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可12:41—44
「这穷寡妇所投的比众人还多」(43)
1.此时的时间是耶稣即将受难的最后一星期,许多来自各地甚至是国外的犹太人,纷纷来到耶路撒冷守逾越节。
2.耶稣即将要离开世界,祂要门徒对奉献有正确观念
3.一个穷寡妇献了两个小钱(一小钱等于一日工资的1—80),耶稣认为她献得最多。为什么耶稣肯定寡妇所献得小钱是最多?
一、因为寡妇的奉献是站在体验神大爱的基础(神对人的觉醒)
A.按理说:她的遭遇大可有许多理由不必奉献
1.她寡:感情的孤独;
2.她穷︰生活的孤独,是如此的可怜。
3.当时的寡妇常没得到援助,反被社会的上层欺压(可十二40文士侵占寡妇的房产)
a.以不法的律师代书,以托管之名剥夺寡妇房产
b.擅用百姓对穷寡的救济金等
B.看起来神好像亏待她,社会没有公理。疑问:为什么她会『想要』奉献呢?
C.牺牲的原动力:感受到神的爱
1.牺牲:慷慨做起点,直到付出到使施与者受到创伤为止
2.人性:有所得才肯付出
3.这寡妇感受到神的爱(收入)>她所受到的创伤(支出)
4.所以她甘愿付出代价回报神(哈二17—19)
二、寡妇的奉献是真信心之表现(人对神的反应)
A.按理说:她即使献大可不需要奉献所有
1.当时不成文之规定—最少二个小钱,但却超出负担
2.她的情形大可不必按照规矩,一部份就好了,即使一半也可以
3.今她却给自己留下问题是—她接下来呢?以后的生计呢?当天的生计呢?
B.疑问:为什么她『胆敢』不计后果,不为自己保留一部份呢?
C.牺牲的原动力:用信心的眼睛看到神
1.没有看到神的人:顾虑现实的问题,使自己不敢勇于突破
2.信心的眼睛看神:深知神会知道她的一切,看到一切供给的源头(彼前一8—9)
a.能以信心看见那看不见的神(8)
b.有荣光的大喜乐:即使舍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她也有勇气去面对更大的苦难,像彼得所关心被逼迫的信徒一样敢勇敢放下一切,远离家园
c.信心产生的果效:心中产生属灵的次序—先神后人
三、寡妇有真正的甘心之表现
A.按理说:她即使奉献所有也无济于事
1.以她对人的角度:她将养生的钱都献上了,但这一钱谁会注意?对事工上又有何帮助呢?
2.以人对她的角度:不被众人认同;平凡到众人不屑一顾,有被人鄙视的风险
B.疑问:为什么她『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献上两个小钱呢?
C.甘心的原动力:动机单纯的热心驱使
1.她有不看轻自己的精神,不被众人看不起击倒(超越论断)
2.微薄的奉献不是贵在价值多少,解决多少问题,而是贵在对圣工一份的珍惜、关怀
3.耶稣用超越人心思意念的眼睛,看透每个人的奉献:
a.人在做,神都在看—连两个小钱也不放过
b.是看内心不是看外表—「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而不是「看众人投多少钱」
c.「满足快乐」的珍贵(林后8:1—2)
结语
A.神也照她的表现成全
1.一件众人看不起的小事,竟记载在马可、路加两福音书之中,成为一个最好的教材
2.她捐钱的功效更大,感动了许多捐输的心
B.我们或许无能为力像摩西、耶稣、保罗、成为时代巨人,但我们可以像寡妇一样奉献两个小钱,为主的工尽棉薄之力。(林后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