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当他在世的日子-华源教会黄丽香&黄姿玲

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一、忆先夫黄恩霖长老

我始终不解,像我这么内向、没念过多少书、恩赐又少的人,怎能嫁给传道,当传道娘呢?

我也曾问主耶稣,为何要在他中年、圣工做得正兴旺、才刚有多些时间回家时,便将他从我身边带走?

但在我们的家庭中,经历了多次死里复活的神迹……

而当他在世的日子,所留下的典范,却是主耶稣给我们家庭最美好的礼物!

一、劳苦贫病,担重担的早年

先夫黄恩霖长老,本名丁甲,自小生长在彰化县秀水乡,后来举家迁到台东的华源。因家境清苦,母亲操劳多病,身为家中长子的他,弟妹众多,父亲又经常在外,十三岁便要为母亲作月子,并因肩负山中沉重的农事劳动,积劳成疾,年纪轻轻便罹患严重的气喘,几乎丧命。

二、长老追寻真理的经过

后来有人将福音传给他,于是到长老会,因认识耶稣病情好转。往后他持续不断认真地查考圣经的道理,但每逢查考到圣经有关圣灵的记载,便觉和牧师所讲的不大相合,心中时常感到疑惑。

在长老会一年多后,他与一些教会弟兄自行组成一查经团契,决定查考各教派的道理,也曾至西部考察,去过一些教派,后来接受安息日会有关安息日的道理、浸信会浸礼的主张。只是对圣灵问题的困惑,始终没得到满意的答案。

某日,听说真耶稣教会有圣灵,心中十分兴奋,正欲前往了解一番时,查经团契里的某位长老却以真耶稣教会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异端来警告、阻止,使他终未成行。

后来遇到真耶稣教会的信徒,黄长老终耐不住对真理的好奇与渴慕,毅然跑来真耶稣教会探究真相,几次的查考后,遂解开心中长久以来对圣经中所记载的圣灵谜团。

在确认真耶稣教会的许多主张与圣经所述相符后,于1953年12月2日在台东成功真耶稣教会受洗(当日正逢献堂礼),受洗的前一日并先受了圣灵。日后陆续率原教会的长老、弟兄及家人一同受洗归入真耶稣教会,成为真耶稣教会台东华源教会成立的第一颗种子。

三、我与他的相遇

从三岁时我就失去父亲,家贫如洗,母亲白天做工,晚上帮人修改衣服,茹苦含辛扶养我和妹妹;幸好主耶稣的看顾,母亲能接到很多的衣服回来做,甚至连隔壁村庄的衣服都拿来给她做。而主也安排婶婶住在隔壁,她和许多亲戚都时常帮助我们,所以生活都还算过得去,甚至后来能买了两块地。八七水灾时,原住的房子倒了,两年后蒙政府补助,我们得借款建造了四间砖房。

1963年,黄长老当时还是补助传道,初来到塭仔教会牧会,在台上见证他重病蒙主医治,以及追求信仰的经过。而我个性害羞、内向,不与人多讲话,聚完会总是默默转身、匆匆地离去。

未隔多久,黄长老与教会长执来家中访问。又没几日,陈朝山执事竟来向母亲提长老和我的婚事,我吓了一跳,迟迟不敢答应,因为深觉像我这么内向、没念过多少书、又只会做粗工、恩赐很少的人,怎能嫁给传道,当传道娘呢?只好与母亲先将这事放在祷告中。后来杨约翰长老来塭仔教会,又把我和阿姨叫到传道房去谈这件事,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同年我们便在主内完成婚事。

四、家中一根恩典的刺

初期长老都是半个月回来一次,一次回家休假两天。期间家里发生很多事情,都是母亲和我同心不断地祷告、倚靠神才度过的许多难关。大女儿才刚出生的第三天,突然发高烧,整个脖子僵硬往后扭转、口吐白沫、两眼上吊,当时有请教会代祷,传道也来家中祷告,大家看看都说没救了。

长老那时人在台南,只是紧急写信要我快把女儿抱去受洗,并没有立即赶回来。最后我和母亲含着泪,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再次迫切祷告,没想到女儿又渐渐活过来,不久竟可以喝奶了……。当时同村庄里也有一位与女儿同年龄、同样病症的女婴,虽经大医院的紧急治疗,仍是回天乏术。感谢主,若不是神恩典的保守与医治,怎能死里逃生!

往后,神祝福我们,孩子一个个平安顺利出生,但大女儿早年的身体却时好时坏,彷彿是主给我们的一门功课,要我们学习不住地仰望神,倚靠再倚靠。

在大女儿快四岁时,一回又病得十分严重,因家里当时没什么钱,无法将她转送到大医院,正逢塭仔教会第二次圣灵大降时,我就把她带到教会专心靠神,而教会旁正好住着三位当医生的弟兄,经他们的急救及大家不住的代祷,女儿总算好起来了。

待大女儿四岁时,才突然站起来会走路。如今她四十岁了,神虽然还没有使她恢复一个功能健全的身体,但她生性乐观,从小到大,神很看顾她、政府也很照顾她,非但没有成为这个家的负担,反而常常帮补家里。更让我体会主所说的这句话:「我的恩典够你用,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9)

五、母亲对家庭的贡献

我要特别感谢、记念我的母亲;在长老专心于圣工、长年不在家的日子里,都是母亲在帮补家庭的经济并与我轮流照顾几个小孩。家中早年举债,不论是娘家或长老这方皆有负债,但多蒙母亲及妹妹的鼎力支助,及一些信徒、朋友、邻舍的关照,尤其是大女儿常有些状况,和长老几次严重的气喘病发作,家中经济无法负担太多的医疗费用,常靠着母亲和我同心努力,时时刻刻祷告,才度过一次次的难关、考验,那时我们真学会了无论站着、走路、或做事……,内心都不住地向神祷告。

母亲在离世前,曾肝病发作,几次差点撒手人寰。一次不省人事好几天,稍醒来送到医院时又昏迷,助理医生用钥匙从她脚底用力抠,竟无任何反应;但后来主治医生前来,只在她胸膛拍了两下,她哼唉了几声竟奇迹似地活过来。

我再次深切体验到人的生命权操在神的手中。这次的危急状况,长老曾打算请两天的假回家帮忙,母亲却再三要长老坚守为神工作的岗位,不许回来。清醒过来的第二天,母亲照常像平日一样工作、照顾家庭……,这真是我非常感念她的地方。

母亲于1986年,六十八岁时离开人间。那时孩子都大了,长老也调回来离家不远的西区工作,一个月回家次数增多,似乎述说着,母亲对我们家庭的责任与担子,总算得以卸下来了。

在她临终前,妹妹曾梦见母亲「冠冕存留」,醒来却不知为何作此梦;不过三日,主耶稣就将母亲接走了。她息了世上的劳苦,但对传道人家庭的帮助,与传道工作背后的支持,随着辞别人世,将永远蒙主记念于天上!

六、长老死里复活与离世

自从信主,长老早年的宿疾──气喘,就很少发作,至少我和他结婚十多年来,一直是安然无恙。1971年,我们迁居到彰化市。1974年,他第一次发病,极其严重,被紧急带回家中,当时人无法呼吸、脸发黑、嘴巴张开,已如死去一般。

经住在隔壁的许东霖长老(当时为传道)、亲友、信徒齐心祷告后才活过来,此后又活十多年。后来也有几次危急,如1976年于三重灵恩会后,剧喘多日,都藉着大家不断地代祷而化险为夷。除了大女儿、母亲的经历外,若说这又是几次死里复活的神迹,亦不为过!

1992年,长老气喘发作住院一些时日,有一天病情告急,眼看已停止呼吸,医生决定要割开他的气管以插管帮助他呼吸,我坚持不要,一面拍他的背部,一面念着哈利路亚向神哭求,一会儿他竟又有气息活了过来,之后又疗养了几天才出院。出院后他又急忙赶去参加各地的灵恩会,由南而北,感谢许多传道、信徒爱心地帮他开车。

同年10月15日,正逢上巴陵教会灵恩布道会,也是我与他天人永隔的一日……。当天下午他还从山上打电话回来,一切似乎都正常,也未有气喘现象;但到了晚上,忽然接到许长老来电说他于传道房内气喘发作而休克,顿时我难过到只顾着哭泣,忘了该赶忙搭车奔去上巴陵。

后来又接到一通电话说还在急救,正紧急送往长庚医院。于是我和孩子及一些亲友急忙驱车同去,然而一切已晚,在送往医院的途中,长老便断了气,从此与我们分离……。

七、我所知作圣工的他

长老享年五十九,离世迄今已逾十年,这十年生死两茫茫,彷若隔世。在世相聚苦短,却又彷彿存着那种熟悉的感觉──他只是外出去作主工,还没回来。离世前的遗物、最后拿的那只手提袋及里面的记事簿,若不是近来要整理他的见证,至今仍搁着,不忍碰触!

当他在世、在我们的婚姻生活中及他对神的服事里,我不曾听过他向我发过一次怨言,也从来不会将教会的事、工作的辛苦,主动告诉我或炫耀任何圣工。

我永远看到他每日为主做工做得很欢喜、甘心乐意而主动,即使身体状况再差、遇到的困难再大。尤其每回气喘发作,休养几天,情况一稍好,他就立刻赶回工作岗位。

曾经在驻牧教会时因教会纷扰的事,令他心情不佳,一个月来失眠难寝,枕边的我竟浑然不知,每晚倒床便呼呼大睡,直到某一深夜,他怅然大叹了一口气,我才惊觉他的苦处,从那晚起,我每夜在侧为他默祷,直等确定他入睡,我才安然阖眼。

他热爱做圣工的心,可由一事得见:当他要去巡牧南澳教会时,需从住家搭公交车赶早晨五点的一班火车,如果赶不上,当天就再没有班次可到南澳了。有一回他乘公交车前去,竟然错过那一天唯一的班次,我从远远的地方看到他异常难过的神情,灵机一动,赶紧替他招出租车,于是他坐上出租车到下站去追火车。

我则留在原地不断为这事祷告,希望他尽快追上那班车,免得要花很多的出租车费。感谢主,后来他打电话告诉我,他在下一车站便追上了,只花了一百五十元的车费。

在他离世前、担任区负责的任内,五十多间教会的报表、奉献的帐目,都整理得清清楚楚,无须我再帮忙的。

翻遍了他身前的日记簿,一页页记着他当天去那做工,讲道的主题,重要的经句,遇到了哪些信徒,哪些教会活动,灵洗、受洗的人……,在他信主后的日子,都献给了神!

我问主耶稣,为甚么要在他中年、圣工做得正兴旺、才有多些时间在家时,便将他带走?我曾自责,如果当天我机警点,快点搭车奔到他身边,会不会有机会像前几回那样,又能挽住他的性命呢?

追忆往事,犹历历在目。回想起初的邂逅──他刚到塭仔教会时,请台下的青年读圣经的那幕,要我站起来念「徒十七26-28」,我便念着:「祂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这段经句久久缭绕在我心中,莫非主藉此先将答案给了我,要我日后明了:「祂早已预定好我们的年限和疆界,并非人能改变什么的?!」

长老业已完成了他在世的责任,所以主先接他而去,直待来日天国的相聚!

而他在世的日子里,于我心中所留下的典范,却是主耶稣给我们家庭最美好的礼物!

八、忆父亲黄恩霖长老

早祷会,我正在台下听父亲讲道,蓦然泪流满面,感觉主耶稣就要将父亲接走了。

我永远记得父亲剎那间的那张容颜和他说的话:「……就算主耶稣现在接我走,我也不惊惶,因我相信未来有美好的赏赐等着我!」随即他便笑得呵呵呵……。

从小对父亲的印象就是传道人,在外面很努力地为主工作。当家中几个小孩还小的时候,每逢父亲回家,就觉得像见到陌生人一样,想躲起来,要叫爸爸,实在有点勉强。

长大后,即使父亲比较常回家,依然不多主动找他讲话,一来父亲本是不多话的人,令我们觉得严肃;二来回到家的他常常是很疲惫的,需躺在床上休息,并且他的心仍时时思索及挂念着教会的事。

直到父亲走前一、两年,父亲很奇妙地时常邀我一同去山地巡牧。有时我替他开车上山,父女相随,话题越来越多,默契与情感也日益增加。

一回,我参加彰化社青到阿里山教会的访问活动,早祷会时,我正在台下听父亲讲道,蓦然不自觉地泪流满面,感觉主耶稣就要将父亲接走了。祷告时,我哀凄地恳求主耶稣不要将他带走,因我才刚跟父亲较熟识!然最后只能含泪地对主说:「但照着祢的旨意,不要依我的意思!」

未久,一日下班回到家中,母亲对我说:「今天妳父亲气喘又犯,主耶稣差点把他接走。」我听了心中暗自惊恐,但又感谢主没把父亲带走。此后,我尽量把握机会陪伴他,愈加珍惜相处的时间。

而离世的前一年,父亲也特别异于往昔常主动携带我们全家一起出游、访问教会。这段日子,是我们家庭气氛最是融洽、父母感情最亲暱的时刻。一天父亲突然对我讲了一句,教我至今仍感伤不已,他说:「自从当传道几十年来,这是我感受到天伦之乐的头一遭。」

多么渴望这样的时光能永远留驻!

在我与父亲同行的时光中,父亲常跟我见证他上山时遇到的多次危险,如大石头落下、桥梁冲毁、险遭土石流活埋等,主是如何保佑他们平安通行、逃过生死瞬间……,父亲跟我谈了很多信仰的话题,我再不会似从前一样感到生硬难懂,反觉甘之如贻,好希望多咀嚼一些从父亲来的道理,也让我更参与、了解多年来父亲在西山区工作的计划与用心,如推动福音布道等工作。

那年父亲生日的前夕,我和弟弟想买份礼物送他,找呀找、想呀想,就是不知该送他什么?虽然我们家并不富裕,但仔细想想父亲真的甚么也不缺,该有的都有了……,心中忽然浮起《哥林多后书》六章10节所写的那段经文:「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那正是每位全心奉献给主的基督徒的写照吧!

1992年,他离世那年,正值某日用餐时刻,我永远记得父亲剎那间的那张容颜和他说的话──他神采奕奕、信心坚定地对我说:「就算主耶稣现在接我走,我也不惊惶,因我相信未来有美好的赏赐等着我!」随即他便笑得呵呵呵……。

那一幕深刻地映在我的眼帘与脑海,彷若看到了《箴言》三十一章里那位才德的妇人「……她想到日后的景况就喜笑」(25节)的心情,羡慕之心油然升起。

或许得以到主耶稣那儿领受赏赐,才是父亲心中最大的愿景。1992年下半年,父亲气喘频频发作而住院多日,这些时日,我们家几个孩子能够更贴近地看护在旁,聊了许多以前未曾有过的亲密话语。

10月15日晚,父亲被主接走了。告别式当天,我难忍不舍的哀伤,悲泣到几乎要晕厥。但第二日,我心中却奇妙地涌出一股源源不断的欣喜,有一种很坚定的信念和喜悦──相信父亲此刻在天上很喜乐,正在享受天国的福气呢!父亲的精神永远活在我心中,我要效法他,将来到天国享受永远的福乐!

我为父亲庆幸,虽然在世的天伦乐苦短,但感谢主给我这样的父亲,为我留下这样美好的典范!

(10)
上一篇 2021年1月19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9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