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加2:20;罗15:4-6
保罗在以上两处圣经里,道出了基督徒的一种人生特质基督化的人生。
基督化的人生,始于我们在基督里生命的更新即我们的旧人,与主同钉死,同埋葬,同复活,有重生后的新生命(罗6:3-11;多3:5)。“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这样,基督就成了我们生命的根源,生活的中心,人生的主导(西3:3-4)。“效法基督”、“活出基督”,就是基督化人生的实际。
基督化的人生,当活出基督那样的佳范:
一、降卑为人子
主耶稣降卑为人(腓2:1-11),是作真人,作圣人,他不是一个理想化的幻影,而是 道成肉身很具体实在地“住在”(约1:14)人类当中。他曾作马槽中的婴孩普通无比,曾作犹太人的孩童参与朝拜、学习律法,又作人子尽孝道(路2:51;约19:25-27),还作兄长尽兄友之道(约7:1-10)。他还亲自动手为门徒们洗脚(约13:3-5)。他一生的目标是“役于人,而非役人”(可10:45)。在他毫无不义(罗1:25-32;加5:19-21),从不犯罪(来4:15),成了我们追求成圣的榜样(约壹3:9)。
我们要效法基督先靠圣灵的带领,作一个圣洁和谦卑的人,而后作“人仆”服事基督,服事教会,服事人群。
二、以父事为念
从路2:49中我们可以看到,十二岁的耶稣就已拥有“应以父事为念”的伟大使命感,在走向各各他山之前,他的精神上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主耶稣堪称“幼年负重”的模范(哀3:37)。
主耶稣走遍犹太全地传福音,行神迹,按时完成父神所托付的事(约1:18,17:1-4)。在彼拉多面前受审时,他再次表明了坚定的弥赛亚使命,他对彼拉多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约18:37)。
彼得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法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被拣选,作祭司,传福音,这是我们每一位基督徒均当完成的使命。让我们效法主耶稣始终“以父事为念”的人生佳范,去努力实现神在我们身上所赋予的神圣旨意。
三、以怜悯为怀
诗116:5说:“耶和华有恩慧,有公义,我们的神以怜悯为怀。”雅各说:“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雅5:11)。
主怜悯人所患的各样疾病,总是给予爱心的医治(太20:34;可1:41;约5:1-9)。尤其怜悯那种生离死别的苦难,甚至与哀哭的人同哭(路7:11-16;约11:33-35)。圣经说:“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5-36)。
现在主耶稣仍然常常“看见”我们所遭遇的诸般困苦,只要我们肯来到他面前,就必“蒙怜恤,得恩慧”(来4:15-16)。主也与信靠他的人同受患难,亲自背负他们的痛苦,使来到他面前的人得享安息(太8:17;11:28)。
今天我们当以主耶稣的心为心,怜悯别人的疾苦,能够深刻体会主“愿万人悔改,以致灵魂得救”的心意(路9:56;约8:11;彼后3:9)。
四、为神殿忧心
主耶稣时代的犹太教,已经变得极度世俗化了;犹太人信仰的中心圣殿,自然也荒芜了。原为“万民祷告的殿”,却成了买卖以及作恶的场所。主耶稣为神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并严肃执行了“洁净圣殿的工作”(约2:13-17;太21:12-13)。
耶路撒冷因是圣殿所在之城而有了宗教的向心力,圣殿的兴衰,直接反映了选民信仰的实质,也标志着选民信仰和家园的兴衰。主耶稣想到耶路撒冷将来的命运“成为荒场”,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悲叹:“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啊!”(太23:37-39;路19:41-44)。
教会就是神的殿、神的家。保罗也曾为教会的事“天天挂心,焦急”(林后11:28-29)。
在末世兴起的真教会,也当有一批“守望者”(赛62:6-7),能以历史的眼光观察真教会的过去,以古鉴今以让我们警醒;又能以先知的眼光透视真教会的将来,为我们摆明方向,指点迷津。
五、圣化的生活
主耶稣在三十岁之前过的是隐藏的生活(路3:23)。隐去了荣耀的神的儿子和弥赛亚的身份,做了一个地道的拿撒勒人,在人格、意志和知识方面作了充分的灵修(路2:46-48)。
他受洗后,即被圣灵引到旷野受撒但极重的试探,获得圣灵的能力后,回到加利利,开始了传福音的工作(路4:1-15)。在三年多的繁重工作期间,主从来没有忽略过灵修的生活:
1.在工作之前先到旷野祷告(可1:35)。
2.为拣选门徒上山整夜祷告(路6:12)。
3.工作有成就独自退到旷野祷告(可6:46;约6:15;太14:23)。
4.工作之间隙常退到旷野祷告(路6:16;可6:31)。
5.工效不彰时离开不信者隐藏起来(约12:36-37;可7:24)。
6.为造就门徒上山祷告启示(路9:18,28;11:1)。
7.为成全救恩迫切、警醒祷告(太26:36-42)。
因有不间断的、深入的灵修生活,主的讲道才那么震憾人心(约7:45-46)。今天,神的工人们,当效法主耶稣扎实灵修、祷告先导的生活。只有达到内圣的素质,才能具有外在圣化的果效。
六、舍己以救人
主耶稣曾教导门徒一个得生命的法则:“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太10:39)。短暂的必朽坏的肉体生命,与永存的荣耀的永生生命,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来说,那是不可兼得的,得着其一必将失去其另一。在属地与属天、属体与属灵的得失上,前者是“至暂至轻”的,而后者则是“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
主耶稣的教导中,还包含了另一个更重要的内涵舍己以救人,即舍弃个我有限的肉体生命及其一切,以让众人得着永远的属灵生命以及天国里的一切福份(约10:10-11)。他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12:24-25)”。
圣爱的最高层次就是具有“一粒麦子”的牺牲精神,主耶稣和历代的先知、使徒、信徒,莫不如此。我们也当有这种精神(出32:31-32;罗9:1-3),舍己以救人以完全爱里的缺欠(林后8:12)。
结语
罗8:29说:“神预先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主耶稣的一生留给我们许多佳美的风范。我们当效法基督,努力使我们的人生基督化满有基督的形象,活着就是基督(腓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