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人:南投吕弟兄
哈利路亚:
1.教会的俗化
这里仅举二例来说明教会中注重表面功夫。一个是「圣灵」:很多信徒的圣灵常驻现象,仅限于身体震动与舌音,而无灵果结出。另一个是「感谢主」:中部某教会有位「感谢主」的事迹,经多位传道者宣传到各地后,不少信徒也开口感谢主、闭口感谢主,却只有嘴皮子而无感谢的行动。教会外的世界注重表面功夫,教会里也一样?教会外的世界喜欢奉承交际,以物质交换名利地位,教会里也免不了来这套?长老啊,您想主耶稣会来迎娶这样装饰的新娘吗?如何导正教会的俗化?
2.为什么愈熟习圣经的人愈像文士、法利赛人,而那些不识字的信徒反像真以色列人呢?长老,您能告诉我原因及如何唤醒那些教训人的吗?
3.一个没有很多真门徒的教会如何能称为「真」教会?我觉得我们教会不妨谦虚地先撇下「真」字,一齐努力让真门徒充满真教会,主耶稣必再把「真」字加给我们。您说对吗?
回复人:谢顺道长老
上列三个问题,综括其重点即:真教会已经俗化,培植更多真门徒乃本会圣职人员的职责所在,也是当务之急。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情愫则是,忧虑加上困惑:真教会的现况如此,未来如何?兹逐项答覆如下:
1.教会俗化的问题
吕弟兄所说,受了圣灵,只是身体震动、会说「舌音」,却结不出圣灵的果子来;或「感谢主」变成口头禅,而没有实际行动等。我们不能否认今日的真教会确实有这种信徒,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1)「王上十九10、14」记载,以利亚接连两次控告以色列人。他的意思是说:神啊!以色列人全部去拜偶像,只剩下我一个人事奉;如果我被杀,就没有人事奉了!神回答他说:「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王上十九18)。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当以色列人的信仰俗化到极点,信德堕落到谷底的时候,神仍然为自己存留七千个未曾拜偶像,而虔诚事奉神的真选民。与此同理,今日的真教会必定也有许多虔诚事奉神的好信徒;他们乃是一群有忧患意识,默默地为教会恒切祷告的无名英雄。因此,对于真教会的现况和未来,我们与其怀着「以利亚心结」,过度焦虑;倒不如加入这个集团,多为教会祷告,求神怜悯、保守我们。
(2)有些信徒受了圣灵,有很明显的改变,而能结出圣灵的果子来;但也有些信徒受了圣灵,却没有这种生命更新的见证。关键在哪里?保罗说:「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加五17)。怎么做,才能胜过情欲呢?保罗依据他的信仰经历,如此教导我们:「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五16)。由此可知,领受圣灵之后,还要「顺着圣灵而行」,才能胜过情欲;能胜过情欲的人,才能完成灵修的工夫。完成灵修工夫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便是圣灵的果子、生命更新的样式(加五22~24;林后五17;多三5);不但如此,这种真信徒也必定有「感谢主」之实际行动的。
(3)「我小子啊!我为你们再受生产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们心里。」(加四19)。「基督成形在心里」(心里有基督的形像),是传道人牧养教会的目标,也是信徒灵修的重要课题。然而,天国的旅程崎岖而遥远,灵修的工夫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保罗的灵修工夫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可以做众信徒的楷模(林前十一1);只因怕被神弃绝,他仍然需要决心攻克己身,叫身服他(林前九27)。因此,多数传道人虽然尽心、尽意、尽力,在各地教会牧养信徒,效果却不如预期的理想;但我们对真教会的未来还是可以乐观(该二9;亚四6~7),因为是「主的教会」(太十六18),主必施恩保守。21世纪是基督再临的世纪,也是「真教会」的世纪。我如是深信。
2.如何唤醒师傅?
(1)保罗曾对哥林多教会说:「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林前四15)。由此可知,「师傅多于为父的」,古今皆然。想做师傅的,只要熟悉神的律法,明白神的旨意,能分别是非就有资格;但有些师傅却知法犯法,叫神的名在外邦人中受亵渎(罗二17~24)。「为父的」,则能视信徒如同自己的儿女,不断地劝勉、安慰、嘱咐他们,叫他们行事对得起神的人(林前四14;帖前二11~12);如果没有极大的爱心,凡事慈悲为怀,是做不到的。
(2)恩赐与灵修,并没有绝对关系。有些人有很多恩赐,诸如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又能做先知讲道,或明白各样的奥秘和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心,能够移山。但他们却未必有爱心,他们的灵修工夫与所领受的恩赐,根本不成比例(林前十三1~2)。反而有些信徒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恩赐,只是默默来聚会敬拜神,或甘心乐意地奉献,或做一些不起眼的圣工;但他们却颇能安分守己,而且既能真诚爱主,又懂得爱人如己。为什么?原来恩赐乃是为了建立基督的身体之需要,圣灵随着自己的意思分给各人的(林前十二8~11;弗四11~12);但灵修却是各人当尽的本分(太二十二37~40;西三12~15;彼后一5~9),也是为了进入神的国必须努力的课题(太十一12;彼后一10~11)。
(3)主耶稣曾说,凡称呼为主的人(一切基督徒),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太七21)。可见灵修工夫如何,与得救有绝对关系。正因如此,保罗才对腓立比教会说:「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二12)。主耶稣接着又说,当施行审判的时候,必有许多人对说:「我们不是奉的名传道,奉的名赶鬼,奉的名行许多异能吗?」但却要回答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七22~23)。这段经文提醒我们三件事:第一、恩赐与灵修,确实没有绝对关系。第二、恩赐是从神领受的,不值得夸耀(林前四7);做圣工则是仆人当尽的本分,算不了什么(路十七10)。第三、恩赐和工作都不是得救的保障,惟有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得以进入天国。
(4)一切圣职人员都不过是人,并不是神;只因他们也是人,所以难免有人性的软弱。当主耶稣降生为人,带着血肉之体那段日子,也有这种软弱;因此,既能了解,又能体恤我们的软弱(来四15~16)。以利亚虽然行过许多大神迹,而且刚强壮胆,勇敢指责亚哈王的过犯(王上十八17~18、36~45),但他也有软弱到极点,甚至求死的时候(王上十九1~4)。保罗深知自己的软弱,所以为了免得被主弃绝,也为了得着来自上面的奖赏;他不但需要攻克己身,更要完全忘记背后,向前努力直跑(林前九27;腓三12~14)。职是之故,当我们发现有些圣职人员的品德欠佳时,与其为此满怀疑虑,倒不如多了解、多体恤他们的软弱,并且多为他们代祷,求主改变他们,则真教会必日益完美!
3.真教会的「真」字该撇弃?
(1)圣经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西一24)。但必须具备三项条件,才堪称为基督的身体。第一是,有基督的灵(弗一23;罗八9);就是有圣灵,受圣灵的人会「说方言」(徒十44~47)。第二是,说基督的话(太二十八20);就是有真理,一切基本教义都有清楚的圣经根据(弗二19~20;提前三15;加一6~9)。第三是,显基督的能力(路六19);就是能行神迹,证实所传的道(可十六20;来二4)。本会因为具备这三项条件,所以堪称为基督的身体,也堪称为「真教会」;既往如此,现在如此,直到永远都是如此。
(2)哥林多教会的灵性既软弱,又幼稚,而遭受保罗严厉的责备(林前一11~13,三1~4,五1~2,六6~8,八9~12,十一20~22、34,十五12~15)。但保罗写信给他们的时候,却一落笔就说他们是「神的教会」,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林前一2)。他并没有对他们说:「你们多数不是『真门徒』,不配称为『神的教会』,也不配称为『圣徒』。等到你们一齐努力,让『真门徒』充满了教会,我才称你们为『神的教会』、『成圣的圣徒』吧!」
高举「真」字,随时随地宣扬「真教会」的特色,藉以引导更多主的羊,归入主特别指定的「这圈」,使一切属于主的羊早日「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约十16),完成主所托付给我们的神圣使命;并以「真」字为灵修目标,不断地提醒自己、激励自己,以期臻于「妆饰整齐」的完美境界,可以等候基督来迎娶我们(启二十一2、9~10)。为这缘故,在教会的上面加一个「真」字,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