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重建未完成的圣殿-黎为升

壹、话说哈该书之前

一、哈该的意思

A.「哈该」—欢乐、节期,可能是某节期生的;是归回的第一位先知

B.读哈该书能欢乐像节期一样,帮助我们苦境转回

二、哈该书的来龙去脉

主前586耶城与圣殿被毁,犹大国亡国(耶五十二12—13)

A.动心:

1.动古列王的心,主前539古列王下旨容许犹太人回国(拉一1—2)(赛四十五1古列胜诸国,13释放选民),以赛亚主前745—659预言至少一百年以后之事。

2.动周围人的心(拉一6):用实际的行动帮助他们

3.动选民的心(拉一5)

a.与出埃及不大相同:因为他们已在外国生根(耶二十九5—7)

b.新的一代主事,却能放弃所有的:耶城被毁了近五十年,至少过了两代,观念延续不易

c.回去困难重重:

故土荒凉

与既得利益者—留下者(耶五十二16)与当地掌权者的利益纠结

B.动身:(拉二64—66)心动—行动(走了四个月)

1.共49897人(42360会众+7337仆役+200唱歌者)

2.财产8136匹牲畜—不多,马、骡、骆驼、驴载货载人用

3.思考

a.会众>牲畜>仆役:处理财产,以迁移到13500公里以上之故土

b.唱歌者是谁:民间的乐师(生活水平高)却肯割舍一切

C.动工:

1.主前538回到故土,就立即以神的事为先,准备建神的殿

2.除了建设物质的殿之根基(三8f),难得的事更先建设属灵的心殿之根基

a.恢复人与人的关系:如同一人(三1)

b.恢复神与人的关系:筑坛献祭(三2)、守节期、献祭(三4),从个人建立有信仰的新生活开始。

D.停工:撒马利亚的破坏

1.看似朋友却是敌人(四1—2):表面一样,骨子里却大大不同

2.领导者带头拒绝(四3):有分辨的智慧与拒绝的勇气

3.无情的破坏(四4—22):

a.结合当地的贵冑与外地移民者(9—10):煽动既得利益者与外来者之危机意识

b.买通朝廷皇帝周遭的官员(5)

c.用备鄙的手段离间王对他们的信任(13—14)

立根基建殿,却误导朝廷他们是建城

利用古列回到玛代由其子摄政的空档游说

4.他们被迫停工(四23—24)

E.复工:主前520先知哈该、撒迦利亚重新激励他们重建已停工十七年的圣工,哈该书的由来在此。

三、哈该书的大纲与概要

A.6—1「责备」(一1—11):神的殿仍然荒凉,他们却无心重建

B.6—24「鼓励」(一11—15):他们悔改与重新出发

C.7—21「坚固」(二1—9) :他们当刚强壮胆,不要害怕来自内外的困难

D.9—24「纠正」(二10—19):他们一手做圣工,却一手犯罪的软弱

E.9—24「应许」(二20—23):所罗巴伯必得胜仇敌

贰、神的殿仍然荒凉

一、时间:大利乌第二年(BC520)六月初一

二、先知的责备:「这殿仍然荒凉」(4)

A.时候未到的错误观念

1.什么是时候到了

a.有人会认为没有阻挡才是神的时候到了

b.但时候到了有时不一定是顺利之时(传八6)「各样事务成就,都有合宜的时机和定局,尽管(当)人的灾祸重压在自己身上。」新意本

c.时候到与否怎么能由「这百姓」来决定,就好像问学生要不要考试一样。神为何不说「我的百姓」

2.借口的背后

a.期待的落空

b.失败的恐惧

B.个人只顾自己的房屋(9)

1.顾:原文是「奔」,四处奔跑,劳碌不已

2.「只顾」—天花板的房屋vs荒凉的殿(4)

a.天花板:有装潢,有隔冷热的天花板

b.荒凉:废墟,只有地基与柱子

c.不是顾自己的房屋错,而是先后次序的问题。神并没有责备所罗门用十三年建利巴嫩林宫(太六33是「先求」,不是「只求」)

3.停工了十七年,连首领也拖垮了

三、结果

A.期望与所得不成比例(9)

1.为什么盼望多得:「撒的多」(6)—有丰收的可能与机会

2.所得却少:「收到家中,我却吹去」(9)—看似得到,却落入「破漏的囊中」(6),从看不见的地方流掉了

B.干旱的省思(10—11)(摩八11—14)

四、如何改善

A.省察

1.认清体贴肉体的诡计:

a.省察:使、放、存+心意、心思

b.话是百姓说的,却要所罗巴伯与耶书亚要负责任(1)—神「向」…,不要被借口蒙蔽内心。

2.要觉悟建殿的重要:反省的功夫从「殿」来切入

a.没有殿,祭司竟能接受;百姓得不到福气,省长竟然安心度日

b.属灵的事不关心,属肉之事受亏损,从我的殿检讨,不要只停留我有聚会、奉献、做圣工,我的个性呢?我的软弱呢?

B.实际付出行动

1.上山取材(8)

a.上山:走出平原(突破现状)—上山需要体力、耐力、心力

b.取材:找出资源、可用之材,或松、橡、香柏木—安静、耐性、细腻的心

c.运用:如何运回来、切割成可用的资源

2.从属灵的角度(弥四1—2)

a.登耶和华的山

b.取属灵的木料

c.道理的运用(来五13—14)

、我与你们同在

一、时间:大利乌王第二年624

二、讲章的主要背景:自哈该先知讲第一篇讲章后23天,他们开始动工(14),神藉先知鼓励他们「我与你们同在」

三、为何能得神的同在

A.能听从先知的话:听神的话也听奉神差遣之人的话(12中)

1.不要轻忽一篇道理

a.听—17年的问题,因为一篇道理观念改变了;所以听道的态度十分重要(徒十七11)

b.讲—不要对每一次教导的机会态度马虎,或许一个人的一生因而改变。鼓励的话无需多,但要把握两个原则:叫众人学道理、得劝勉(林前十四31)

学道理:能够清楚认识对「未成之事」的应许,神的工主导在于神,神的同在是天经地义之事。

得劝勉:能够从危机中看到机会,动工时最害怕出状况,神的同在是最好的保证。

2.所罗巴伯与约书亚的谦卑顺从

a.没有抗辩:人最可怜的就是站在金字塔顶,若不愿放下身段,站越高,面积愈小

b.承认自己的失职后,回转归向神,结出悔改与信心的果子。

B.大家的同心

1.领导者间有一致的行动(12上)—有着一致的目标

2.被领导者愿意追随响应,不是盲从,而是从内心的改造(12)—对神存敬畏的心(12下)

a.就神的国看:敬畏就是在敬拜的礼仪方面有敬虔的态度与行动。

b.就神的义看:敬畏就是在道德方面能够追求神的本质、远离恶事。

c.以这里看来他们先追求对神的国的敬畏,但神国的敬畏是敬虔的基础,神义的敬畏是敬虔的实践。

四、神同在的情境

A.认知的合一:大家的同心

B.情感的改变:

1.神的激动,是神的感动人只是尽本分而已,所以哈该十分强调「耶和华说」

2.其实神造天地都可以,更何况是圣殿,但祂要人分享成长的过程,就是人享受神感动之满足、神享受人的诚心合作之欢愉。

3.实际地付诸行动:6—23约阳历9—21是农忙时刻,因为秋雨下降,要翻土、播种,但这些并没有成为他们的借口(太七24)

肆、你当刚强不要惧怕

一、时间:大利乌王第二年721

二、讲章动机:

A.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是住棚节(利二十三32—36),那时会众集中在一处,向耶和华献火祭。耶和华的话临到哈该,要他们不可失望,在建殿的事上再接再厉。

B.内部的质疑:动工一个月后有人泼冷水,因为拿所罗门圣殿比较,被人质疑讥笑,因为拿现在的殿与过去的殿相比

1.过去的殿:用香柏木、金箔装潢(王上六21—22)

2.谁说的:听的多、见识广的长辈(林前八1—3)

C.外在的政治的势力干涉:(拉五1—3),以致于有人信心的失落

三、先知的勉励

A.当刚强壮胆(4):刚强—坚固、抓住、牢固

1.大家此时都要如此:讲三次,不是只有领导者刚强,被领导人也是

2.了解神的同在胜过一切(4—5):「我与你们同在。」「我的灵住在你们中间」意义相同,神的同在是恒常的,尤其在住棚节中宣告神与他们同在的节期意义更能感同身受(利二十三43)

3.了解神是守约的神(5):什么约?

a.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他们蒙受耶和华的拯救,也接受神立约的恩典。(出二十九45—46)

b.神藉由历史提醒他们,神是守约守信的神,既然重建圣殿是神的应许(耶二十九10—14),神必帮助。

4.神的主权(6—8)

a.再一次:因为第一次古列将被掳的宝物归还之外,其余的是自愿奉献。

b.「万国财宝都必运来」第二次大利乌却发公文叫河西总督拨款经费,甚至包括献祭的钱,所以合神的旨意,神将路开得很宽阔(7)

c.「金银都是祂的」祂具所有权可以自由可以使用。要用正确的态度看待我们的金银。

B.价值的重建

1.患难所建的殿比平安之日所建之殿更珍贵:第一圣殿是国家强盛之时,而且大卫早为所罗门准备好财物;但第二圣殿却是在玛代波斯管辖之下兴建的,更显得可贵。

2.属灵的殿之价值远胜于物质的殿这殿从前的荣耀,

a.过去的观念大概是指外表的华丽与壮大。

b.但正确的观念:为何荣耀?是因为耶和华的同在,是属灵的内涵(二9)。这次是连属灵的殿、信仰的殿也要完成(亚八3、18;林前六1)

伍、圣物与俗物

一、时间:大利乌第二年9月24日

二、罪的蔓延(二1014)

A.原因(14):一面工作奉献,却也一面犯罪

B.先知的比喻:有如摸了死尸的物,会污染其他的物(民十九13)

1.这民这国,在我的面前也是如此:以神的角度来看,人的罪会连累团体、其他的人

2.手下的各样工作都是如此:人的罪会破坏他手所做的圣工,因为神不悦纳

3.坛上所献的也是如此:罪也糟蹋了奉献与祷告

4.当时百姓只有重建物质的殿,信仰生活并没有改善,仍旧犯罪(赛一12—15)

C.犯什么罪:其中之一(亚五1—4)(大利乌第二年十一月)

因为当时重建需要许多金银来自奉献、政府等,贪污(欠收),管理的人贪污起假誓:

1.飞行:审判快

2.书卷:尺寸大、展开:诫命是公开的、明确的

3.审判:

a.进入犯罪人的家:没有人能逃脱

b.犯罪会连累人,尤其是最亲密的人

三、罪所带来的歉收

A.这三个月来欠收之窘境并没有改善

1.圣殿未有叠石头之光景(15—17):

a.「叠石头」—奠基的动作,安放房角石的礼仪。

b.想得谷二十斗—十斗;酒五十桶—二十桶与(一6)状况相同

c.开工后仍然不丰收,因为没有彻底离开罪

2.神仍然降灾

a.旱风(燥热的东、南风造成的干旱):不足之灾

b.霉烂(因菌类引起的植物病):过多之灾

c.冰雹(对流过于旺盛造成的):环境变化太大

B这十七年来的困境:

1.谷、果没有种子(谷种原文是子孙):所得的不能持续

2.「葡萄、无花果、石榴、橄榄树」,不同的收成期:凡事尽不顺利

四、如何改善

A.追想往日不亨通的窘境:追想「将心思置入」(哀三39—41)停止发怨言—考察—转回(藉着祷告)

B.摸圣物的省思

1.肉成为圣(利六27):是因为赎罪祭的缘故—要靠主耶稣的救恩才能够成圣(来十12—14)

2.圣的衣襟无法使其他的物成圣:因为达到成圣的过程是需要争战的(来十二4)

陆、到那日,我必以你为印

一、时间:大利乌王第二年9月24日第二次临到先知

二、动机:可能面临强大的压力

三、未来的应许

A.有势力、能力者必败落

1.巴伯印象最深的是巴比伦的败落

2.「人被弟兄的刀所杀」,波斯大军因为巴比伦窝里反,而轻易将巴比伦城拿下(城约三十公尺高,四马拉动的战车在城墙上自由穿梭)

3人类的主宰(但四34—35)

B.你是我所拣选要挑起完成重建圣殿的任务

1.巴伯阿:重建自己与神之间的心殿

a.从临到哈该说—对所罗巴伯说」—信仰的传承重要是落实自己与神的关系(提后一5)

b.铁:我已经求问神,提醒「生在巴别、巴比伦」的所罗巴伯,要时常求问神倚靠神(亚四6势力原指军事力量,量多才有势力)神用金灯台提醒所罗巴伯(亚四2),金灯台没有油,再美也毫无作用。

2.自我的认知:

a.人的角度—省长;神的角度—仆人,省长到仆人的落差该如何调适?

b.拣选:挑选,有试看看的意味。被神拣选的人,神会加诸一些重担(帖前二2—5—胆量与信心的考验、传真道理的考验:不受环境与人之好恶影响、动机的考验)

3.到那日:

a.工作要持续到完工的那一天(亚四7何时才欢呼,最后完工之时)。

b.「印」签章用的戒指印,可用来承诺或保证之用。神的同在有延续性,祂的应允成就完成重建圣殿和与他们同在成为最好的证明(亚四8—10)。

c.这保证更延续到耶稣基督(但九24—25)因为属物质的殿并不是神工作的终了。但是耶稣道成肉身也成为过去的历史,所以祂要用圣灵作印来保证祂对我们的应许(弗一13—14)来继续建造属灵的殿(弗二19—22)

四、最后四年完成建殿(拉四23,五5,六1415)

(17)
上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31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返回顶部