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约书亚生平-饶必灿

引言

在以色列民族史上,有一段历史,是历世历代以色列人需要铭记,并要常常回顾的,那就是出埃及进迦南,这是神在以色列人中施行的一次大而可畏的拯救。在这一段历史中,也出现了史诗般的英雄人物——摩西,为后人所传颂,他因着对神的忠心,对百姓的爱护,所行所说的让人为之敬佩。其实还有一个人,虽然不比摩西的名声,但他一样在这部民族史上,画上极为浓厚的一笔,他的事迹,为以色列人所熟知、所赞扬、所纪念,他——就是约书亚!

一、约书亚所处的时代背景

约书亚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这不平凡的经历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1.埃及为奴

雅各携带家眷到埃及地居住繁衍,然而,随着朝代的更迭,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数目繁多的以色列人成为法老眼中的威胁。于是法老开始实行高压政策,压迫奴役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在这样的处境中甚是痛苦,常常叹息哀求他们的神。

约书亚在埃及地生活的时间超过20年(摩西所派的12探子都在20岁以外,当时出埃及不到2年。如若约书亚与迦勒年纪相当,则刺探迦南地时约书亚的年龄已有三十余岁)。虽然圣经未记载约书亚在这一时期的事迹、作为,但可以推测,约书亚对所经历的这段民族苦难史感触极深。

这时期的以色列人不单是在奴役中受尽苦害,更重要的是在信仰上对神缺乏体验,因为即是为奴之身,根本没有时间(苦工繁重)与自由(法老不许)去敬拜神。所以估计以色列百姓的信仰近乎空白,只有些许像摩西父母般敬畏神的家庭方能有一些宗教教育吧。

2.旷野流荡

经上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约书亚在埃及地受尽奴役之苦对他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当以色列人被带领出埃及后,约书亚的人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着对信仰的敏感,在出埃及走旷野这段路途中,约书亚亲身见证、亲身经历了诸多神迹,使他对这位列祖的神有更深入地认识,他的信心在上百万的同族人中尤为突出,以致后来被神验中,成为新一代的领袖。当然,从消极面来讲,约书亚在这一时期也看见、听见悖逆的以色列人是怎样一次次地惹动神的怒气,而带来极重的灾祸。这对他往后的服事也是一大压力,同时也是极大的考验。

3.征战迦南

到了约旦河东之地,40年的旷野行程结束了,所敬重的长者摩西也离世了。约书亚肩负着带领百姓的重担,开启新的篇章——征战迦南。这是一段信心的旅程,如何带着一批新生代的以色列人面对迦南各族的人,并与之争战,将其除尽,得着那地,若没有对神极大的信心,若缺少领袖的威严与能力,如何成事?所以这一时期,对于约书亚来说,是一生中侍奉的巅峰期,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时期。这是神恩赐给他的机会,同时也是考量他信仰的一份挑战。

二、约书亚生平简介

1.约书亚的出身

约书亚原名叫何西阿,意为“拯救”,是以法莲支派嫩的儿子(民十三8,代上七27)。被选为12探子的时候摩西为他改名“约书亚”,意为“耶和华拯救”,可能是摩西看重这小伙子的信心,也期望他能够带回好消息,才给他改的名字,此后就一直沿用此名。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约书亚”与耶稣名字的含义相似。所以约书亚也成为指向耶稣的重要预表之一(来四8),这也是约书亚的又一福气吧。

2.约书亚的成长

旷野流荡,对诸多以色列人来说是一种折磨,每每遇到困境,他们常发怨言甚至违背诫命而得罪神,在40年中几乎全部败亡。但同样的路程同样的环境,对约书亚来说却是成长的历练,约书亚的信心、灵命在这40年里渐渐长成,他的心在神眼中看为宝贵,于是神藉着摩西的手进而锻炼、教导约书亚:

他常随摩西左右,做摩西的帮手(出二四13,三三11;民十一28;书一1、2)。摩西上西奈山领受律法时,他特意带上约书亚(出24:23);摩西每当要去会幕求问神时,约书亚也是形影不离(出三三11);在与亚玛力人争战时,山上摩西与山下约书亚互相配搭,分工合作,同心仰望神,终得取得战争的胜利(出十七8-16);差派12探子窥探迦南地时,约书亚就是其中之一,最终也确实没有辜负摩西的期望(民十三8、16,14)。

3.约书亚的蒙召

自摩西死后,未完成的使命——进迦南争战得地业,就落到约书亚的身上。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是神救恩计划的一部分,这神圣的工作不是谁人都能承担的,同样,这不是约书亚自取的,也绝非摩西凭己意随便挑选的,乃是出于神的拣选(民二七15-23)。当然,约书亚能够蒙拣选,与他自身的追求有关,与摩西的培养有关,但拣选的主权则在于神。

约书亚蒙召后,摆在他面前的皆是困难,有对自身能力的怀疑、有现实环境的拦阻、有外部敌军的威胁,还有内部百姓的不顺服。约书亚固然有惧怕,但却因强烈的使命感没有推却、退缩。加之摩西的勉励(申三一1-8,民二七22-23),更有神的应许(书一1-9),约书亚诚然刚强壮胆,用行动响应神对他的呼召!

4.约书亚的工作

从河东地预备进迦南地之时,约书亚就开始履行他的使命。约书亚的工作主要是两块内容,即征战迦南与分封地业:

(1)征战迦南——军事方面

以色列百姓进军迦南,所要面对的敌人非同小可,首先,迦南人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创十五16);其次,迦南人也确实比以色列人强壮得多,当时十个探子报恶信,所报的信息确是实况(他们的罪在于没有信心,眼见敌人却忽略神,又发极大的怨言,鼓动百姓回埃及,且要杀死凡拦阻他们回埃及的人);第三,迦南人所修筑的城墙又高又坚固,实难攻取。

反观以色列人,并非正规的军队,也未经军事训练,甚至还拖老带小,如此状况何以与敌抗争?然而,因神做以色列军队的元帅(书五14),谁能抵挡呢?(罗八31)不管是耶利哥之战、攻取艾城、击败五王联盟等等,以色列人都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连迦南人都晓得实在是有神与以色列人同在了,甚至他们的心都消化惧怕(书二9-11)

(2)分封地业——政治方面

约书亚完成了对迦南地的征战工作,还要对已得地业进行分配,使以色列各支派皆有安居之地。分封地业是很重要的工作,同时也绝非易事:

首先要考虑到公平分配,不可偏袒引起不满,人性的弱点——不患贫而患不均,因此约书亚采用了拈阄的方法,分配土地,即便如此,民中仍有怨言,以法莲支派对分得的地业不满意而提出非分之求(书十七14-18)。而后又得考虑设立庇护城,需同时顾及各个支派的需要,以发挥庇护城真正的功用;此外还要分配利未人的地业,使那些分别为圣服侍神的工人生活有保障,又不影响侍奉,能在各个支派中带领百姓的信仰;另有一些宗族家室没有男丁的特殊情况也容不得忽略……

这样,神将从前向列祖起誓所应许的全地,赐给以色列人,他们就得了为业之地住在其中……耶和华应许赐福给以色列家的话,一句也没有落空,都应验了(书二一43、45)。

5.约书亚的晚年

约书亚将地分好以后,方才考虑自己地业,乃是取了以法莲的山地的亭拿西拉城。即是山地地形,筑城、交通都极为不便,估计这不过是个小城。但约书亚仍欢喜满足,修理那城,开垦山地,住在其中直到终老。约书亚这样重百姓轻自己,不以领袖自居高位,且能功成身退,适时隐藏自己,如此作为为历世历代留下极美佳范(书十九49-50)。

约书亚年纪老迈,知道自己将要日期满足而去,仍牵挂着以色列百姓,于是他在临死之前,分别将领袖和众民招聚,像摩西一样苦口婆心地叮嘱他们守神诫命,以保全民族富强安定:

他的遗命在纲要和计划方面都很像摩西的遗命,先提醒百姓回顾神为他们所作的一切事,又要注意现今在蒙爱的景况中,若是肯继续的顺服神,结局是怎样,若是违背神,结局又将如何。因着约书亚的谆谆教导,那一代的以色列人留心持守信仰,敬畏侍奉神(书二四31)。

约书亚活到110岁就死了,葬在自己地业的境内。

结语

约书亚是以色列民族史上的继摩西之后又一关键人物,他的一生经历几次环境大变迁,但对于他的人生来说,每一次都是在上升,他对神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对神的信心越来越坚定,与神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正所谓“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他的一生给人留下极美的典范,虽然人已逝去,但精神犹存!

(10)
上一篇 2020年11月11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1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