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作者:保罗(多一1)
日期:大概是保罗在罗马第一次获释后所写的,大多认为这信是在主后六十三年秋天至六十六年夏天之间写的
地点:写作地点,完全要看保罗在罗马得释放后的旅程怎样而定由「多三12」知保罗自革哩底离开之后,尚未抵达尼哥波立(希腊的西海岸),极可能是在到达哥林多之后,便在哥林多写这封信
带信人:西纳、亚波罗(多三3)
目的:
1.保罗以使徒的身份授权提多,以证明提多执行各项任务非独断独行(多一5、11),而是积极地推展圣工(多二15)
2.保罗指示提多设立长老,以防堵假教师的工作(多一6~16)
3.保罗指示提多,指导信徒当如何以基本真理的亲切信仰为基础,实践敬虔的生活
特征:
1.本书信与提摩太前后书相似,但重点不同,如下:
(1)提摩太前书是一个嘱咐,劝我们「维护」真理
(2)提摩太后书是一个挑战,劝我们「传扬」真理
(3)提多书是一个提醒,劝我们「实践」真理
2.本书信把基督教教义,作些精警的结结,例如:(1)问候语(一1~4),载满了教义方面的真理(2)家庭生活的指导中,提及敬虔生活应以神的恩典为基础(二11~14)(3)社会生活的指导中(三4~7),把教理的精义描述得非常完整由上述三点知此为本书信的一大特征
主旨:强调福音的真理与最纯洁的道德生活之间有不可或缺的关系
背景:
1.提多是希腊人,生于安提阿(在叙利亚)(加二3),由保罗带领归主(多一4),是保罗所喜爱的同工之一(加二3;林后二13,七6,八1~6、16~17)
2.保罗首次在罗马被囚得释放后,曾访革哩底与提多同工,至别离时,留下提多牧养教会,以后吩咐他俟填补的工人到后(可能是亚提马或推基古)(三12上),便前往尼哥波立相会(多三12下)
3.从提摩太后书中,看到提多与保罗在罗马第二次被囚时在一起当保罗写提摩太后书时,他显然为保罗,往挞马太布道去了(提后四10),此后提多再没有在圣经中出现(由此可知提多书完成日期在提摩太前书与后书之间)
4.革哩底岛的概况:
(1)民情:革哩底位在爱琴海之南,物产丰富,盛产酒,故酗酒争斗乃常见之事,居民声名狼藉,谚语说;「革哩底化」便是「说谎」之意(多一12),足见其道德十分腐败
(2)教会:从「徒二11」得知彼得的听众中,有些是从革哩底去的犹太人,或者他们归主后,成了当地初代的信徒但圣经没有明显的记载
保罗于罗马释放后,曾与提多在此工作,但提多似乎在此以前已工作了一段时期由于教会在组织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受许多假教师的影响,再加上当地低下的道德水平,对信徒生活具有相当的破坏力,故留下提多以完成牧养的工作
(3)本书论到重要的异端是犹太律法派,如奉割礼(一10),荒渺言语(一14),言行不一(一16),为家谱而争(三9),结果引起教会纷争(三10)叫许多家全家的人都败坏了(一11)
本论
壹、问候语(一1~4)
一、保罗身份的凭证(1上)
1.神的仆人(赛四十二1~4;太二十27~28)
2.耶稣基督的使徒(林后十~十三)
二、保罗使命的自觉(1下~3)
1.凭借:
(1)选民的信心(罗八31~39)
(2)敬虔真理的知识(来五14;弗四16)
(3)永生的盼望(彼前一3~7)
2.任务:传扬救恩(林前九16~17)
3.来源:按着神我们救主的命令(加一15~16)
三、保罗亲情的流露(4)
1.以提多为属灵的儿子(加四19)
2.愿提多得恩惠与平安(多三5;弗二16~18)
贰、牧会的指导(一5~16)
一、保罗对提多的指示(5)
1.将未办之事办齐(结二十二30)
2.吩咐设立长老(徒二十17~18;彼前五1~2)
二、设立长老的条件(6~9)
1.基本的资格──在家庭是良牧(6)
(1)无可指责(6上;提前三7)
(2)一夫一妻(6上;提前三2;罗七3)
(3)儿女信主(6下;提前三4)
(4)儿女检点(6下;诗一百二十七4)
2.管理的态度──以神的管家自重(7~8)
(1)性情可亲(7)
a.不任性(彼后二10;腓二3~4)
b.不暴躁(弗四26~27)
c.不因酒滋事(箴二十三31~32,三十一4~5)
d.不打人(提后二22~25)
e.不贪无义之财(彼前五2)
(2)性格可敬(8)
a.乐意接待远人(来十三1~2)
b.好善(弗二10)
c.庄重(提前二9~15)
d.公平(撒上十六6~7;雅二1~4)
e.圣洁(王下四8~9;士十六4~21)
f.自持(林前九27)
(3)真理的认识──要成为真理的教师
a.要坚守(9上;提后二15;加一6~10)
b.要劝勉(9下;罗十五14)
c.驳倒争辩的人(9下;徒二十28~31)
三、设立长老的目的──为对付假师傅(10~16)
1.革哩底人的问题──假师傅(10~12)
(1)假师傅的品行(10)
a.悖逆(加一6~7)
b.说虚空的话(太七1~5;弗五4)
c.欺哄人(加四17;提前六5)
(2)假师傅的工作(11)
a.贪不义之财(彼前五2;王上二十一19)
b.传假教训(太二十三15)
c.败坏人的全家(太十八6~9)
(3)本地先知的见证(12)
a.他们说谎(诗二十八3;撒下二十9,十五1~6)
b.是恶兽(提后三13)
c.又馋又懒(赛五十六10~11)
2.保罗的指导(13~14)
(1)方法:责备(提前五20;帖前五14)
(2)目的:弃假归真(帖后三15;加六1)
3.保罗的提醒──关于假教师的事(15~16)
(1)就内在的存心而言──不纯洁(太七18)
(2)就外在的行为而言──自相矛盾(太七20)
参、家庭生活的指导(二1~15)
一、原则──合乎纯正的道理(二1;彼前二2;提后一13~14)
二、指导老年人的生活(二2)
1.节制(帖前五8)
2.端庄(多一7)
3.自守(加五13)
4.信心(帖前一3)
5.爱心(弗五1~2)
6.忍耐(帖前一3)
三、指导老年妇人的生活(二3)
1.恭敬(路二36~38)
2.不说谗言(雅三4~6)
3.不为酒奴(林前十23~24)
4.以道教人(林前十一1)
四、指导年轻妇人的生活(二4~5)
1.爱丈夫(二4上;弗五22~24)
2.爱儿女(二4下;诗一百二十七3)
3.谨守(二5上;提前五11~15)
4.贞洁(二5上;彼前三1~2)
5.料理家务(二5下;腓二6~8)
6.待人有恩(二5下;徒九36~43)
7.顺服(二5下;提前二11~13)
五、指导少年人的生活(二6~7)
1.劝少年人谨守(二6,二2、4~5)
2.劝提多应有善行的榜样(二7~8)
(1)正直(二7上;徒十三22;加二20)
(2)端庄(二7下;提后一7)
(3)语言纯正(二8;提前四12;诗三十九1)
(4)防备反对的人(彼前三16,四12)
六、指导仆人的生活(二9~10)
1.顺服(二9上;徒五29;弗六5~6)
2.讨主人喜悦(二9下;弗六6~7)
3.不可顶撞(二9下;彼前二20~23;太五11~12)
4.不可私拿东西(二10上;箴十五6、27)
5.忠诚(二10下;加一10;撒下十二7~9)
6.尊荣神(二10下;彼前二9;多一3;提前一17)
七、敬虔生活的基础(二11~14)
1.神恩典已显明──过去(二11;徒二十六18;加三28)
2.恩典的指导──现在(二12~14)
(1)除去不虔敬(二12上;彼后二5~6;提前四8~10)
(2)除去世俗的情欲(二12上;加五19~20)
(3)自守(二12下,一8,二2、5)
(4)公义(二12下;雅二1~4;路十六15)
(5)敬虔(二12下、14下;约四24)
3.为盼望主的再临──未来(二13;林前十五52;约壹二2~3)
4.基督救赎的目的(二14;弗二10)
八、教导的方法(二15)
1.讲明、劝勉、责备(二15上;太十1、5~13)
2.不叫人小看你年轻(二15下;提前四12)
肆、社会生活的指导(三1~11)
一、信徒的公民义务(三1~2)
1.顺服掌权的(三1)
(1)顺服(来十三17;罗十二3~6,十三6~7)
(2)遵命(太二十二20~21)
(3)预备行善(约六24~27;太五13~16)
2.善待所有的非信徒(三2)
(1)不毁谤(彼前二23)
(2)不争竞(诗七十五5~7;林前三6)
(3)总要和平(加五12;太五23~26)
(4)大显温柔(太十一29;彼前三15~16)
二、教导的基础──动机(三3~7)
1.为避免重蹈覆辙──从过去立足点来看动机(三3)
(1)无知(弗二1,四18;约九41)
(2)悖逆(弗二2;撒上十五23)
(3)受迷惑(弗四11~14;雅五19~20)
(4)服事各样的私欲(加五19~21)
(5)宴乐(耶四十八10)
(6)恶毒(雅二13)
(7)嫉妒(撒上十八6~30)
(8)可恨的(路十八13)
(9)彼此相恨(提后三3)
2.因救主恩典的显明──从现在立足点来看(三4~7)
(1)救恩的基础──靠主的恩慈与怜悯(4;弗二8~9)
(2)救恩的过程:
a.重生的洗(5;弗五26;徒二38;可二5~12)
b.圣灵的更新(5;徒四13、31;加五22~23)
(3)救恩的果效(7)
a.得称为义(罗四3)
b.有永生的盼望(弗一13~14)
c.成为后裔(罗八16)
三、教导的方法(8~11)
1.指导信徒作正经事业(8)
(1)确确实实的讲明(多三4~7)
(2)留意作正经的事业(帖后三7~12)
2.远避无益的事(9)
(1)无知的辩论(提前六3,一4)
(2)家谱的空谈(提前一4;约五44)
(3)分争(雅三15~16)
(4)因律法而起的争竞(提前一7~10)
3.处理结党的事件(10~11)
(1)劝勉(帖前五14;帖后三6、14;提前五20)
(2)弃绝(提前一19~20;林前五1~6)
伍、结语(三12~15)
一、指示末了的事
1.想见提多(提后四19~21)
2.热心待客(徒十五3;罗十五24)
3.多结善果(林前九19~23;加二10;腓四17)
二、问安与祝福(15)
1.同我一处的人问你安(林前十二26;民二十七20)
2.代问候那些有信心爱我们的人(传四9~12;腓四2;出十八13~27)
3.祝福众人(弗二6~10;林后十一28~29;来十三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