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罪的观念从哪儿来?先天?后天?如何解释原罪和本罪?
回答:
1.圣经说,违背律法就是「罪」(约壹三4)。所谓「律法」,就是神的命令,能使人知道神的旨意(罗二18);也是神审判律法下之选民的依据(罗二12)。
2.历史上第一个违背神的命令而犯罪的人,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创二17;三6-11)。这是「罪」的起源。
3.罪有遗传性,如同动植物的特性也会遗传给后代一样。所谓「原罪」,便是出始祖亚当遗传下来的原始罪。大卫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五十一5);保罗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始祖亚当)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五12)。这些经文,都可作「原罪论」的神学根据。
4.所谓「本罪」,即本身所犯的罪。本罪包括思想、言语、行为,及信仰上的罪。分述如下:
a.思想上的罪:否定神(诗十4;十四1)、轻慢神(诗十13)、骄傲(箴十六5;可七1-23)、仇恨、嫉妒(加五19-21;约壹三12、15)、贪婪(可七21-23;弗五5)、淫念等(太五28),都是思想上的罪。
b.言语上的罪:撒谎(箴六16-19)、谗毁、背后批评人(罗一30)、秽言、淫词、妄语、戏笑的话(弗五3-4)、辱骂(林前五11)、咒诅(罗十二14;雅三9-10)、传舌等(箴二十六20-22),都是言语上的罪。
c.行为上的罪: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诡诈(可七21-23)、同性恋、邪恶、争竞、违背父母、背约(罗一26-32)、勒索(林前六10)、邪荡、邪术、恼怒、结党、纷争等(加五19-21),凡不该行而行的,都是行为上的罪。此外,知道行善却不去行,即该行而不行,也是行为上的罪(雅四17)。
d.信仰上的罪:天属神,地也属祂,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为祂所建立(诗八十九11),连我们人类也是祂所创造的(创二7)。神不但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又赏赐空气、日光、食物和水给我们,以维持我们的生命。如果没有神的创造,便没有世界万物,也没有我们人类;如果神不赐给我们生活上的必需品,我们也不可能活到今天了。因此,敬畏神,谨守祂的诚命,是我们向神当尽的本分(传十二13);凡不尽这本分的,都已干犯信仰上的罪了。此外,听见福音却拒绝不信也是罪(约十二48,十五22),看到神迹还是硬心不信更是罪(约十五24),而且定必受更重的刑罚(太十一20-24)由上列的圣经根据可知,世界上确实没有一个完全无罪的人(罗三9,五12;加三22)。
e.原罪是「先天」的,本罪是「后天」的。原罪不但污染了人的「魂」,使人在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五十一5),而且也是一种叫人不得不犯罪的力量(罗七14-20),圣经上称为「罪的律」;除非倚靠赐生命圣灵的律来释放,没有人能胜过它(罗七21-23,八2)。
二、如何使人知道他有罪?(一般人都说他没有罪)。
回答:
1.一般人所以会说他没有罪,乃因认为他既未犯国法,心地又善良,便毫无可责之处了。
2.我们所说的罪,是背逆神的罪。因为神是天地的主宰(徒十七24),祂的话就是命令,就是法律;祂是立法者,也是审判者(创二16-17;罗二2-6)。所以凡违犯神的话的就是罪人,而不管他是否违犯国法,心地是否善良。
3.职是之故,要使一个不认识神的人知道他有罪,必须先让他知道有创造天地万物的神;并且使他知道不尽本分敬畏神,谨守祂的诚命,就是罪,难免受审判(传十二13-14)。
三、救恩和个人行为有关吗?大卫犯罪,神还是接纳他。而别人呢?
回答:
1.一个人所以能得救,乃始自神的拣选;而拣选是神的预定,与个人行为无关(弗一4-5;提后一9)。但蒙神拣选成为信徒之后,却要遵行神的旨意,恐惧战兢作成得救的工夫(太七21;腓二12)。这就是说,善行虽然不是得救的条件,却是信徒当尽的本分(多二14),不容忽视。
2.大卫犯罪所以蒙神赦免,有三个原因。如下:
a.旧约时代尚无重生的恩典,所以旧约选民无论犯什么罪,只要切实悔改,都可以得着赦免。
b.当先知指出他的罪的时候,他实时谦卑认错。所以先知说:「那和华已经除掉你的罪。」(撒下十二13)。不但如此,他又把犯罪的事实写在诗篇上,交给伶长(诗班的指挥官),让诗班唱出(看诗篇第五十一篇篇首的细体字),而将自己的罪公诸于众。大卫虽是一国之君,却不顾君王的尊严,而勇敢认罪;这种谦卑忏悔的态度,是神所悦纳的(诗五十一17)。同样身为君王的扫罗,在先知责备他的时候,虽然也认罪,却要求先知在长老和百姓的面前抬举他(撒上十五30),以维持君王应有的尊严。两代君王作一比较,相去何其遥远。
c.神虽然悦纳大卫的悔改,但他所犯的却是滔天大罪——污辱拔示巴,又谋杀其夫乌利亚(撤下十一2-5、14-17)。因此,神借着先知对他说:「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撒下十二10-11)。后来,这些话果然逐项应验。大卫知道这些事都是出于神的惩罚,所以祸患虽然接踵而来,他却越发谦卑认罪,越发亲近神(撒下十六9-13)。这也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3.现在是新约时代,接受主宝血重生的洗礼之恩的信徒(弗一7;约壹五6-7;多三5),若再犯罪,怎能逃避神的忿怒呢?所以圣经警告我们说:「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祂。」(来六4-6)。又说:「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何况人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来十26-31)。
4.在新约时代犯罪的信徒,若想求神赦免他的过犯,他应该先问问自己:
a.我能像大卫这样谦卑认罪吗?
b.我有勇气当众忏悔自己的过犯吗?
c.当神的惩罚一再加重的时候,我忍受得住吗?我会更谦卑认罪,更亲近神吗?
5.信徒所犯的罪,有不至于死的罪,也有至于死的罪。所犯的若是不至于死的罪,别人当为他祈求,神必将生命赐给他(约壹五-6);他自己也可以悔改,神必赦免他的罪,洗净他一切的不义(约壹一9)。所犯的若是至于死的罪,则不当为他祈求(约壹五16)。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连他自己也不可悔改祈祷。因为我们的神是既公义又慈爱的神,一个犯了至于死的罪的信徒,如果切实悔改,即使无法获赦而得救,至少也可以减轻罪刑的。这样不是比自暴自弃,一去不返的恶到底,以致加添神的忿怒更好吗?
四、「良心」在主内和未信主的人间,其标准相同吗?
回答:
1.圣经说:「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箴廿27)。由此可知「良心」是灵的作用,能辨别是非善恶;在保罗的书信上,被称为「本性」,或「是非之心」(罗二14-15)。
2.所谓「标准」,若指衡量是非的标准,主内和未信主的人当然不同。因为主内的同灵常受真理的启发,又有圣灵的感动,衡量是非比较正确;未信主的人,若非特别下工夫修养,则对于是非的判断,自然比较迟钝。换句话说,良心对于衡量是非反应的敏感度,往往因人而异。
五、神要凭人的良心审判人,其适用范围如何?现在的犹太人吗?真教会以外所有人吗?一般教会的信徒呢?
回答:
1.圣经说:「凡没有律法犯了罪的,也必不按律法灭亡;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也必按律法受审判。」(罗二12)。这是神对外邦人(犹太人以外的世界万民)以及犹太人(律法下的人)研定的审判原则。在这个原则之下,没有律法的外邦人和律法下的犹太人,若不是悔改信从主的福音,都必灭亡。因为没有律法的外邦人,他们的良心有律法的功用,能辨别是非(罗二14-15);但因肉体的软弱,凡想凭良心而行的人,都无法如愿(罗七18-24)。律法下的犹太人,也因为肉体的软弱,「有所不能行的」(罗八3);以致想靠律法称义的犹太人,反而被律法定罪了(罗三20,四15)。所以圣经说:「我们已经证明,犹太人和希利尼人(代表一切没有律法的外邦人)都在罪恶之下。…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三9-10)。
2.现在的犹太人也在律法之下,若不信从主的福音,将来必按律法受审判。因为现在的犹太人仍然持守他们的传统,从小就接受律法的训诲,以终其一生。但圣经预言,将来大患难临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全家」(在大患难中留存下来的余数)都要得救全部悔改信从主的福音(罗十一25-27,九27、29;亚十三7-9)。
3.真教会虽然是基督的身体(西一24),也是基督的新妇,有资格被基督迎娶(启二十一2、9-10,十九7)。但信徒若未遵行天父的旨意,纵使奉主名传道,甚至有行神迹的恩赐,也是不能进天国的(太七21-23)。
4.对于一般教会的信徒,神要如何审判他们﹖请看本刊七月号「基本信仰」第四题的答案。
六、我没有罪?
回答:
由罪的报应知道有罪。
1.劳苦(创三16-19;诗九十10)。
2.死亡(创三19;传八8;罗五12)。
3.恶行(创三7;罗七14-23)。
七、神这么善良,不会定人的罪?
回答:
1.神有慈爱,断不喜欢恶人死亡(诗一○三8-13;结三十三11;彼后三9)。
2.神是公义,万不以有罪为无罪(但九14;鸿一3)。
八、我罪很重,神不会要我?
回答:
1.耶稣降世为拯救罪人(提前一15;赛一18)。
2.耶稣是罪人的朋友(太九10-13;罗五8)。
3.当悔改归正受洗归主(徒二38;三19)。
九、我要先改好些,才信耶稣,这样好么?
回答:
1.人无法靠自己弃恶从善(罗七18-24)。
2.靠主才能完全(罗八1-4)。
十、只要我心真诚,信什么都是一样?
回答:
1.当以心灵和诚实拜神(约四24)。
2.只有信耶稣,罪才能得赦免而得救(约三16;可十六16;徒廿二16)。
3.不信真理,必被定罪(帖后二10-12)。
十一、只要修身行善即可,何必信什么?
回答:
1.世上没有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之人(传七20;罗二10-12)。
2.孔子: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可见至圣先师仍有许多软弱。
3.保罗(罗七18)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不由得我。
4.人能脱罪得救,非以立功之法,乃以信主之法(罗三23-28)。
十二、年幼的小孩没有做错事,为何会死?
回答:
人会死,都是由罪而来,因小孩也有原罪。
十三、为什么神允许死亡和痛苦发生?
回答:
是人犯罪的结果,也促使人在绝望中寻求真神。
十四、耶稣和穆罕默德有什么不一样?
回答:
耶稣是以爱吸引人,不是以武力压制人。
十五、为什么始祖犯罪,就使我们都犯罪,且神明知人的软弱,为什么要造善恶果。
回答:
罪是由一人而来(罗五12-14),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过错的,也在他的权下。神造人给人自由意志,是人的不顺服之因而犯罪若没善恶果也可能从别处犯罪,而人若顺服神就不会犯罪。
十六、天使虽然骄傲,但神是慈爱的神为什么不包容赦免,而叫他们到世间来作魔鬼呢?
回答:
按(赛十四12-14)、(结二十八1-17)魔鬼非单纯的犯罪,乃是背叛的天使,再则神是公义的神,罪与罚是必然的,而人是特别蒙怜悯(来一5-6),有耶稣的代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