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以喜乐为信仰生活的目标-黄灵新

引言

在那些奔行天路,并有属天目标的人身上,最明显的记号就是喜乐;这是命令而不是建议,每个奔向标竿的人都要喜乐,这是成熟的标记。《Devern Fomke(萧宁馨译),〈赞美〉P.171,校园书房》

1.喜乐是神赐给你生存的目的,也是渴望之事(伊甸园为例),世人犯罪沈沦,耶稣舍命为世人赎罪,为要对世人找回喜乐。

2.人都害怕、闭塞,用许多困难或空间将自己陷住,祈克果:感叹人毕生购置豪宅,却仍住在狗屋内;本人约翰也说:大多数悲哀的人物,是将自己锁在暗室中央的鸟笼里。人欲喜乐必须走出狗屋,脱离笼子,意即告诉基督徒必须脱离慌恐、恐惧、仇恨、不安……等损及灵性的黑暗面(参看加五19—21)。

、喜乐来自于两个向度的体验

1.来自于属天的喜乐(心灵)

耶稣为世人舍命,使人能再次获得救恩,是金钱买不到的。如大卫说:「你使我心里快乐,胜过那丰收五谷新酒的人」。主耶稣阐述人要活在主的爱里,祂的喜乐要存在我们心里,并叫我们的喜乐得以满足(约十五10—12)。

2.来自于属世生活的感恩

人从神领受救恩,一方面要能领悟神的旨意,另方面则需依靠主赐我们智慧,来解释人生。属天的喜乐,是依靠神的灵引导,容易持守;但属地的生活则千变万化,包括情感、人际、平安、压力、环境、工作……等事物,很难用「圣灵充满」、「凡事依靠主」一句话就可将上述问题解决。所以必须用心思考,以主的智慧解释人生,才能从属世的生活中,发出感恩的心。

二、走出心灵枷锁,舒解身心压力

1.面对—在不安的世代,有时不想发愁也困难

面临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疾病增多;工作不安、人际关系疏离;两代关系不良;心灵空虚……等。于是许多人得了「压力症候群」,学名称为「适应障碍症」,亦即身心无法再接受挑战,以至忧郁或自杀。基督徒活在这种环境背景下,虽然努力追求属天之乐,但肉体难免有些牵挂,当如何走出心灵的枷锁呢?

2.体认—患难与喜乐两样并列

〈传道书七14〉说:「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因为神使这两样并列。」有许多信徒误以为获得属天喜乐后,属世的一切必蒙完全祝福,好像神必在他家四面圈上篱笆围护他,保护一切他所有的(参看伯一10)。但〈传道书八14〉却明白告诉我们说:「世上有一件虚空的事就是义人所遭遇的,反照恶人所行的」。另,<九2——又说:「凡临到众人的事都是一样,义人和恶人遭遇一样的事……」。因为患难与喜乐两样并列,保罗才以诸般患难为荣(林后十一23—30),并以肉体的软弱,作为耶稣能力覆庇的条件(林后十二5—11)。

3.学习—以宽容的心看待自己

a.不把重担一肩挑—看诸事须合乎中道,不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罗十二3)

b.不追求表面的完美—看诸事不沈迷于幻想中,也不看风望云(传十一4—5)

c.不杞人忧天—处事不把自己置于惊慌失措之中(诗四十二11)。

d.不怨天尤人—莲娜爱丽丝故事为例,宽容对待自己(林后十二9—10)。

4.修补—缺口填平才能饮于喜乐之泉

基督徒活在世界是荣神(属天的敬拜)益人(属地的成就),属天的喜乐是主的爱所赐予的,这是恩典,人当珍惜;属地的喜乐是人活在主的保守下,尽本分努力得来的,不是一句「感谢主,交托给主」,就可以得到,要用心思考「感谢」什么?「交托」什么?人生活在这世界历程,难免有些失误,造成人生的不完美,当然人生不可能完美,总有些缺陷,是在缺陷中求美,这样才能体会恩典够我用之精义。问题在于缺陷过大产生裂痕,会造成身心伤害,不喜乐的缘由即由此产生,因此欲饮于喜乐之泉,必须将裂痕(缺口)修平。

、从交托以至于努力修补缺口

1.将人无法掌管的完全交托主,求主保守。

诸如生命的安全,危险处境中的平安,疾病的医治…等,人是无法掌管,将这些挂虑卸下,完全交托主,交托是积极的行为,非宿命行为。

2.将人当尽的本分,努力营造修补缺口

a.找出让你烦心的事物(一一列举);

b.找出这些事物形成的原因;

c.检视自己的问题;

d.下定决心解决问题;

e.恒切祷告,求主施恩怜悯与力量赐与。

扪心自问,你喜乐吗?若不喜乐,你愿意追求喜乐吗?若愿意,应该有所行动,主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七7—8;参看约十四13—14)。

结语

基督徒首先应享受属天的喜乐(罗八2),藉着属天的喜乐,泰然处理现在的苦楚,因现在所受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八18)。但若回想基督徒必须在世界发光的责任(太五13—16),就必须有所行动,改变现状。但人是软弱的,常常无力改变现状,故必须依靠主,主说:凡常在主里面的,要叫他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十五11)。以下列两段经节作为勉励:(箴言十五3)心中喜乐,面带笑容;心里忧愁,灵被损伤;(箴言十七22)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

(18)
上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