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以爱作为对待他人的准绳-黄灵新

引言

圣灵是主赐给我们作为得救的印记,祂的位阶很高,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圣灵与我们同在的真实性,更要推动我们内在生命的更新、改造。如圣经上记着说: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穿上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主的形像(西三9—10)。保罗在〈加拉太书〉第五章22节列举内在生命更新的九种圣灵所结的果子(美德),作为圣灵住在人里头和信徒信仰的成熟品格之确认,「爱」为九种美德的首要。神藉着圣灵运行,将「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五5),将它实行在对神、对人的基本态度上。这是一种关怀他人的无私的爱,不是因为他人有可爱之处才去爱(举一个故事为例),如同基督为那些敌对他,或为世人的罪等。顺从神的旨意被钉十字架一样(约壹三16)。

、准绳的意义

准绳或线铊是建筑房屋时定垂直与水平的工具,古代在罗盘仪(水准仪、经纬仪)未发明前,兴建房屋必须依靠准绳与线铊才能造成屹立不倒的房屋并成为历史文化古迹。圣经引用它作为一邦一族及个人信仰的量测基准(参看玛四1—2;摩七8);神亦曾以公平为准绳,以公义为线铊来警告当时犹大的亵慢之人(赛二十八17)。

、神是爱,爱成为对待他人的准绳

〈约翰一书〉第四章8节: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我们心中有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能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四19—21),这个「爱」也就成为基督徒对待他人的准绳。

在〈以赛亚书〉第一章11—17节,清楚提出真实的敬虔胜过宗教仪式与规条(主教训法利赛人也是如此强调),真实的信仰是要表现出怜悯与慈爱,追求内在生命的改变。

、保罗的诠释恩赐需在爱中运行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从主那里领受恩赐,但一个信主的人,可以在没有「恩赐」中生活,却不能在没有「爱」中生存下来(林前十三1—3)。

1.没有爱,即使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就成了锣钹(参看林前十四14、15、19)。

2.没有爱,即使有先知讲道之能,明白奥秘、能移山、也算不得什么。

3.没有爱,即使将所有的賙济穷人,又舍己,仍然与主无益。

在主来临时,所信的已全然知道(十三12);所盼望的在圣灵降临时也已实现(参看罗八24),此时只剩下「爱」是永恒的,留下宽广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让每一时代的基督徒因不同时空背景的体验,去诠释「爱」的特质与力行方向,更周延地阐明神对祂救赎的儿女的意旨,使爱的执行更为完全(十三13)。

、将「爱」在生活中发挥出来

「爱」是建立在情感的交流上,情感的交流是以语言为基础,当人与人不能对话时就无情感,当然彼此间「爱」的关怀层次也会降低,但是彼此的对话需用他人的语言(以他人的想法)为之,基督徒应当致力于:

1.爱自己及其生命,因为人的生命是神创造的(徒二十26、28、29),活着是为主而活,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罗十四8)。

2.将父母与子女的爱表达出来—以浪子回头为例(路十五20—23)。

3.将兄弟之情表达出来—以约瑟为例(创四十三30—34)。

4.将夫妻彼此相爱表达出来(弗五25—33;多二4)。

5.主内肢体彼此扶持(罗十二10)。

6.爱你的邻舍—以好撒玛利亚人为例(路十27、30—37)。

结语

保罗为腓立比教会祷告,就是要他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腓一9),信徒欲知道何为善,又能分辨是非,这种道德的见识,其根源是爱;保罗见到腓立比教会内有自私自利(腓二4)、有争论(二14),也有分裂现象(二2),要根治这些罪恶,必须从爱心出发,如经上所说:恨能挑起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十12;参看彼前四8);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箴十五17;参看箴十七1)。

爱与恨,生命与死亡,热情与冷酷,都是背靠着背,您欲选择哪一项?从理论上说,我们都愿选择正面的爱、生命、热情;但事与愿违,圣灵不够充满,无能力改造自己。愿我们都能藉着因耶稣基督的爱,活出生命的热情。

(17)
上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