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杂选释疑

下列数题,有的是答复后才提出的,有的是遗漏的,有的是难以分类的,在此均并入「杂选」之内。

一、是否凡不出于神的,就是出于魔鬼?

回答:

未必。因为有些事之发生,是纯属人为的因素。

二、未信主的人,有的会用符咒来害人。据说,若信徒知道有人害他,符咒对他就无效;若是不知道,符咒就会发生功效。是不是?

回答:

1.圣经说:「断没有法术可以害雅各布布,也没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民二十三23)。

雅各布和以色列都代表以色列民族,是神的选民,也是神的产业;神细心保护他们,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申三十二9-10)。因此,任何法术都无法伤害他们。

2.以色列民族是旧约时代的选民,我们是新约时代的选民。神既然随时随地保护以色列民族,使他们不受法术伤害,也必照样保护我们才对。事实,本会既往不少同灵,都有未受法术伤害的见证。

3.符咒是法术之一。符咒对我们会不会发生功效,与我们知道或不知道,毫不相干。因为即使我们不知道,我们所信靠的神仍然是知道的。祂昼夜都必保护我们,使我们得以免受一切的灾害(诗一二一4-7);所以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我们也不怕遭害(诗二十三4)。

4.本会的同灵之中,若有人曾受符咒的伤害,也许他是不知谨慎自守,给魔鬼留地步,或是已经丧失信心,偏离真道,与神疏远了。

三、天使有性别吗?被接进入天国之后的圣徒呢?

回答:

1.神先创造男人,再创造女人,乃为要使他们结婚,二人成为一体(创二22-24),传宗接代,管理神所创造的地上万物(创一27-28)。

2.复活灵化升天之后的圣徒,既无须传宗接代,就不必嫁娶,也不再有性别了。天使亦然(太二十二23-30)。

四、有没有外星人?有没有恐龙?如何依据圣经加以说明?

回答:

1.有没有外星人,圣经既没有记载,也未曾否定。目前所谓的「外星人」只是一种猜测而已;外星人究竟存在与否,有待将来科学界更明确的证实。即使真的有外星人,也与圣经不发生冲突。因为圣经是为要给地球上的人类看而写的(罗十五4;林前十11),

所以凡与地球上的人类无关的事,就都省略不提了。

2.一九八五年八月,回答如下受联总差派去泰国工作的时候,曾看过由中国大陆运来曼谷展览的恐龙的化石,体形非常庞大。除了完整的骨骼之外,还有恐龙的蛋和腿骨的化石。「说明书」说,牠们生存于地球上的年代,已有好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了。此事如果属实,也与圣经不发生冲突。理由如下:

a.关于(创一1)的创造,有些解经家认为它包括地质学上的一切年代,是几亿年以前的事。

b.由(创一2)可以知道,在这个世代尚未开始以前,地球早已存在。(创一3)以下的创造,是创造光、水、空气,天体,以及地球上的万物。因此,有些解经家猜测,地所以「混沌」,渊面所以「黑暗」,乃是从前的世代之人类堕落的结果。于是,从(创一3)起,神便重新创造这个世界了。

c.由此可以推知,在中国大陆所发掘出来的恐龙的化石,可能是从前的世代的遗物。

五、圣经上有些教训,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如何依时代眼光的不同去诠释?

回答:

关于时代背景之不同,有时可以依据圣经解释;有时则要斟酌现状,作合理的解释。举例如下:

1.禁戒食物的问题

a.律法「规定」,以色列人有许多不可吃的不洁净的动物(利十一3,-23、41-45)。

b.但到了恩典时代(罗六14),依据新约圣经的教训,则除了祭过偶像的东西和动物的血,并勒死的牲畜之外(徒十五28-29),什么食物都可以吃了(提前四3-5)。

c.由彼得在异象中蒙主指示,「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那件事也可以看出,律法时代所禁戒的食物,在新约时代已经解禁了(徒十9-16)。

2.辨别诸灵的方法

约翰所说,辨别诸灵约三个方法之中(约壹四1-6),前面两个方法都有时代性,只有最后一个方法才不受时代的限制。理由如下:

a.约翰写约翰壹书的时候,适值「神哲主义」(Gnostic)混乱真道之际,甚至有人因受迷惑而离开教会(约壹二19)。他们认为物质是恶的,神是善的,所以神不可能成为肉身,与恶的物质发生接触。根据同样的理由,他们认为神的儿子不可能在十字架上受苦。他们说,救恩由知识而来,借着知识,人的灵能从他物质的牢狱中释放出来,升到神那里去了这就是得救。因为他们认为物质是恶的,灵是善的,所以人的灵必须脱离属于物质的躯体。他们又说,救恩既然由知识而来,所以与生活严谨与否绝不相干。更可怕的是,他们以知识的外衣,掩饰其不可告人的淫乱的行为。按「知识」一词,希腊文是”gnosis”,所以他们的思想被称为”Gnostic”。如今,基督是成了肉身而来的救主这项真理,早已成为基督教界的共同信仰,连假先知都不敢否认了。因此,我们今天不宜再以这个方法来辨别圣灵或邪灵(约壹四1-3),免得受邪灵的欺骗。

b.第二个方法(约壹四4-5),也有时代性。所谓「世界的事」(约壹四5),就是肉体的情欲和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约壹二15-16)。据我们所知,二十多年来,有些受邪灵控制的假先知,虽然所传的是假道,却显得似乎非常属灵;他们不但不「论世界的事」反而竭力攻击一切趋向世界的各教派,而以神的代言人自居。因此,我们今天若再用这个方法来试验真假先知,便可能上当了。

c.第三个方法(约壹四6),是永远不受时代限制的。所谓「听从我们」,就是信从使徒所传的福音。无论是谁,只要所受的是真理的灵(圣灵),就必听从使徒,接受使徒所传的福音;如果拒绝,甚至反对到底,则他所受的必定是妄的灵(邪灵)了。因为邪灵为了混乱神的道,迷惑人信从异端,牠什么都可以让步;只有使徒所传,能使人得救的福音,牠永远无法容纳。本会是复兴原始教会的末世真教会,本会所传的「基本信仰」便是使徒所传的原始福音。因此,凡受圣灵的,都必听从我们;若是拒绝我们,他所受的便是邪灵了。

六、与慕道者谈道时,同工在旁用灵言祷告是否得当?或以怎样的态度更合适?

回答:

不得当(林前十四23),默祷即可。

七、外教会信徒常先以安静的心,沉默不语表示等后神的心,之后才与人交谈,是否有必要?

回答:

人当谦卑在神前求神带领说出有造就人的话,所以有需要也当必要如此。

八、既然神是慈爱的神,为什么祂会让人类遭受战争、饥饿、穷困及自然灾害呢?

回答:

常常是因为人为的因素,而神是施恩典的神。

九、如何向那些多神教的人(如一贯道、统一教)传道理,而又不伤害他们?

回答:

只需见证自己福音的好处,勿作批评。

十、信耶稣是为得平安,又说要背十字架跟从主。请问,这两件事是否有所冲突?

回答:

1.信耶稣能得平安,是主所应许的,门徒在基督里必有的福分(约十六33);背十字架跟从主,是主所提醒的,做主的门徒应有的精神(太十六24)。

2.信主的人所要得的平安、有肉体的平安、心灵的平安和永远的平安。分述如下:

a.肉体的平安是,疾病得着医治、犯鬼得着释放(太四23-24;可五1-15)、化险为夷(可四36-41),以及衣食无虑等(太六31-33)。

b.心灵的平安是,不受环境支配的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主所说,祂要赐给我们的「我的平安」,就是心灵的平安;「世人所赐的平安」则是肉体的平安(约十四27)。肉体的平安固然宝贵,但心灵的平安却更重要。

c.永远的平安是,我们将来在天堂所要享受的永远的安息(来四9-11);那是我们信主的终极目的(帖前四16-17;启十四13),远胜于赚取全世界一切的财宝(太十六26)。

3.保罗和西拉为了传福音而坐监,是为义受逼迫(太五10-12),也是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的具体表现。他们的肉体虽然被捆绑,心灵却是释放的;肉体虽然遇到患难,心灵上却极其平安。因为他们在监狱里所表现的,并不是懊恼、忧伤、痛哭;而是祷告、唱诗、赞美神,满心喜乐(徒十六22-25)。这就是心灵的平安。

4.司提反为了指摘以色列人说,他们的祖宗逼迫众先知,现在他们又杀害基督,而被暴民以乱石击死。临终时,因看见荣耀的主向他显现,而呼吁主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又跪下,大声喊看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徒七51-60)。以俗眼看来,司提反实在死得非常悲惨,肉体太不平安了。但若用属灵的眼睛来看,司提反的心灵却是格外的宁静的。因为他不仅对逼迫者毫无仇恨,甚至为他们代祷,求主饶恕他们的过犯;而且对于灵魂被接于天家,享受永远之安息的盼望,有绝对的把握。

5.保罗、西拉和司提反的遭遇与心理反应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追求的信心是:求主改变我们的观念,使我们能乐意接受祂一切的安排;而不是求主改变祂的旨意,使我们得以幸免一切的患难。因为万事都有主的美意,我们所遇到的患难,往往是主刻意的安排(创四十五5-8;罗八28);为的是要使我们的信心更长进,灵性获得更大的造就(伯二十三10;箴十七3)。我们所当惧怕的并不是遭遇患难,而是深怕在患难中没有喜乐。所以神人摩西代表以色列人向神祈求:「求你照着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诗九十15)。当主耶稣受难的前夕,在客西马尼园祷告的时候,祂所祈求的也是愿天父成全祂的旨意,而不是求天父叫他免饮十字架的苦杯(太二十六39)。

6.圣经说,天天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是做主的门徒应有的精神(路九23);荆棘满地,艰难重重,是进入神的国必经的途径(徒十四22)。许多古圣徒的信仰历程,都证实了这项真理。然而,信心坚固,明白凡事都有神的旨意的信徒,肉体上虽遇到患难,心灵上却仍然有满足的喜乐和意外的平安(腓四4-7)。

7.由此可知,信耶稣能得平安与背十字架跟从主,并没有冲突。

十一、旧约时代敬畏神的人没有机会信耶稣,能否进天国?

回答:

旧约时代敬畏神的圣徒不但能得救进天国,而且与新约时代的圣徒一样,也是因为主耶稣的救恩而得救的。叙述如下:

1.主耶稣曾说,将来在天国里,有为亚伯拉罕、艾萨克和雅各布布等圣徒所预备的席位(太八11)当主耶稣在山上改变形像的时候,早已离世的摩西和活着被接而升天的伊莱贾二人,一同向门徒显现,并与耶稣交谈(太十七1-3)。由此可知,旧约时代的圣徒也能得救进天国。

2.主耶稣会对犹太人说:「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约八56)。这就是说,旧约选民的祖宗亚伯拉罕尚且要仰望主耶稣来施行救恩的日子,才能得救,何况其它的圣徒呢?因为主耶稣是人类独一的救主,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徒四12)。

3.希伯来书的作者列举旧约时代信仰之伟人的名单,以及他们因着信所做的事和信心的果效之后,下一个结论说:「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证据,却仍未得着所应许的。因为神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来十一39-40)。可见旧约时代的圣徒的得救与新约时代的圣徒一样,也是因为借着主耶稣的救恩,而没有别的门路。因为十字架的救恩好像一座桥,在主的救恩尚未显明以前,旧约时代的圣徒好像在河的对岸等候,直到救恩成就,桥架好了,他们才能借着这救恩渡河,与我们同得主所应许永远的福分。

4.新约时代的选民,过犯得蒙赦免,是借着神的爱子耶稣的血(弗一7)。那么,旧约时代的选民,要借着谁的血来赎罪呢?律法书上说,被宰杀之牛羊的血,能为他们赎罪(利一3-13)。但希伯来书的作者却说,献上祭牲的作用,不过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而已;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掉人的罪(来十3-4)。此事要如何解释呢?说明如下:

a.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旧约」乃在律法时代,神对人所订立的救人的契约,「新约」是在恩典时代,神重新对人订立的救人的契约。律法是影儿,是预表(来十1)。就这个意义来说,旧约是救恩的计划,新约是救恩的实现(约十九30;路二十四27、44)。

b.在旧约时代,救恩尚未显明之前,神救赎人的方法是,吩咐人献上祭牲,以牛羊的血洁净他的罪污(利一3-13)。在新约时代,救恩成就之后,神救赎人的方法是,吩咐人信从主耶稣的福音,接受主宝血的洗礼,洗去他的罪污(可十六16;徒二十二16;约壹五6-7)。耶稣是神的羔羊,祂被杀害在十字架上,乃为要除掉世人的罪孽(赛五十三4-7;约一29);律法上所制定,献祭赎罪的条例,已经成全在主的身上了(来九9-14,十5-12)。

c.希伯来书的作者所说,「牛羊的血断不能除罪」,乃站在新约时代的立场,否定在救恩成就之后,还要遵照律法献祭的犹太人的做法;并不是以新约的观点,否定在旧约时代救恩尚未显明之前,律法上所制定之献祭的赎罪功效。譬如说,在建筑房屋以前,建筑师需要先画制设计蓝图,做为建筑工程进行的依据;一旦建筑完成,设计蓝图就成为废物了。与此同理,律法不过是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惟有基督才是形体(来十1;西二17);现在形体基督既然出现,影像性质的律法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了(来八7、13)。因此,主耶稣对当时的犹太人说:「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约八24)。律法下的犹太人既被否定,他们所遵守的律法也就被否定了。

十二、慎终追远是美德,为什么不可拿香拜祖宗?又为什么不可吃祭过偶像之物呢?

回答:

1.所谓「慎终追远」(论语:学而篇),就是父母寿终时,办理丧事要尽礼尽哀;对于远代的祖先,则要尽诚追念。

2.「慎终」的主旨贵乎尽其哀礼的实质,发乎内心的哀恸,而不在乎祭祀的形式。所以子游说:「丧礼只要能尽哀便够了。」(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篇)。圣经记载,雅各布布离世时,约瑟伏在他父亲雅各布布的面上哀哭,与他亲嘴。埃及人也为他哀哭了七十天。此外,约瑟又遵照他父亲的遗言,把他葬在迦南地。与约瑟同哀的,有法老的臣仆、埃及的长老、约瑟的全家,以及他父亲的眷属。他们到了约但河外,亚达的禾场,就在那里大大的号咷痛哭。约瑟为他父亲哭了七天。迦南的居民说,这是埃及人一场极大的哀哭(创五十1-11)。雅各布布的子孙虽然没有祭祀他,却为他大大的号咷痛哭,并且慎重办理丧事,以尽其哀礼,这样不就够了吗?

3.「追远」的主旨是不忘本,虽是远代的祖先,也必须追根溯源,时时思念;但可贵的是尽诚尽敬,而未必非祭祀不可。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照相机和录音机,如果将父母和祖父母的「生活照」多拍几张,并以录音机录下他们宝贵的家训,使他们的「音容永在」,而不祇是「音容宛在」,岂非此祭祀更能表达追思的意义吗?再说,我们的追远究竟能追溯到几代呢?通常只是四、五代,最远也不过是十几代而已。难道我们的祖先只有十几代吗?圣经说,人类的始祖是亚当(创二7),而亚当是神的儿子(路三38)。所以我们若要追远,应当追溯到我们的始祖亚当,再追溯到创造亚当的天父真神,才算彻底。

4.「慎终追远」确实是美德,其基本精神与圣经所教训的孝道,并不冲突(出二十12;弗六1-3)。祭祀祖先乃为表示孝亲,其动机原是无可厚非的。但孝亲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父母在世之日,当听从他们的教训,事事叫他们快乐;即使父母老迈,精神衰败,也不可藐视他们(箴二十三22、25)。父母死后,无法再尽儿女的本分事奉他们,则以父母生前的「生活照」和「录音」来追思。否则,父母,在世时不知孝顺,等到父母离世后才祭祀他们,究竟有什么益处呢?

5.依据民间的传说,中国人祭祀父母的渊源,始自汉朝的孝子丁兰。「孙盛逸士传」也记载:「丁兰少丧考妣,刻木像事之如生。」如果以祭祀父母与否来衡量孝或不幸,岂非等于说,丁兰以前全中国都没有孝子吗?不懂得祭祀父母的世界各国,难道也都没有孝子吗?在此,我们应该澄清的观念是,祭祀父母只是表示孝亲的方法之一而已,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6.我们应该祭祀的对象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真神(出十25,二十二20);除祂以外,任何人都不配接受敬拜(徒十25-26,十四11-18),连天使都不例外(启十九9-10)。父母也是人,所以祭祀父母便是拜偶像,是十诫所禁止的(出二十3-6)。

7.基督徒所以不可吃祭过偶像之物,依据「林前十20-22」的说明,有下列三个理由:

a.偶像是魔鬼藉以诱惑人远离真神的工具。所以拜偶像便是拜魔鬼,吃祭过偶像之物便是与魔鬼相交(20)。

b.主的杯和筵席,就是举办圣餐礼之时所祝谢的杯和饼(14)。有分于圣餐礼的信徒,不可又有分于魔鬼的祭物(21、18)。

c.有分于魔鬼之祭物的信徒,必惹主的忿恨,所以要绝对禁戒,不可干犯;除非我们比神更有能力,不怕祂发怒(22)。

十三、为什么不可拜马利亚?

 回答:

  1. 因为马利亚是人不是神,所以我们不可拜她。

2.拜马利亚是天主教的错误,圣经上没有任何根据。

十四、本教会信徒犯死罪,但有悔改的心,我们如何待他?

回答:

神是公义的,也是慈爱的(诗一四五17),所以犯罪者,神必管教刑罚,忧伤痛悔的心神必不轻看,神要真心悔改者,我们也当视其真心悔改与否来适当对待,且交由神来审判。

十五、如何做到「林前九22」的地步?

回答:

所谓「软弱的人」,就是因信心不足,而产生恐惧感的人(罗十四1-2);或因肉体软弱,而无法战胜罪律的人(太二十六41;罗五6,七18-24;林前八7)。所谓「甚么样的人」,就是律法下的犹太人(20)、没有律法的外邦人(21),以及软弱的基督徒(22);换句话说,就是不拘任何背景的人。保罗所以要「向软弱的人,就作软弱的人;向甚么样的人,就作甚么样的人」乃为要多救些人。正如二十三节所说,「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这并不是妥协,乃是在传福音的事上,为了提高效率,达成多救些人的目的,所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技巧。

那么,要如何做到这个地步呢?

第一、在交谈中,要细心观察和思考,以了解他究竟属于什么类型的人。

第二、态度和语气要谦和,使对方产生好感。

第三、叙述要客观,使对方容易接受。第四、在不违反真理的原则下,尽量容纳对方。

十六、我国的易经是从那里来?里面的内容如何?

回答:

易经是孔子将中国夏商周加卜词加以整理,加上哲理而编成的书,内容讲八卦的各种现象。让人明白知进退哲理内容复杂并非三言两语可以沟通的。

十七、生辰、八字可用吗?

回答:

不可。请看迷信害人知多少一文。

十八、基督教教派分多少教派能否列出?到底有多少?

回答:

基督教派本来只有一派总名称为:「真神我们的父与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帖后一1)又称为「天父真神和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帖前一1)。后来因有人把基督福音更改了,成为被咒诅的别的福音,是出人意而分设各种教派,为「假基督教派」越分越多,难以数算(加一6,12;太廿四24)。

十九、神和耶稣为什么要爱人类?

回答:

神爱我们,因为起初人是照祂的形象和样式造的,所以人称为神的儿子,祂是我的天父,祂为了爱人,就亲自成为人—就是耶稣,来到世上,带给人丰富的恩典跟慈爱;神并不是因为我们是好人、行善事才爱我们。事实上,没有一个人好到值得神爱他。即使我们有时候不理祂,不听祂的话,祂还是爱我们。这不是很稀奇吗?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一14)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

二十、当我祷告时,要向神说些什么?

回答:

我们祷告时,很容易说重复的话。祷告变成了一种习惯,不经过思考就说出来。但事实上,祷告时,我们应想一想我们在说些什么,而且应当对神诚实。此外,祷告不是吹嘘我们自己,而应该把心中想说的告诉神。主祷文是一个指引,教导我们该对神说什么。要为神及祂所做的一切献上感谢;也可以承认我们的罪,为我们所做错的事忏悔。同样,可以求神帮助别人,也给我们力量及引导。我们可将心中任何事情向神倾诉。

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太六8)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祂,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祂。(约四23)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徒十七24-25)

二十一、神是谁创造的?

回答:

没有人创造神—祂一直都存在。我们很难了解这个观念,因为就我们所知,所有的东西都有始、有终,比如:每天有早上有晚上;篮球比赛有开始有结束;人有生有死。但是神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祂从永远到永远都是存在的。

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一23)

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约壹四12)

二十二、神造人为什么有红、有黄、有黑、有白?

回答:

你能想象这样一个世界吗?所有的人都长得一模一样—一样高、一样重,头发的颜色、鼻子的长度、眼睛的颜色、耳朵的大小、皮肤的颜色都一样。如果真是这样,那有多无趣啊!再说,我们怎么区分呢?所以,神就创造人,使人有些人长得高,有些人长得矮;有些人比较黑,有些人比较白;有些人一头乌黑的直发,有的则是曲卷的红发等等。他们在神的眼中都是独特的。你难道不也喜欢与众不同吗?神的确如此!

祂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十七26)

二十三、神长什么样子?

回答:

没有人知道神长什么样子,因为祂不像我们,有身体,看得见。但从祂的儿子—耶稣,我们可以认识神,晓得他的事。从圣经上,我们知道耶稣的生活,祂怎样对待别人,以及祂所教导的事。神就是那个样子。

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十四9)

二十四、神为什么不干脆把坏人除掉?

回答:

神很爱世人,即使是坏人。所以,祂给他们机会悔改,远离恶事,归向神。神很有耐心。但是,有一天,时候要到,那些拒绝按神的方式生活,不愿意接受耶稣的人,会被处罚。那一天是很可悲的,但一定会来到。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祂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

二十五、圣经是谁写的?

回答:

圣经里的话是来自于神。这是为什么它称作「神的话」的原因。神使用人写下祂想放入圣经中的思想、观念、教训及话语。这些作家是神所特别拣选来从事这项重要的任务。神使用了许多的人,书写的时间更经过许多、许多年。这些作者用他们自己的风格与语言写作,但写的却是神的话。神在他们写作时,引导他们的思想。并且,神保证他们所写的正是祂所想的。祂也保守他们不犯任何错误。今日我们能读到圣经—神的话,是神感动许多人,在许多年以前写成的。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一20-21)。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豫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

二十六、我睡前祷告了,为什么还作恶梦?

回答:

睡前祷告是很有益处的。它帮助我们反省一整天是怎么过的,也感谢神如此爱我们。我们也借机为第二天祷告。神并没有应许基督徒免遭一切问题、困难。但神却应许在艰难时刻与我们同在。有许多情况会作恶梦—心中有事、所吃的东西、噪音等等。求神帮助你安然入睡,但也记住,不论发生什么事,祂都在你身旁。

我躺下睡觉,我醒着,耶和华都保佑我。(诗三5)

二十七、为什么我祷告时,神不是每次都垂听?

回答:

听与回答之间是不同的。神听我们所有的祷告,但不会每次都将我们所祈求的赐下来。同样,神回应我们所有的祷告,但不一定都按照我们意思。有时我们向神求一些东西,祂的答案是—不或等待。好的回答不一定都是应允所求。

义人乎求,耶和华听见了,便救他们脱离一切患难。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义人多有患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诗三十四17-19)。

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神坦然无惧了。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祂得着。(约壹三21-22)。

二十八、我们为什么看不到神?

回答:

我们看不到,因为神是灵是用肉眼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祂所做的。就像气球里面充满了空气,我们虽然看不见空气,但看到充气以后,气球愈变愈大。收音机的音波也看不到,但确实存在。所以,我们看不到神并不表示神不存在。虽然看不到,却仍然相信神,这就是信心。有一天到了天上,我们就会和神面对面了。

二十九、神住在哪里?

回答:

有时,我们会把神想成像我们一样的人。人在一个时间内只能在一个地点,也需要有住的地方,我们想,神也是这样。其实,神没有身体的限制,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事实上,神无所不在,更居住在那些爱祂的人的心里。我们说,教会是神的家,因为教会是爱神的人聚在一起敬拜神的地方。不过,无论我们在哪里,神都会与我们同在。祂永远都爱我们。当然,神也住在天上—有一天,我们也会住在那里。

三十、我们为什么要祷告?

回答:

祷告是与神交谈。当我们有一位好朋友时,会天南地北,无所不谈。这才是所谓的好朋友。同样地,我们应将生活中遭遇的事都告诉神。祂期等我们与祂分享,告诉祂什么是令我们快乐、忧伤及害怕的事。祂乐意知道我们的需要,什么是我们期待祂作在我们及别人身上的。此外,当我们祷告时,就是向神敞开自己,让祂带来许多的好改变。

三十一、我们如果祈求,神就给我们;那为什么我们没有得着所有想的东西?

回答:

神不会把所有我们所祈求的都赏赐给我们,祂只将我们所需用的给我们。有时,我们所求的东西反而会造成伤害,就像婴孩想要玩火一样。神知道有哪些东西伤害我们,所以为了爱的缘故,祂不将那些赐给我们。祂要给我们的,是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1)
上一篇 2020年8月3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