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走过从前-隆昌教会蔡天信

奉主耶稣基督圣名作见证:

初期传福音的踪迹,有神相伴的印记;「撒网史记」想留下它,为后世子孙信仰典范。

以往,类此稿件皆编入「蒙恩见证」,为方便资料查阅、杂志总目录的分类,故开辟「撒网史记」专栏,待山地福音工作告一段落,我们将着手整理平地福音的史料,盼望您随时提供身旁福音初期工人名单,并不忘代祷之!

蔡天信传道,1924年生,台东县人,1945年信主,1954年9月献身传道,为主牧养群羊至今已三十八年,于去年8月退休.为早期花莲、台东山地的牧养者。

一、福音的拓展

福音的种子最早由美和教会的信徒林太郎、李幸主等人传到隆昌,林进德等人最早接受道理,是隆昌教会的第一代信徒。由于当时专职传道者很缺乏,大多是亲戚将福音传给亲戚。当美和的信徒来到隆昌,大家便聚集在一起祷告,虽然缺乏专职传道者,物质也不丰裕,没有电,但是大家都很喜乐。如经上所记「往耶和华的殿去,我心就欢喜。」

二、会堂的建立

1945年,隆昌教会有很多人接受洗礼,不仅白天,连晚上也有人接受洗礼。

因为福音广傅,信徒人数日益增加。于是在1946年兴建会堂(当时的会堂比较简陋,以茅草盖顶,用竹子造墙),信徒非常注重祷告,经由祷告之后、病就得医治,神迹大大的彰显,聚会和祷告成为大家的最爱。

福音拓展开来,逼迫和阻挡也随之到临,但是神的道却不受捆锁。

1947年,村长和未信主的村民,唆使警察到教会捉拿信徒,并且禁止聚会,有三位信徒被关在拘留所,遭受鞭打与责罚,其中,许忠顺执事被关最久(已蒙主恩召安息),蔡天信传道新婚第四天和一位信徒被关。被释放回来之时,警察警告不能再聚会,但是回到家却有更多人聚会,一段时间之后,原本逼迫信徒的邻长和村民反而来参加聚会,虽然如此,逼迫也未曾停止。大家只好将聚会地点转移到山上或河边。信徒喜爱聚会和爱主的心不曾中断,而且更加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祷告,几乎无时无刻都有祷告声音从会堂里传出,每次祷告均超过一小时,也不必摇铃,难怪不认识真神的村长说:「你们整天聚会,难道都不用工作吗?」原来是弟兄姐妹主动以接力的方式在会堂里祷告,祷告的人不同,祷告声却不断。

几次灵恩会,邻近教会的信徒也来参加,受洗人数有数十名,由于渴慕圣灵的心热切,使得受圣灵的人比刚受洗的人还要多。在祷告当中有人看见荣光,明亮的十字架,唱灵歌,灵笑,再严重的病经过祷告,受洗后便得医治。

三、爱心的表现

东部教会有一个特色,沿路可看见一间间美丽的会堂,这些美丽的神的家,都是同灵亲手建造,每一间会堂都有感人的小故事。人数不多的教会能建造如此美丽的会堂,众人的爱心与神的恩典得以同时展现。信徒种田,收割时互相帮忙,不论工价,充分表现主内一家的精神。

见证三则:

一位瘫痪经年卧病在床的病人,经过受洗后第四天,自己就可以走路到教会聚会。

一对夫妻带着出生七天的小婴孩要求受洗,小孩病危,命在旦夕,父母亲抱着交托与顺从神的心要求给小孩施洗,当天晚上在山中冰冷的溪水里给小孩施洗,小孩蒙神垂怜,现在已长大健壮,在驾驶货柜车,且有了妻子与儿女。

一位后天失明八年的老人和孙子一同来慕道,孙子先得圣灵,之后老人天天在教会里祷告,有一天在家门口有公鸡在打斗,老人向前驱赶,这时才发现眼睛得以看见了。

四、奇妙的恩典

有一次蔡圣民长老到隆昌,恰巧当天台风过境,酋长和村民怒指台风是蔡长老带来的,便在集会所(村民活动中心)强迫向蔡长老灌酒,蔡长老拒绝喝下,衣服被酒淋溼,信徒流下难过的眼泪。主的恩典奇妙,昔日众信徒遭受逼迫的地方,却成为现在隆昌教会的所在地。

五、退而不休的牧人

蔡传道去年8月退休,但是为主工作的心未曾间断。目前协助渔桥、都兰、隆昌,兴昌教会的牧养工作,继续喂养祂的群羊。

访谈之中可以感受到早期信徒为了持守信仰所受的苦难,然而所受的苦难并非徒然,因为神曾告诉我们:「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此外也深深地检讨早期信徒和我们这一代在祷告上所下的工夫,其中的差距为之感叹与莫明。为我们担任翻译的陈万发传道有感而发:「在清晨,一天的开始,如果有好好下功夫向神祷告,这一天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了一半。」

听道必须行道,行道需要力量,力量来自于神,愿我们都能在祷告中,向神求得充足的力量。

愿一切的荣耀归给天上的真神。阿们。

(47)
上一篇 2021年7月2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