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1)旧约“童子“原文为naa「,包括40岁以下的人。英译本原文是:YUTHS指青少年人,并非中文译本的童(幼)年人。这些“童子”是拜巴力之人的后生,他们因不信,轻视真神的先知,大大侮辱,骂以利沙是“秃头”,这是当时的人最讨人厌的病态和外形,以及神的惩罚:“所以主必使锡安的女子头长秃疮;耶和华又使她们赤露下体”(赛3:17,24;弥1:16)。拜假神者如此侮辱先知,使他们受刑罚正表明先知职分的神圣与尊严。
⑵列王记下2:7-11,15记载了当时的背景:在约旦河边“以利亚就乘旋风升天”之前,以利沙说:“愿感动你的灵加倍地感动我”;以利沙接过了以利亚传承给他的神的使命,并受到先知门徒的欢迎 “住耶利哥的先知门徒从对面看见他,就说:‘感动以利亚的灵感动以利沙了。’他们就来迎接他,在他面前俯伏于地。“此事过后,列王记下2:23记载了伯特利的“童子”们从城里出来,戏笑以利沙“秃头的上去吧!”意思是指:你(以利沙)的老师(以利亚)既然能升天,你为何不也跟着去?因此,“秃头的上去吧”的戏笑并不是年轻人的无知和粗劣,而是一种故意对伯特利先知和宗教首领的侮辱与漫骂,当然是亵渎和触犯了神。先知的诅咒合乎神的意愿,故得到应验。
(3)王下2:23讲到事件发生地为伯特利城。在耶罗波安时代,王将金牛犊安在伯特利城,让百姓祭拜,使以色列国的人不上耶路撒冷献祭敬拜真神。该城因此成了(王上12:27-31)拜金牛犊的中心,百姓心中没有神。以利沙的诅咒和神的惩罚是对不信百姓和时代的严厉警告。从这时开始,全以色列国都相信以利沙是真先知,他的说话有来自神的权柄。在这事情发生后,以色列王约兰,本是个不敬神的君王,对以利沙的态度也改变了,并会同犹大王约沙法和以东王一齐找以利沙,以尊敬的态度请求帮助(王下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