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手上抱着一本圣经、常常去教会聚会、总是面带微笑、待人亲切和善、很会嘘寒问暖,这是一般人对虔诚的认知。但在圣经中,却有另一番诠释:“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他是虔诚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赒济百姓,常常祷告神”(徒十2)。这两节经文中,对虔诚的定义除了不沾染世俗、敬畏神及祷告神这些一般人所认知之外,都提到要有爱心的行为──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及赒济百姓。
真实的虔诚是看见你周遭的需要,帮助需要的人,而不是由外貌可以看得出来的。“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甚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么?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甚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雅二14~18)。虔诚与信心是一样的,虔诚若没有行为也是死的。所以保罗在勉励提摩太时提醒他,不要被敬虔的外貌所迷惑:“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这等人你要躲开”(提后三5)。因为人常常以貌取人,而疏忽了内在的真实性。
法利赛人屡次被耶稣所责备,重点也在他们能说不能做、注重外表、没有内在的真实性:“主对他说:『如今你们法利赛人洗尽杯盘的外面,你们里面却满了勒索和邪恶。无知的人哪!造外面的,不也造里面么?只要把里面的施舍给人,凡物于你们就都洁净了”(路十一39~41)。耶稣对他们的劝告就是要施舍给人,行出爱心。
既然知道善行对真实虔诚的重要性,在实践上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给予对方真正的需要
“有一个人,生来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来,放在殿的一个门口,要求进殿的人赒济。他看见彼得、约翰将要进殿,就求他们赒济。彼得、约翰定睛看他。彼得说:‘你看我们。’那人就留意看他们,指望得着甚么。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于是拉着他的右手,扶他起来;他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健壮了;就跳起来,站着,又行走。同他们进了殿,走着,跳着,赞美神”(徒三2~8)。瘸腿的人要求进殿的人赒济,这只是表面上的需要,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彼得和约翰看出瘸腿的人的真正需要,奉耶稣基督的名叫他的腿得到医治,从根本解决了问题。有句话说给他一条鱼,不如给他一只钓竿,也是相同的道理。
“众人中有一个人对耶稣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耶稣说:‘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于是对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十二13~15)。在这里有人请耶稣帮忙分家业,耶稣拒绝了。
为什么可行善时却不去行呢?请求兄长和他分开家业,不是为了公平正义,而是贪念作祟,耶稣看出此人内心所想的,就不答应他表面上的需求,并进而勉励众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要世人看重属灵的生命。所以我们帮助别人时,要多一分心来观察及思考,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的真正需求在哪里,不要只敷衍性地满足他表面上的需求。
二、被骗事小,知善不行罪大
“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太廿四12)。处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车祸救人反被诬指为肇事者、爱心助人却被当冤大头的事听多了,的确让人在行善上更加踌躇不前。好心没好报,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很大的打击,所以这种事经历多了,爱心自然渐渐冷淡。但圣经上的教训是什么呢?“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箴三27);“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四17)。被骗了,主耶稣对我们会有任何处罚吗?没有!但知道行善不去行,就有罪了。
如果为了十分之一被骗的可能,而宁让九个应得到你帮助的人无法得到你的帮助,将来面对主耶稣算帐时,该如何辩解呢?避免被骗是说得过去的理由吗?人常常顾此失彼,本末倒置,而让爱心渐渐冷淡了。“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加六9)。保罗勉励我们行善不可丧志,意即在被骗时、好心没好报时,仍不可灰心,而要持续行善,才能得主喜悦。
当然神也没有要我们乐当冤大头之意,我们在善上要有见识、要有智能、要能慎思明辨:“你们中间谁是有智能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能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雅三13);“但我愿意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罗十六19);“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腓一9-10)。行善不可盲目,但也不要过度小心,我们当祈求神赏赐我们行善的智能,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中能慎思明辨,使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一个都不错失;使我们凭着爱心所做的每一件善事,都能荣神益人。
三、对众人行善
我们的好行为和爱心,不单对主内也要对众人(彼后ㄧ7)。“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6)。我们的好行为要行在人前,人家才会将荣耀归给神。耶稣在讲解爱的道理时,就特别强调行善的对象要扩及未信之人。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甚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么?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么长处?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么?”(太五43~47)
甚至将爱邻舍列为得到永生的条件之一:“有一个律法师起来试探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路十25~27)。而邻舍的定义,耶稣特别以非以色列人的撒玛利亚人来说明,需要我帮助的人就是我的邻舍(路十29~37),这和是否为主内没有关系,即行善的对象不能有所限制。因此我们除了在教会努力做圣工、关怀信徒与慕道者外,对于周遭需要我们协助的人,甚至社会一些公益团体,我们当不吝给予必要的协助。
四、善行加上关怀话语
除了善行以外,要做一个真实虔诚的人,在话语上要特别留心。喜好高谈阔论及道人长短的人,虽有善行,却仍不算是真实虔诚的人:“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他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雅一26)。因为在人肉体的软弱中,舌头虽小,却是最难控制的,也最常造成自己与别人无可弥补的伤害:“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我们若把嚼环放在马嘴里,叫他顺服,就能调动他的全身。看哪,船只虽然甚大,又被大风催逼,只用小小的舵,就随着掌舵的意思转动。这样,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看哪,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雅三2~6)。“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话语的力量有时比行动的力量更大更强,善行加上关怀话语会使人不但得到物质上的帮助,更在心灵上获得安慰,使受帮助的人得到更大的帮助。
结语
真实的虔诚对信主的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不但能在今生得到主耶稣的保守看顾,更有永生的盼望:“你们要知道,耶和华已经分别虔诚人归他自己”(诗四3);“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脱离试探,把不义的人留在刑罚之下,等候审判的日子”(彼后二9);“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前四8)。但这个道理要守住,诚然不是件简单的事,我们当祈求天上的真神赏赐我们智能与能力,求神引领我们所做的一切,在世上发光发热,使更多的人得到我们的帮助,荣耀主名。也使自己成为一个真实虔诚的人,能得救进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