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书略解

壹、概论

一、著者:

本书作者是阿摩司,意即「背重担者」,他住在犹大伯利恒南方的乡村提哥亚做牧人,又是修理桑树的农夫(摩一1;七14)

二、工作地点与时期:

他是出自犹大国的先知,却是奉命到北方以色列国传警告,他说预言时,是犹大王乌西雅和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第二的年间,也就是大地震前二年(摩一1),约在主前788年至750年之。

三、历史与社会背景:

阿摩司做先知时,正是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二世的全盛时期(王下十四23-28),过去利亚是以色列顽固的仇敌,而且时常战胜了以色列国,当耶户和约哈斯在位的时候,以色列失掉许多国土,几乎包含约旦河东全部(王下十32-33;十三3)。到了耶罗波安第二作王之时,以色列国才能脱离敌人的侵略,而收复已失的土地,甚至扩展边界,北至「哈马口」,南至「死海」(王下十四25),当耶罗波王二世治理以色列国的时候,犹大国有一位能干的王乌西雅在位,而且两国能够和平相处,享受自由和发展的机会,因此使以色列国带来一次商业上的大繁荣,许多国民开始由农业转到商业,产生许多富家,而引起奢侈过度的生活(参考:摩三15;六4-6),另一方面残忍待贫穷的弟兄,中产阶级的自耕农须卖他们的产业,甚至还为区区之债卖身,以致成为佃奴,富者日富,贫者日贫,在法庭上没有公平,法官受富人的贿赂,买卖不诚实,自私、醉酒、贪婪许多不道德之事(摩二6;四1;八4-6;五7);同时在宗教方面只守空虚的仪式(摩五21-22),阿摩司看见这种情形,就满心憎恶,当神选召他时,他毅然地放弃原有之职业离开故乡,到北方以色列国宣告他们将要遭受到的审判。

四、本书的内容及分段

(一)宣告各国的罪恶与刑罚(一~二章)

1.小引(一1-2)

2.对外邦的审判(一3~二3)

①对大马色的审判(一3-5)

②对迦萨的审判(一6-8)

③对推罗的审判(一9-10)

④对以东的审判(一11-12)

⑤对亚扪的审判(一13-15)

⑥对摩押的审判(二1-3)

3.对选民的审判(二4-16)

①对犹大的审判(二4-5)

②对以色列的审判(二6-16)

(二)宣告以色列的罪行与神的审判(三~六章)

1.恩惠与审判(三1-2)

2.以色列的遭灾与阿摩司做先知的因由(三3-8)

3.撒玛利亚的命运(三9~四3)

①撒玛利亚的罪与审判(三9-15)

②谴责撒玛利亚的贵妇人(四1-3)

4.徒劳的崇拜(四4-5)

5.受灾难仍不归向神(四6-13)

6.阿摩司哀悼以色列(五1-3)

7.先知的劝免(五4-17)

①劝寻求神(五4-9)

②劝秉公行义(五10-17)

8.耶和华的日子(五18-20)

9.不蒙悦纳的崇拜(五21-27)

10.以色列未来的刑罚(六1-14)

(三)五种异象和其它的预言(七~九章)

1.蝗虫的异象(七1-3)

2.火灾的异象(七4-6)

3.准绳的异象(七7-9)

4.阿摩司与亚玛谢(七10-17)

5.一筐夏天果子的异象(八1-3)

6.以色列的罪恶与责罚(八4-10)

7.灵性的饥荒(八11-14)

8.主站在祭坛边的异象(九1-10)

9.复兴的应许(九11-15)

①必重新建立大卫的帐幕(九11-12)

②被掳的百姓必归回(九13-15)

贰、略解

一、宣告各国的罪恶与刑罚(一1~二16)

(一)小引(一1-2)

一1:阿摩司是南朝犹大国的人,生在耶路撒冷南方,十二英哩的小城提哥亚做牧人,他开始工作的时候是在「大地震前二年」,然而这地震究竟那一年发生,找不到历史的记录,他在耶罗波安第二,作以色列王,乌西雅作犹大王的那段期间蒙召往北国以色列传警告。

一2:神的烈怒审判快要临到以色列全地,因神的烈怒,草场都已干焦(耶九10),迦密山顶的树林凋残(参考:诗二十九5;赛三十三9)。

(二)对外邦的审判(一3~二3)

1.对大马色的审判(一3-5)

一3:大马色是利亚的首都,故代表利亚国,「三番四次犯罪」常常犯罪恶贯满盈,因此神不免去他们的罪恶所带来的刑罚,「他以打粮食的铁器打过基列」,在耶户的时候,北国以色列内战频仍,国家衰弱,利亚王哈薛乘机侵入基列和以色列,其它东部土地,以无情的虐待以色列民(王下十32、22;十三7)。

一4:「哈薛,便哈达」─同是亚兰王的名(王上十五18;王下十32,十三22;王下八11-15),神要刑罚亚兰王,要降灾难。

一5:「折断大马色的门闩」─大马色城被攻破,「亚文」是利亚的一个山谷,「伯伊甸」亦是利亚的一个地名,意思为欢乐之家,「吉珥」传说是大马色的叙利亚人的发祥地(摩九7)。似乎是一个远在北方的地方,亚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主前七三二年占领大马色,将其居民掳往吉珥(王下十六9)。

2.对迦萨的审判(一6-8)

一6:「迦萨」─非利士五大城之一,故代表非利士国,非利士趁犹大国衰弱之时,掳掠犹大人卖给以东作奴隶(参考:撒上三十1-3)。

一7-8:神要刑罚非利士人,他们必遭受残酷加于别人同样的痛苦,亚述或其它的敌人要来毁灭他们的城和统治者的宫殿,剪除其中的居民,甚至最后剩余者也要灭绝。

3.对推罗的审判(一9-10)

一9:「推罗」─腓尼基的重要海港都市,在此代表腓尼基。「并不记念弟兄的盟约」这句话可能指推罗人希兰和所罗门王的立约(王上五12),有些原因触怒了推罗人(王上九12-13),以后推罗人把一些以色列人当作奴隶卖给以东人,这事激起了愤恨,因为以东人和以色列人互相为敌。

一10:虽然推罗最后并没有毁灭,但亚述和巴比伦都烧毁它,而且亚力山大王在主前三三二年占领了它,俘掳三万居民贩作奴隶(参考:太七12)。

4.对以东的审判(一11-12)

一11:以东是犹大东南方的一个国家,他们是以扫的后裔(创三十六9),与以色列是兄弟关系,但他们常常互相敌视,在此先知所提起的罪是一种无情与无宽仁永远的怀忿,诚然以色列人的大卫王、所罗门王以及后代的犹大王朝都犯了许多对以东残酷的罪,而以东在他们侵略北国朝中,也残杀无数的以色列人并掳去当奴隶,他们忘掉自己所加于他人的损害,而想起他们所遭受的痛苦,因而心里养成了一种对邻邦难于谅解的深仇,一有机会便拿刀追赶弟兄了。

一12:「提幔」─指以东北边之地(耶四十九7、20),「波斯拉」是以东的城市,在死海的东南,神要降罚在以东地之境。

5.对亚扪的审判(一13-15)

一13:亚扪人是罗得的后裔(创十九36-38),住在约旦河东的地方。他们自从士师时代起就常与以色列人为敌,并且被以色列人制服(士十一33;撒上十一11;撒下十二26-31),到以色列国分裂之后,亚扪人恢复独立,其后当利亚人与以色列人因争基列北部的拉末而发生战争时,亚扪人乘机侵占基列南部的土地,并入自己的领土,可能就在那时候他们犯了残酷的罪行,亚扪人在基列南方所做的,就是利亚人在北方所做的(王下八12)。

一14-15:「拉巴」─亚扪人的首都(现在约旦王国的安曼);当战争的日子,神要降灾毁灭其首都,王与首领要被掳去。

6.对摩押的审判(二1-3)

二1:摩押人也是罗得的后裔(创十九36-37),住在死海东方一带的地方,他们常犯罪,其中一种残暴的行为是将以东王的骨骸焚烧成灰;究竟是摩押人俘掳了以东王而将他活活的烧死,抑或战死的尸体中发现其遣骸然后将其烧成灰,这件事我们无法知道。可能是指:王下三章4节至节的战争中所发生的事。因为摩押追击战败的联军,而俘掳了以东王;或获得其尸体而焚成灰,以报复他们被迫将其王子献为燔祭(王下三26),摩押人对待以东人如此野蛮的行动,以致惹起神的忿怒而降罚。

二2-3:「加略」─当时的摩押首都(参考:耶五十八24),神要惩罚摩押,宫殿被焚毁,首领遭杀亡。

(三)对选民的审判(二4-16)

1.对犹大的审判(二4-5)

二4-5:犹大犯的是宗教上的罪,他们不守神的律法与安息日去拜偶像,因此神要刑罚他们,耶路撒冷被巴比伦攻陷,圣殿、王宫被焚烧,百姓被掳至巴比伦(代下三十六14-21;耶十七27)。

2.对以色列的审判(二6-16)

二6:以色列的富人待他们穷苦的同胞完全没有怜悯,如果一个穷人欠别人债而无力偿还时,他的田产一切被变卖来清债,如仍不够,他自己及妻子儿女都会被迫作奴隶,或被卖作奴隶以补偿不足之数(参考:王下四1;尼五4-5)。审判官受贿赂,枉屈正直,将无罪的穷人判罪;或富有的债主从债务人身上榨取直至最后一文钱,甚至贩卖一个人作奴隶,以抵偿其未偿还的仅值一双鞋子价钱的债。

二7:他们打破穷人的头,搓磨穷人的脸(参考:赛三15),「阻碍谦卑人的道路」指那腐败的审判官,他们受有钱人的贿赂而歪曲正义,压迫穷苦的正直人,使他们不能行正路「父子同一个女子行淫」,迦南人崇拜巴力、亚舍拉之时与庙妓的一种恶事(参考:何四14)。这种恶俗当时已带进以色列的崇拜仪式中,父子跟同一个庙妓行淫。以色列的宗教道德如此彻底败坏,使神的圣名被亵渎。

二8:他们从贫穷债务人中取来当作抵押的衣服当作子铺下坐。「这些抵押的衣服到日落之前必须交还债务人的」(出二十二25-27;申二十四12)。他们不但不这样作,一方面还以受罚人的酒拿来作献祭宴会中喝,这一切表明他们对穷苦人的痛苦漠不关心,和不认识神所喜悦的是怜悯而非祭祀的事实了。

二9-10:神将迦南地先住的民族完全毁灭,然后赐给以色列人为业,但他们却以「不感谢」、「不服从」来报答神的爱。

二11-12:神从摩西以后在以色列中兴起许多先知,以及拿细耳人(参考:民六1-21),将神的律法教导他们,但他们拒绝、忘恩、反逆、继续犯罪作恶。

二13:神的惩罚如打禾棒(参考:摩一3;赛二十八27),无情的压着禾捆一般,任以色列人亦逃不了责罚。

二14-16:这段大概描述当亚述军侵入以色列时,他们无力抵抗完全失败的状况。

二、宣告以色列人罪行与神的审判(三~六章)

(一)恩惠与审判(三1-2)

三1:「当听神攻击你们的话」─以色列民是藉摩西带领他们脱离为奴之地的埃及,摩西屡次呼求他们当记念神为他们所成就的恩惠(申五15,六12,十五15,十六,1,二十四,22),但他们竟忘记此事。

三2:「只认识你们」─就是用特别的恩惠关照他们,他们以为既然是神的选民,不管犯了多少次罪,神必继续祝福,他们不明白特权越多,其犯罪所受的刑罚越大。神立约以恩待他们,不是让他们可以随意自由去犯罪,而是给他们越多,对他们要求也就越大(路十二48)。

(二)以色列人遭灾与阿摩司作先知的因由(三3-8)

三3-8:什么事情都有缘由的,没有原因是不会发生事情的,即使原因不是立即表现出来,但可从它的结果中找到。在此阿摩司为了说明以色列的灾祸是从神降。他作先知是因听见神的话语,被迫而不得不发预言的,故此他用种种的事例而说明之。

(三)撒玛利亚的命运(三9~四3)

1.撒玛利亚的罪与审判(三9-15)

三9-10:这些外邦(七十译本作亚述)比认识神的以色列人还好,并且会定他们的罪。这些国家有其自己的道德标准,但以色列却不知道行正直的事,他们的富人压迫穷人。在他们的家中积聚强暴抢来的财物,城中充满这种强暴与欺压的骚乱,以色列人对这些事情都耳濡目染,其良心已不会谴责了。

三11:「敌人」─亚述王快要来毁灭他们的城市,抢夺宫中的宝物,因为过去他们怎样待穷人,他们的敌人也怎样的待他们。

三12:当撒玛利亚城被敌人攻打时,无论贫富差不多完全被毁灭,谁皆不能存逃脱之意。

三13:对以色列家的呼唤。

三14:「伯特利」─耶罗波安第一在伯特利设置了金牛犊以及祭坛,命令百姓拜它。但伯特利的祭坛不但不能给以色列人安全保障,反变成他们所有罪的根源,当神惩罚的日子祭坛也同样被毁灭。

三15:以色列的领袖们十分富有,他们为自己建筑华丽的大厦、象牙宫(王上二十二39)等来避暑、避寒(参看:耶三十六22),但这些财富必全部被毁灭掳走。

2.谴责撒玛利亚贵妇人(四1-3)

四1:「如巴珊母牛的阿」─巴珊位于约旦河东边的一个优美草原,那里的牛羊肥大(参考:弥七14;申三十二14;结三十九18;诗二十二12)。先知将撒玛利亚的贵妇人比喻作巴珊的母牛,被养于撒玛利亚山上,越来越肥大壮旺。她们想望奢华与安舒的生活,就藉其丈夫的势力欺负贫穷,压碎穷乏,且她们是好喝酒的妇人。

四2:这些女人在未来的日子中,必不能逃避刑罚,也必掳到亚述国去。

四3:敌军将他们当作废物从城嫱的破口直移出去投入粪堆里(参考:王上十四10;番一17)。

(四)徒劳的崇拜(四4-5)

四4-5:伯特利与吉甲都是以色列人认为圣所之地(摩七13;参考:创二十八11-12,三十五1-15;书四19-20;撒上十8,十一,14-15,十五21),尤其伯特利在耶罗波安一世时,将金牛犊安置在那里,使以色列人拜它(王上十二25-33),以后的王与百姓都陷于此罪。当阿摩司时代,百姓非常热心往该地崇拜献祭,并夸示自己的宗教热诚;实际上他们的心却偏离真神,违背公义怜悯的行为,如此只在外表仪式的宗教虔诚不蒙悦纳(摩五21;太九13),反加增他们的罪过。

(五)受灾难仍不归向真神(四6-13)

四6:乡村地区五谷收成少,没有多余的粮食运往城市,因此粮食缺乏。

四7-8:在期望收割的三个月前(即一月至三月),仍没有充足的雨水,也没有全国普遍的下雨,结果全国大部份都欠收,人与牛羊都缺乏饮水。「于是两、三城的人凑到一城去找水」,然而那有雨水的城与乡村,却不能充份供应他们,他们仍极感不足,所以神告诉他们,雨水是由控制的。

四9:除缺水之外,跟着又有霉烂与由沙漠吹来的旱风,以及飞来的蝗虫吃尽了他们的蔬菜、果树等,使全国各处发生饥荒。

四10:因瘟疫、战争而人、畜死的非常多。

四11:「倾覆」─指地震之灾。神虽然用饥荒旱灾、旱风霉烂、烈日、蝗虫、瘟疫、战争和地震等灾祸降在他们身上,但这对以色列都没有效果,他们仍不归向真神。

四12:虽然遇到这些惩罚,并不能使他们悔改。他们本应早有预备迎见神,可是不关心亦不愿顺从神,但迟早他们会面对,接受他们罪所要得的刑罚。

四13:阿摩司强调真神是全能的造物主,统治万有者,也是启示的真神,对人启示的旨意。

(六)阿摩司哀悼以色列(五1-3)

五1-2:哀歌是为表示哀悼死人所作的歌。在这里是以一位孤立无助的处女,跌倒躺在地上来代表以色列。

五3:以色列人出去打仗之后,十人之中将有九人战死,除了极少数逃脱之外什么也没遗留。果然亚述军入侵时,以色列人经这次的打仗之后,不能再恢复而被毁灭了。

(七)先知的劝勉(五4-17)

1.劝寻求神(五4-9)

五4:以色列必遭遇毁灭,虽然如此,如果他们能悔改寻求真神仍然有得救的机会。

五5-6:不可只热心于外表仪式的崇拜,尤其伯特利、吉甲两地都是拜偶像盛行之地,神恨恶他们这种行为,故这些地方必遭毁灭的。唯一获救的办法只有诚心归向真神,如果不寻求神的怜悯,他们必因所犯的罪接受惩罚。

五7:「茵蔯」:指苦味的东西(启八11),他们压迫穷人,不肯给他们公平、公义的判断,反给他们痛苦。

五8:为何不寻求依靠全能的造物主呢?

五9:神能使背道的强国忽遭灭亡。

2.劝秉公行义(五10-17)

五10:「城门口」─是人们集会的地方,审判官或长老们根据律法在此处审判百姓,而商人则为陈列和售货物的地方,因此众先知常在城门口向众人传达神言,警告斥责他们的罪,但是人民不但不悔改,反憎恨逼迫先知。

五11:他们欺压贫民,向他们勒索,用敲诈所得的金钱在城内建造华丽的房屋,而在墙外置买美好的葡萄园。但他们被掳的日子快来到,到那时他们不能住在那些房屋,也不能喝葡萄园所出的酒了。

五12-13:这些富人与法官收受贿赂而屈枉无贿的穷人。他们因有钱有势,虽然犯了那么多的罪,穷人只好缄默不言,因为即使申诉也是无效的。但先知阿摩司奉神差遣,却要为那些缄默的穷人斥责那些不公义的法官。

五14-15:趁着审判还未临到,仍有逃避的机会,但逃避的方法不是献祭,亦不是其它外表的虔诚与仪式,而是修正自己的生活,离恶从善,然而审判非整个以色列人所能逃避的,只有真心悔改的余民蒙怜悯。

五16-17:如果不离弃罪恶,神的审判就临到,当从你们中间经过之时,毁灭与死亡将因你们的罪而随到,那时农夫在乡村哭号,善唱哀歌者在城里哀悼,在葡萄园里踏榨葡萄汁的人,不再唱愉悦的而唱哀悼之歌了。

(八)耶和华的日子(五18-20)

五18:「耶和华的日子」─以色列人以为这日就是他们救恩的日子,同时也是他们的敌人被刑罚定罪的时候,因此切望那日子来到,可是先知阿摩司对那日的想法却与他们不同,他对那犯罪的人说:神的日子来到,不是要拯救你们脱离敌人的手,而是来惩罚你们的。

五19-20:这段比喻,生动的强调逃避神的审判是不可能的,真是一点盼望都没有的黑暗日子。

罪人无法逃避神的审判(太二十三33;帖前五3)。

(九)不蒙悦纳的崇拜(五21-27)

五21-23:以色列人犯罪悖逆真神,虽然热心守节期,实行各种献祭,以及以优美的音乐歌颂神,但罪人对宗教仪式的形式化是神最憎恶的。

五24:神喜爱的不是形式的祭祀,是不间断的公平与公义,又在于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弥六8)。

五25:他们在旷野的时期虽然没有注意献祭,神仍然与他们同在,但现在他们却以仪式为中心而热诚崇拜,为何反不蒙悦纳呢?

听命胜于献祭,顺服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十五22)。

五26-27:本节的偶像名,为亚述人所崇拜的大星神和土星神(参考:王下十七28-34),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以后效法外邦人拜日月星辰(徒七42),到列王之时代,因亚述的偶像神要将他们掳到亚述去。

(十)以色列未来的刑罚(六1-14)

六1:以色列在当时是最强的国家之一,他们的统治者们,认为没有灾难临到他们身上亦不肯相信他们将被掳,故一直犯罪作恶。

六2:叫以色列人察看利亚和非利士而与自己比较看看,这两个国家将要被亚述攻占,那么以色列亦是如此。

六3:他们对于很快就要临到的灾祸一点都不关心,只关心怎样吃喝玩乐之事。

六4-6:当人过着奢华宴乐放荡的生活,甚至所靠的长椅、床或房屋都是由海外费许多金钱和冒生命危险运来的珍贵象牙做的(参考:王上十22;摩三15),金钱在他们看来是满不在乎的,他们很容易向人民作更多榨取,如此只顾自己的享乐,却不为国家与百姓的苦难担忧。

奢华宴乐是一种罪恶(参考:路十六)。

六7:所以富人将首先被掳,并且要失掉他们所有的财富和享乐,如同他们虐待贫穷的人,他们也要同样的受欺压和虐待。

六8:撒玛利亚和那里的宫殿,将被彻底的摧毁,居民不是被杀,就是被掳走。

六9-10:在敌军长期的围困中,许多人死于饥荒与瘟疫,因为生存者太少,不能办理埋葬的事,所以把所有的尸体堆积一起焚烧之。

六11:无论富人的大房屋,或穷人的小屋完全被破坏。

六12:这是一种不可能之事,如此,你们在神的子民中歪曲公义是绝对不合理之事。

六13-14:「虚浮」可能是指罗底巴(无物),「角」是指「加宁」,这两座城在基列地(撒下九4-5;创十四5),又以色列人与利亚人的战场是在基列,以色列人从利亚人手中收复这两座城(王下十三25),此事使他们大大快乐自夸都是虚空的,因为全国不久将被亚述所侵略了。

三、五种异象和其它的预言(七~九章)

(一)蝗虫的异象(七1-3)

七1-3:割菜(草)的王指着神,「割草」指已经执行的审判(参考:王下十三2-7),「菜又发生」指耶罗波安第二政治下的繁荣(参考:王下十四25-27),然后蝗虫又来吃尽那地的青物,跟着就是惩罚要来,阿摩司代求赦免,他的代祷得了应允。

(二)火灾的异象(七4-6)

七4-6:「吞灭深渊的火」─火比蝗虫更厉害,是审判与毁灭的象征,「深渊」指外邦人,「地」指以色列人,外邦人因着他们所犯的罪受刑罚,先知为以色列人代祷,他的代祷都蒙应允(王下十五17-20)

(三)准绳的异象(七7-9)

七7-9:神要测验以色列人,但以色列好像不垂直,歪斜将近倒坏的墙一般,他们的罪恶使神无法再宽恕,神要兴起亚述人的刀剑攻击以色列,使他们的邱坛、圣所荒废(参考:王下二十一13)。

(四)阿摩司与亚玛谢(七10-17)

七10-17:本段是祭司亚玛谢的控告和先知阿摩司的答辩,伯特利祭司打发人去见耶罗波安第二,他大约在首都撒玛利亚,说:阿摩司图谋叛王,因为是全国最重要圣所的祭司,没有等待王的命令,他即停止阿摩司的宣告,又粗率的吩咐他回到南国去,在耶路撒冷作先知糊口,先知回答说:他不是为钱而奉神的名传警告,他有自己的职业可以回去做,但神曾经命令他放弃本业在以色列传道,他继续警告亚玛谢说:当敌人来攻以色列国之时,他的妻子将是那些牺牲者的一个,他本身将被掳永不归回,他们的儿女将全被杀,「污秽之地」指亚述。

(五)一筐夏天果子的异象(八1-3)

八1-3:「我民以色列的结局到了」─正如夏天的果子,一旦成熟就被摘下来,以色列人也不久就要从这地上被带走,为要使他们趁机悔改,许多更长的时间也没有用处。殿中的诗歌将变为哀号,在那些尸首的数量将超过所有能埋葬的程度,而这些尸首将默默无声地被丢弃到外面。

(六)以色列的罪恶与责罚(八4-10)

八4:「你们这些要吞吃穷乏人」─有钱人强夺他们所有的财物,没有留下一件。

八5:「月朔………安息日几时过去……」─他们只渴望致富,故用种种诡诈的方法,却不愿遵守安息日和各种节期。

八6:「用银子买贫寒人」─律法允许他们做,但不准他们待这些人如奴仆,也不许他们叫这些人空着手回去(利二十五39-43)。「坏了的麦子」这些指空的谷粒,穷乏人被迫吃这种麦子。

八7:神决不忘记那些欺压贫穷的榨取者,或暴利者的罪,祂必刑罚。

要看顾贫穷的弟兄(申十五7-11;箴十七17),戏笑穷人的是辱没造他的主(箴十七5)。

八8:他们的罪恶使地震动,亦如尼罗河水涨落一般(参考:太二十七51-54;路二十三44、45)。

八9:指神的审判要来到(参考:赛十三10;珥二31;结三十二7),另外学者指阿摩司的时代,即主前七八四年二月九日和七六三年六月十五日的日蚀。

八10:使他们的快乐变为悲痛之意(参考:赛二十二12;结七18)。

(七)灵性的饥荒(八11-14)

八11:神藉先知向人民说话,但他们对先知唯一的反应就是要先知缄默(二12),在未来的灾难中,人人绝望再想转向真神,可是太迟了,神不再说话,他们就不会听到祂的话,他们的灵性上便如饥荒的乏神的话了。

八12:「他们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他们要被掳至外邦各处漂流,必没有圣殿,没有献祭,没有先知,这段预言更应验于主后七十年,罗马军攻陷耶路撒冷之时的状况。

八13:当灾难的日子,即使那些精壮而有最好机会生存的人,也必跌倒。另方面指那些灵性建壮的人,若没有神的话,终局成为疲乏困倦而跌倒的人(赛四十30),唯独那等候神的人必从新得力(赛四十31)。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6)。

八14:「那指着撒玛利亚的亚示玛起誓的说,你是活神,别示巴哪,你是活神」,这些人必灭亡。这拜偶像的恶习惯毁灭了他们的一生。

11-13节这段不是单指古时的以色列人,更预言末后属世各教会灵性饥荒状态。因为末日临近,许多人厌烦纯正的道理(提后四3-4);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提前四1),注重属世的学问、财富、权势,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训人,为迎合人意而改变福音,因此丧失了赐生命的圣灵与养灵命的真理了。

(八)主站在祭坛边的异象(九1-10)

九1-4:这段是神的怒气和国家最后被毁灭的异象,阿摩司看见神站在伯特利的坛边,命一位天使击打殿的柱,打碎柱顶,又杀死里面的人,如果有存活的,他们将被刀剑杀无人能够逃脱,不管逃到那里,不论是超人的高深、或许多树林的山洞,或海底都要灭亡被掳到外国去,刀剑仍将在那里随着他们,一切逃亡的希望归于乌有。

人无法逃避神(诗一百三十九7-12;耶十六17)。

九5-6:在此先知论述真神的能力和威严(参考:摩四13;五8)。

祸福在乎神(赛四十五7;四十三13;耶十10)。

九7:神说,以色列人阿,我是万国的神,不单是你们的神,我看顾古实人(耶十三23),与你们并无高低,你们以为神领你们出埃及,并赐给迦南地,你们就以为有什么特殊地位,但我亦领非利士人出迦斐托,领亚兰人出吉珥。

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太三9-10)。

九8-10:照神的公义,犯罪的国家必灭绝,但照立约的应许有剩余的百姓(赛十一16;罗十一5)为洁净他们,他们将分散在列国中,每个真信神的人必蒙看顾保守,但一切的罪人必灭亡(耶四十五5)。

(九)复兴的应许(九11-15)

1.必重建大卫倒塌的帐幕(九11-12)

九11-12:「我必建立大卫倒塌的帐幕」,使以色列国得到复国之意,但本节雅各布在圣经「徒十五16-17」,引用耶稣基督要来建立属灵国度(教会),使外邦人因信耶稣作神的子民之意。

2.被掳的百姓必归回(九13-15)

九13-15:百姓必归回故土,在自己田园耕种并收割土产,享受丰盛的快乐。

本段更是预言真神在末后之时,要以圣灵重建真教会,更正一切错误的道理,使一切的罪人因信耶稣得归入真教会,作主的子民而享受一切丰盛的灵恩之意。

(1)
上一篇 2020年8月2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