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不可以外貌待人-张秀华

引言

以貌取人是一般人的通病。

有个故事说到,一个40多岁优雅的女人,一天领着她的儿子走进某著名企业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并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吃东西。

不一会儿女人往地上扔了一个废纸屑,不远处有个老人正在修剪花木,他什么话也没有说,走过去捡起那个纸屑,把它扔进了一旁的垃圾箱里。

过了一会儿,女人又扔了一个。老人再次走过去把那个纸屑捡起扔到了垃圾箱里……就这样,老人一连捡了三次。

女人指着老人对儿子说:“看见了吧,你如果现在不好好上学,将来就跟他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卑微低贱的工作!”

老人听见后放下剪刀走过来对女人说:“你好,这里是集团的私家花园,你是怎么进来的?”

中年女人高傲地说:“我是刚被应聘来的部门经理。”

这时一名男子匆匆走过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对老人说:“总裁,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老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的职务!”

“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那人连声应道。

中年女人被眼前骤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她一下子瘫坐在长椅上,她失去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好工作,只因她以貌待人。

人为什么会按着外貌待人?因为人是无知的(加三1)。

经上说: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林前一25),可见人的智慧少的可怜,所以人无法看到别人的内心和暗中的隐情,只好按着外貌来判断人。

但雅各长老提出基督徒不可按着外貌待人(雅一1),这向我们基督徒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说明基督徒虽然也是人,但因为认识了荣耀的主就变成和一般人不同,所以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待人处事方法也应该和一般人不同,这样才合乎基督徒的做人原则。

我们从雅二1-7这段圣经,来谈一谈“不可以外貌待人”这个主题。

一、外貌指的是什么

所谓外貌就是指人很容易看见或感觉得到的东西。

1.人的相貌

世人认识一个人首先是从人的外貌和身材开始的,所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说他(她)长得怎么样、大概多高等。

曾经撒母耳先知奉神的命令寻找一个人来替代扫罗做以色列的王,先知照着神的指示来到伯利恒城的耶西家,但耶西有八个儿子,到底哪一个才是神要拣选的王。

在神还没有指示他的时候,他看到耶西的大儿子以利押,因为他外貌英俊,身材高大,所以他凭自己的直觉,心里想这个人应该是神拣选为王的吧,因为当时以色列百姓要求立人做王,就是按“列国”人的标准:“现在请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撒上八5)。

那一定是人看起来很高大威武、相貌堂堂的。但神不拣选以利押,他对撒母耳说:“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高大的身材,因为我不拣选他。耶和华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表,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

所以,英俊的外貌和高大的身材就是常人所看为的貌。

当时主耶稣所以被家乡人厌弃,就是因为主耶稣没有好的外在条件,他的容貌身材都不好看,圣经这样他:“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赛五二14;五三2),他看起来比别人憔悴枯槁,当时年仅30岁,犹太人却以为他已经50岁了(约八57)。

2.人的家世

同样的,世人认识一个人也常从他的物质、家世、地位等开始,当描述一个人的家境时总是说,他的房子有多大,他家的某某人在哪里当什么长,他家有什么豪车,钱有多少,地位有多高等等。

圣经这样描述所罗门的尊荣:“示巴女王见所罗门大有智慧、和他所建造的宫室、席上的珍馐美味、群臣分列而坐、仆人两旁侍立、以及他们的衣服装饰、和酒政的衣服装饰、又见他上耶和华殿的台阶就诧异得神不守舍”、“所罗门王的财宝与智慧、胜过天下的列王”(王上十4-5,23)。

所罗门王因超群的智慧和极多的财富而名扬四海,引来远方很多贵人的羡慕和崇拜,他们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求见他,又送他很多宝物取悦他。

可见一般人对外在条件的看重程度是如此的痴狂(王上十24)。

主耶稣在自己的家乡被人厌弃,不仅是因为他没有好的外貌身材,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什么高贵的身份、地位,没有高深的学问,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富裕的家境,只是普通木匠的儿子,乡村人都很熟悉他,没有什么特别令人羡慕之处(可六3)。

一般人都是以这些外在条件来看待人,所以雅各长老特别用对待有钱人和贫穷人的态度不同做一个明显的对比(雅二2-3),来提醒我们基督徒不可以外貌待人。

二、为何信主的人不可以外貌待人

雅各长老讲到,今天我们都是已经信奉主耶稣基督的人,待人处事的原则也应该改变了,不可以像那些还没有信主的人那样老是喜欢以貌待人。

雅各长老说不可按着人的外貌待人到底有哪些理由?

1.违背神的公义

神是慈爱的,也是公义的(雅二4),所以神对待人的态度绝对公平公义,神绝不会偏待人,绝不会按人的外貌、人的财势和人的地位等来看待或对待人。

当时彼得因为明白神是公义的,就开口说:“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使十34-35)。

所以不管是男是女,有钱没钱,有位没位,有势没势,在神看来都一样,任何人只要肯谦卑在主面前,用诚心来领受神的道理,神的救恩都是白白的赐给他们。

富有的财主因为天天奢华宴乐,不追求灵性的长进而下地狱承受痛苦,而以乞讨为生的拉撒路却被天使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享受永乐(路十六19-28)。

在世界末日,神审判世界也是照各人所行的来报应各人,行善就得永生,行恶就受刑罚。这就是神的公义,神绝不像世人那样看人情、看财力等来偏待人。

因此神要求他的子民也要用公平待人,更不可用外貌来待人,特别是做审判官的断事要公平(罗二6-11;申一16-17)。因为神是按着公义判断人,所以以外貌待人是违背了神公义的原则。

2.违背神的旨意

神的旨意是公平公义的,他没有根据人的外在条件拣选人,为了让人看出神的公平,还特别拣选了世上愚拙的、软弱的、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林前一27-28)。

主甚至很严肃的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太十九23-24)。

可见财主若没有爱心,只顾享美福、好宴乐,不追求灵性的进步,尽管家财万贯,到时候也是和天国无份(雅五1-6)。

不是主耶稣对财主有看法,是因为财主本身很有钱,钱财容易让人注重肉体和物质的享受,甚至奢华宴乐,不专心追求灵性上的进步,不看重信仰,反而因太多的财富拖累,使灵性退步,以至于得救进天国都成问题。

所以神就反过来拣选那些贫穷人,让他们追求在信上富足,灵性饱足,以致得救(雅二5)。

神还特别要做那些世上软弱群体的倚靠(诗六八5-6),神提醒我们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那些没有好的外在条件的卑微人(罗十二15-16)。所以我们如果以外貌待人,就是违背了神的旨意。

3.错误的价值观

世上的人常以钱财和地位论身价,常常有这样的说法:某某人身家过亿等,无论是身家或身价都是指一个人的身分、财势或在社会中的地位,都是以外在的东西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但主耶稣对无知的财主说:“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十二15),就是说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他在世界上拥有多少钱,多高的地位等,乃是在于他内在好的品德,这才是合乎圣经的正确价值观。

雅各长老提醒当时的信徒,回想一下那些富有的人,身价很高的人,曾经是怎么对待他们,他们不但不敬畏神,还常常亵渎神,不但不帮助穷人,还羞辱穷人,甚至欺负逼迫信主的人(雅二6-7)。

有些有钱人就像主耶稣对法利赛人所说的那样:“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太二三27)。

如果一个人信主以后还是重富轻贫,凭着外貌外在东西来对待人、判断人,说明他信主以后的价值观没有改变,和没有信主前是一样的,说明灵性没有进步。

三、如何纠正以外貌待人的错误

保罗劝勉我们:“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林后八9),我们能够因他的贫穷在信上成为富足,这是主耶稣要拯救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信主之人必须努力追求的目标。

1.追求在信上富足(雅二5)

雅各长老在这里提供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要追求在信上的富足。信仰最关键是“信”字,没有信,信仰就不成立,就破产了。所以要像小孩子的父亲一样求神:“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可九24)。

“信上富足”了自然就有信心的行为,因为信心和行为是并行的,行为证实信心的真实性(雅二14-17),如亚伯拉罕有绝对顺服的信心准备把独生子献祭了(参创二二章),有迦南妇人不顾一切障碍的谦卑求救,被主称赞的信心(参太十五21-28),更有百夫长对主有绝对信赖而感动主耶稣的信心(参路七1-10)。

在圣经里主耶稣常对患病的人说一句话“你的信救了你”,这句话说明一个人要得到神的施恩祝福,除了神的怜悯,还需要配上人的信才能成全。

经上记载:“耶稣从那里往前走,有两个瞎子跟着他,喊叫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耶稣进了房子,瞎子就来到他跟前.耶稣说:‘你们信我能作这事幺?’他们说:‘主阿,我们信。’耶稣就摸他们的眼睛,说:‘照着你们的信给你们成全了吧。’他们的眼睛就开了”(太九27-30)。

所以在信上富足不只是喊口号说我信的很好,而是真实的表现出来。一个人在信上富足了就不看重外在的东西,自然就不会按着外貌待人了。

2.追求灵里的富足

一个人是由肉身和灵魂组成的,“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帖前五23)。

肉体需要物质来养活,灵魂需要神的话语来满足,但是我们却太注重肉体的需要,为此而花时间拼命赚钱、经营事业,钱财物质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灵命却要饥渴了,吃喝享受很好,却总觉得缺乏,正如几千年前阿摩司先知所预言的:“主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必命饥荒降在地上.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摩八11)。

可见末日的饥荒不是没有吃的、喝的,那是不听神的话,这就是灵里的缺乏。

神提醒我们:“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

我们人活着不仅需要食物来供应身体的需要,更需要用神的话语来供应灵命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灵里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空虚、无聊、绝望。世上多少富翁自杀就是因为心里空虚,虽然家财万贯,但是活不下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没有人生盼头,只好走绝路,了却自己的生命。

所以耶利米先知就把神的话当作食物吃,吃了心里就欢喜快乐,心灵得到满足(耶十五16)。

神的话是从天上赐给我们生命的粮,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六32-35)。灵里得饱足人,就不会看重物质,也就不会按着人的外貌(外在)待人了。

结语

主耶稣的门徒拿但业曾经也以外貌待过主耶稣,他说过:“拿撒勒能出什么好的吗”(约一46)?保罗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我们也常犯以外貌待人的错误,求神怜悯我们,让我们学习不再以外貌待人,能用神所喜悦的圣经原则来待人。

(10)
上一篇 2021年6月23日
下一篇 2021年6月2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