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藉着主耶稣的宝血,我们已拆除了与神之间的隔阂,与神和好,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神的施恩座前,享受神所赐的百般恩惠(来4:16)。主应许我们:“向来你们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的喜乐可以得着满足”(约16:24);“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约15:7)。但是,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我们的祷告、祈求有时却不蒙主的垂听和成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的祷告出现了许多阻碍。我们必须除掉这些阻碍,才能使我们的祷告畅通无阻,直接达到神的面前。
一、罪孽的阻碍
罪象一堵墙,将人和神远远地隔离开。许多时候,我们所祷告的内容不蒙神的悦纳,我们所祈求的愿望不蒙神的成全,乃因我们的罪恶和过犯在作祟(赛59:1-2)。
扫罗违背神旨,他再求问神时,神就不对他说话了(撒上28:6)。
故而,我们要想让自己的祷告有功效、蒙神悦纳,就先要认罪、悔改、除污(雅5:16)。大卫虽犯了奸淫和杀人两条大罪,但由于他能勇认己罪、诚于悔改,他日后的祷告依然蒙神垂听,他所祈求的事情,照样得神成全(诗51:17)。
诗人说:“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66:18)。我们希望祷告蒙神垂听,就得让自己过着圣洁无疵的生活(林前6:11;帖前5:23-24)。
二、疑惑的阻碍
心存疑惑的祷告根本不蒙神的垂听和悦纳(雅1:6-7)。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因为对神失去纯正专一的信心,故在生活和信仰上得不到神的祝福(林后11:3-4)。
彼得看见耶稣在海面上行走,又惊奇又羡慕。他双眼只望着主,竟然也可以在海面上行走!他快速向主奔去,他的眼里和心中只有主。行至半途中,彼得忽然记起他这是在海上行走,于是,眼里所见的是那汹涌怒喧的浪涛--这下,他心里突然充满了莫大的恐惧。因这一疑惑,彼得就沉入水中。他大喊:“主啊,救我!”主赶紧奔过去,把他救起。主严厉地责备他:“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太15:25-31)。
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的漂流中,经常对神起了疑惑的心怀疑神的权能和慈爱,因此,他们的祷告常不蒙神的垂听,自然也得不到神的祝福(来3:10-12)。让我们学会凡事交托神(腓4:6),专心靠赖神(箴3:5-7)。
三、人意的阻碍
雅各说:“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雅4:3)。许多时候,我们的祷告不蒙神的垂听,是因为我们所祷告的内容充满了人的意思即世俗的意思,而非按照神的意思,祷告成了不蒙神悦的“妄求”。雅各教导我们不要向神“妄求”,乃因他和约翰曾经两次那么无知地向主“妄求”过一次求主从天降火烧灭不接待他们的撒玛利亚村庄的人(路9:51-56),一次向主祈求将来进入神的国时,能坐在主的左右边(可10:35-38)。
我们的祷告要符合神的旨意符合神慈爱和公义的双重要求。我们要学效主耶稣的祷告面对灵与肉的痛苦挣扎,主作出了“成全神旨,牺牲己意”的选择(太26:39)。要想拆除祷告的阻碍,好让我们的祷告达到神的施恩座前,就要做到:凡事祈求,摒除人意,唯照主旨(约壹5:14)。
成功的范例哈拿的祷告(撒上1:9-12)。
失败的范例约拿的祷告(拿4:1-3)。
四、忙乱的阻碍
主曾设一个比喻来勉励人要主动争取神的救恩:
一个富人摆设了丰盛的筵席,打发仆人们去请人来赴席。仆人们费尽口舌邀请人来赴筵席,许多人却以各自的借口推辞不来。富人一怒之下,将那些“贫穷的、残疾的、瞎眼的、瘸腿的”统统请上筵席,让他们尽情享受。“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路14:18-20)。
许多时候,当神向我们发出诚意的邀请请我们来到他面前,接受他的救恩和祝福时,我们往往象那个比喻中的几种人一样,总是以种种“忙乱”的借口加以拒绝。我们该清醒认识到:若我们一再因“忙乱”而影响了我们与神之间的正常交往,那么,有那么一天,我们也将落得被主弃绝、失去永生的下场。
当耶洗别的恐吓声临到以利亚的耳朵时,以利亚因忙于逃命,而没有来到神的面前好好祷告神,因此徒受了许多苦楚、累乏(王上19:1-9)。耶稣来到马大家,马大为接待主而忙得心慌意乱。她请求主让她的妹妹坐在主脚前静听真道的马利亚,过来帮她做事;马大的请求不蒙主的应允,主反而责备她(路10:39-42)。
主教导我们:“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6:6)。进内屋关上门,指摒弃一切世俗烦扰,专心与主灵交。
五、不同心的阻碍
个人的祷告,要想蒙主垂听,就得专心;集体的祷告,要想蒙主垂听,就得同心。不同心的祷告,根本不能达到神的面前,根本无法得到神的悦纳(彼前3:7)。
主耶稣十分重视人在祷告中的那份同心,主对信他的人说:“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19-20)。
在基督徒的家庭中,当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全家人在主面前同心合意地祷告,以祷告作为全家人对主的共同的事奉须知,这种事奉是能讨主欢心的,这种同心合意的祷告,能蒙主的悦纳和成全(彼前3:1-7)。
为教会事工的集体祷告,有的蒙神悦纳事情得到解决,而有时却得不到神的垂听所求的没有蒙主应允。为什么呢?乃因我们的祷告缺乏同心的因素。让我们学会同心祷告吧同“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腓2:5),同在神的旨意里祷告(罗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