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筵席的日子过了,约伯打发人去叫他们自洁;他清早起来,按着他们众人的数目献祭,因为他说:恐怕我儿子犯了罪,心中弃掉神。约伯常常这样行。」(伯一5)
一、献祭代祷
约伯常为儿女献祭代祷,恐怕儿女犯罪,又叫他们自洁,这种未雨绸缪的教育如同摩西警戒以色列人(申三十二44-47),是照着神的教训,免得他们将神的恩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弗六4;林后四18;犹4)。史搢臣:「富之教子,须是重道;贫之教子,须是守节」。约伯向儿女励志、劝正、示俭、贻言,如灯添油而发光!约伯效法古圣先贤依儿女的数目献祭为馨香的火祭,蒙神悦纳(创八20,十二7、8,十三4,十五9-18)。
二、儆醒行道
默想!如今救主耶稣为人流血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来十1-4,九9-28),我们就当尽心尽力的爱神(可十二32、33),听从神的话而遵行,胜过愚昧人献祭(传五1;撒上十五22)。清早儆醒祷告感谢神是美好的(诗五3),一日之中能与神同行,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弥六6-8);如此有自洁的表现,为圣洁的义人才能见神(来十二14),义人本须不荒宴醉酒,为肉体安排而放纵私欲,如此方蒙神悦纳(罗十三13、14)。
三、诚意自洁
约伯看重自洁的事而正心诚意,不恋望处女与眼睛立约(伯三十一1、2),如以利沙为圣洁的神人(王下四9)。宋邵康节:「目不视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音,足不践非礼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若此,靠主不受筵席的围困而得胜,福在其中焉!
结语
献祭教子首重道,贫之教子须守节,约伯教子重自洁!汝之劝子若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