是在圣灵引导之下,神向人启示人类历史有关神的奥秘与作为。因此只有圣灵才能开启封严的书卷,引导人明白圣经的真理。所以耶稣说:「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圣经是建构教义的基础,然而它的权威须要透过教义的诠释,才能被信徒所了解。但因着人的有限性,一般教会在诠释圣经的时候,常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而真耶稣教会有「应许的圣灵」的同在与引导,所以对于圣经的诠释,比较能够符合神的旨意。

三、真耶稣教会教义与得救的关系

真耶稣教会厘定教义的精神,完全遵循圣经的教训,不仅强调圣经的内涵精义,而且注重主耶稣亲自留下来的榜样。因此该会所拟定的五大教义,与得救有密切的关系,称为「得救的五大教义」;而这「五大教义」是建立在「神观」教义的基础上。

「五大教义」与得救有密切的关系,是因为有「应许的圣灵」。倘若没有「应许的圣灵」,圣餐礼仅是记念性的仪式,无法使人与主的永生和复活的应许发生关系;洗脚礼仅是象征性的仪式,无法使人与主的产业及性情有分;浸礼成为入会的仪式,无法产生赦罪的功效。该会因为蒙神赐给「应许的圣灵」,所以只能藉由该会这「地上的教会」,才能进入永恒的「天上的教会」。

神观教义确立了敬拜的对象。该会不相信「三位一体」的神观,只相信「独一神观」,就是要敬拜独一真神,祂的名字叫「耶稣」。在时空之上,神的本质是灵;就灵的观点而言,父的灵、子的灵、圣灵的灵是没有区别的,在灵里是一致的。但在时空之下,在救赎的历史中,因为耶稣的降生,会让人误解有父、子、圣灵三位神的存在。事实上,灵有超越性,父、子、圣灵可以并存,同时充满天地。父、子、圣灵是同一位神,祂的名是「耶稣」。所以我们奉「耶稣」的名祷告,才能得到应许的圣灵;奉「耶稣」的名受洗,才能有赦罪的功效;奉「耶稣」的名洗脚,才可以与主有分;奉「耶稣」的名祝谢圣餐,才能领受耶稣的肉和血,与主联合,获得永生。

该会认为信徒的一生信仰历程,与「五大教义」的关系密切。首先,是接受「洗礼」的赦罪、称义,归入基督,获得神儿女的名份,这是一个开始。其次,是接受「洗脚礼」,能产生与主有分的功效;能够与主的生命连结,与主的性情有分,将来可以继承天国的产业。再者,藉由举办「圣餐礼」,享用灵食灵饮,可以分享神丰盛的生命;将来可以复活,得着永生。然后,藉由遵守每周的「安息日」,停止世上的工作,恒心参加聚会,努力灵修,追求灵命的丰盛,与神密相契。同时,藉由领受「应许的圣灵」所赐与的力量,使我们能行道、成圣,完成得救的功夫,顺利走完世上的道路,预备进入永恒的天国。

四、真耶稣教会与众不同的教义

真耶稣教会的教义与众不同,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否能代表正统的信仰?第五世纪的教父文深(St.Vincent of Lerin)认为正统信仰,是在一切的地方,在所有的时间,为所有的人所共同遵守的信仰。事实上,多数人所认可的信仰,不一定是真理。正统信仰的根基是圣经,它是判断真理的最高准则,教义不应该超越圣经的教训。教义不是以众人认可为准,应该以神的话语作为准则;该会的教义虽然与多数人认可的信仰不同,但历史常证明真理有时是在少数人身上。例如以色列王决定攻打亚兰国时,曾征询宫廷先知四百人,他们都异口同声的说:可以去攻打敌人,必然得胜,因为神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但只有米该雅先知一人说:他们将被敌军击败,百姓会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而且国王的性命也会不保。后来战争的结果应验了米该雅先知所说的预言。米该雅先知坚持原则,坚守真理,绝不妥协;他说出真话,甚至可能丧命也在所不惜。在教会渐趋向世俗化的今日,该会坚守真理,虽然教义与众不同,但只要符合圣经的规定,相信会蒙神的喜悦和祝福。

五、真耶稣教会永恒的教义

综观真耶稣教会的「教义的成文历史」,其中教义是否变动?例如洗脚礼的教义,诚如上述,北方的教会认为洗脚礼可以赦罪,因此赞成信徒要接受临终洗脚,洗去他的罪过。后来开会议决,洗脚礼的意义是与主有分,并效法主能彼此谦卑、互相饶恕,并无赦罪的功效,因此不必举行临终洗脚。又如圣餐礼的教义,北方的教会认为圣餐礼有赦罪的功效,而且只能一年举办一次。后来开会议决,圣餐礼的意义是为了纪念主死,并赐有生命的应许,与赦罪无关;而且不必限制一年举办一次。可见该会对于教义的诠释,是会改变的。

就「由上而下的观点」而言,该会的「五大教义」及「神观」教义是神一次交付的,从教会设立之始,初期工人蒙神启示,已经明白这些得救的教义,至今从未改变。就「由下而上的观点」而言,该会对于「五大教义」及「神观」教义的诠释,是会改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对圣经经文的越深入和了解,有部分随之改变,而且越来越接近圣经的原意。

教义是源于耶稣的话语,也就是出自圣经,而圣经是建构教义的唯一权威性基础。圣经是神一次交付的,是至高无上、不可逾越的命令,是永恒的真理,是永不改变的。对于圣经中不可变的真理,我们只能凭信心「领受」,并「传扬」出去;不能「讨论」并「更改」。但因为人受到理智的局限,对圣经的了解不完全,「教义的成文历史」可能会改变。改变的不是「真理」,而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有所长进。圣经就像时钟的轴心,是永不改变的;而教义的诠释就像时钟的钟摆,总是以轴心来振荡和摆动。

(3)
上一篇 2020年10月11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1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