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平安为主所赐,那里有当得平安的人,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路十6);但是恶人不配得平安(赛五十七21),以拿八为例说明恶人必被神剪除(撒上二十五6、8、10—11、37—38)。
一、藉着耶稣,恩典临到世界
引用以赛亚书六章1—3节,述说主来是要拯救贫穷的人、被掳的人、瞎眼者及受压制的人(路四18),也宣告神悦纳的禧年已来临(路四19);且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的住在我们中间(约一14;路四22),并应许将「平安」赐给门徒(约十四27),在祂里面有平安(约十六33)。
二、祂来是要拯救失丧者
1.贫穷者(谦卑的人)得拯救
这些内心谦卑者具备下列三种德性,故蒙主拣选,成为富足的人。
(1)自知有罪(路十八13—14)—税吏的悔悟。
(2)自知不配(路十五17—21)—浪子的回头。
(3)自知不足(王上三6—14)—所罗门自认是幼童,向神求智慧。
2.被掳者得释放,受压制者得自由
原指百姓背离神,虽被掳到巴比伦,神必定再恩待他们(耶二十九4、8、14)。至恩典时代,耶稣将它比喻为「人在世上犯了罪,成为罪的奴仆」,阐明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只有儿子才能永远住在家里(约八32—36;参看罗八15—17)。做为外邦的我们,也因罪的辖制,成为奴仆的形象,今因蒙基督拯救,可永远住于家里,脱离罪的辖制,获得自由。
3.瞎眼者得看见
瞎眼与哑巴孰严重?各有不同看法。总之,有眼不能看、有口不能言,二者都是人生最苦闷之事,但耶稣来为要拯救这些肉体严重疾病者,使他们凭信心得医治(路十八35—43;约九1—4、32)。此处只以瞎眼者为代表,事实上各种肉体的病痛,若你有信心,主必医治,即使是人死了,也可再活(参看太九18—26)。
4.医好伤心的人
W.H.O预测至2020年,全世界有忧虑(躁郁)症者,在10大疾病中,排名第二。这是迈入千禧年后,由于虚拟世界所造成的人格不完整性,人际关系疏离,情感交流严重匮乏,而产生的焦虑,甚至感觉无所依靠,犹如以色列民被掳的情境(参看耶三十12—14)。
三、审视自己的处境
固然得平安在乎祂的拣选,如同逾越节说明神的作为(出十二13—14);也如同保罗的阐述(罗九18—21)。但无论如何,人欲获得肉体与心灵的平安,若不倚靠基督的拯救是绝对得不到的,愿我们再次思考自身处境。
1.是否愿意甘居贫穷,或是终日为财富奔忙?(参看诗一O七9)
2.是否处在罪的辖制中,而无力自拔?(参看诗一O七14)
3.是否处在病痛中,忧虑无法得医治?(参看诗一O七20)
4.是否处在缺乏温情、心灵空虚、精神焦虑、心情烦闷中(参看诗六十二9),无法获得安慰?
结语
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知道自己不过是人」(诗九20),谦卑的归向主,才能成为「当得平安的人」!主耶稣对门徒说:无论进那一家,先要说「愿这一家平安」,那里若有当得平安的人,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朋友!你愿得平安吗?愿平安归与你(路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