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督徒的家庭生活
古圣徒说:“我要存完全的心,行在我家中。”(诗一百零一2)。主耶稣说:“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五15)。基督徒的属灵责任,第一要先救一家的人,但要使未信的家人相信,进而感化既信的家人的热心,每一个基督徒须在家中遵守圣道而发出光来。兹把有关家庭的道理及在家庭里各人当尽的本分,根据圣经分述如下。
一、婚姻的制度
1.婚姻是神所配合的
“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二18-23;参看:可十9;林前十一11;创廿四12-14)。
2.婚姻人人都当尊重(来十三4)。
不可随意挑选(创六2),结婚前不可苟合(来十三4)。
雅各和拉结订婚七年,仍守贞洁(创廿九20、21;参看:太一18、19;林后十一2)。
3.不可与外邦人结婚(申七3、4;书廿三11-13)
①信仰之父亚伯拉罕,叫管理全业的老仆起誓,不要为他的儿子以撒,娶迦南地中的女子为妻(创廿四2-4)。
②所罗门王因与外邦女子结婚而被引诱犯罪(尼十三23-27)。
③新约时代也是一样的交代(林前七39;林后六14-18)。
4.一夫一妇制
神起初只造了一男一女(创二25;参看:玛二15)。
二人要成为一体(弗五31;创二24)。
作两个女人的丈夫者不可当圣职(提前三2、12;多一6)。
5.可否离婚
保罗:“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罢。”(林前七15)。但他又接着说:“你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或妻子)呢。”(林前七16;参看:彼前三1)。可见信徒虽遇到被对方遗弃之局面,保罗仍希望他们忍耐。“若是离开了,就不可再嫁。”(林前七11;可十11、12)。因为离婚是神所恨恶的事(玛二16)。
只有一个理由可准离婚,就是对方犯淫乱的事(太五31、32;十九8、9;参看:申廿二20、21)。
6.丈夫死后可得再嫁(罗七2、3;林前七8、9、39)。
7.守童身的问题
守童身在事主的工作上甚佳,但这须得恩赐才作得来(林前七25-35;参看:太十九10-12)。
强迫禁止嫁娶是错误的(提前四1-3)。
8.父母对儿女的婚姻须关心
要领导子女遵从神旨结婚(创廿四1-6;廿八1-3)。
不可辱没女儿使她为娼妓(利十九29;申廿三17)。
娼妓与娈童的钱不可带入神殿(申廿三18)。
二、夫妇之道
1.丈夫对待妻子
当以耶稣爱教会的爱,爱她(弗五25、28、29)。
要体恤她的软弱并敬重她(彼前三7)。
不可苦侍(西三19;玛二16)。
不可忽视妻子的意见(林前七3-5)。
要与她快活度日(传九9;参看:创廿四67;歌四7-15)。
贤妻是神所赐的(箴十八22;十九14)。
2.妻子对待丈夫
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弗五22-24;彼前三1-5;西三18)。
要敬重丈夫(弗五33)——撒拉称丈夫为主(彼前三6)。
不可主张自己(林前七3-5)。
须帮助丈夫(创二18)——夏娃是为帮助亚当而造的。
箴言31章10节至31节所论才德的妇人:“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12)。因她“勤劳”(13、18、19、24);“善理家”(15、16、21、24、27);“有慈心”(20);“有智慧”(26);“敬畏神”(30)。为人妻者当效法之。
妇女不要重外面的妆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彼前三3-5;提前二9-11)。
恶妻害夫至巨(箴十二4;廿一9;士十六15-21)。
三、父子之道
1.父母对儿女的责任
家庭是宗教薰陶的中心,父母最大的责任是在培植子女的信仰。
①须教导儿女敬畏真神(创十八19;诗七十八3-8;七十一18)。
A.大卫王遗嘱所罗门要敬神守命(王上二1-4)。
B.哥尼流引导全家敬畏神(徒十二1、2)。
C.挪亚、约书亚也都全家敬畏神(创七1;彼后二5;书廿四15)。
②照着主的教训养育他们(弗六4)。
A.儿女是神所赐的(诗一百二十七3),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参看:彼前三7)。所以要尊重他,不可随意惹他的(西三12;参看:太十九13、14;弥二9)。
B.从小就要教导他学习圣经,使他在真道上有根基(提后三15;参看:提后一5;申六6、7;箴廿二6)。约瑟和但以理自少年的时候就明白真道,有了牢固的信仰根基。(参看:创卅七2、28;卅九9;但一4、8)。
③对儿女的错误要随时纠正(箴十三24;十九18;廿二15;廿三13、14)。
A.以利因教子不严以致惹祸(撒上二29-34、12-25)。
B.约伯于儿子筵宴后,就叫他们自洁,为他们献祭,因他恐儿子犯罪,心中弃掉神(伯一5)。
C.“管教你的儿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乐。”(箴廿九17)。
④要为儿女祈祷(代上廿九19;路廿三28)。
栽培子女的至终目的,在于使他们为圣洁的器皿,为主而活,造益人群,荣耀真神。(参看:罗十四7、8;十二1;林前六20;撒上一28;提后二21)。
2.儿女对待父母
①当孝敬父母(出廿12)
为儿女的若能尽孝道,对父母即无缺欠。行孝是为报答亲恩――生、养、育等恩(提前五4)。
②孝敬之道
在主里听从父母(弗六1;西三20;箴六20-22;参看:路二51):若父母之言不合主道,例如叫你行恶或离弃神,即不便听从。
要接受父母的管教(来十二7-9;箴十五5;十三1)。
不可虐待父母(箴十九26)。
不可藐视父母(箴廿三22;十五5):所罗门作王,仍对母亲表示最大恭敬(王上二19)。
不可咒骂父母(利廿9;太十五4)。
要奉养父母:路得拾取麦穗奉养婆婆(得二2)。主说不能因向神供献,就可免养父母(可七10-12)。主临终时交托母亲于门徒(约十九26、27)。
要带领父母归主、共享天国永福(参考:徒十六31;可五19;罗九1-3)。
③不孝的必受咒诅(申廿七16)
咒骂父母的,他的灯必灭(箴廿20;参看:箴卅17)。
押沙龙夺取父亲的王位,且兴兵要杀死他,所以招来祸患,被刺而死(撒下十五13、14;十八9-15)。
④孝敬的必蒙祝福(弗六2、3;出廿12)。
A.约瑟是孝子,一见到哥哥们就打听父母的平安(创四十三27、28),虽身为宰相。也不厌烦牧羊的父亲,赶紧迎他来身旁奉养(创四十六29、30)。
B.路得行孝(得一16、17;二2-17、18:三11),蒙神祝福,得了富贵的丈夫(得二1;四13),生了敬虔的后裔,第三代孙大卫就作以色列王(得四17;参看:撒下十五1-5)。
四、弟兄之道
1.和睦相处(诗一百三十三1)
弟兄姊妹能和睦,为父母始有快乐(参看:创廿七41、42;撒下十三37)
要保持和睦须:
①不嫉妒(徒七9;创卅七11)。
②不抱恨(创卅七4;利十九17)。
③肯让步(创十三8、9;林前六7、8)。
④能饶恕(创五十15-21;西三13)。
2.患难相顾(箴十七17)
缺乏要帮补(申十五7-11)。
因贫穷借给他钱,不可取利(利廿五35-37;申廿三19、20)。
病苦时要照顾(伯四十二11;参看:伯十九13;太廿五36)。
亚伯拉罕冒险救侄子(创十四13-16)。
不看顾弟兄就是违背真道(提前五8)。
3.为兄立嗣(申廿五5-10;参看:太廿二24)
旧约时代须为死兄生子立后(基督徒没有此例),使其名在以色列中存留。可见神要同为弟兄的自觉彼此间有不可不行的义务在(创卅八7、8)。
妓女喇哈为她的弟兄姐妹的性命哀求探子救他们(书二12、13;六23)。
保罗为弟兄的名字能永存在天上(得救),——旧约是为弟兄的名能存留在地上——甘愿牺牲自己(罗九3;参看:启廿一27;路十20)。
五、家庭爱当扩及于众人
主说:“听了神的道而遵守的人,就是我的母亲我的弟兄了。”(路八21)。保罗也说:“要劝老年人如同父母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姐妹。”(提前五1、2)。所以我们当以父母的爱,儿女的孝,弟兄的情扩及于同灵同胞(彼后一7)。
1.约伯待孤儿寡妇与家人一样(伯卅一16-22)。
2.保罗和提摩太有父子之情(提前一2、4;提后一2;林前四17)。
3.要特别看顾孤儿寡妇(雅一27;提前五16;申十18;廿七19;耶四十九11)。
4.务要常存弟兄相爱的心(来十三1;太廿三8;罗十二10;约壹四20、21)。
第二节 基督徒的社会生活
主耶稣曾对门徒说:“你们是世上的盐。”又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太五13、14)。可见,主并不是叫门徒离开人群去过着出世的生活。乃是要他们在这邪恶的世界里实践真理,作世上的盐,以阻止社会的腐败。又要作世上的光,带领世人走在光明正大的路上(腓二14-16)。那么,基督徒当怎样处世,才不负主之重托?兹依据经训略举如下。
一、关于教育
基督徒的生活原则是为荣耀真神和造福人群(林前六20;十24;罗十五2)。教会并不阻人接受高等教育;只要做父母的或青年本身,对选择学校能依照荣神益人之原则,而不依据一身之利益,则求学不但无害于他,倒可应用于信仰的事上,而更能为主发光。下列三人便是好的例子:
1.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徒七22)
摩西本来可在埃及王官大享尊荣,但为谋救同胞脱离法老的惨害,甘愿丢弃富有、享乐、和权力(来十一23-27,徒七24)。
神藉他把以色列人救出埃及,在旷野又籍他传授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他能胜任于领导及著作的工作,与他在埃及习得的学问并不是没有关系的(参看:徒七22;约一17)。
2.但以理学习迦勒底的学问(但一3-5、17)
但以理自少年时代信心就很坚固(但一8)。后来被王拣选,接受巴比伦国的最高教育。那时真神特别赐他们(另有三位圣徒)智慧、聪明,在各样文字、学问上胜过异邦的同学十倍(但一17-21)。
毕业后侍立在王宫里(参看:但一4),到玛代人大利乌王的时候,因事君忠诚,跃升为总长(但六1-5)。后来因同事的嫉妒与陷害被投入狮子坑;神却伸手救他,使大利乌王更加认识真神。这样有学问,有地位,且有信德的但以理,在外邦使真神大得颂赞,使同为被掳于异国的同胞大得好处(但六6-10,16-18)。
3.保罗是迦玛列的门生(徒廿二3)
迦玛列是当代最出色的教法师,是众百姓所敬重的(徒五34-40)。保罗曾在他的门下受教,成为闻名的学者(参看:徒廿六24)。但还未信主之时,他的知识只造成他的自高和自大(参看:林前八1;徒九1、2)。
自归主耶稣之后,他献上自己作义的器皿,为主广传福音。主又启示他万古以来所隐藏的奥秘,藉他清晰流利的文笔写出许多书信,成为圣典(罗十六25;加一11、12;参看:太十三52)。
二、关于职业
1.要作正经事业(弗四24)
圣经说:“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十23)。职业只要对人的肉体和灵性有所裨益,即不分贵贱,如同肢体各有功用,并无尊卑之别。但赌场、娼寮、舞场等不正经的事业不可经营(参:多三8、14;申廿三17、18)。
木匠是当时的人所藐视的,但神却使祂的独生子,生长于木匠约瑟的家里(参看:太十三55)。基督徒必须尊重那些世人以为卑贱的工作人,例如:清道夫、卫生夫、车夫、工人等。因他们在人类社会生活上是不可少的(参:林前十二22、23;路十六15)。
2.奴隶问题
保罗对作奴仆的说:“你是作奴仆蒙召的么,不要因此忧愁”(林前七21)。他又劝勉他们要在凡事上听从主人,忠心工作(西三22-24)。一方面吩咐主人要合理公平的待仆人(弗六9;西四1)。
但保罗盼望作仆人的:“若能自由,就求自由”(林前七21下)。这却不是因轻视仆人的工作和地位,因他认为:“自主的、为奴的,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三28)。
3.劳动问题
圣经说:“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出廿9)。保罗指示教会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三10)。他又吩咐教会,对那些不肯做工和吃闲饭的应加以惩治(帖前四11;帖后三8-14)。保罗亲自制造帐棚,示范于众(徒十八3;廿34;帖前二9)。信徒当视吃闲饭为一种耻辱和罪恶。家庭富有的也不该如财主闲游、奢华、宴乐(路十六19、22,25),生活既然安定,更当献上身心事主(罗六13;十二1)。
三、关于待人
1.要诚实
待人要以至诚,不可有虚伪(亚八16;弗四15;箴三5)。
作买卖不可行诡诈(箴十一1;申廿五13-16;箴廿一6)。
作官的不可受贿赂,或随伙贪污(申十六19;弥七3;参看:但六4、22)。
一旦说出,虽然吃亏也不更改(诗十五4;参看:士十一30-40)。
亚伯拉罕因心里诚实而被拣选(尼九7、8)。
神必帮助向祂心存诚实的人(代下十六9)。
诚实人是神的真百姓(约一47)。
2.有恩慈
基督徒不但绝不可如拿八以恶报善(撒上廿五21),也不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太五38)。须要以善胜恶(罗十二21),对任何人都不可抱恨,只有慈爱,如同救主和约瑟一样(路廿三34;创五十15-21;林前十三4-9)。
对于孤儿寡妇,和穷苦患病及遭难的人,不可塞住怜恤的心(约壹三17),当供给他们的需要(雅二14-16)。不可像那两个祭司和利未人,对临死求救的人,佯为不见(路十30-32;申廿二1-4)。
办慈惠的事是神特别的交代(申十五7、8;加二10),古圣徒均以济贫救难为美德而热心实践。例如:多加(徒九36),哥尼流(徒十2、3),悔改归主的撒该(路十九8)。
3.行公义
“不可按外貌待人。”(雅二1):偏护穷人,固属不可(利十九15),但重富轻贫更是不对(申一17)。“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参看:路十六15)。
判断要公正(箴廿四23、24):“先诉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邻舍来到,就察出实情”(箴十八17)。大卫曾因只听洗巴的话就判定是非,致使冤屈了米非波设(撒下十六1、4;十九24-30)。就是有见证人也不便轻易相信。因耶洗别曾藉着两个假见证人害死拿伯(王上廿一8-14)。犹太人要陷害主耶稣,也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太廿六59-62)。也不可凭藉物证就断案。诚实的约瑟被主人投入监牢,就是他的主人没有查究其妻手中的约瑟衣裳的来由(创卅九11-20)。
要勇于主张正义:历代的先知为要伸张神的公义,均不畏权势,不怕威吓,指摘罪恶,导人行义。例如:但以理(但四27),撒迦利亚(代下廿四20、21),施洗约翰(太十四3-11),主耶稣更是如此(约七7;太廿三13-39;廿一12-14;路十九45-47)。
行公义,不但会减少冤枉的事,更能鼓励人乐于趋善,忠于工作。在上的人若行公义,其位必得坚固(箴十六12);百姓若行公义,其国必得高举(箴十四34),且于审判之日可以得救(箴十一4)。
四、关于社交
1.不可滥交朋友(林前十五33)
①不可结交的:不信的、不义的(林后六14-18)、世俗的(雅四4)、好生气的(箴廿二24)、往来传舌的(箴廿19)、反复无常的(箴廿四21)、好饮酒的等(箴廿三20)。
②当亲近的:教中的同灵(彼前二17;罗十二10)、清心祷告主的(提后二22)、智慧人(箴十三20)、主耶稣(约十五14)。真神称亚伯拉罕为朋友(雅二23;代下廿7;赛四十一8)。
③约拿单和大卫的友情:约拿单把心爱之物给大卫(撒上十八1-4),为大卫辩护、说情(撒上十九1-7),甘心让大卫作主(撒上廿三15-18)。大卫对约拿单的死甚表悲伤,为之哭号禁食(撒一11、12),称约拿单的爱过于妇女的爱(撒下一26)。于约拿单死后,记念他的友情,善待其子米非波设(撒下九1-8)。
2.不可喝酒
酒的害处:酒的烈性使人成病(何七5),好酒的必致贫穷(箴廿三21),甚至卖子买酒喝(珥三3)。酒会使人发生争闹(箴廿三29)、淫乱(创十九30-38)、赤身(创九21),身死国亡(但五1-9、25-31)。
圣经的教训:进会幕(会幕预表真教会:来八2)不可喝酒,免得死亡(利十9、10;结四十四21)。归主的拿细耳人(信徒皆是归主的:加三27)清酒、浓酒都不可喝(民六1-3;士十三4、7、14)。为先知、君王的(信徒皆是:林前十四31;启五9、10)淡酒、浓酒都不可喝(路一15;箴卅一4)。醉酒的不能承受神的国(林前六10;加五21)。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没有喝清酒、浓酒(申廿九5、6)。圣经说:“酒发红,在杯中闪烁,你不可观看,虽然下咽舒畅,终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箴廿三31、32)。
3.娱乐
①跳舞与赌博:跳舞使两性的本能,易于放纵,生出恶念,以致犯罪。为逃避淫乱的大恶,和保守圣洁的心灵,基督徒不可赞成跳舞(参看:太五27-30;林前七1;提后二22)。
②赌博:赌博是一种变态的盗窃行为,它会使赌输的人愁苦,且为弥补失去的钱而去行盗,或出种种违法的事来。又使赌赢的人沉溺于酒色荒宴之中,把安宁的家庭搅得混乱不堪。圣经说:“不可贪恋人的房屋,并他一切所有的。”(出廿17)。又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提前六10)。故此,基督徒不可犯对自己有害又违背真神圣旨的赌博行为。
③电影与戏剧:电影、电视、或演剧,若利用得合宜,是有助于教育工作的。可是现今之人心偏向邪恶,而企业家为要迎合观众的心理,藉以多敛钱财,所编演的内容,就多属于邪情、淫荡,充满奸计。在此情形之下,为使自己或他人不沾染其恶,当以保罗的精神,决定行止(林前八13)。
圣经说:“神的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哈一13)。古圣徒向神说:“求你叫我转眼不看虚假,闭眼不看邪恶的事。”(诗一百一十九37;赛卅三15)。夏娃和大卫的犯罪均与眼目有关系(创三6;撒下十一2-8)。眼目的情欲不是由神来的,我们当如约伯约束眼睛,凡属不正的书刊、相片等,都要自禁不涉;并且立志不听不合乎敬虔的歌曲及唱片。(约壹二15、16;伯卅1)。
④妆饰:女人不可故意打纷扮妖艳,惹人注目。圣经说:“女人要以正派衣裳为妆饰,不可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妆饰。”(提前二9、10;彼前三3)。“妇女不可穿戴男人所穿戴的,男人也不可穿妇女的衣服。”(申廿二5)。“当以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彼前三4、5)。要尊尚整洁与朴素,而视过分的妆饰与浪费钱财于穿戴为一种不德。(参看:路十六19、25;启十七3-5)。
五、对于国家
国家是为谋人民的安全和利益而组织的。其立法的原则当基于公义、正直、和仁爱。基督徒当如何尽本分于自己的国家,圣经的记载十分明晰,毫不含糊。
1.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
“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一切的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彼前二13-15;罗十三1-5;多三1)。
2.要完纳国家所规定的各项赋税
“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罗十三6、7)。主耶稣说:“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太廿二20、21;参看:太十七24-27)。
3.要尊敬国家的元首及掌权的,并为他们代祷(彼前二17;提前二1-3)。
4.政府的法令和神的旨意冲突之时,当顺从真神。
倘若掌权者趋向极权,违反神意,藐视人权,禁止人民正当的信仰与传教,基督徒当效法古圣徒:如但以理及其三友,使徒彼得和约翰等人,不屈于威武,惟顺服神命,忠诚于主(但六4-10;三1-18;徒五29;四18-20)。
国家虽有司法机关,但圣经不许基督徒在发生争执之时,彼此诉诸于法庭。这并不是轻视法庭,乃是要他们不论相争的事是关乎名誉的或财物的,都要想念主爱,情愿吃亏,情愿受欺,服从教会的调解,甘心饶恕弟兄,把天国生活的根本原则——爱——实践于这黑暗的社会!(林前十三1-8;十三4-8;太十八21-35;西三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