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洗礼

一、洗礼的由来

1.旧约圣经中的洗礼

以色列人若染了什么污秽,必要洗衣服,又用水洗澡,才得洁净(利十五5-13、16;十六26、28;十七15、16)。这种洁净的仪礼,就是旧约圣经中的洗礼。

旧约书上曾提到外邦人入了犹太教。例如:尼基洗族的迦勒(书十四6)、迦南的妓女喇合(书六25)、摩押人路得等(得一22)。据传:古时犹太人收外邦男人入教之时,就先叫他受割礼。(参看:创十七12、13;出十二43、44、48、49)。后又叫他在水中自行受全身浸水的浸礼。

2.施洗约翰的洗礼

主耶稣曾诘问祭司长和文士们说:“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路廿4)。可见主认为约翰的洗礼是出于神的意思。他的目的是叫人悔改,预备心接受将要显现的救主(太三1-12;路三7-17;七29)。他施洗的方式是浸礼(约三23;太三15、16)。

3.新约教会的洗礼

约翰的洗礼有无受了旧约的洁净礼,和犹太教收门徒所行之洗礼的影响,新约教会的洗礼又有无受了约翰的洗礼之影响?均为不关紧要的事。只要明白约翰的洗礼不是出于己意(路廿4),教会的施洗更是有主清楚的交代(太廿八19;可十六15、16)。但约翰的洗礼和教会的洗礼之意义与功能却不同(参看:徒十九3-5)。

二、洗礼的功能

1.得以重生

①主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三3)。

②从水和圣灵生,是进神国的必须条件(约三5)。

③领受洗礼就是从水重生,所以保罗称之为“重生的洗”(多三5)。

亚当预表主耶稣(罗五14;林前十五45)。神使亚当沉睡,取他肋骨(流血),造出夏娃(创2:21-25);乃预表主要受死,肋旁被刺,流出宝血,要藉着洗礼重新造人、建立教会——新妇(约十九30-35;弗五25-27;徒廿28)。

2.使罪得赦

①罪的赦免惟独依靠主耶稣的血(弗一7;彼前一18、19)。

②主的血是藉着水(洗礼)使人取用于己身,得以与主的宝血发生作用(来九13、14;十19-22;亚十三1;约壹五6-8)。

③所以洗礼能“使罪得赦”,能“洗去你的罪”(徒二38;廿二16)。

保罗解说受洗是归入主的死,是将旧人(罪人)和主同钉十字架;要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罗六3-7)。可知“罪身的灭绝”唯有藉着洗礼,别无他法。

3.得救称义

①“得救”含有从罪的权势、灭亡的坑中被救出来之意。洗礼因有赦罪之能,所以主说:“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十六16)。

②彼得说:“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籍着耶稣基督的复活,也拯救你们。”(彼前三20、21)。

③主的血既然洁净了我们的罪,我们就能在神的面前得称为义(罗五9;三25)。

4.归入基督

①我们从前是“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外是局外人(弗二12)。

②“主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神。”(启五9、10)。

③受洗是使我们“归入基督”,“披戴基督”,“属乎基督”而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照着应许要得产业的(加三27-29;罗六3)。

从亚当肋骨造出来的女人——夏娃——是亚当的骨肉,他们两人要成为一体(创二22-25)。照样,藉主宝血重生出来的儿女,才是主的新妇,而她不但要归入主里,且要与主二人成为一体(徒廿28;林后十一2;弗五29-32)。

5.成为神子

①人本来是神的儿子(路三38),但因犯罪已经失去了这宝贵的名分了(约八44;约壹五19)。

②“祂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加四4、5)。我们的得赎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彼前一18、19)。主血不但使我们得赎归回真神(来十19-22),更要我们成为神的儿女(弗一4、5)。

③主耶稣受洗从水里上来的时候,神的灵便降在祂的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太三16、17)。如果我们所领受的洗礼合乎经训,罪必得赎而成为神子,神也必赏赐圣灵给他,证明他是神所接纳的儿子(加四6;罗八15、16)。

三、洗礼的方法

1.全身入水

①根据预表

挪亚一家藉水得救的预表

“这水表明洗礼”(彼前三20、21)。那时大雨和洪水把方舟完全包围浸透(创七17-20)。

以色列人过红海的预表

过红海预表洗礼,那时神在沧海中为以色列民开一条逃路。他们下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左右作了墙垣高过他们的头(林前十1、2;赛四十三16;出十四21、22)。

②根据预言

“神要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弥七19)。

“那日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亚十三1)。

海的深处是赎民当经过之路(赛五十一10)。

③旧约时代洁净的条例

旧约时代洁净的规矩和新约的洗礼是有关连的。他们若染了污秽,必须洗身才得洁净,而他们洗身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呢?据(利十五5-8、10、11、18;民十九19)等的“洗澡”和(利十五13、16;十六4、24、26、28;民十九7、8)等节之“洗身”的原文,(这些章节中所有“用水”二字的地方原文作“在水里”)和(王下五10)的“沐浴”二字的原文是相同的,可知他们是在水里沐浴的。

④根据原文学者的研究

施洗、受洗、或洗礼几个字的原文,就是浸、投、蘸、或沉的意思。(希腊文也有洗、浇、洒、洁净各种动词,但圣经上为施洗、受洗、和洗礼,全不用那些字)。故此,洗礼时全身被水漫过,方与原文的字意符合。

⑤专用希腊文圣经的希腊教

他们由原文明白洗礼的方法,所以从起初到如今,都施行浸礼,证明洗礼原来的仪式是浸水。

⑥主耶稣和使徒的榜样

“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太三16)。“耶稣在约但河里受了约翰的洗,祂从水里一上来,……”(可一9、10)。约翰曾在靠近撒冷的哀嫩施洗,“因为那里水多”(约三23)。约翰的施洗是在水多的地方,若不是浸礼何需如此,可知主受的洗礼是浸礼。

腓利给太监施洗是:“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洗,从水里上来,……。”(徒八38、39)。若是点水礼,何必二人同下水里去!

论到受浸的规矩,有一个真凭据,即:“在1923年,埃提阿伯的太子到美国,他说他们到现在,没有改变腓利所传的道。他们受的是浸礼,在礼拜六守安息,他国里有三千六百万人都守安息日。”(摘自北京神召会报)。

⑦保罗对洗礼的解说

保罗解说洗礼是与主一同埋葬,一同复活(西二12;罗六4)。既是埋葬,当要全身埋没,若以浇水或洒水礼,就不能作埋葬和复活的表象。

⑧三千人的受浸问题

有人疑问五旬节那日三千人受洗,若以浸礼的方式,耶路撒冷岂有那么多有水的地方?但据圣经所记,耶路撒冷有王池(尼二14),西罗亚池(尼三15;约九7),希西家池(王下廿20),毕士大池(约五2),上池(王下十八17;赛七3,卅六2)和下池等,城外还有汲沦溪(约十八1)。

2.面向下

①效法主死的形状(罗六5、8)。

主死的形状是低下头(约十九30)。

②罪人求赦应有的态度。

罪高过头,不能仰面(诗卅八4;拉九6)。

因罪担不能昂首(诗四十12;路十八13)。

罪人不该硬着颈项(徒七51;伯十15)。

3.奉主耶稣的名

①主的吩咐(太廿八19)。

父、子、圣灵的名就是“耶稣”。

②使徒知道这奥秘,所以都奉主耶稣的名给人施洗(徒二38;八16;十48;十九5)。

“因祂的名,得蒙赦罪”(徒十43;四12)。

四、受洗者与施洗者

(甲)受洗者的条件

1.要相信(可十六16)

①相信耶稣是独一的救主(徒四12;十六31-33)。

②信祂为我受死,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3、4;罗十9)。

③相信祂的宝血,要藉着洗礼洁净我的罪(彼前一18、19;罗三25;来九13、14、22;约十九34;约壹五6-8;亚十三1)。

本教会于施洗之时,施洗者与会众常看见洗礼的水如血色。这事证实奉主的名施洗之时的水,就是主的宝血。有瘫痪的受浸起来就能行走;也有发狂的,患难治症的,从水里上来就得平安。这些事实是神的证明,使我们深信:洗礼不是形式,乃是权能,确有赦罪的恩典(参看:可二5-12)。

④相信圣灵同在的教会是真教会,要在这里服事主,不可离弃(罗八9;弗一23;四4;加四26;约十五1-6;约壹二19)。

2.要悔改(徒二38)

①承认罪过(太三6;诗卅二3-5;徒十九18、19)。

②离开罪恶(徒三26;拿三5-10;诗卅七27)。

③归向真神(赛五十五7;徒廿六20;廿21)。

④决心从善(路三7-14;弥六6-8)。

3.要立志

①要觉悟背十字架跟从主(路十四25-33)。

②因为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十四22;帖前三3)。

③手扶着犁不可向后看,须立志克服一切困难,靠主忍耐到底,行完路程(路九61、62;太廿四13;徒廿24)。

若真心相信,切实悔改,又有坚定意志的求道者,可以随时应他的要求给他施洗(徒二37-41,八36-38,十六15、30-33)。

(乙)施洗者的资格

①已得洁净的人(民十九18)

施洗的人要受过合法的洗礼,才能算为一个洁净的人(徒二38)。自己洁净了,才可为那不洁净的人施洗。祭司要供圣职之前,须用水洗身(出廿九4)。主耶稣要出去工作之先也受过洗礼——祂本无罪,是为我们留下榜样(太三13-16)。

②奉神差遣的人

“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罗十15)。只受人的封立和差派,是没有资格参与神的圣工的。主说:“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约廿21、22)。父是藉着圣灵差遣耶稣(路四18、19;约一32-34),所以主也要籍圣灵差遣门徒。没有圣灵的人,是没有得到主之差遣的。既然如此,就没有权柄施行有关赦罪的洗礼(约廿22、23)。主于升天前不许门徒离开耶路撒冷,必须等候圣灵降临在他们身上,才准他们出去传道的原因即在于此(徒一4-8)。

施洗赦罪之功能,是凭着基督的血,藉着人的信,并主的名和圣灵的权能(罗三25;林前六11)。因此,施洗者若没有受圣灵,神既没有与他同在(约壹三24),没有差遣他,他的施洗就没有功效。

洗礼只可受一次,但若受了错误的洗礼,他当如以弗所的信者一样,再受一次合法的洗礼。这样他的罪方能得赦,也才能得着应许的圣灵(弗4:5;徒十九1-7;二38)。

五、婴孩可否受洗

①婴孩生下来就有原罪(诗五十一5;罗五13、14)。

②以色列人过红海,没有把小孩留在埃及(出十10;民十四31)。

③以色列人的男孩,生下来八天就要受割礼归神为圣(创十七9-14;西二11、12)。

④圣经记载“全家受洗”的事,婴孩当不能除外(徒十六15、32-34;十八8;林前一16)。

⑤神的恩典是普及于小孩的(诗一百一十五13;徒二38、39)。

⑥主耶稣不拒绝小孩(太十八13-15;路十八15、16)。

婴孩受洗须凭着父母的信心(参看:太十五28;约四49-51)。

婴孩受洗后,父母当尽教导之责(弗六4;箴廿二6;创十八19;申六6、7)。

受洗之后不可再犯罪(来十26-29;六4-8;约五14)。

(1)
上一篇 2020年8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