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读经:弗四。罗十二。
圣句: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弗六1)。
在家庭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叫做"家庭伦理道德",是维系家庭秩序的一种力量。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为"孝顺父母"与"友爱兄弟姐妹"。
一、为什么要孝顺父母?
1.报答亲恩:儿女是神所赐的,但是仍需由母亲受过甚大的苦楚才生出来;且由父亲劳苦。汗流满面,才获得养育儿女的费用;更是由父母日日共同照顾,才把儿女养育长大的。尤其是较穷苦的父母,常常缩衣节食,供给儿女的衣食及学费。至于儿女生病时,更是不眠不休,整日在身边照顾。若仔细思想,每一个人必能想出许多亲恩,且会觉得这些比山还高,比海更深的恩情,实在难于报答万分之一。所以儿女们,按情理当尽己所能,好好孝敬父母,一报亲恩(诗一二七3;创三16。7-19;歌八5下)。
2.遵守神命:真神亲自颁布的十诫可分为"爱神"(一至四诫)与"爱人"(五至十诫)二部分。而"当孝敬父母"列于爱人的六诫中的首诫,并且是唯一带着极大之应许的诫命。这应许是"得福"与"长寿",是世人最盼望得着的。由此可知,神对"孝道"之重视(出二十2-17;申五16;弗六2-3)。
3.效法耶稣:主耶稣原为道成肉身来到世界的真神,马利亚只是他借腹的母亲,约瑟也只是他的养父而已;但主耶稣在世却处处给我们留下孝敬父母的好榜样,我们当效法他(路二41-51;约十九26-27)。
二、孝顺父母与神的赏罚
1.孝顺的儿女必蒙祝福:神不仅命令我们当孝敬父母,并且应许孝子必蒙祝福。我们来查考圣经中所记四位孝子(包括养女及媳妇)之孝顺的事迹及所蒙的福,做为我们效法的参考:
a.雅各的儿子约瑟之范(创三七-四九)。
b.雅各的儿子犹大之范(创四四)。
c.末底改的养女以斯帖之范(斯二-八)。
d.拿俄米的媳妇路得之范(得一-四)。
2.不孝的儿女必受咒诅:神藉摩西要我们对"轻慢父母的必受咒诅"这句话说"阿们",就是要我们"诚心所愿"领受这句话(申二七16)。箴言也警告我们,咒诅父母的,将失去神的光(真道),迷失天国路而陷入灭亡(箴三十17)。现在我们来查明圣经中所记四个不孝子的事迹及所受的咒诅为鉴戒:
a.以利的两子何弗尼和非尼哈之鉴(撒上一-四)。
b.挪亚的儿子含之鉴(创九20-27)。
c.大卫的儿子押沙龙之鉴(撒下十四-十八)。
三、当如何孝敬父母?
1.尊敬父母
a.听从父母:父母在社会上的各种经验,尤其是属灵的各种知识与经验,能作我们生活上的参考与帮助,所以我们应尊重父母的教训,听从他们的话(西三20;箴六20-22)。但是必须在"主里"听从父母,若父母所说的话不合经训,应当分辨,用委婉而谦虚的态度,奉劝父母(弗六1;路二49-50,十四26)。
b.接受管教:我们在生活中难免有过失,这时关心儿女的父母,必照神的吩咐管教;这管教是出于"爱";虽然受管教时觉得愁苦,后来却能使受教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来。所以我们应当做聪明的儿女,诚心接受父母的管教(箴十三24,二三13-14,十五5。32,十三1;来十二11)。
c.手足要彼此相爱:我们在天上属灵的父,担心我们属灵之手足间的"彼此相爱",特别赐一条新命令(约十三34)。我们肉身的父母也最担心这个问题。约翰说:"凡爱生他之神的,也必爱从神生的。"(约壹五1下);同理,我们若爱生我们的父母,也必爱从父母生的弟兄姐妹。
d.不因家穷而藐视父母:在这奢华的社会里,常有人羡慕高官富商,反而藐视,甚至厌恶穷困的父母。但经上记着说:"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的确,家庭生活之幸福与否,完全在于家人能否和睦相处,与家道之贫富并无绝对的关系。甚至"贪恋财利的,扰害己家",更会"被引诱离了真道。",所以我们应不分贫富,一律尊敬父母,才能过幸福的生活(箴十五17。27,十七1;提前六9-10;太六31-33)。
e.不因父母的教育程度低或年老而藐视他们:现在有许多青年多受一些教育就自高自大,不肯尊敬未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致使全家不安宁。从前受学校教育的机会较少,但老父母仍受过宝贵的社会教育(生活上的体验),这是年轻人无法相比的。又有些老迈的父母。精神。体力均衰退,讲话作事均无头绪;但我们必须明白,他们的精力是为儿女们用尽的;我们不但不应藐视他们,更应感谢他们,用心照顾他们,以报养育之恩(箴二三22下)。
2.不咒骂或虐待父母
在这末世,照经上所记,有人不但不尊敬父母,甚至咒骂或虐待父母。经上记着说:"凡咒骂父母的,总要治死他。"。也许有人想,现在的国法不准人随意治死咒骂父母的逆子吧!但我们相信,这些逆子之灵命必被治死,绝无进天堂享永福的机会(提后三1-2;利二十9;箴十九26)。
3.奉养父母
有些世人遗弃父母不奉养,这在末世是不稀奇的;主耶稣曾责备那些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和文士说:"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又有许多世人,工作繁忙,父母健在时未能尽心奉养,到父母过世时才花费许多钱财办理丧事(甚至不顾邻居的安宁),又用父母享受不到的祭物祭拜父母;这些事除使儿女稍尽心意之外,对父母毫无实益。我们必须留意奉养父母,以免成为假冒为善的人(提后三1-2;太十五3-9;约十九26-27)。
4.为父母代祷
我们敬爱父母,想使父母住大厦。穿美衣。吃好菜,快乐度日。但是人在这世界都是作客旅的;大厦不是我们永住的地方,又身体胜过衣裳,生命胜过饮食;主所赐的平安与喜乐才是永远属于我们的。所以我们应该常常为父母代祷,尤其若父母不热心或未信主,更应为他们迫切祈求天父,带领父母早日发起热心,归向真神;这才是大孝(太六25;约十六22-23;徒十六31;可五19;罗九1-3;书二12-13,六22。25)。
结语
我们查过了"孝敬父母"的方法,也许觉得细节太多,总意就是:要我们凡事敬畏真神,做智慧人,使父母的心欢喜(箴一7,二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