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高中与同学不说话的经过。
一、字面解释
A.怜悯:有崇高的同情心、处处体贴别人,并施予恩惠给人
B.「必蒙怜恤」神也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以仁慈对待我们,甚至藉着人来表达他的怜恤(诗一百零六44—46)。
二、在物质上
A.(箴二十一13)怜悯不只是一种感情的流露,更是对对方需求在实际行动上的反应。
B.(雅二15—16)「赤身露体」、「日用的饮食」—在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有困难。
C.「箴十九17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耶和华必偿还—从善行中得着满足(箴十四14)。例如来拜访南台中的建商,认养原住民少女。
三、在言语上
A.言语的伤害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言语的影响力往往不只是进入人耳、人心,甚至进入人的生命中,能把人引入天堂,也可能推入地狱。例如回答「还活着」却恼怒信徒,体会(箴二十一23)
B.言语上怜悯人—给人留下余地(犹9),就事论事vs毁谤
1.检视自己是否是「作梦的人」,是自己知道的事吗?(10)
2.动机是造就人,还是隐藏不善的动机(11)
a.该隐:嫉妒、怨恨
b.巴兰:利
c.可拉:夺权
四、在思想上
A.(太六12)免了人的债:
1.(路十一4)「债」—亏欠我们的地方,不容易
2.所以要在前加一句「免我们的债」,「我们的债」—想到自己亏欠神的地方,怜恤他人前要先怜恤自己,认清主接受我之事实,缺乏自尊自重的人是不会怜恤别人。
B.(太六14—15)饶恕人的过犯,
1.不一定亏欠我们,但犯罪得罪我们的良心
2.新译本:仁慈之心,纵然自己处在优越的地位,却能对不如自己遭遇或表现的人给予同情与援助,但人往往会站在优越的地位来判断人的罪。(太九13)召罪人:接纳肯认罪的人。
3.例如:Tony Olando在橡树上绑一条黄丝带,New Jersey to弗州。
结语
爱是什么?
在情绪激动时,保持缄默;在弟兄无礼时,忍耐包容;
在是非流行时,装聋作哑;在他人困阨时,衷心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