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但以理不食王膳-陈圣明

引言

我乃是说,外邦人所献的祭是祭鬼,不是祭神。我不愿意你们与鬼相交。(林前10:20)

主旨:由但以理与三个朋友的事迹﹐来看不可吃祭偶像的物。

一、但以理的遭遇(但以理书第一章)

1「犹大王约雅敬」:他是约西亚王的儿子;约西亚在公元前609年于米吉多阻埃及军助亚述不成阵亡后,犹太人便膏立了他的幼子约哈斯作王(王下23:30)。约哈斯在位仅三个月,便为埃及王尼哥所废,且被掳到埃及,死于该地,这件事正好应验了先知耶利米的预言(耶22:11-12)。于是埃及王尼哥另立约哈斯的二哥以利亚敬作王,把他的名字改为约雅敬(王下23:34)。

约雅敬生平有几件大事。1.他为了要向尼哥进贡,故向百姓征收极重的人头税(参王下23:35)。2.虽然百姓极度穷困,他仍然耗费巨资,且劳役他们为自己建造新皇宫(耶22:13-17)。3.他杀害许多无辜的人,包括先知乌利亚(耶26:23)。4.他曾用刀割断耶利米口授巴录的书卷,丢进火炉烧毁,又派人逮捕耶利米(耶36:23-26)。犹太史家约瑟夫描写他性情奸恶,对神对人都不敬。

公元前六十五年,那立约雅敬为王的法老王尼哥在迦基米施被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击败;尼布甲尼撒旋即南下至耶路撒冷,强逼约雅敬和其他国家的君王臣服,且到处搜罗优秀的青年,带回巴比伦。但以理和三个朋友,也因此而被掳至巴比伦。

3「太监长」:「太监」一词源于亚甲文,本指「皇帝的头」,即皇帝的顾问,后来发展成为「皇帝的宠臣」,是皇帝的得力助手,负责皇宫大小事务。故此,「太监」不像中国古时的太监,不能娶妻生儿育女:和合本把创39:1的同一个字译作「内臣」,因那里的「波提乏」是有妻室的。

「迦勒底的文字言语」:「迦勒底」一词在但以理书可指「巴比伦人」(5:30)或「占星家」(2:2-5;4:4;5:7,11)─迦勒底人善于侦测天象、研究命理和占卜,故「迦勒底」一词被用来描述这一类的专家。「迦勒底的文字言语」不单包括有关卜卦和占星的学问,更包括了巴比伦的文字和该国的一切文化资源。

6「但以理」:原意是「神审判」。(代上3:1;拉8:2;尼10:6;结14:14)「哈拿尼雅」:「耶和华施恩」(尼10:23)。「米沙利」:「谁像神」(尼8:4),或「谁属于神」。「亚撒利雅」:「耶和华帮助」(尼10:2)。

7「太监长给他们起名」:在旧约时代,「名字」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改名象征着生命历程的改变(参亚伯拉罕、雅各、使徒保罗等);另一方面,当一个人在异国的皇宫里工作,也另改名字(参约瑟、以斯帖)。太监长把他们的希伯来名字改成巴比伦的名字,除了工作上的方便,也暗示着彻底的洗脑,要他们忘记自己的国家与信仰;他们原来的名字本包含「神」与「耶和华」的意思,现在取而代之的却是巴比伦偶像的名字。

「伯提沙撒」:「玛度太太(女神),求你保护皇帝」,玛度是巴比伦的大神。「沙得拉」:「我害怕神」,这神可能也是玛度。「米煞」:「我没有任何价值」。「亚伯尼歌」:「尼波的仆人」,「尼波」是巴比伦偶像的名字(赛46:1)。

二、保罗所论祭偶像的物(林前八章到十章)

有些人较明白自己所信的神是胜过一切的神﹐但有些人的信心仍停留在拜偶像的心态上。较明白的人不要用自己的信心还要求别人有相同程度的信心﹐反而要牺牲自己的自由﹐去协助他人。而事实上﹐拜偶像的事﹐是一件很大的诱惑﹐已有许多可作为鉴戒的例子。更何况去吃祭偶像的物乃表明你和鬼是同一伙的。

(17)
上一篇 2021年10月28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28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