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撒上7:1-14
基列耶琳人就下来,将耶和华的约柜接上去,放在山上亚比拿达的家中,分派他儿子以利亚撒看守耶和华的约柜。
约柜在基列耶琳许久。
过了二十年,以色列全家都倾向耶和华。
撒母耳对以色列全家说:“你们若一心归顺耶和华,就要把外邦的神和亚斯他录从你们中间除掉,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侍奉他。
他必救你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以色列人就除掉诸巴力和亚斯他录,单单地侍奉耶和华。
撒母耳说:“要使以色列众人聚集在米斯巴,我好为你们祷告耶和华。”
他们就聚集在米斯巴,打水浇在耶和华面前,当日禁食,说:“我们得罪了耶和华。”
于是撒母耳在米斯巴审判以色列人。
非利士人听见以色列人聚集在米斯巴,非利士的首领就上来要攻击以色列人。
以色列人听见,就惧怕非利士人。
以色列人对撒母耳说:“愿你不住地为我们呼求耶和华我们的神,救我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
撒母耳就把一只吃奶的羊羔献与耶和华作全牲的燔祭,为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应允他。
撒母耳正献燔祭的时候,非利士人前来要与以色列人争战。
当日,耶和华大发雷声,惊乱非利士人,他们就败在以色列人面前。以色列人从米斯巴出来,追赶非利士人,击杀他们,直到伯甲的下边。
撒母耳将一块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
从此,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不敢再入以色列人的境内。
撒母耳作士师的时候,耶和华的手攻击非利士人。非利士人所取以色列人的城邑,从以革伦直到迦特,都归以色列人了。
属这些城的四境,以色列人也从非利士人手下收回。那时以色列人与亚摩利人和好。
撒母耳平生作以色列的士师。他每年巡行到伯特利、吉甲、米斯巴,在这几处审判以色列人。
随后回到拉玛,因为他的家在那里,也在那里审判以色列人,且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经文的内容主要讲述以色列人在遭受非利士人多年的蹂躏之后,在神的帮助下,打了一场大快人心的胜仗。
对于以色列人,这场胜仗有着非凡意义,不仅仅在于脱离外邦人的欺压,更为重要的是,以色列人通过这件事对神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对信仰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为了纪念这次来之不易的胜利,撒母耳将一块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撒上7:12)。
“以便以谢”是希伯来文的音译,意思是“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
“以便以谢”包含了丰富的意义,它告诉我们,耶和华帮助我们,且从过去一直到如今再到将来,都帮助我们。
今天,让我们也一起思想“以便以谢”:
以此回顾过往,数算神的恩典,感悟“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从而促进信心的成长;
也展望未来,抓住神的应许,相信神的信实“祂会一直帮助我们”,从而刚强壮胆面对接下来的人生道路。
一、以便以谢是一个见证
当撒母耳带领百姓聚集在米斯巴,一同祷告认罪的时候,非利士人竟然下来攻击他们。
危急中怎么办?
他们将目光转向神,献上燔祭,神的恩典随即赐下,雷声惊乱非利士人,他们就大败在以色列民面前。
以色列民就从米斯巴出来,追赶他们,直到伯甲的下边。
这样的一场大捷,班师凯旋时,撒母耳在米斯巴与善的中间,立了一个石头,并给石头起名“以便以谢”。
所以这块石头“以便以谢”,它是一个见证,见证神的帮助、见证神的大能、见证神的恩典……
在20年前以色列百姓和非利士人也有一场战役,但那场战役对以色列百姓而言有个痛苦的回忆,而且很恰巧的是就在同一地点以便以谢(撒上4:1),
那场战役以色列人遭受惨烈的失败,被杀的人甚多,以色列的步兵仆倒了三万,以利的两个儿子何弗尼、非尼哈也都被杀了,并导致约柜被掳(撒上4:10-11)。
士师以利听到消息后从他的位上往后跌倒,在门旁折断颈项而死。
以利的儿妇给她刚出生的孩子起名叫以迦博,说:“荣耀离开以色列了!”
这段历史是以色列人很大的一个痛,也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以致于时隔20年之后,他们对非利士人依然心有余悸。“以色列人听见,就惧怕非利士人”(撒上7:7)。
当然不一样的是:20年前以色列人并不热衷于祖上所高举的信仰。
这种光景下,他们自然得不到神的帮助,以致时常受到非利士人的侵扰,纵使奋勇抵抗,终是屡战屡败;
而20年后以色列全家都倾向耶和华,在这危机时刻,他们知道仰望神,就对撒母耳说:
“愿你不住地为我们呼求耶和华我们的神,救我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8节)
神垂听了他们的祷告,并使他们大大得胜。
这真的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正如诗23:5“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之前以色列虽然被非利士人欺压、嘲笑讥讽,但如今神帮助他们反败为胜,就好像在敌人面前摆设筵席,使敌人自取羞辱,得以报应。
这让以色列人大受鼓舞,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信仰热情。
这块石头“以便以谢”也会一直在做一个美好见证,让所有看到的人都晓得,神曾用大能的手帮助他们获得战争的胜利。
对于相信神的人,我想,每一个人都可以用“以便以谢”这几个字来总结过去的所有事情,因为我们都已经历到“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的事实。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并不是每一刻都很刚强,我们有软弱,有亏欠,但神的帮助从来都没有离开我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岂不都是在神的帮助下才尽都蒙福吗?
正如诗65:11“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
所以当我们回想过往,要很感恩神,要向神发出赞美“以便以谢”,勇敢为主作见证,见证神的帮助、恩典和能力!
2020年,对很多人而言是特殊的一年,灾难让我们悲痛,但也让我们对生活、对信仰、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
我们更应该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的生活,感恩我们的信仰……有人这样说:“最大的幸福是平安、一家人在一起。”
我看到也很有感触,今天我们平安、家人在一起来,这就是神的恩典,这就是“以便以谢”的见证。
我们是否愿意常常回顾过去?当我们回顾过去是否懂得数算恩典?数算恩典是否愿意见证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
二、以便以谢是一个应许
“以便以谢”,不仅仅在述说过去神曾帮助以色列打败非利士人;也向所有以色列重申一个事实,神这一次帮助了他们,此后的日子也会照样帮助他们。
正如经上所记“从此,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不敢再入以色列人的境内。
撒母耳作士师的时候,耶和华的手攻击非利士人。非利士人所取以色列人的城邑,从以革伦直到迦特,都归以色列人了。
属这些城的四境,以色列人也从非利士人手下收回。那时以色列人与亚摩利人和好。”(撒上7:13-14)
在这之后,以色列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太平,这段时间的太平,正是靠神的帮助而得到的,说明神向他们兑现了“以便以谢”的应许。
神帮助我们,这个应许经上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如:
诗121:1-8
“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
他必不叫你的脚摇动,保护你的必不打盹。保护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觉。保护你的是耶和华,耶和华在你右边荫庇你。
白日,太阳必不伤你;夜间,月亮必不害你。耶和华要保护你,免受一切的灾害。他要保护你的性命。
你出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从今时直到永远”;
来13:5-6
“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因此,我们可以说“以便以谢”也是一个应许。
过去-如今-将来,耶和华都帮助我们。
这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安慰和鼓励,神会一直帮助着我们,神会继续带领我们前方的道路,神的恩典会一直够我们用……
过去的日子,我们经历了“以便以谢”;新的日子,我们的神仍将帮助我们。
神怎样帮助以色列人,使他们体验“以便以谢”,也必照样帮助我们。
我们的神是信实的救主,他的应许决不失信,正如经上所言:“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
这样我们还有何畏惧呢?但愿我们都相信神的应许。
我很喜欢一首诗歌“我知谁掌管明天”,歌词是这样: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每一天只为主活,我不借明天的太阳,因明天或许阴暗,我不要为将来忧虑,因我信主的应许,我今天要与主同行,因他知前面如何;……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或遭遇生活苦楚,但那位养活麻雀者,他必然也看顾我,他是我旅途的良伴,或经过水火之灾,但救主必与我同在,他宝血把我遮盖……
有许多未来的事情,我现在不能识透,但我知谁掌管明天,我也知谁牵我手。
虽然我们不晓得未来,但没关系,因为有神的帮助,我们便不惧怕。
很多时候,我们信仰为什么没有力量?因为我们没有抓住神的应许,我们不够有信心相信神的应许。若我们能抓住神的应许,信心就得以坚固。
受疫情影响,很多人生意受到较大影响,对未来生活肯定是忧愁和担心。但我想也正是这时候,我们更应该拿出信心,抓住神的应许,只要我们懂得依靠神,听神的话,我们就能得着“以便以谢”。正如神对约书亚的勉励“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
三、以便以谢是一个提醒
在20年前,以色列人为何没有经历“以便以谢”;而20年后,以色列人经历了“以便以谢”?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考题,因此“以便以谢”也可以说是一个提醒。对以色列人而言,以便以谢提醒他们整个事件转机的要素;对我们而言,以便以谢提醒我们怎样才能经历神的帮助?任何人想要经历神的帮助,都需记得撒母耳的提醒,至少有下列几点提醒。
首先,想要经历“以便以谢”,就要专心靠主。
以色列全家在二十年中都倾向耶和华;撒母耳对他们说:“你们若一心归顺耶和华,就要把外邦的神和亚斯他录从你们中间除掉,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侍奉他。”
以色列人响应了撒母耳的劝告,“除掉诸巴力和亚斯他录,单单地侍奉耶和华”;他们也响应撒母耳的召集,聚集在米斯巴,当日禁食,向神认罪悔改。
这样的事实提醒我们,要得到神的帮助,就必须学会专心侍奉主。路16:13“一个仆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
我们只有专心侍主,“尽心、尽性、尽意,爱主我们的神”,才能经历神的帮助。
其次,想要经历“以便以谢”,就要恒切祷告。
当以色列人听见非利士人要上来攻击他们,他们就对撒母耳说:“愿你不住地为我们呼求耶和华我们的神”。
撒母耳就把一只吃奶的羊羔献与耶和华作全牲的燔祭,为以色列人呼求耶和华。
最终耶和华就应允他。
我们要想得到神的帮助,就必须恒切祷告。
“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雅1:6-7)
最后,想要经历“以便以谢”,就要尽上本分。
当日,耶和华大发雷声,惊乱非利士人,这完全是出于神的作为。
但以色列人也不是坐享其成,他们有尽上本分,从米斯巴出来,追赶非利士人,击杀他们,直到伯甲的下边。
有神的帮助,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无动于衷、无所作为,我们仍需要尽上自己本分,正如常说的“跪下祷告、起来做事”,更多时候神是加给我们力量,我们站起来仍得努力。
撒母耳用“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起名为“以便以谢”——石头在巴勒斯坦非常多,因其坚固耐用,千年不坏,常成为力量的象征。
立石为记,能避免随着时间消逝而逐渐遗忘,它一直提醒以色列民要专心跟从主、要学会寻求神的帮助、要与神同行同工。
令人遗憾的是以色列人常常忘记神,离弃领他们出埃及地的真神而去侍奉迦南地的假神,所以神提醒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悖逆我。
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以色列却不认识;我的民却不留意”;以色列人也忘记寻求神的帮助,选择依靠势力、依靠仇敌,所以神提醒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
那我们呢?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我们肯定需要神的帮助。
能否得到神的帮助,关键点乃在乎我们自己,因为神乐意向我们施慈爱,若我们能专心靠主、常常祷告、尽人本分,定能经历以便以谢。
可惜的是什么呢?
我们很经常忘记神,我们很经常走投无路才愿意来寻求神,我们很经常说靠主,却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付出祷告,也没用付出行动……
若我们能专心靠主、常常祷告、尽人本分,定能经历以便以谢。
“以便以谢”,让我们晓得帮助的源头,来自耶和华我们的神;
“以便以谢”,也告诉神帮助我们,这是极美的帮助;
“以便以谢”,让我们知道神都帮助我们,神的帮助是在每一件事上他都乐意向我们赐恩,不论是我们的生活、家庭和工作,我们要抓住这美好的应许;
“以便以谢”,对我们也是个提醒,激发着我们信仰要不断追求。
让我们记住“以便以谢”!
愿神祝福我们每一个人,更深地理解“以便以谢”,切切实实地经历神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