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圣灵?就圣经的提示而言,祂的存在似乎很明晰,也似乎很模糊,简直令人不可捉摸(林前十三12);就神学上的观点来说,祂虽然已经有答案,却仍然不能叫人满意。
一、圣灵的位格
有些圣经注释家认为圣灵只是神的一种感力和生气,说「灵」字在原文上的意思是气或风。因此,以气和风当做圣灵的本质,甚至把圣灵译作「圣风」,而忽略了圣灵的位格的存在。主耶稣曾说亵渎圣灵的罪,比亵渎人子的罪更重(太十二31~32);如果圣灵只是神的感力和生气,这句话就令人费解了。
主耶稣在约翰福音十四至十六章中,一共五次论及圣灵时,都用阳性代名词「他」表明(约十四26,十五26,十六8、13、14),含有「那位」的意思,证明圣灵是有位格的。保罗所说「圣灵却是一位。这一切都是这位圣灵所运行」(林前十二4、11)那句话,也可证实此事。
此外,由圣灵具有智、情、意三种特性看来,更足以证明其位格的存在的真确性了。
第一、由智的方面看:祂能创造宇宙万物(创十1~2;诗一○四30),能辨别善恶(弗四30),能做见证(约十五26),能参透万事(林前二10),能指教人(尼九20;约十四26),能引导人明白真理(约十六13),能启示人领悟神奥秘的经纶(弗三5)。
第二、由情的方面看:祂有爱心(罗十五30),会施恩(来十29),会担忧(赛六十三10;弗四30),会安慰人(徒九31),会替信徒代求(罗八27)。
第三、由意的方面看:祂有心意(罗八27),能决定主意(徒十五28),能发出命令(徒八29),能差遣工人(徒十三1~4),能禁止门徒往某处传道(徒十六6),能设立圣职(徒廿28),有分别给与各种恩赐的主权(林前十二11),会呼叫(启二7、11、17、29,三6、13、22)。
二、圣灵是谁?
圣灵既然是有位格的存在者,那么祂究竟是谁呢?这是极其奥秘的神观问题,是教会历史上一千多年来的悬案;虽然主后325年所订的「尼西亚信经」(the Nicene Creed)已经确定了「三位一体说」,我们却不能承认。保罗说:「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神的灵,也没有人知道神的事。」(林前二11)。神观问题是神的事,自第四世纪以来,罗马教和一般新教之所以有错误的神观,乃因没有神的灵在里头。但愿智慧和启示的灵引导我们,使我们不凭属世的知识,只靠圣灵的指教,而得以真知道祂(约十四26,十六13;弗一17)。
勒脱斯(L.L.Legters)在「圣灵充满的生活」(苏慕华译)里第10页说:「圣灵是三位一体的第三位。」韦思洛夫(F.Wisloff)在「我信圣灵」(戴怀仁、王永生合译)里第一页说:「圣灵就是三位一体之神中,第三位神圣的我。」佐治良三在「何谓圣灵」里第4页说:「圣灵是与神有分别的人格的存在者。」很明显的,他们都承认圣灵的位格的存在,只是仍然脱不出三位一体的神观;尤其是佐治氏把圣灵当做与神有分别的人格的存在者,更令人怀疑他的信仰了。「圣灵」一词,圣经上多处作「神的灵」,表明祂就是神自己的灵,怎能说祂是与神有分别的人格的存在者呢?
1.圣灵即天父的灵
在创造天地的工程上,创世记一章1节记载神是造物主;2节却说神的灵(圣灵)运行在水面上,然后造出万物。
关于赐圣灵的应许,神屡次指明那是祂自己的灵(结卅六27,卅七14;珥二28~29);五旬节圣灵降临,彼得说他们所受的就是神的灵,应验了先知的预言(徒二16~18)。
对于神住在我们里面的凭据,约翰壹书四章13节记载:「神将祂的圣灵赐给我们,从此就知道我们是住在祂里面,祂也住在我们里面。」但在三章24节却说:「我们所以知道神住在我们里面,是因祂所赐给我们的圣灵。」
主耶稣说:「父在我里面。」(约十38)。神是灵(约四24),父在主耶稣里面就是父的灵在祂里面;这就是说,祂受浸后所受的圣灵便是父的灵(太三16;路四18)。
保罗说:「神却是一位,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林前十二6);「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腓二13);「一神,就是众人的父,……也住在众人之内。」(弗四6)。但在哥林多前书六章19节却说,住在人心里的是圣灵。
保罗又说,一切恩赐都是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为要叫人得益处(林前十二11、7);雅各却认为各样美善的恩赐,都来自上头,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雅一17)。
依据上述的理由,证明圣灵是天父自己的灵,并不是第三位神圣的我,更不是与神有分别的人格的存在者。
2.圣灵即耶稣的灵
使徒行传八章26~39节记载,腓利奉差遣向埃提阿伯的太监传福音,以及施浸的经过。路加在叙述这段事迹时,起初说:「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29);但结束时却说:「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39)。依据路加的神观,圣灵就是主耶稣的灵。与此类似的观点,在使徒行传十六章也可以看到:「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6);「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7)。
同为保罗的言论,在加拉太书四章6节记载,进入我们心里的,是主耶稣的灵;但在哥林多前书六章19节却说,住在我们里头的,是从神而来的圣灵。哥林多后书三章17节记载,使我们得以享受自由的,是主耶稣的灵;罗马书八章2节却说,使我们获得释放的,是赐生命圣灵的律。
关于天地万物的创造,创世记一章2节记载,圣灵运行在水面上,然后万物受造;但使徒们却为主耶稣做见证说,天地万物是祂所创造的(约一1、3、14;林前八6;西一16~17;来一2)。
「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约壹二27)。这里所说的恩膏,能住在我们心里,又能在凡事上教训我们,显然是指着圣灵说的;因为主耶稣曾说只等候真理的圣灵来了,祂就要引导我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十六13)。注意约翰在这里特别指明,这恩膏是「主的恩膏」;换句话说,以恩膏为象征的圣灵就是主耶稣的灵。
依据上述的理由,证明圣灵就是主耶稣的灵,并不是第三位神圣的我。
三、对神观的探讨
关于神观问题,自「尼西亚会议」(Counncil of Nice)以来,天主教以及一般基督教所接受的共同信仰,就是「三位一体」(Trinity)。天主教甚至说,违反这信条的任何神观都是异端,应该予以排斥。
所谓「三位一体」,就字面上的意思来了解,「位」就是位格,「三位」就是三个位格;父子圣灵各有其位格,各有其独立性,可以分开存在。这种观念,乃起源于主耶稣在升天前对门徒所吩咐,要「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浸」(太廿八19)那句话。此外,他们还有下列几处圣经根据:耶稣受浸时,圣灵降在祂身上,从天上又有天父的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三16~17)。耶稣在世时,不但常向天父祷告(太十一25~26,十四23,廿六39、42、44),也常为门徒代求(路廿二32;约十七9~11、20~23)。耶稣自己说:「父是比我大的。」(约十四28)。司提反受逼迫时,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徒七55~56)。耶稣是更美之约的中保,长远活着,在神的右边替我们祈求(罗八34;来七22~25;约壹二1)。这样说来,神是不是有「三位」呢?当然不是,三位一体论者并不认为神有三位;他们说,祂是「一体」的,合而为一的(约十30,十四9~10,十七21~22)。他们进一步解释,他们所主张的三位一体神观是,「一位神三神身」(Three Persons In One God)。这「三神身」,就是父子圣灵。但父子圣灵是同一神性,同等地位,同等尊荣,同有无限权能,同样永恒,同为无始无终的,所以祂是「一位神」。
依据上述的理由,三位一体论者既然不认为神有三位,又不能否认圣经上多处提及,父子圣灵三个位格同时并存的事实,所以他们就创造一个「三位一体」的名词,来概括神的独一性以及三个位格的独立性了。
值得欣慰的是,「三位一体」也好,「一位神三神身」也好,骨子里都有「独一神」的观念;只因「三位」和「三神身」有语病,容易使人发生误会,所以我们不能赞同。
我们认为对于神观的了解,应该把握三个重点,就是:﹙1﹚圣经的主题;﹙2﹚灵里的一致;﹙3﹚圣灵超越时空。分述如下:
1.圣经的主题
圣经的主题是「神的救恩」。旧约是救恩的计划,新约是救恩的实现。把握这个重点,对于神观的了解,将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实现救恩的计划,圣灵使童女马利亚怀孕,所生的儿子就是耶稣。祂是天下万民的救主,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18~25;路二8~11)。圣灵是神的灵(约壹三24),所以耶稣本来就是全能的神,永在的父(赛九6;罗九5),祂的降生就是神在肉身显现(提前三16;约一1、14)。
为要完成救恩,神不但要成为肉身降生,也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忍受痛苦的极限(诗一二九3,廿二13~18;太廿七26~50),而且从死里复活。基督被交给人去处死,是为了我们的过犯;祂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四25;林后五21)。借着基督的舍命和复活,祂已经同时满足了神的公义和慈爱。因此,凡是神所拣选的人,谁都不能控告他们,也不能定他们的罪了(罗五6~10,八33~34)。
但直到现在为止,神的救恩并未完成(罗八23;弗一14,四30)。因为依照神的经纶,这救恩必须等到基督再临,死人复活,罪人受刑,义人被提,才算完成(约五28~29;帖前四14~17)。所以升天后的耶稣,为要继续进行救赎的工作,仍然要站在神的右边,做更美之约的中保,替一切选民代求(罗八34;来七22~25,十二22~24;约壹二1)。
五旬节圣灵降临,门徒都被圣灵充满,约三千人受浸归主,建立教会(徒二1~4、41),也是为了完成救恩的工作。因为有圣灵的引导,我们才能明白真理(约十六13);有圣灵的启示,我们才能认识耶稣是主(太十六15~17;林前十二3);有圣灵的见证,受浸才有赦罪、称义、重生的功效(约壹五6~7;徒廿二16;林前六11;多三5);有圣灵的感动,我们才能成为圣洁,达到得救的地步(帖后二13)。就完成神的救恩来说,圣灵所占的地位是何等的大呢!
综括上述几点,基督的降生、舍命、复活、升天,以及圣灵的降临,都是为了救恩的需要。等到救恩完成:物质世界被毁灭,不再诱惑人;魔鬼受永刑,不再试探人;教会被提,信徒不再犯罪。那时,基督便不必再做中保为信徒代求,圣灵也不必再留在地上建立教会了。由此可以推知,在基督降生前,尚未进行救赎工作的永远过去,神是独一的;基督再临,教恩完成后的永远未来,神也是独一的。在救恩的期间,为了完成救恩的需要,神似乎分成三位,其实却是同一位神的作为。救恩的期间,始自基督的降生,终于基督的再临,前后大约二千年;这二千年,就神永恒的时间来说,是极其短暂的。
2.灵里的一致
「灵里的一致」,是在了解神观的事上,必须把握的第二个重点。
圣灵在圣经上有很多名称,如耶和华的灵(士三10)、神的灵(太三16)、父的灵(太十20)、主的灵(路四18)、基督的灵(罗八9)、耶稣的灵(徒十六7)、神儿子的灵(加四6)等。名称虽然这么多,却是同一位灵,这就是所谓「灵里的一致」。
主耶稣曾指着自己说:「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三13)。「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一句,表示耶稣的灵与天父的灵,是同一位灵。正因如此,祂才可以对腓力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么?」(约十四9~10)。这是「灵里的一致」的另一项有力说明。
父子圣灵虽然是同一位灵,但自主耶稣降生为人子之后,直到完成救恩之前,父子却有大小的分别。因此,主耶稣才说:「父是比我大的。」(约十四28)。在那些方面,父比子大呢?如下:
第一、父的地位比子大。因为子是父所差遣的,祂所讲的道,都遵照父的命令(约十二49~50);甚至连行动和祈祷,都要依从父的旨意(约七6、8;太廿六39)。
第二、父的能力比子大。所以为了未来三年的传道工作,子需要先去旷野禁食祷告四十天,被圣灵充满,战胜撒但一切的试探(路四1~15)。在工作中,也需要常常祷告(可一35;路五15~16),祈求从上头来的能力,藉以成全父的托付(约十七4)。关于子能力的来源,彼得曾为祂做见证说:「神怎样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这都是你们知道的。祂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因为神与祂同在。」(徒十38)。祂的祷告,不仅为要给我们留下好榜样,更重要的是为了祂自己的需要。
第三、父的权柄比子大。所以子在分离的祷告中向父说,祂所得着的权柄是父赐给祂的(约十七2)。这种权柄,就是托住万有(来一3),以及支配自然界一切现象的权柄(可四37~41)。由但以理所看的异象(但七13~14),并主耶稣的祷告(约十七2),以及祂在升天前吩咐门徒的话看来(太廿八18~19),也可以说是管理万民的「王者」的权柄。当福音传遍天下,世上的国成为基督的国(太廿四14;启十一15),万民都做主的门徒来事奉祂,使基督得着「万王之王」应有的权柄之时(启十七14,十九16),但以理所看的异象,以及主耶稣的期望,就完全实现了。
第四、父的尊荣比子大。因此,在分离的祷告中,子对父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祢,祢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约十七4)。子是父的荣耀所发的光辉(来一3),祂所做的事,或医病赶鬼,或叫死人复活,或被钉十字架,或从死里复活等,都为要荣耀父的名(路十七15~18;约九1~3,十一3~4、40,十三31~32,十七1;弗一20)。按着父所定的旨意,祂必须先戴上荆棘的冠冕,为人人尝了死味,复活升天,才能戴上荣耀的冠冕,得着至高的尊荣(太廿七29;路廿四26;约七39;来二9;腓二8~11)。
第五、父的所知比子大。子所讲的,都遵照父的指示(约十二49~50);祂所知道的,都来自父的教训(约八28)。所以当祂提到世界末日的问题之时,只说看见这一切预兆逐一发生,就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至于祂的再临是那一天,那个时辰,祂却清楚的表示:「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太廿四33、36)。原来,基督再临的日子是重大机密,在尚未得着父的指示之前,连子都无法预知。非但如此,连祂何时该动身往何处,若没有父的指示,祂也是不知道的(约七3~10)。由此可知,父的所知无限,子的所知有限;子所知道的,都由于父的指示。
综括上述几点,父的地位、能力、权柄、尊荣,以及所知等,虽然都比子大,但父的灵与子的灵,却是同一位灵,这就是所谓「灵里的一致」之奥秘性。
3.圣灵超越时空
「圣灵超越时空」──圣灵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要了解神观的第三个重点;若能把握这个重点,并且弃掉物质观念,对于神观就可以有正确的认识了。
谁都知道,物质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一件东西不可能同时占有两个以上的空间。但圣灵却超越时空,充满宇宙(诗一三九7~10;耶廿三23~24);「宇」就是无限的空间,「宙」就是无限的时间。
耶稣降生为肉身之时,因为受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福音书上没有一处记载,受死前的耶稣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从死里复活,成为灵体之后的耶稣,却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出其不意的显现在门徒面前,又忽然消失(路廿四36、31);而且不必叩门,就可以进入门徒所在的屋子里面了(约廿19、26)。降生为肉身的耶稣与成为灵体的耶稣,所以有如此明显的区别,乃因物质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神的灵或祂的灵体却超越时空的缘故。
惟因圣灵不同于物质,可以超越时空,且因父和子的灵,以及圣灵,在灵里的一致。所以祂能临到马利亚身上,使她怀孕,降生为肉身(太一18;路一35;约一14;提前三16)。又能在耶稣受浸的时候,降在祂身上,同时从天上向祂说话(太三16~17)。同一时间,从天降下,在地上为人子,却「仍旧在天」(约三13),统管万有(诗一○三19)。
经验告诉我们,一百个受圣灵的信徒,如果同一时间,分散在一百个空间祈祷,仍然都能被圣灵充满,说方言。但我们却不得据此断定,圣灵有一百位;也不可以说,他们各人所领受的,不过是百分之一的圣灵。因为圣经说,圣灵「只有一位」(林前十二4;弗四4);又说,我们都从「一位圣灵」受浸,饮于「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3)。同一位圣灵,在我里面,在你里面,也在他里面。
综括上述几点,因为圣灵超越时空,且因父子圣灵在灵里的一致,所以祂既可降生为肉身,同时又可以充满天地;既可住在我和你里面,同时又能住在众人里面。
三位一体论者的根本错误,就是以物质观念来了解神观,把圣灵的「完整性」支离为零碎。主张独一神观的人,如果为了说明父子圣灵在灵里的一致,而说耶稣是「部分」的圣灵来降生的,或说我们各人所领受的都是「部分」的圣灵,则他仍然没有摆脱三位一体论者的物质观念,永远无法领悟独一神观的奥秘。
四、几个疑难问题
下列几个疑难问题,是三位一体论者常常提出来支持他们的看法的。但对于上面所说明的三个重点,读者若能领悟,则这些疑难问题,只要稍加思考,自然就会冰释了。
1.父子圣灵的称谓
「父」指明神和人有父子关系(路三38;弗四6),祂是万灵的父,与我们肉身的父有所差别(来十二9)。按着显现的次序说,祂是耶稣基督的根源(约三2、17,七29),可称为祂的父(约三16;太十一25~27;约十七1)。
「子」原来就是「父」(约十四9),祂与父原为一(约十30),为要拯救人类而在肉身显现的(约一14;太一18~21;提前三16)。所以看见了祂,就是看见了父,在宇宙间并没有另一位父的存在(约一18,十二45,十四9~11)。耶稣基督既以「子」的身分降生,就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而谦卑顺服父的权柄,以至于死在十字架上。直至复活升天后,神就将祂升为至高,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了(腓二6~10)。
「圣灵」是神的灵,与「父」和「子」原为一,并不是三位一体神中「第三位神圣的我」。因为关于圣灵,在圣经上虽然有「神的灵」(太三16),「父的灵」(太十20),「神儿子的灵」(加四6)等称呼,却仍然是同一位神。
2.神自称「我们」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创一26)。
三位一体论者依据这段经文,主张造物主是「多数」的神。我们却否定这种看法。理由有:
第一、「我们」是古代帝王的自称,表示他是国家的元首,有绝对的权威。他的话就是法律,全国的臣民都必须听从;他的旨意便是公意,无人可自作主张。举例说,天主教教宗的自称,传统上是「我们」(We),表示他有绝对的权威;因为天主教认为教宗是「地上基督」,他的地位超乎普天下的天主教徒之上。但教宗若望廿三世即位之后,却革新了天主教传统上的几项观念和制度。其中一项是教宗不再自称为「我们」(We),而改称为「我」(一)。他之所以要改称为「我」,乃因不敢以「地上基督」的身分自居;表示他个人没有权威,多数人的意见才是最高的权威。他是天主教有史以来最开明,民主思想最浓厚的教宗。他任职的期间是,1958年11月4日至1963年6月4日。神是天地的主宰,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徒十七24;提前六15;启十九16);至尊至大,超乎众人之上(弗四6)。因此,当神自称为「我们」的时候,并不表示祂是「多数」的神;乃表示祂有绝对的权威,一切受造的,都要顺服祂的统治(诗一○三19~22)。
第二、同一件造人的事,27节说「他」,而不说「他们」。如果26节的「我们」要作「多数」了解,以支持三位一体的理论,为什么27节不说「他们」呢?原来26节是神自己说的,祂可以自称为「我们」,以表示祂的绝对权威;但27节摩西说的,他当然不可以说「他们」,免被误认神是「多数」的神。
第三、犹太人的神观是「独一神」,并不是「三位一体」。如果26节的「我们」是「多数」,为什么犹太人要坚持「独一神观」,而不承认「三位一体」呢?由此可知,26节的「我们」,犹太人是当作「单数」了解的。
3.父子圣灵同时显现
「耶稣受了浸,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祂开了。祂就看见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三16~17)。
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了父子圣灵同时显现,因而认为神似乎有三位。其实,父子圣灵在灵里是一致的,神永远是独一无二的神;祂的灵虽然是一整体,却可以降生为子,又从天上赐给祂圣灵,而且向祂说话。正因如此,所以关于赐圣灵的应许,主耶稣可以将赐圣灵的「父」,向父祈求的「子」,以及奉差遣而来的「圣灵」,同时分开叙述。祂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约十四16)。
主耶稣论到祂自己,曾说一句极其奥秘的话;祂说:「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约三13)。当祂在世上之时,祂仍然在荣耀的天上;同一时间在这里,又在那里。神是灵(约四24),不像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人,要去另一个地方时,便得离开原来的地方。所以主耶稣当日虽然降生到世上,我们却不能说祂因此而不在天上;圣灵现在虽然在地上执行祂的职务,也不能说祂因此而不在天上了。
4.保罗的祝福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林后十三14)。
这种祝福,把神对人的关系和工作,说明得最恰当。神就是爱(约壹四8),祂差遣独生子为世人舍命,就是这爱的显明(约三16;罗五8);道成肉身来的耶稣基督,是带着丰富的恩惠来的(约一14),因为祂担当了世人的众罪(彼前二24),白白拯救他们(多三5);圣灵的工作特性就是感动,祂不但要感动人去认耶稣基督为主(林前十二3),更要感动人成圣,以致于得救(帖后二13)。
因此,这种祝福是父子圣灵工作特性的说明,不能成为三位一体的论据。
5.耶稣在神的右边
「主耶稣和他们说完了话,后来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边。」(可十六19)。
「但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就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神的右边。』」(徒七55~56)。
「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罗八34)。
上列的经文记载,耶稣基督升天后「坐在神的右边」,或「站在神的右边」,或「在神的右边」;与此类似的记载,在其它的经文也有(弗一20;西三1;来十12;彼前三22)。
三位一体论者认为,这是「父」和「子」同时并存的证据;而且在这种情形之下,地上仍然有「圣灵」在治理着教会呢。虽然如此,却不能成为三位一体的根据。因为救赎尚未完成,耶稣基督为大祭司的职任仍须继续下去(来八1,七22~25);圣灵在地上治理教会的工作也必须继续下去,直到选民得赎(罗八23;弗一14,四30)。
五、合乎圣经的神观
五旬节圣灵降临后,使徒们蒙智慧和启示的灵的引导,对于神观问题都很清楚,彼此的观点都一致,所以始终没有模糊不清的说法,也未曾互相抵触。无奈于主后325年,为了确立神观而订定「三位一体说」之后,反而把似是而非的观念带进教会里去了。
兹将合乎圣经的神观叙述如下:
1.奉主耶稣的名施浸
在升天前,主耶稣曾命令门徒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浸。」(太廿八19)。但日后使徒们给人施浸时,却奉耶稣基督的名(徒二38,十48),或奉主耶稣的名(徒八16,十九5),而没有奉父子圣灵的名。因为他们知道父子圣灵都不是名,只是称谓;父自有父的名,子自有子的名,圣灵也自有圣灵的名。
按「名」一字,在原文上是单数,英译本也是;此事表示,父子圣灵是独一神,祂的名是独一的,就是「耶稣」。就父的名而言,约翰福音十七章12节「因祢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一句,日译文语体作「在祢所赐给我的祢的名里,保守了他们」;英译标准本作「我在祢的名里保守了他们,那名是祢所赐给我的。」(I kept them in thy name,which thou hast given me.)可见父的名就是「耶稣」。就子的名而论,祂是道成肉身的救主;道就是神(约一14、1),耶稣的降生就是神在肉身显现(提前三16)。子与父原为一(约十30),看见子就是看见了父,父的灵在子里面(约十四8~9)。因此,子的名就是「耶稣」。再就圣灵的名来说,圣灵是父的灵(太十20)、神的灵(太三16)、神儿子的灵(加四6)、基督的灵(罗八9),也是耶稣的灵(徒十六7),所以圣灵的名也是「耶稣」。
使徒们明白主耶稣所说「父子圣灵的名」的正意,所以虽然奉耶稣基督的名或主耶稣的名给人施浸,却非但未违背祂的命令,反而更正确更明晰的遵行祂的旨意了。
2.亚拿尼亚的欺哄
原始教会在初期,曾实行了「有无相通」的生活。各人把变卖田产和房屋的价银放在使徒脚前,使徒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凡物公用,没有人说他的东西是他自己的(徒四32~35),全教会犹如一家人。那时,亚拿尼亚也不甘落后,卖了田产,把所得的价银放在使徒的脚前;只是存心不善,私自留下几分(徒五1~2)。
彼得蒙圣灵启示,看透他的内心,便责备他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几分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三小时后,亚拿尼亚的妻子进来,彼得又责问她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徒五3~11)。同一桩事,第3节说欺哄「圣灵」,第4节说欺哄「神」,第9节说试探「主的灵」;很明显的,彼得明白父子圣灵在位格上毫无差别,所以混用了不同的称呼。
3.圣灵的浇灌
「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罗八9)。
在这段叙述里,同为圣灵的内住,保罗却混用「神的灵」、「圣灵」、「基督的灵」等三种不同的称呼;含有称呼虽然不同,却是同一位灵的隐意,不能认为三位灵要住在我们心里。因此,到了第10节,他便不再混用「神的灵」或「圣灵」等称呼,而单说基督在人心里了。这就是说,圣灵就是基督的灵,也是神的灵。保罗这种叙述与前项彼得的叙述比较起来,实有异曲同工的妙处。
4.有力的代辩者
主耶稣预示门徒日后必被交于官府,并吩咐他们不要思虑怎样说话。主耶稣之所以如此吩咐的原因,在马太福音十章20节记载:「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头说的。」但在其它三处经文却记载:「因为说话的不是你们,乃是圣灵。」(可十三11);「因为正在那时候,圣灵要指教你们当说的话。」(路十二12);「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路廿一15)。
同一桩事,或说「父的灵」,或说「圣灵」,或说「我」(基督),简直令人费解;其实,那有力的代辩者却只有一位,就是「圣灵」。圣经之所以如此记载,乃因圣灵就是父的灵,也是耶稣基督的灵。
5.创造天地的主
在创造天地万物的工程上,创世记一章1节说神是造物主;2节说神的灵(圣灵)运行在水面上,然后造出万物来。但新约圣经却多处记载,耶稣基督是造物主,祂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祂而立(约一1、3、14;林前八6;西一15~17;来一2)。
关于耶稣基督是造物主的根据,不仅在新约圣经上,且在箴言八章22~30节也有;在那里,所罗门以拟人化的笔法,借着「智慧」的本源来叙述「基督」的先在性。他说「智慧」自证:「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那时,我在祂那里为工师,日日为祂所喜爱,……」
从创造的工程上看来,我们也可以明白父子圣灵确是同一位神,并不是三位神了。
关于神的存在,主耶稣说祂是「独一之神」(约五44),或「独一的真神」(约十七3)。主的门徒也说祂是「独一的神」(提前一17),或「独一全智的神」(罗十六27),或「我们的救主独一的神」(犹24),或「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神」(林前八4)等,不胜枚举。所谓「三位一体说」,并不是圣经上的名词,是人凭着世智所订定的。但愿智慧和启示的灵引导我们,使我们能领悟合乎圣经的神观。
习题
一、如何证明圣灵的位格?
二、「三位一体说」是如何产生的?
三、「三位一体说」的错误何在?
四、神为何自称「我们」?
五、如何解释耶稣受浸时父子圣灵同时显现的问题?
六、司提反临终时为何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
七、如何证明父子圣灵是同一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