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圣经中的寡妇

引言

《礼记》是孔子的著作,其中的〈礼运大同篇〉记载大同世界的情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由这段引文可知在理想的社会中,弱势的族群,包括鳏夫、「寡妇」、孤儿、失去至亲的人,以及身心残废的、有病的人,应受到充分的关照。

《圣经》中是否也有「寡妇」的记载?「寡妇」有哪些特性?律法规定要如何善待「寡妇」?何谓娶「寡嫂」的制度?「寡妇」有何象征性的意义?以下拟根据《圣经》来探讨这些问题。

一、要善待寡妇

1.寡妇的特性

寡妇指婚后丈夫去世的妇女。《圣经》中第一位出现的寡妇,是犹大的媳妇他玛(创三八11)。寡妇面对丧偶之痛,内心会充满悲哀、孤独,常以哀哭度日(哀一1;伯二七15’data-content=’撒下14:2就打发人往提哥亚去,从那里叫了一个聪明的妇人来,对他说:「请你假装居丧的,穿上孝衣,不要用膏抹身,要装作为死者许久悲哀的妇人;

哀1:1先前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坐!先前在列国中为大的,现在竟如寡妇;先前在诸省中为王后的,现在成为进贡的。

伯27:15他所遗留的人必死而埋葬;他的寡妇也不哀哭。(撒下十四2;哀一1;伯二七15)。寡妇因缺乏丈夫的经济支助,难免过着贫困的生活(王下四1-2)。再者,寡妇没有丈夫保护,易遭受恶人的欺压(玛三5;结二二7)。所以《圣经》中将寡妇与孤儿、寄居者并列,视为是社会中最贫穷的人(申二四17’data-content=’出22:21「不可亏负寄居的,也不可欺压他,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

出22:22不可苦待寡妇和孤儿;

申24:17「你不可向寄居的和孤儿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妇的衣裳作当头。(出二二21-22;申二四17)。

2.要善待寡妇

寡妇是社会的弱势族群,因神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祂能体恤人的苦情(出三四6)。所以神藉由律法中规定:不可苦待寡妇;若是苦待她一点,她向我一哀求,我总要听她的哀声,并要发烈怒,用刀杀你们,使你们的妻子为寡妇(出二二22-24)。神也会为寡妇伸冤(申十18)。

因为神眷顾寡妇,所以要官长为寡妇辨屈,百姓也被教导要供给寡妇的需要。例如每逢三年的末一年,要将本年的土产十分之一都取出来,积存在城中。在你城里无分无业的利未人,和你城里寄居的,并孤儿寡妇,都可以来,吃得饱足。这样,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申十四28-29)。又如你在田间收割庄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你打橄榄树,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你摘葡萄园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这些食物都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如果你能遵守神的吩咐,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申二四19-22)。在重要的宗教节期中,如七七节,要在神面前献上甘心祭,使你和你儿女、仆婢,并住在你城里的利未人,以及在你们中间寄居的与孤儿寡妇,一同享用,能在神面前欢乐(申十六9-11)。此外,不可拿寡妇的衣裳作当头(申二四17)。

在旧约时期,人们的品德有无高尚,与是否善待寡妇有关。例如约伯的朋友以利法认为约伯犯罪,因而受到神的惩罚,其中包括「你打发寡妇空手回去」(伯二二9)。但约伯回答,他并未恶待寡妇,他使寡妇心中欢乐,而且不使寡妇眼中失望(伯二九13,三一16)。又如不义的恶人,是将寡妇当作掠物,杀死寡妇的人(诗九四6;赛十2)。

在新约时期,耶稣也善待寡妇。例如耶稣行神迹,使拿因城寡妇的独生儿子从死里复活(路七11-17)。又如耶稣称赞穷寡妇奉献两个小钱,因为一般人都是将自己有余的献上,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献上了(可十二41-44)。

教会也有责任要照料那真为寡妇的人。因为教会的财力有限,所以年轻的寡妇,可以鼓励她再嫁人。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至于那独居无靠、真为寡妇的,年纪到六十岁以上,从来只作一个丈夫的妻子。是仰赖神,昼夜不住地祈求祷告。又有行善的名声,愿意接待远人,洗圣徒的脚,救济遭难的人,竭力行各样善事。这是真正无倚靠的寡妇,可以接受教会的救济(提前五3-16)。

、娶寡嫂的制度

旧约律法规定:「弟兄同居,若死了一个,没有儿子,死人的妻不可出嫁外人,她丈夫的兄弟当尽弟兄的本分,娶她为妻,与她同房。妇人生的长子必归死兄的名下,免得他的名在以色列中涂抹了」(申二五5-6)。倘若他的兄弟不愿意娶其遗孀,这当尽的本分,便落在其最近的亲属身上(得四1-12)。

神设立娶寡嫂制度的目的有三:第一,是为了传宗接代,使死去的弟兄有后代,家族的血脉可以延续,免得他的名在以色列中被涂抹了。第二,是为了使寡嫂可以得到保护,以及生活上能得到照顾。第三,是为了要守住家族的产业,使产业能永远留在家族手中(民三六7’data-content=’民36:7这样,以色列人的产业就不从这支派归到那支派,因为以色列人要各守各祖宗支派的产业。(民三六7)。有后代继承产业,可以避免产业为外人拥有,使各家族的产业能永久存留。

迦南地是属神所有,所以土地不可以永久出卖。倘若有弟兄渐渐穷乏,卖了几分地业,他至近的亲属要把弟兄所卖的土地赎回(利二五23-28)。倘若死者没有儿女,他的兄弟要娶其遗孀,而她所生的长子必归死兄的名下。这种娶寡嫂的制度,一方面使家族的血脉可以延续;一方面又可以守住家族的产业,使它能永远保存下去(民三六7’data-content=’民36:7这样,以色列人的产业就不从这支派归到那支派,因为以色列人要各守各祖宗支派的产业。(民三六7)。

、寡妇的象征性意义

《圣经》对「寡妇」的叙述,除了有实质的意义外,也有象征性的意涵,兹说明如下。

1.「寡妇」象征神与以色列人的关系破裂

《圣经》用新郎与新妇来比喻神与以色列人的关系。当以色列人犯罪得罪神,祂就离弃他们,百姓如同没有丈夫的「寡妇」一样。

在公元前587年,巴比伦攻陷耶路撒冷,南朝犹大人被掳至外国,该城成为荒废之地。耶利米先知为耶路撒冷哭泣说:「先前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坐!先前在列国中为大的,现在竟如『寡妇』;先前在诸省中为王后的,现在成为进贡的」(哀一1)。这是将耶路撒冷的先前与现在作对比。先前是满有人民的城市,现在竟然人烟稀少。先前是商业与宗教的中心;现在如同「寡妇」,失去了社会地位。先前在诸省中为王后的,是有尊荣的妇女;现在向强国进贡与服苦,成为奴仆婢女。

虽然以色列人犯罪得罪神,祂的咒诅临到百姓,神不再帮助他们,使他们如同「寡妇」一样,没有丈夫的协助,处于完全无助的状态。但先知也预言,神会再度赐下救恩:「不要惧怕,因你必不致蒙羞;也不要抱愧,因你必不致受辱。你必忘记幼年的羞愧,不再记念你『寡居』的羞辱。因为造你的是你的丈夫;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名。救赎你的是以色列的圣者;祂必称为全地之神」(赛五四4-5)。

2.巴比伦大城自夸说她不是「寡妇」

约翰长老看见异象,有一位有大权柄的天使从天降下,他大声喊着说: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因她的罪恶滔天;她的不义,神已经想起来了(启十八1-5)。

「巴比伦」昔日是迦勒底国的大城,象征着罪恶贯满的城市。不但指当时的罗马帝国,也指着今日敌基督的国家。《圣经》说:「她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也当叫她照样痛苦悲哀,因她心里说:我坐了皇后的位,并不是『寡妇』,决不至于悲哀」(启十八7)。巴比伦大城的人是罪恶滔天,多行不义。她们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神(提后三5)。她们倚靠财富,荣耀自己,骄傲的自夸说她们是居于皇后的地位,是永远可靠的。不像「寡妇」一样,是无可倚靠,要终身处于悲哀的状态。

虽然巴比伦素来为列国的荣耀,为迦勒底人所矜夸的华美,但当神的惩罚临到,她必像神所倾覆的所多玛、蛾摩拉一样。其内必永无人烟,世世代代无人居住(赛十三19-22)。而且,丧子、「寡居」这两件事在一日转眼之间必临到她(赛四七9)。所以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就是死亡、悲哀、饥荒。她又要被火烧尽了,因为审判她的主神大有能力(启十八8)。

结语

「寡妇」是社会的弱势族群,所以我们应遵守神的命令善待「寡妇」,成为敬畏神的人。雅各长老也勉励我们:「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

「寡妇」也象征没有神(丈夫)协助的人。在末日来临的时候,教会将暂时遭受迫害,好像无助的「寡妇」一样。但最终我们要欢喜快乐,因为神是新郎,信徒是新妇,要被神迎娶(启十九7)。神是我们的丈夫(赛五四5),有神成为我们的坚固保障,我们将不再过「寡居」的生活。如同《圣经》所说:「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二一4)。

(3)
上一篇 2021年7月2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2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