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真耶稣教会简介

壹、历史

真耶稣教会于1917年创设于北京,迄今已90多年。本着圣经的真理,藉着神迹奇事和百般的异能,并圣灵的恩赐,已传至世界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古时重建圣殿的时候,真神指示:“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四6)。本教会在此末世,是复兴与使徒时代一样的真教会,也唯有倚靠圣灵的能力方能成功。过去一些成就已证明这个事实(路廿四47-49;徒一8),也应验圣经的预言。

一、初期的工人――圣灵亲自带领

1.张灵生――原名彬:

山东潍县人,系长老会的执事。于1909年为爱慕圣灵的恩赐,到上海使徒信心会求道,返乡后于同年12月21日得到圣灵。他受启示守安息日,并向贲氏建议,贲氏乃于1916年7月宣守安息日。

2.魏保罗――原名恩波:

直隶省容邑人,系伦敦会信徒。曾接受信心会新圣民长老之按手,病得痊愈,而进入信心会。有一天在北京自宅聚会祷告时受了圣灵,他曾得主启示浸礼的方法。即一日祷告中,从天上有声音对他说:“你要受耶稣的浸!”于是被圣灵引导至永定门外大红门河,跪在水里祷告,又有大声音对他说:“你要面向下受浸!”浸毕抬头看见主向他显现,主亲自给他施洗,并启示他浸礼的方法。

3.张巴拿巴――原名殿举:

山东潍县人,系长老会信徒。1912年张灵生到他的乡里传道,殿举悔罪相信,切求灵恩,于3月16日果受灵浸说方言。魏保罗被圣灵激动,回溯过去所信所传,多未符合圣经,自觉有复兴与使徒时代一样的真教会,藉以更正万教之使命,乃自1917年到处传道,更正各教会,于同年以真耶稣教会之名称广传真理。1918年张灵生到天津,受魏氏按手,同为真道齐心努力,并协办“万国更正教报”。张巴拿巴先在长老会二年,复由张灵生培道三、四年,于1919年春,由魏氏在潍县按立为长老,从此决心献身,共负建立真耶稣教会的重任,奉主差遣到各地传扬末世救恩。

二、传道的经过

1.中国:

1919年张灵生及魏文祥等在华北继续传道。1920年张巴拿巴到湖北、湖南。1923年又到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传道,得神同工,有神迹奇事并圣灵的能力随着,到处设立教会。在福建的漳州传道时,有台湾人黄呈聪――长老会信徒等多人接受真道,于1926年3月黄氏等邀请张巴拿巴和郭多马等来台湾传播真道,设立教会。同年四月,于南京创办为期三个月的神学会。七月召开第三次全体代表大会,通过本会重要教义,并成立总部――总联络机构――于南京。同时发行月刊“圣灵报”。1927年,总部迁移上海。1931年4月,于上海总部召开南北――南方与华北――合一之大会,合全体教会为一体。从此同心一意,分头向各省广传这“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犹3)。得主同工,神迹大显,信徒日日增加,到处建设教会。

据1948年南京总会之调查,教会遍及各省,教会数在七百处以上。据可靠消息,于今中国大陆真教会信徒约有一百五十万人以上。

2.世界各国:

1927年真道传至新加坡,目前真教会已遍设于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沙巴、汶莱、印尼、日本、韩国、印度、泰国、菲律宾、美国、加拿大、多明尼加、阿根庭、巴西、英国、法国、德国、独立国协(俄罗斯)、奈及利亚、赖比瑞亚、迦纳、赖索托、尚比亚、肯亚、澳洲、纽西兰。

贰、组织

教会的治理精神是民主的(参看:太廿25-28;路廿二25-26)。教会按照教会的需要及如何表达合乎圣经的管理原则而制定组织;如初期教会起初是由十二使徒管理一切会务,后来又改变为宣教与治会分开的制度(徒六1-6)。根据圣经的指示,使徒时代各个教会是由长老、执事管理,而各个教会之间,都有密切的交通。目前教会的组织,乃力求符合圣经的原则与形态。兹把真教会的现行组织略述如下:

一、教会的组织

1.组织

①区域分:国际联合总会及各国总会

②各地教会有两种圣职人员,就是长老和执事(参看:腓一1;徒十四23)。

教会的工作分为三股:即教务、总务、财务;原则上均由长老、执事分掌,并指导会众各尽其能协助之,教务股又设有宗教教育系,负责主持儿童及青年的宗教教育。

2.长老、执事的资格

长老、执事的资格,在圣经上己有详细的指示(提前三1-13;多一5-9),其内容可归纳为如下三条,如使徒在第一次立职之时所提出的。

①圣灵充满(徒六3;参看:提前三13;多一9;徒六19)

②智慧充足(徒六3;提前三4-5;多一9)。

③有好名声(徒六3;提前三2-3-11;多一6-8)。

3.职责――长老的职责是:

牧养群羊、管理教会、引人归主(彼前五1-4;徒廿28;提前五17;三5)。执事起初虽分担一些较属事务的工作,但也须在真道上有美好的造就(提前三9-13,徒六1-6)。他们若得了恩赐,可直接担任传道的工作,如司提反、腓利,后来都当传道者(徒六8-10;二5-13、26-40;廿一8)。

4.按立

长老、执事的按立必须慎重,不凭人意,不重外貌,须要备有上列资格的三大条件,而由区负责人与区传道者联席会议推荐,经总会负责人及传道者联席会审定后,再经该教会同意始可按立(参看:徒六1-6;十四23;多一5;提前三10)。女执事的选立也是同样。本教会不按立女长老(参看:罗十六l;提前三11)。

二、教会彼此间的联络

教会同为耶稣的身体,所以要在主里彼此扶助,密切连络(林前十二12-27;弗二18-22)。以使徒时代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如下的情形:

1.各地教会之间都有亲密的交通(西四15-16;罗十六1-16、21-24)。各国总会及各地教会均有密切连系。

2.各教区有联络中心――为推行圣工计,使徒们曾划分教区(林后十13-16;加二8-9);教区间也行过经济之互助(徒十一27-30;罗十五25-27;林前十六1-3)。当时,犹太教区的联络中心是在耶路撒冷(徒八1、14-15;十一19-22、30),外邦教区的联络中心是在安提阿(徒十三1-3;十四26-28;十五30-35)。-如世界各国总会。

3.各教区间有总联络中心――当初使徒多人集居在耶路撒冷,所以该地就形成了全体教会的总联络中心(徒十五1-4、22-34;十八20-22;加二l-10)。-如国际联合总会。

三、治理教会的精神

1.教会是神的家(提前三15),不可以“治国”的精神(以权)来治理,只可以“治家”的精神(以爱)来管理(林后十二14-15)。

2.神家的家长是主耶稣,他是唯一的元首,别人不可以代替,因他活着,且与教会同在(西一18;弗四15;太廿八20;徒十八9-10,罗十四4)。

3.信徒都是弟兄,耶路撒冷的使徒也自称为弟兄,不应有阶级的错误观念(太廿三8-11;彼后三15;徒十五23)。

4.长老、执事、传道者,不是为要操权、辖制信者而立,乃为服事信徒、作群羊的榜样而设(彼前五1-3;林后四5)。

5.年长者对待年幼的,如同待自己的儿女(提前一2;提后一2),年幼的要尊重年老的人如同尊重父亲(腓二22;提前五1-2)。

6.总会不是总教会,是一个各地教会的联络中心。总会负责人不是为操权、辖管,乃是为联络、协助、指导、造就各地教会及各位同工而设的(参看:林后一24,十一28-29;徒十六4-5;提前三14-15)。

(1)
上一篇 2020年8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5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